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12日,周六,天气晴转小雨25~36℃(实际上全是大太阳,未见着一点点雨水)。立秋后的武汉,温度仍然居高不下,烈日之下行走,头顶暴晒,既考验行走人的耐高温力,也检验行走人的意志坚定力。<div><br></div><div>今日休息无事,我还是决定出门在武汉CityWalk(散步溜达)一天。上午八点半出发,下午五点到家,约九个小时,两万多步,消耗两瓶矿泉水,两瓶饮料(电解质汽水和西柚汁,补充维生素)。</div><div><br></div><div>路线计划:</div><div>第一站 汉口友益街:汉口中华全国总工会旧址纪念馆<br></div><div>第二站 汉口友益街:刘少奇同志旧居<br></div><div>第三站 汉口解放大道:武汉二七纪念馆</div><div>第四站 武昌武珞路:施洋烈士陵园</div><div><br></div><div>交通工具:</div><div>武昌到汉口,地铁四号线(首义路站)、六号线(大智路站)。</div><div>汉口内:地铁一号线(大智路站)(徐州新村站),辅助共享单车。</div><div>汉口至武昌:地铁一号线(徐州新村站)、地铁二号线(宝通寺站)。</div><div>武昌内:地铁二号线(宝通寺站)、地铁四号线(首义路站)。</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第一站 汉口中华全国总工会旧址纪念馆</b></font></h3>  休息日的地铁上乘客少,空调效果格外的好,冷气十足,让人有点不愿下车出站的想法。<div>地铁六号线到达大智路站,手机导航地图指引从A口出站,我从自动扶梯上来,看着出口指示箭头往向走。不知何因,就近从G口刷卡出来了,再掉头需要重新刷卡。打开手机地图,这两个出站口距离不远,仅隔一条马路,也就将错就错,调整路线,出来后上天桥,多走了一百多米。用消耗体力,来加深因迷糊而带来的代价,也是一种自我提醒。</div>  友益街路口,从大智路右转,抬头便看见第一站的建筑。在入口处微信扫码,现场预约生成二维码,便可进入。纪念馆的游人稀少,偶而有年轻的妈妈带着小孩进来参观。若大的展厅,可以在里面安静地仔细地看展板文字和图片,拍照也不用等待。  友益街与黄兴路的转盘,草坪中有黄兴的半身雕像。  汉口友益街2号,原为“叶开泰”药店店主叶凤池的公馆,建成于1920年,由比利时建筑设计师设计建造。  1921年8月11日,中共中央局在上海成立<b>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b>,这是党领导工人运动的第一个公开机构。10月,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b>武汉分部</b>成立。<div>1922年5月1日,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发起召开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标志着在党的领导下,全国工人组织开始走向联合,走向团结。</div><div>1925年5月1日,全国第二次劳动大会在广州举行,决定成立<b>中华全国总工会</b>。中华全国总工会的诞生,正式实现全国工会在政治上、组织上的团结与统一,揭开了中国工人运动的新篇章。</div><div>1926年10月10日,<b>湖北全省总工会成立</b>大会在汉口宁波会馆召开,大会决议将湖北省工团联合会改名为湖北全省总工会。委员长向忠发,秘书长许世光(后许白昊、周兆秋、刘少奇)。</div>  1926年9月17日,中华全国总工会在汉口设立办事处,李立三任主任,刘少奇任秘书长。汉口办事处管辖湘、鄂、赣、皖、川、豫6省工会,领导辖区工人运动,指导建立湖北全省总工会。<b>中华全国总工会汉口办事处</b>与<b>湖北全省总工会</b>合署办公。<div><br></div><div>1927年2月11日,中华全国总工会从广州北迁武汉,继续领导和推进全国工人运动不断高涨。</div><div><br></div><div>1927年5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决定成立<b>中央职工运动委员会</b>,由李立三、苏兆征、刘少奇、项英、林育南、王荷波、许白昊7人组成,李立三任书记。</div>  中华全国总工会在汉口召开扩大会议,通过《全国工人阶级目前行动总纲》。<div>从左向右:林育南、王荷波、刘少奇、郑复他、苏兆征、李立三、邓中夏、陈寿昌、项英</div>  苏兆征办公室<div>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共中央职工运动委员会委员、中华全国总工会委员长、武汉国民政府劳工部部长。</div>  1927年6月19日,中华全国总工会在汉口召开<b>第四次全国劳动大会</b>,来自全国各地工会的代表420人出席会议,代表全国有组织的工人290余万人。国际工人代表团以及国民党、共产党、国民政府、国民革命军的代表和武汉各界来宾3000多人参加了开幕式。  