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麦积山石窟与敦煌莫高窟、山西云岗石窟、河南龙门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2014年,麦积山石窟还与丝绸之路上的其他胜地一起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四大石窟是以中国佛教文化为特色的巨型石窟艺术景观,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艺术的历史瑰宝。</p><p class="ql-block"> 丝路遗珍、麦积烟雨、十二联架、绝壁崖阁、神秘微笑……麦积山石窟作为丝绸之路上的一颗明珠,是受到举世瞩目的世界文化遗产地。四大石窟中,麦积山石窟以独特的泥塑艺术独树一帜。现存有200多个洞窟,泥塑、雕刻1万多件,壁画多达一千三百平方米,是当之无愧的东方雕塑艺术陈列馆。</p><p class="ql-block"> 此次展览汇集了来自麦积山石窟的各类珍贵文物及临摹品131件/组,囊括造像、壁画、文书等多种形式,将流传永恒的麦积奇观呈现于此。</p> <p class="ql-block">麦积山石窟西边有新疆、敦煌石窟,东边有龙门石窟,北边是云冈,南面有千佛崖、安岳石窟、乐山大佛、大足石窟等,受各个地方的影响,同时影响到各个方向。</p> <p class="ql-block">石窟作为一种外来的建筑类型,本身是中外文化交融的典型物证,而处于中国石窟地图中间点上的麦积山,更是淋漓地体现了文化交融的特质,它与八方石窟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座藏身山中的石窟群,记录了一千多年不间断的佛像建造史,从早期的中亚风格到南北朝的秀骨清像,从隋唐的丰腴拙重到宋代的秀丽妩媚,都并排陈列在山崖之上,由此赋予其无法替代的丰富与多元。</p> <p class="ql-block">茫茫绿色林海之中,一座土黄的孤峰突起。麦积山就像被放在大地上的一块土坯,匠人们在土坯上精雕细琢,雕成了一块三面玲珑、布满机巧的精致雕塑。</p> <p class="ql-block">小沙弥只有半米高,他的笑,天真无邪,让观者不禁也会心一笑。这个笑容让不起眼的小沙弥成了整个麦积山石窟的三大代表作之一。</p> <p class="ql-block">本次展览为南山博物馆首次采用双展厅模式,设置“瑰宝新生”和“灵壁妙像”2个展厅,通过7个单元进行展示。其中,第一展厅回顾近代以来麦积山石窟遗珍再现和文物保护历程,第二展厅聚焦麦积山石窟选址营造的时空旅程以及其雕塑、壁画的艺术之美,邀请观众共同回溯麦积山石窟历代兴凿的时空之径,探微艺术杰作中的风姿与造诣。</p> <p class="ql-block">有些佛像拥有让人瞬间平静下来的气场,比如第44窟主佛。这尊佛是西魏最典型的塑像,高1.6米,半结跏趺坐,面向苍茫的群山,肉髻、胸前、衣裙上残存有彩绘痕迹,如今已褪色成淡淡的青绿。悬裳衣褶从佛座上垂下,层层叠叠有如涟漪般晕开,繁复、高贵而又飘逸、圣洁。最让人流连的,是那一丝恬静平和的笑容,菩萨低眉,不声不响,有“东方的微笑”之誉。</p><p class="ql-block">这尊佛像鼻梁高而修直,与额头相连,身形圆润,可以看出已逐步从秀骨清像向隋唐的丰腴过渡。</p> <p class="ql-block"> 流连在一个个塑像间,麦积山的彩塑常常有让人驻足流连的吸引力。这力量来自于彩塑的灵魂,有时是天真、可爱,有时是慈悲、可亲,总让人感觉这就是人间,而非遥不可及的宗教世界。</p><p class="ql-block"> 比如麦积山三大代表作之一的“窃窃私语”,位于北魏第121窟的一菩萨一弟子,双肩轻靠,头碰在一起,面露微笑,就像是同桌的两个学生悄悄耳语,诙谐俏皮。