《温室里的孩子 怎么长大?》

梦里寻梦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温室里的孩子 怎么长大?》</p><p class="ql-block"> 终于等到外甥暑假辅导班结束,八月六日这天,姐姐、外甥和我,如约坐上了飞往云南的飞机,外甥说:“还有点小激动呢”,我问他为什么,他说:“这是第一次乘坐晚上的飞机”,我笑笑,让他好好感受这与众不同的旅途。一路上,外甥提了很多关于飞机飞行、降落等的问题,我觉得十三岁的孩子还能这么好奇世界一些现象的存在,问出很多为什么,真的很不错,起码他在看到一些现象时,是有自己独立的思考的,,如果再有一探究竟的精神,就更可贵了。</p><p class="ql-block"> 因为是第一次到云南这边的城市,我们报了当地的散拼团,一共有七个家庭,基本每个家庭都带着孩子,或大或小。接下来五、六天的时间里,我们住在同一家酒店,坐在同一桌吃饭,去同样的地方看风景、体验当地的民俗风情,这些孩子们的言行举止让我思绪良多。</p><p class="ql-block"> 一号家庭全家老小一起出动,唯一一个男孩,年龄和三号家庭的女孩差不多大,也就四五岁的样子,全家人都围绕他转,稍微不合他意,他便大喊大叫,家里人便满足他的一切要求。此外,我观察到,不管走到哪里,他总是被放在车上推着走,再看一下和他差不多大的其他孩子,都是自己走的,走很远很远的路,也能自己坚持,只是睡着的时候,由父母抱一下。</p><p class="ql-block"> 二号家庭的孩子稍微大了一点,每人一部手机,都是苹果的,无论在路上还是在吃饭的桌上,手机从不离手,好像都有很重要的业务要忙,手机到底带给我们什么?</p><p class="ql-block"> 五号、七号家庭是两个差不多大的女孩,也就四五岁,她们两个自来熟,彼此姐妹相称,很快就玩到了一起,吃的、玩的都互相分享,很少拿手机玩,父母会在孩子做错事时,及时提醒,孩子也能听得懂,全程都很乖巧,我想这和平时的家庭教育是分不开的吧。</p><p class="ql-block"> 六号家庭的两个孩子相对大了一点,很少玩手机,全程都紧跟导游,无论什么人带队,他们都紧紧跟随在左右,还和带队人交流着不同地方的风俗习惯,善于表达、沟通,这对一个人的成长很是重要。而且,这两个孩子很少发脾气,整个行程都是自己照顾自己,很少要父母、长辈操心,这种独立、自理能力,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吧。</p><p class="ql-block"> 最后,我想说一下三号家庭的孩子,也就是我的外甥。在同龄孩子中,他还算比较听话,不会擅做主张,但是,这也是他的缺点,无论什么事,都要喊“妈妈”,包括卷个煎饼吃,说实话,一个十三岁的孩子,还要妈妈把饭递到手里再吃,以后的他,要怎么照顾自己和未来的家庭?每一天行程开始和结束,我都会提醒他“妈妈行李箱很沉,你帮妈妈一起拎”,我想这么大的孩子了,就算我不说,也应该知道啊。可是,每次我再一看,都是妈妈背着一个背包、一个小包,还要拖着一个大行李箱,每次我都提醒让外甥背包,可是,我姐依旧自己背着……难道这就是所谓的“母爱”?我无言。我觉得爱孩子要适度,有些力所能及的事,一定要让孩子去做,才能帮助他更好地成长,才能让他在未来面对某些问题时,有独立解决的能力,而不是什么事都依赖“妈妈”。</p><p class="ql-block"> 一场旅行,一些见闻,一路思考……不只是在教育教学中才能看到孩子的成长和教育问题,在日常的点滴小事中,一样可以发现有关教育的问题,爱要适度,不抓的太紧,也不放的太松,不剥夺孩子锻炼的机会,不代替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给孩子做事的机会,孩子才有可能获得相应的成长,如果一直放在温室里保护着,孩子还怎么长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