勇立潮头  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    1922年5月1日-6日 <div>        广州         总部主任 邓中夏<br>第二次全国劳动大会    1925年5月1日-7日 </div><div>        广州         委员长    林伟民<br>第三次全国劳动大会    1926年5月1日-12日 </div><div>        广州         委员长    苏兆征<br>第四次全国劳动大会    1927年6月19日-28日 </div><div>        汉口         委员长    苏兆征<br>第五次全国劳动大会    1929年11月7日-11日 </div><div>       上海          委员长    项英<br>第六次全国劳动大会    1948年8月1日-22日 </div><div>       哈尔滨      主席        陈云<br>第七次全国劳动大会    1953年5月2日-11日 </div><div>       北京          主席        赖若愚 <br>第八次全国劳动大会    1957年12月2日-12日 </div><div>        北京         主席        赖若愚 <br>第九次全国劳动大会    1978年10月11日-21日 </div><div>        北京         主席        倪志福<br>第十次全国劳动大会    1983年10月19日-29日 </div><div>        北京         主席        倪志福<br>第十一次全国劳动大会 1988年10月22日-28日 </div><div>        北京         主席        倪志福<br>第十二次全国劳动大会 1993年10月24日-30日 </div><div>        北京         主席        尉健行<br>第十三次全国劳动大会 1998年10月19日-24日 </div><div>        北京         主席        尉健行<br>第十四次全国劳动大会 2003年9月22日-26日 </div><div>        北京         主席       王兆国<br>第十五次全国劳动大会 2008年10月17日-21日 </div><div>        北京         主席       王兆国<br>第十六次全国劳动大会 2013年10月18日-22日 </div><div>        北京         主席       李建国<br>第十七次全国劳动大会 2018年10月22日-26日 </div><div>        北京         主席       王东明</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第二站 刘少奇同志旧居</font></b></h3>  参观完毕第一站,出来走过马路,顺着一处小区小道进去,第一座建筑,便是第二站。刘少奇同志旧居,一座两层独栋建筑,里面由各个房间组成,主要是当年湖北省总工会的领导同志们的宿舍。<div>参观也需要扫码预约,进去细看看,约需要二十分钟。</div>  <b>何宝珍</b>(1902—1934),1902年出生于湖南省道县。1918年考取衡阳湖南省立第三女子师范学校,1922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同年9月因领导学潮被校方开除。1923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同年4月与刘少奇结成革命伴侣。<div><br></div><div>从此,随刘少奇为革命多方奔走,先后在上海、广州参加中华全国总工会的工作。1926年10月与刘少奇来到武汉,任汉口市妇女协会组织部长。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又随刘少奇辗转于华北、东北、上海等地,参加妇女群众工作。</div><div><br></div><div>1932年留在上海坚持地下斗争,1933年3月被国民党宪兵逮捕,在狱中受尽酷刑拷打。1934年在南京雨花台英勇就义,壮烈牺牲,年仅32岁。</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第三站 武汉二七纪念馆</font></b></h3>  从友益街出来,到大智路站乘地铁一号线,到徐州新村站,再步行几百米,来到第三站二七纪念馆的东门,也是正门。此时是上午十一点二十多分,微信扫码预约不成功,原来是错过了时间段。纪念馆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周一至周六,周日闭馆。<div>最佳路线安排,应首先参观二七纪念馆,再去另外目的地,时间更加宽松、机动些。</div><div>看着纪念馆关闭了大门,只好骑着共享单车,在周边转一转,同时也解决一下午饭的问题。</div>  <b>二七纪念馆</b>,武汉市江岸区解放大道2499号,隶属于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有限公司。  1923年2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京汉铁路工人为<b>争民主,争人权</b>,高举反帝反封建的旗帜,举行了震撼世界的“二七”革命斗争。  <div><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二·七”惨案</b><br></div><div>1923年1月5日,<b>京汉铁路总工会</b>第三次筹备会议在郑州召开。