他们本是这个洞窟里的次要角色,却吸引了千年后观众几乎所有目光。</p> <p class="ql-block">麦积山石窟这座陈列馆里不仅陈列着历朝历代的雕塑,也记载了佛教传播史的重要细节。</p><p class="ql-block">如有“碑洞”之称的133窟,留下了北周灭佛运动的景象。133窟里收藏着18块佛碑,依壁而立,古人在一块一米多高的石碑上,打上格子,刻出一排排整齐的小佛像。</p><p class="ql-block">这些碑并非洞窟原生物,北周武帝统治期间时,朝廷罢斥佛教,发动灭佛运动,大举毁灭佛寺,勒令僧尼还俗。麦积山下的村民便将村里的佛碑扛上山来,藏进洞中,就这样藏了1500年。</p> <p class="ql-block">爱情,是古典时代永恒的主题。古希腊、古罗马先人把因爱而生的渴望、痴迷、痛苦与迷惘都注入了神话之中。一个个有血有肉的神话人物形象,呈现出爱情这一宏大主题丰富的层次和深刻的内涵。爱,以多种不同的呈现形态,共同在古希腊、古罗马文化体系中占据着中心地位。</p><p class="ql-block">庞贝,公元前6世纪初建城,公元前89年被古罗马人征服。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文明的影响下,庞贝逐渐发展成具有一定规模的城市。虽然不能与罗马和雅典这样的大城市相比,但庞贝和赫库兰尼姆已经是两座相当发达的城市,经济发展迅速,城市建设高度发展,人民生活富足,艺术创造也达到了极高的水平。然而,公元79年,维苏威火山喷发后短短几个小时内,它们就都被掩埋了。但也因为被掩埋在厚厚的火山灰下,在庞贝,时间是凝固的。那里保留着2000年前这座城市的一切——从建筑结构到众多壁画,从日常使用的珠宝直至新鲜出炉的面包。中世纪和现代初期,人们对这座古城的记忆逐渐消失。1748年,一位农民因为犁陷入地下而发现了一些古罗马文物。由此,人们开始对该地区进行发掘和研究。发掘工作渐渐推进,于1762年发现了包含庞贝城名称的铭文。发掘出的庞贝古城的广度之大、出土文物的数量之多,使其声名远播整个欧洲,并在此后掀起新古典主义等艺术流派的新风潮。</p> <p class="ql-block">本展览首先呈现的是两座古城的标志性建筑——纸莎草别墅和农牧神之家。它们是庞贝与赫库兰尼姆神话之美的主要表现。纸莎草别墅位于赫库兰尼姆,因在其中发现的1800张纸莎草纸而得名。别墅矗立在大海之上,绘有许多以小爱神和海洋动物为主题的壁画,并饰以多尊大理石和青铜雕像。其中,于本展览展出的《赫尔墨斯坐像》,完美代表着这座古罗马别墅中的丰富艺术藏品。</p><p class="ql-block">庞贝古城中的私人建筑农牧神之家,则达到了极高的华丽精致程度。这座建筑中珍贵的壁画装饰、马赛克和雕像琳琅满目。入口处地板上的马赛克图案用拉丁语“HAVE”(你好)表达着对来客的欢迎、接纳和关注。</p> <p class="ql-block">展厅入口处的那个少年铜像,穿着带翅膀的凉鞋,这个是商旅保护神赫耳墨斯的标配,因为他常年在路上,穿梭人、神、冥界,也是信使的鼻祖,故而有一双会飞的凉鞋。有趣的是,在希腊文中赫耳墨斯是这么拼写的HERMES, 是不是有点眼熟?没错啦,就是那个著名的奢侈品牌爱马仕。在法语中H是不发音的,因而被译成了爱马仕。他家是做马具起家的,后来也兼做高档皮具,本来是想沾商旅之神的光,走遍世界,不曾想真做到了,现如今,爱马仕的包包陪伴着它们的主人,行走在世界各地,品牌名称简直是再恰当不过了。</p> <p class="ql-block">步入展厅,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一系列精巧的雕塑,这些艺术品宛如从古希腊神话中跃然出现,每一件都充满了生命力和动感,似乎在诉说着千年前的史诗。