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欧洲古老管风琴</p><p class="ql-block">逍遥</p> <p class="ql-block">管风琴(pipe organ)诞生于2300余年前的公元前3世纪古希腊,是一种超大型的气鸣式键盘乐器。它拥有所有乐器中最复杂、最庞大的结构;多层的键盘、众多的音管、低音发音管巨大。它的操作技术复杂,分别由手、脚演奏。弹奏出的音量洪大,音域宽广,表现出的气势雄伟,庄重;并且具有多样化功能、能模仿管弦乐器效果,演奏丰富的和声,是世界上能发出美妙声音的最壮观的乐器,号称为乐器之王。因为它的悠久历史,也有人称誉它是音乐史上的活化石。</p><p class="ql-block">管风琴是一种特殊的风琴,由音管、音栓、键盘、轨杆机、风箱、琴箱组成,靠铜制或木制音管来发音。早期的管风琴是靠水力风箱产生气体,逐渐发展成了风箱式风力风箱。一排音管按大小依次放置在储气箱的开孔上,演奏者通过操纵杆控制活塞来演奏,活塞开启后气体进入管中,振动空气从而产生声音。因为管风琴声音宏亮、具有威慑性,古罗马时代常被贵族们用于竞技活动中为角斗士助威。由奴隶或战俘做操纵风箱的苦力,当时是一种流行于贵族社会的世俗乐器。</p> <p class="ql-block">下图是一幅中世纪时期管风琴的操作图,这时的管风琴只有风箱没有键盘,音调的变化全靠拉动滑杆来调节,很适合作伴奏乐器。(From - The Oxford Junior Company to Music, 1979)</p> <p class="ql-block">管风琴独特的洪亮庄重动听的声音,极具震撼力,非常适合基督教宗教仪式的渲染氛围,从第9世纪开始,管风琴开始进入教堂,逐渐地欧洲古老的教堂都相继装备了管风琴。比利时根特圣巴夫大教堂珍藏的世界上的第一组祭坛油画(1423-1432年),就展示了在主神的右侧,天使在弹管风琴。</p> <p class="ql-block">每个礼拜日的早晨,教堂管风琴演奏出的宏大的乐声在城市中激荡,成了神灵的恢宏乐音,感召人们前往礼拜,从而管风琴音乐成了礼拜堂的必备,人们的一份精神慰藉。</p> <p class="ql-block">1. 英国温切斯特大教堂管风琴</p><p class="ql-block">公元950年,英国温切斯特大教堂里率先建造了一座当时欧洲最大的管风琴,这座管风琴有400根音管,26个风箱,演奏时需要70个人操作手动鼓风机,两个演奏者,其声音之洪亮不仅响彻全城,也轰动了整个欧洲,成为教堂们追随的先例。在之后一千多年来,温切斯特大教堂的管风琴被不断地修复,重建,到1988年达到了现在的规模,具有5500根音响管和79个音栓,高高地耸立于大教堂北塔的穹顶之下。然而,千年的变迁,这里的管风琴早已不是欧洲之最了,欧洲大教堂们如同比赛式地攀比,管风琴是造得一家比一家更宏大、更华丽、更有威力。</p> <p class="ql-block">2. 意大利米兰大教堂管风琴</p><p class="ql-block">教堂配置乐器之王管风琴是万分昂贵的项目,不仅耗钱而且耗时,爱屋及鸟,它的规格,质量自然是和所属的教堂和地区的金钱来源息息相关。米兰大教堂始建于1386 年,1500年完成拱顶,1774年修成功当时世界上最高的哥特式塔尖(107米),而且在尖顶上安置了镀金的圣母玛丽亚雕像。1813年教堂的大部分建筑完工,但是直到1965年教堂正面安装好了最后一座铜门,才算全部竣工,耗时近600年。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哥特式建筑,也是世界上雕塑和尖塔最多的建筑,教堂的外部总共有2000多个雕像,连同内部雕像总共有6000多个雕像,尤为壮观。</p> <p class="ql-block">与大教堂相匹配的管风琴必然是意大利最大最宏伟首当其冲的管风琴,它于1936年动工建造,经过了50年的艰辛精准的劳作,直到1986年才最后完备。具有高达15,800 根音管,最高大的音管的超过 9 米,最小的只有几厘米。各种规格的音管,各种音栓配置齐全,众多层的手键盘,脚踏板,不仅能奏出气势辉煌的音响,还能演奏细腻美妙的音乐,管风琴交响乐在这里达到了极度美妙。