会议认为建立总工会的条件已经成熟,决定2月1日在郑州召开成立大会。1月底,各地代表数百人陆续到达郑州。正当即将开会之时,1月28日,郑州警察局长黄殿辰率领警察多人,到总工会筹备处宣布吴佩孚的电令,禁止铁路工人于2月1日在郑州举行大会。<br></div><div><br></div><div>2月1日清晨,京汉铁路各站区和兄弟铁路的代表430多人和郑州铁路工人1000多人抬着各地赠送的匾额整队向会场进发。沿途军警荷枪实弹,关卡层层,妄图阻止大会的召开。双方相持数小时,工人代表终于不顾敌人刺刀、棍棒的威胁,冲破反动军警的阻拦,进入普乐园会场。</div><div>京汉铁路总工会成立大会秘书李震瀛登上讲台,高声宣布京汉铁路总工会成立了。这时,军警已层层包围了会场,会议代表很快被驱散,各地工会赠送的匾额被捣毁。旅馆、饭馆、总工会办公的地方等到处都住满了军警。他们逼迫工人离开郑州,工人代表的安全受到严重威胁。<br></div><div><br></div><div>京汉路是党的力量比较强,工人运动开展比较好的地方。成立大会上与军阀发生冲突后,党在京汉路的主要领导人及时召集会议,决定把总工会的临时办公处迁至汉口江岸,在京汉铁路总工会的领导下进行全路总同盟罢工,抗议吴佩孚的镇压。<br></div><div><br></div><div>2月4日,总工会一声令下,全路开始了大罢工,京汉路变成了一条僵死的长蛇。</div><div>总工会发表宣言,提出了<b>五项条件</b>:</div><div>(一)要求交通部撤革京汉路局长赵继贤和南段段长;要求吴、靳(云鹗)及豫省当局撤革查办黄殿辰。</div><div>(二)要求路局赔偿成立大会之损失6000元。</div><div>(三)要求郑州地方长官将所有当日被军警扣留之一切匾额礼物,军队奏乐送还总工会郑州会所。所有占领郑州分会之军队立即撤退。郑州分会匾额重新挂起,一切会中损失由郑州分会开单索价,并由郑州地方长官向总工会道歉。</div><div>(四)要求星期日休息,并照发工资。</div><div>(五)要求阴历年放假一星期,并照发工资。<br></div><div><br></div>1923年2月7日,在吴佩孚的命令下湖北督军萧耀南借口调解工潮,诱骗工会代表到江岸工会会所“谈判”,工会代表在去工会办事处途中,遭到反动军队的枪击,赤手空拳的工人纠察队前后牺牲52人、被打伤300多人 ,造成了震惊中外的“<b>二·七</b>”惨案。  1958年9月16日,<b>毛泽东</b>题写“二七烈士纪念碑”碑名。<div>1983年1月26日,<b>邓小平</b>题词“中国工人阶级要发扬二七革命传统,为把我国建成现代化的,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强国,为推进人类进步事业,而努力奋斗!”(纪念二七革命斗争60周年)</div><div>1993年1月30日,<b>江泽民</b>题词“弘扬二七革命传统,争做四化建设先行。”(纪念二七革命斗争70周年)</div>  1985年11月19日,胡耀邦为纪念馆新馆题写馆名“武汉二七纪念馆”。  京汉铁路建造典礼纪念碑,国家一级文物。<div><br></div><div>此碑是清政府在黄河铁桥建成、京汉铁路贯通举办庆典时竖立于黄河铁桥南岸的。</div><div>上半部中间铸有“大清国铁路总公司建造京汉铁路由比国公司助理工成之日”及参加落成典礼的朝廷官员的姓名、官职。</div><div>下半部分为法文,是帝国主义掠夺中国筑路权和清政府腐败无能、丧权辱国的历史见证,也是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的见证。</div>  江岸京汉铁路工会会员证徽章,国家一级文物。系19世纪20年代京汉铁路员工自己设计的。<div><br><div>正面外圆有“江岸京汉铁路工会会员证”字样。</div><div>正中图案为:地球上火焰缭绕,一大鹏飞轮在地球上奔驰。</div><div>内圆是“劳工神圣”四字。</div><div>这一造型反映了京汉铁路工人的博大胸怀和对自由、民主的渴望。</div></div>  林祥谦烈士的怀表,国家一级文物。<div>1923年2月4日上午9时,林祥谦按照总工会的统一部署,用这只怀表,下令拉响了京汉铁路大罢工的第一声汽笛。1960年,林祥谦的夫人陈桂贞将怀表捐赠给武汉二七纪念馆。</div>  林祥谦铜像<div><b>工人领袖林祥谦</b>,1892年-1923年,福建省闽侯县人。1906年进马尾造船厂当学徒,1912年到江岸铁路机厂当钳工。1921年12月参加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武汉分部会议,京汉铁路江岸工人俱乐部发起人和筹备组织人之一。</div><div>1922年夏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当选为京汉铁路江岸分工会委员长。1923年2月4日全路总同盟罢工江岸地区总负责人。2月7日,在江岸车站被反动军阀杀害,年仅31岁。</div><div><br></div><div>敌人威逼林祥谦下复工命令,林祥谦凛然回答“我的头可断,血可流,工是不可上的!”</div>  <b>劳工律师施洋烈士</b>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二七长江大桥</b></h3>  二七长江大桥,是连接汉口区与武昌区的过江通道,为武汉二环线组成部分之一。