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游(五)

香香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Day4 藏民家一香格里拉坛城—依拉草原纳帕海一丽江</span></p><p class="ql-block"> 今天的行程比较简单,梅朵让我们多睡会儿,八点半出发。出发时天正下着雨,司机对路况也不熟,七拐八拐总算到了目的地,藏民家。就是眼前这栋房子。</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单从外面看就知道这是一个富贵人家,金碧辉煌,雕龙画凤。一进大门,有一个宽大的院子,院子的两边种着花花草草,抬头看并不是露天的,上面盖着透明的玻璃既阻挡风雨但不阻挡阳光,所以即使下着雨院子也是干燥的,一边的架子上还晒着衣服。</span></p><p class="ql-block"> 拾级而上,是一楼,有卫生间厨房客厅等。迎接我们的小卓玛此里次姆,直接把我们带上楼梯上二楼。来之前梅朵就跟我们讲了一些去藏民家的注意事项。所以我们小心翼翼生怕哪里出错冒犯了他们的规矩。</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小卓玛首先带我们去了,他们家的佛堂。进佛堂之前,必须脱下帽子墨镜。他们家的佛堂很大,有十几个平。正对门的是一个很大的佛龛,三面墙上几乎挂满了精美的唐卡,大部分唐卡都是她爷爷收藏的。小卓玛告诉我们,她的爷爷之前是活佛,是玉妥~云登公布药师佛的化生 玉妥 向次称活佛。在前几年去世了,据说现在已经转世了,转世的大致方位已经知道但还没找到转世的那个人,等找到了那个人,这佛堂里的大部分东西都必须转交给那个人。转世一说,以前听过,但这么近距离地听她家自己亲人转世还是第一次,感觉非常神奇又神圣!</span></p> <p class="ql-block">参观完佛堂,小卓玛带我们去了他们家的也在二楼客厅。一进大门有一个影壁,从影壁的两侧进去入一个门到客厅里面。门开在客厅的右边,他们家的客厅非常大,大概有五,六十个平方。</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客厅里很醒目的是那个粗粗的原木柱子,需几个人合抱。还有左手边的炉灶,是典型的藏家人的传统的炉灶,一个高高的烟囱,灶的下面烧着牛羊粪,上面壶子里热着酥油茶;另一边三脚架上面放着连着的品字型的铝锅(?),那是藏家女主人为全家人做饮食的地方。</span></p><p class="ql-block">门的左边墙从地面到顶立着整面的的柜子,柜子里从右到左依次摆着各种佛像,最后一个格子里是从建国到现在的中国领导人的画像,可以看出藏家人对中国共产党很爱戴很拥护。(还有一点我们在有些藏房门口看到有党旗,不明白,梅朵告诉我们那是因为这家人家里有人是党员。我马上想到应该是和我们这里门口贴着“共产党员户”字样的牌牌是一样的)。</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柱子和柜子的颜色是原木色,都雕着龙凤,莲花,格桑花,菩提树,佛手等,还有一些与宗教有关的人物。</span></p><p class="ql-block">柜子的下面是一排凳子,凳子上铺着坐垫。紧挨着的这扇墙没有柜子,但墙面上也有木雕。墙的的下方也是一排辅有垫子的座位。小卓玛告诉我们,这面墙靠墙角的第一个座位,他们家没有哪个人敢坐,那是她爷爷的座位。坐在这个位置的小伙子立马惶恐不安地要站起来,小卓玛微笑着安抚他客人可以坐。炉灶过去式茶几和另外的座位。</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在她们家说不能拍照,网络图片)</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整个客厅乃至整个家都非常的干净整洁舒适。女主人一定是一个吃苦耐劳踏实肯干的勤快人!</span></p> <p class="ql-block">入座后,小卓玛和她的嫂嫂及一个好友闺蜜一起给我们上了酥油茶,烙好的青稞饼,青稞饼很松软,还热着,应该是刚烙好不久,他们教我们在青稞饼中间涂一层奶酪格外好吃。梅朵拿了一个碗示范我们将青稞面加一点酥油茶如何和成面团,做成青稞面,用手捏着吃。酥油茶是咸的,喝第一口觉得不好吃,但是你多喝几口慢慢的就更顺口了。梅朵说酥油茶可以缓解高反,让我们多喝。我由于昨天感冒加高反,今天头痛还穿着长长的羽绒服,喝了几杯酥油茶之后加上客厅里烤着火,身体慢慢暖和了,头也不痛了,精神也渐渐恢复了。真好!