米兰大教堂一共有五台管风琴,主琴在大堂南北两侧,独奏琴在南边,专门的唱诗班管风琴在祭坛旁边。五台琴塔都装饰得美轮美奂,各有特色,周围配之以大教堂的雕塑和巨型油画,相得益彰,凸显意大利艺术之最的气派。米兰管风琴是欧洲第二大琴,也是世界上十五大管风琴之一。据载,世界上最大的管风琴是1929年美国新泽西州大西洋城Boardwalk大厅建造的管风琴,约有 33,113 根音管,在1944 年大西洋飓风中严重受损,至今功能没有恢复。</p> <p class="ql-block">3. 英国索尔斯伯里大教堂管风琴</p><p class="ql-block">索尔斯伯里大教堂位于英国南部,建于1258年,是典型的早期英国哥特式建筑,它具有悠久的历史,是历代朝圣之地。1320年大教堂加修了一个高123米的尖顶,成了了英国最高尖顶,最高塔楼的教堂。不过最值得大教堂骄傲的是,它保存了四份英国幸存的国宝《大宪章》中的最完善的一份原件,辟有专门的避光展室,让公众一睹1258年写在羊皮纸上的《大宪章》。大教堂外观高大伟岸,别具一格,在整座教堂的正面布满了各位圣徒的雕塑,十分壮观。</p> <p class="ql-block">纵观历史,索尔斯伯里大教堂曾经拥有过几台管风琴,最精彩的是哈里斯于 1710 年安装的四层手键盘管风琴,这台管风琴不仅外观精美,而且质量上乘,极具古典法国管风琴的音响特征,除了偶尔的维修,80 年来一直服务于大教堂。1792 年大教堂维修时,主教说服了国王乔治三世赠送给大教堂一台新的管风琴 - 威利斯管风琴,它具有55 个强力音栓,发出的独特美妙清澈透亮的声音,使其名声大震于欧洲。而今,索尔斯伯里大教堂的管风琴是1877年由当时最好的制造师(Henry Willis & Sons)亨利.威利斯建造的 – 最负盛名的威利斯神父管风琴,它有4000多根音管,长的超过10米高,65个不同音调的音栓、4层手键盘和脚键盘, 一南一北两台主琴相对而立,另在北耳堂还有一台可以操纵包括32个脚踏键在内的附琴。亨利.威利斯的高超技艺建造出来的绝世无双的琴,音色庄严宏伟,演奏手法丰富多样,几乎可以演奏当时所有的管风琴曲目。以至牛津的音乐教授欧斯利爵士评价它是当时世界上最好的教堂管风琴之一,是英国最好的管风琴。</p> <p class="ql-block">管风琴是一种很娇贵的乐器,建造后不是一劳永逸使用的,而必须要时时小心维护。首要是防尘,如果灰尘进入管风琴内部会导致管风琴发音不准或机械故障。其次是控温控湿,干燥和潮湿的环境对音质和管风琴零部件都有影响。因此1877年才过了40年,威利斯神父管风琴就需要维修了。1916年在最严苛依照原始模式的老管风琴师的监督下,索尔兹伯里大教堂开始大规模的维修,两代人历经18年严谨劳作修复完成。而且威利斯神父的孙子依据管风琴的原始风格进行了一些谨慎的操作,增加了管风琴操作的现代化系统。之后的年代,除了维护外,还更新了管风琴的机械化电子控制板。2019-2020年索尔兹伯里大教堂对管风琴作了142年以来的大手术,全部清洗,从新安装。14个月后,手术成功完成,管风琴回复到了1877年的音质。现在,管风琴不仅为教堂的宗教仪式服务,同时也开启了对民众开放的演奏会。下图展现了管风琴大清洗时的一些场景,图片来自索尔兹伯里大教堂网站。</p> <p class="ql-block">4.世界上现存的最古老管风琴</p><p class="ql-block">尽管从中世纪以来欧洲大地就普遍开始建造管风琴,但是它实在不是一个好侍候的乐器,庞大又精贵,一次维修,动辄就是上万金,即使当年有权有势的大教堂也不是轻易可以办到的。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保存至今仍然能够演奏的,590年老的管风琴就可以算是音乐史上的活化石了。现在普遍公认,世界上最古老的可演奏管风琴是位于瑞士瓦莱州锡永城的瓦莱尔大教堂的管风琴。大教堂又称瓦莱尔城堡,1100年建于海拔 615 米的瓦莱尔山上,风景秀丽,现在是瑞士国家遗产。</p> <p class="ql-block">著名的瓦莱尔管风琴于 1430-1435 年左右建造,除了 1700 年代为了演奏巴洛克音乐有一些修饰外,基本没有操作变化。 