</p><p class="ql-block">《海中的维纳斯》爱情女神阿佛洛狄忒从海中诞生时的灿烂之姿。她肌肤胜雪、面容恬静,以优雅的姿态沐浴出水,这一经典的画面影响了整个古代和现代的西方艺术。</p> <p class="ql-block">深入观察这些雕塑,你会发现,无论是男神还是女神,他们都呈现出了标准的人体比例和匀称的肌肉线条。这展示了古希腊人对于完美的追求,他们通过这种方式来美化神和英雄,既赞美了神,又是对自身的激励,展示了古希腊人对理想的追寻。他们借此表达了对真实与完美的向往,这些故事也因而历久弥新。</p> <p class="ql-block">除了对形象完美的追求,古希腊人在雕像的形象塑造上还有一项划时代的突破,就是采用了一种交错平衡的结构方式。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大部分雕塑都是一条腿支撑身体,身体重心和臀部向支撑侧倾斜,另一条腿相对放松,而放松一侧的手则相应地紧张,做出带动上半身姿态的动作。</p><p class="ql-block">古希腊人最早开始运用这个规律来描绘身体的美感,既符合视觉平衡的需要,又使主题表现更加稳定和生动。</p> <p class="ql-block">这些雕塑的人物如此完美,我们如何区分他们是哪一位神呢?这就要看我们是否对希腊神话有一定的了解了。因为在希腊神话中,每一个神都有他们自己的神器,例如宙斯的标志是闪电和神鹰,阿波罗的标志是月桂花环和竖琴,雅典娜的标志是盔甲和橄榄枝,维纳斯则以裸体为标志。只要你知道这些神的标志,那就能轻松识别出这些雕塑是谁了。</p> <p class="ql-block">此外,古希腊雕像的另一个显著特征在于雕塑的面部刻画手法非常规范。仔细观察这些雕像,无论男神或女神,他们的鼻梁都是从眉心直接隆起延伸,这样的刻画强化了面部的立体感和眼部的深邃程度,五官的倒三角结构更加明显和协调。尽管这种鼻梁结构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常见,但它却是判断一座雕塑是否具有希腊血统的关键。</p> <p class="ql-block">爱,不仅仅关乎激情,更是一种引导人们回归天性的强大力量,它既在天上,更在人间。第三单元所展现的生命力以狄俄尼索斯的形象为代表,展现的是古罗马人对人世间美好生活的热爱。本单元还将展示美食与美酒带来的乐趣,并通过作为聚会欢宴场所的庞贝式住宅和花园,展示日常生活之美。</p><p class="ql-block">维苏威火山的喷发,让周边的庞贝和赫库里姆(HERCULANEUM)等城市被掩埋在厚厚的火山熔岩下。城中住宅和别墅中的壁画也因此被完整地封存起来,从而免受了岁月和环境等因素的侵蚀。在沉寂了一千七百年后,这些壁画逐渐被发掘,其精美和丰富程度震惊世界。通过这些壁画,人们可以了解到那个年代的生活状况和审美偏好,通过特展中的展品我们也能领略到这些美妙。</p> <p class="ql-block">首先,壁画作为室内装饰,被画在房间的墙壁上。罗马时代的民宅和别墅的结构有点像中国的四合院,以蓄水池或我们说的藻井为中心,房间环绕在四周。富裕的家庭还会建二层楼,有二进院和后花园。出于安全考虑,这些房子都是通过内部藻井采光,向外很少开窗,所以内部比较阴暗。富裕的家庭会在房间内部装饰壁画,以营造室内氛围,展示自己的品味。</p> <p class="ql-block">到了公元后50年代,第四风格开始流行。这个风格既有大片的画面,也有精细的装饰和细小的画作,表现了更加复杂且丰富的内容。</p><p class="ql-block">画师在单色的背景下绘制较大幅的带框绘画,同时还会用花环、水果等点缀装饰。绘画的种类也更为丰富,包括神话历史故事、人物肖像、建筑、静物、花鸟等。