</p> <p class="ql-block">边吃边喝边聊,小卓玛给我们介绍了一些他家的情况。她爷爷不仅是活佛,而且是一位著名的藏医。每天早上他们家门口有很多人用瓶子提着尿液来让他爷爷看病,藏医里面有一个非常神奇的方法尿诊。取晨起的第一次尿液带来,她爷爷通过观察尿液的颜色、气味、泡沫、沉淀物等,甚至会用嘴巴来尝这个尿,从而诊断出病人的病情。她爷爷去世以后他们家没有人继承了这门医术。小卓玛自己对当医生很感兴趣,但是这门医术她继承不来。不知道是不是传男不传女还是因为尝尿太会人难以接受。她的叔叔也没继承,现在是香格里拉松赞林寺的一位天葬师,当然也懂医术。我看到墙上挂着一些妙手回春之类的锦旗,想必她叔叔也是一位技术精湛的医生。刚好我们在那里聊着的时候,有一个男子进来了,小卓玛说这就是他的叔叔。梅朵一看到她叔叔立马从座位上跳起来,双手合十躬身说“扎西德勒”。可见她叔叔在当地人心目中的高贵的地位。我们所有人也都站起来双手合十躬身说到“扎西德勒”,她叔叔也回礼“扎西德勒”。然后他就离开了,让我们继续聊。</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说起燃料,小卓玛说他们以前一直是以牛羊粪为燃料,近几年汉族人来了用低价买下他们的牛羊粪,往牛羊粪里面加了一点炭加工做成牛粪炭,又用高价卖回给藏族人。说汉族人太聪明了[呲牙]还说藏族人大钱赚不到小钱又不想赚(?)。汉族人在香格里拉租地大面积种植莴笋,然后以高价卖到各地去。把当地的人只会种小块地。我想这应该是观念的不同吧!</span></p> <p class="ql-block">吃完喝完,小卓玛跟梅朵用藏语说了几句话。梅朵向我们解释说小卓玛不好意思讲梅朵今天带我们的来意--支持他们村里,也即买点她们自己的山货。真是个质朴的孩子!</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然后他们就从对面的一个房间翻出来一些簸箕、篮子,里面装着各种山货:天麻,松茸,冬虫夏草,当归,玛卡,三七,重楼,铁皮石斛,藏红花等。一样一样的给我们介绍它们的功效,告诉我们这些东西里只有一样是小卓玛自己家的,其它的是他们村的村民从山上采来的集中放在这的。我瞬间明白他们家就如我们这边的那种扶贫工作点。我们今天会来到这里,也是与政府合作的项目之一。</span></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看他们的东西很好,价格也实惠,而且家里也需要。于是大家纷纷掏出腰包选了自己所需要的东西。</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梅朵说难得小卓玛的叔叔德吉大师今天回来,如果想看藏医的可以去请他看看。同行的一位医院的医生表示非常想去。德吉大师的这种理念与中医理念一致,有道理。很多人都请他看了。不得不说藏医有时很神奇。</span></p> <p class="ql-block">接下来的行程是去香格里拉坛城。在去坛城的路上,看到了和谐塔中塔,又叫同心塔、团结塔,它是世界上最大的藏传佛教白塔。在塔中塔的位置原有一座白塔,叫平安吉祥塔,本身便已经高大了,但后来在这座白塔的外面又建了一座塔,将原本的塔罩在其中,高度更是达到了108米。</p> <p class="ql-block">在香格里拉坛城没有留下什么深刻印象。有一个佛教学院的女学生在给我们讲解佛教里面的一些东西,只记得一些什么天道轮回,一心向善等一类的。后来又是女学生的师傅给我们讲解了一番。当时听着很有道理,现在基本都忘了[尴尬] 佛祖请恕罪[合十]</p> <p class="ql-block">下午我们去了心心念念的纳帕海依拉草原。纳帕海和依拉草原其实是连成一体的,雨季时,水量比较充足,草原被湖水覆盖,就成为湖了,非雨季时,水少草多,湖水退化,就变成了草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7月的依拉草原,宛如碧波荡漾的海洋,上面浮满数不清的鲜花、玫瑰红的野芍药、野菊和说不出名的各色香花野草,与秀丽的纳帕海、美丽古老的依拉村连为一体,形成一幅美丽的画卷</p> <p class="ql-block">我们没有到草原的深处去。在这片草原上,有很多人在骑马,有不少游客穿着民族服装和马儿一起拍照,有的游客兴奋难耐在这片碧绿的草原上翩翩起舞,在这里哪怕你不做什么事,呼吸着新鲜空气,蹲下来看看花,看看草,看看蓝天,看看白云,看看草原上慢慢踱步的人们,抑或拿起一只蒲公英轻轻地吹,看它的还是慢慢的在空中飘散开来,那也是一种非常的享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