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3年8月11日,永春县初中化学教师在福建师范大学的实验培训班进行最后一天的实验操作训练。</p><p class="ql-block"> 今日又是收获满满的一天,参训的学员们继续来到化学实验室里,亲手操作各种化学试剂,观察化学反应的过程,感受化学的神奇和美妙。</p> <p class="ql-block"> 比如,上午的实验,由福建师范大学郑柳萍教授的带领下,开展实验二系列创新实验:《“针筒爆炸”、“氢火长燃”、“滴水成冰”》。通过郑柳萍教授的精心讲解和现场演示,各位参训的学员们都对本次实验充满了期待和极大的兴趣。</p> <p class="ql-block"> 首先,第一个实验:“针筒爆炸💥”实验,我们通过自制装置设计方法,感受易燃物和易爆物的爆炸现象,采用生活中的各种常见物品以及实验室的材料进行创新实验,利用易燃物在密闭空间内急剧燃烧,发生爆炸,使参训学员们提高动手能力和满足好奇心。</p> <p class="ql-block"> 接下来,第二个实验:“氢火长燃”实验,通过镁条与硫酸反应产生氢气,使用浓度较高的硫酸溶液,产生氢气在试管中由下而上逸出,点燃直接观察实验现象。通过观察化学反应的过程,更努力地向学员们展示化学的美!</p> <p class="ql-block"> 上午最后一个实验:“滴水成冰”实验,从滴管里滴出的液体,一碰到醋酸钠晶体后,滴下来的醋酸钠溶液迅速变成固体凝结在醋酸钠晶体上。随着醋酸钠溶液的不断滴加,这种白色的固体越积越多,形成滴水成冰的震撼效果。千变万化神奇莫测的实验现象又赋予化学“魔幻”般的独特魅力,让人惊愕茫然,又让人流连忘返,不禁感叹化学的神秘和美丽!</p> <p class="ql-block"> 下午的实验,在福建师范大学陈燕教授的指导下,学员们进行学习跨学科实践活动实验与教学探讨:《基于“碳中和”背景下二氧化碳性质探究实验》,在陈燕教授的讲解下,学员们对二氧化碳传感器的使用进一步有了一定的认识。此外,陈燕教授还继续对叠加图像处理方法的进行详细地讲解,引导关注对比思维能力及如何加以应用。</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传感器的使用及实验过程</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 实验过程的精彩瞬间</p> <p class="ql-block"> 整个实验顺利地完成,化学因实验而变得精彩纷呈、妙趣横生。</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干冰升华的实验过程</p> <p class="ql-block"> 每一次化学实验,不仅仅是物质间的简单反应,更是生命和思想的彻底交融和邂逅。无数原子的兵刃相接,就像无数陌生人的偶然相遇,或是激烈碰撞色彩斑斓,或是澹然于静毫无波澜,在看似毫无规律的结合里,都将化学的美体现的淋漓尽致。</p> <p class="ql-block"> 短短的一周培训结束了,各位参加实验培训的老师都收获不小,非常感谢福建师范大学的领导和老师们,有机会可以让每一个参训的学员们充电学习,更新教学模式,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率。努力进取,深刻地反思化学实验教学工作,同时在实践中提升了自身价值。非常期待下次的化学实验培训以适应新课标新教材及信息化实验教学的学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