</p><p class="ql-block">值得一提的是,第四风格在绘画技巧上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例如会运用光影的效果来表现主题。在展览中,一幅酒神女信徒的绘画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画家采取对角线构图,非常轻巧灵动地描绘出了少女的身形、姿态以及身上的薄纱的质感,让人感觉既唯美又富有诗意。此外,展厅中的一些静物花鸟画也非常值得观看,它们完美地展示了不同物体表面的质感,非常值得慢慢欣赏。</p> <p class="ql-block">庞贝等地的遗址非常难得地保留了两千年前罗马时期的绘画作品,从这些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绘画主题深受希腊神话和戏剧的影响,同时也有很多描绘市井生活和情爱的画面,体现了他们的审美情趣。与此同时,不难看出他们的绘画水平正在在逐步提高。</p> <p class="ql-block">随着展览的深入,我们会发现雕塑风格明显转变。在第四部分,头像作品开始具有了鲜明的个人特征,尽管美化依然存在,但已经开始倾向于描绘当代人物而非神灵。</p> <p class="ql-block">在公元一世纪,也就是庞贝的末日所在的时期,罗马皇帝和贵族开始用雕塑作品来体现自己的地位,作为赞美自己的工具。例如,开国皇帝奥古斯都,他的雕像遍布帝国,有时展现的是头戴月桂花环的阿波罗,有时是身披铠甲的勇士,有时又是身着长袍的智者,但其面部始终保持一致,易于识别。这也暗示了罗马人已逐渐站在希腊文明的肩膀上,开始走向写实主义。</p> <p class="ql-block">最后,在展出的头像雕塑中,小阿格里皮娜的雕像最为引人注目。此雕像的特别之处,除了精确的刻画,还在于其发色的保存,尽管古希腊罗马时期的雕像常常有染色,但是能保存颜色的雕像却极少,因此这使得小阿格里皮娜的雕像显得非常珍贵。其面部刻画展示出一位拥有大气与坚定美的女性,这也恰好符合小阿格里皮娜的人物性格特质。</p><p class="ql-block">小阿格里皮娜的生平充满了戏剧性,她是开国皇帝奥古斯都的曾孙女。哥哥卡里古拉在位期间被暗杀,叔叔克洛狄乌斯接任皇帝。小阿格里皮娜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尼禄继承皇位,不惜以自己为媒,嫁给了叔叔并毫不犹豫地毒杀了他。最终,她成功地使尼禄登上皇位,但因过度干预朝政,被同样疯狂的儿子杀害。她恐怕是世界上空前绝后的哥哥、丈夫、儿子都曾是皇帝的狠角色了。</p> <p class="ql-block">总的来说,希腊雕塑以其独特之美和生动的表现力达到了完美的高峰,克服了早期艺术的刻板和僵硬。而罗马雕塑,又在模仿中吸取了精髓,不断学习,发扬光大,形成了更为精细的工艺,创作主题也更贴近生活,展现出了写实主义的风格。这些独特之处使古希腊和罗马的雕刻艺术在艺术史上占据了重要地位,为后世艺术家提供了无穷的灵感和启示。</p> <p class="ql-block">庞贝的生命戛然而止,为后人留下了一项非凡的考古发现,也将一场繁华盛世,凝结成了一个永恒的梦。展览通过“梦回盛世”、“古希腊罗马时期的爱情神话”、“快意人生:古罗马人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古代艺术中美的概念”、“庞贝古城再现”五个单元进行展示,以此探讨古希腊和古罗马文明中的爱情、奢华和美的概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展览结合多媒体展示,重现庞贝古城的真实面貌,邀请观众一同走进那个将爱和美视为理想的时代,探索庞贝人的爱,美以及无限的生命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