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风三万里》观后一点小念头

碧落九天

<p class="ql-block">筹划了许久的《长风三万里》,终于于昨天晚上去如愿看了。</p><p class="ql-block">出了影院后,夜色昏沉,我戴着眼镜行走,眼前久违的出现的,是灯火璀灿的街与穿棱奔波的行人,是明晰,是光亮。果然戴眼镜与不戴眼镜,行走的便是两个不同的世界。</p><p class="ql-block">倘佯于人间烟火中,心里是五味杂陈。才从唐朝那个诗人的梦境中出来,有千头万绪在心里梗着,却又似恍然不知前路如何。长风三万里,这条路太长太远,一时,不知从何说起。</p><p class="ql-block">这部时长三小时的动漫电影,从高适晚年的角度,粗糙略叙了李白的一生。之所以说只是略叙,因为一个人的一生,七十多年,无数个日夜,是多么宏大的一张图,三个小时,能讲的只能是零星的几个点。何况这个人,还是有谪仙人之称的李太白呢。</p><p class="ql-block">太白的人生,便如他这字,应是天上的星汉,偶然误入凡尘。旁人是来求名求利,太白便是来历劫的。从小出生于商人世家,虽家世殷实,但在唐代,商人出身,是不可入科举的,只能走行卷与举荐之路。少年李白,才华横溢,意气风发,以为天下谁人不识君,不日便可大鹏展翅,一飞九万里。然而事实却是他在自荐的路上屡屡碰壁,26岁时,一场大病,令李白心绪颓废低垂,选择入赘安陆许家,做了那时人所不齿的上门女婿。</p><p class="ql-block">从这个细节,便可看出李白为人的洒脱与不羁。而影片中,则用了一个片断,描述李白在决定入赘许家前,曾往询孟浩然的意见,孟曰:当。而高适则留书:否。这里,高适从朋友的角度否定了这条路,因为这条路在世俗人眼中是条低眉拆腰的路;孟浩然的“当”,我私以为,是人在没有路可走的时候,能活下去,能好好的活下去,能让自己轻松一点的好好活下去,便是正确的选择。</p><p class="ql-block">30岁之后,李白又入长安,每日:黄金白璧买歌笑,一醉累月轻王侯。然而一年后,他仍只能心恢意冷返回安陆。到34岁,李白再入长安,以道入玉真公主之眼,献诗于公主,又几年后,终于被玉真公主举荐给玄宗皇帝。然而,李白以为自己是风云起: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君王赐颜色,声价凌烟虹。然而玄宗所需的,不过是李白的诗,而李白所求的治国平天下,则如一场泡影,很快便烟消云散。</p><p class="ql-block">李林甫死后,安渌山叛乱,玄宗出逃,马嵬坡杨贵妃陨命,太子于甘肃称帝,天下大乱。而李白那时已与第二任妻子隐居庐山。片中还特意用一个细节写出,他这第二任妻子又是世家大族,而李白又是入赘为婿。此时永王李璘三顾茅庐请李白出山,李白以为属于他的时代终于到来,于是追逐着自己的帝王师之梦而去,然不足三月,永王军灭,李白被俘。当迅问时,李白有一句对白:永王不是天下大兵马元帅吗?这句荒唐的回答中,诗人的天真与无奈逐梦的思想跃然显现。</p><p class="ql-block">全剧中,一直有一句话:诗嘛,谁都会写啊。在那个大唐盛时,上到大夫,下到走卒,似皆以诗闻。然而有李白这样天下英气集其七分的谪仙人,也有如高适这般口吃不可视字的痴儿。但他们虽皆以诗扬名,却也走着各自只属于自己的道,追逐着自己一生的理想。</p><p class="ql-block">长风三万里,那些人,那些事,便如夏夜的星空,灿灿银河,是我们永远仰望的明光。</p><p class="ql-block">然后说回现实,这部片子,其实说实在的,比较小众。说矫情也好,事实是这的确是一部比较理想化文青式的电影,然而不晓得如何宣发的,我去看的那场,竟然有一半是小小的孩子与年长的老奶奶,老奶奶中间数次不耐的看手机翻视频,小小朋友们不到一半的时间就在影院里跑跳戏耍。可能在他们的印象里,以为这是一部好玩的动漫,谁料到,他们看的是一部悲剧的文艺片。这,也许便是商业化的必然,但也不得不说,是文化的悲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