大桥于2008年动工兴建,于2011年12月3日竣工通车。大桥西起竹叶山立交,上跨长江水道,南至红庙会立交;线路全长6507米,主桥全长1732米,桥面为双向八车道城市快速路,设计速度80千米/小时。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二七公园</b></h3>  二七公园,二七路与解放大道的交叉口。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京汉铁路总工会旧址</b></h3>  京汉铁路总工会旧址,位于二七公园。  1923年2月1日,京汉铁路总工会在郑州召开成立大会,遭到军阀吴佩孚的封锁与破坏,于2月3日转移到汉口江岸,这座房屋就是当时总工会领导人秘密工作的地方。  当年这是一栋普通的民房。张国焘(张特立)、罗章龙、包惠僧、<b>施洋</b>、杨德甫、陈潭秋、林育南、李震赢、项英(项德隆)、<b>林祥谦</b>等总工会领导人在这里起草罢工宣言,指挥罢工斗争。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林祥谦烈士就义处</b></h3>  林祥谦烈士就义处,位于扶轮路。  中午东北饺子,二两韭菜鸡蛋馅,配上一盘凉拌菜,刚好。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第四站 施洋烈士陵园</font></b></h3>  乘地铁从汉口返回武昌,明显感觉二号线上的人很多,寻找一处宽松的站着的地方,也有点困难。<div>施洋烈士陵园,里面游人更少,只有少数来此纳凉的老人,和在家人陪伴下,来此盖章拍照的少先队员,估计这是学校的假期作业。</div>  <p class="ql-block">施洋烈士纪念馆,在陵园的右边一隅,两层小楼,只有一楼有展板,但内容比较详细,可以全面的了解施洋烈士生平和革命生涯,这是今日没有想到的意外收获。</p>  <b>施洋烈士陵园</b>,武昌区武珞路509号,位于洪山南麓,丁字桥公交车站对面,坐北朝南。<div><br></div><div>施洋,1889年-1923年,生于湖北省竹山县一个家境贫寒的书香世家。9岁随父课读,后因家道败落,几度辍学,却仍笃志于学,心无旁骛,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学习成绩一直十分优秀。</div><div>1915年,就读于湖北省私立法政专门学校,习法律学科。1917年毕业后,与武汉法学界人士组织法政学会,主张律师是保障人权、伸张公理的工具。</div><div>五四运动爆发后,以武汉律师公会常务副会长名义,支持学生爱国运动,深入学校指导和推动学生爱国斗争。</div><div><br></div><div>1920年秋,参加武汉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的马克思学说研究会。1921年11月,参加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武汉分部工作。1922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div>  施洋执业律师后,仗义执言,同情劳工,在业内很有名望,先后被28个工人团体聘为法律顾问,工人们亲切地称他为“<b>劳工律师</b>”。  1923年2月7日,北洋军阀以“煽动工潮”的罪名,逮捕了京汉铁路总工会法律顾问施洋。2月15日(除夕清晨),被杀害于洪山脚下,安葬洪山西麓,年仅34岁。<div><br></div><div>在刑场,施洋大义凛然怒斥群敌,“<b>我不怕人,不怕事,不怕死,堂堂做人,反对强暴!你们杀了一个施洋,还有千百个施洋!</b>”连中两弹,仍高呼“劳工万岁!”</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二七工仇血史留</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吴萧贻臭万千秋</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律师应仗人间义</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身殉名存烈士俦</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1957年董必武题</div>  三段,共计81级台阶  武汉市少先队员,在家人陪同下,陆续来此拍照,请门卫师傅在一个红本本上盖章。  <b>后记:</b><div>一座城市,一部历史。武汉,英雄的城市,英雄的人民。</div><div>1911年的辛亥首义,1923年的二七大罢工,2020年的新冠抗疫,武汉在历史的关键关头,都谱写了可歌可泣的篇章。</div><div>如今,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人们的日子越来越好,但我们永不远不能忘却那些革命历史、革命故事、革命先烈。赓续红色血脉,踏上时代征程,让红色精神代代相传。</div><div style="text-align: right;">2023年8月13日</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