迄今,大部分琴体,关键部分和12 根音管都是原始装配的,其余零件在历年的修复过程中被更换。虽然另有说法是,德国威斯特法利亚的圣安德鲁教堂的管风琴早瓦莱尔管风琴10年建造,但是它现存部分多数是巴洛克时期重建的,没有被世人公认是最古老的管风琴。</p> <p class="ql-block">5. 英国现存的最古老管风琴</p><p class="ql-block">英国伦敦市区阿尔德盖特教堂的管风琴是现在英国的最古老管风琴。阿尔德盖特教堂是英格兰教会教区教堂于1115年兴建,900年来教堂经历了几次翻修。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遭受了德军闪电战轰炸的严重破坏,战后修复,1950年定为英国国家一级建筑。</p> <p class="ql-block">管风琴于1704年在教堂中安装,1744年教堂因为安全问题重修后,管风琴依照原始模式安装回家,继续服务。2002年伦敦阿尔德盖特教区为筹集修复管风琴基金发起了大规模募捐活动,资金足够后,开始了精心修复。直到2006年,这台英国最古老的管风琴的音管才重新安放在了它古老的原配座位之上,300多年老的管风琴重放光彩。</p> <p class="ql-block">6. 伦敦小巷里的古老管风琴</p><p class="ql-block">离阿尔德盖特教堂不到一公里的小巷里有另一家老教堂,圣玛格丽特帕滕斯教堂。一眼看去,只觉得这家教堂被伦敦金融城里的高楼大厦逼挤到了一个尴尬的角落,门口是一家咖啡小店,全无了旧日的神光。然而这是一家很有历史的古老教堂,记录在册是1067年,几经翻修后,在1666年伦敦灾难大火中摧毁。现在的教堂于 1687 年原地重建,神奇的是,在二次世界大战德国飞机对伦敦的狂轰滥炸中,它是幸免于炸弹的少数教堂之一。</p> <p class="ql-block">伦敦大火之后,教堂在原址重建,并于1749年建造了一台管风琴,多年来一直保护得很好,尤其幸运的是逃脱了二战的轰炸,整台管风琴在原配琴箱中完好无损。战后,1953年进行了一次大修。鉴于它良好的质量,2008年被授予英国一级历史管风琴证书。2019年,教会集资,进行了一次大维修,并且将前排音管重新镀金,疫情之后开始演奏,为这个古老的教堂增添了新的光辉。</p> <p class="ql-block">7. 英国丘吉尔庄园管风琴</p><p class="ql-block">丘吉尔庄园又称布伦海姆宫,是英国牛津的一座乡间庄园。它是英格兰唯一拥有宫殿称号的非皇室、非主教的乡间庄园。二战中领导英国人民战胜法西斯的首相丘吉尔就是诞生并且成长在这里的。因为丘吉尔的祖上17世纪时期为英国国王打仗,赢得了多场战争,功勋卓越,国王特别奖赏他修筑宫殿的这一大片地和修建费用。宫殿面积很大,属于英格兰最大面积的房产之一,始建于 1705 年至 1722 年完工,是丘吉尔家族300 年来的住所,1987 年布伦海姆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目录。</p> <p class="ql-block">1895年马尔伯勒公爵九世在布伦海姆宫趋于破产之际迎娶了美国铁路女继承人,富有的公爵夫人从美国带来的巨大金额陪嫁,使得管风琴可以在庄园里安家。一台威利斯管风琴安装在布伦海姆宫的长廊图书室的北端,耗资3,669英镑。这是当时欧洲最大的私家管风琴,有四层手键盘和脚键盘,2300根音管和53个音栓。整座管风琴装饰得美轮美奂,无与伦比。二战时期,布伦海姆宫开放为国家服务,当地的一个男校入住避难,图书室成了男孩们的宿舍,他们在这里一直住到战争结束才离开。30多年以后,布伦海姆宫收到一个匿名包裹,里面是一只管风琴的音管。附信说,寄包人的丈夫二战时曾经住在图书室,偷偷取了一只管风琴的音管藏回家中,他现在已经病危,但是希望在有生之年能看到当年拿走的音管回到它应该在的地方,并且表示了深深的歉意。遗失了30多年的音管回家了,这个故事在丘吉尔庄园图书室里传为佳话。</p> <p class="ql-block">图书室管风琴主要是为丘吉尔家族娱乐享受服务的,现如今开始为公众演奏,在预定的星期日里,游客可以在优雅的图书室环境中享受著名的管风琴家的独奏音乐会,另外在节假日还有为公众的特殊的演出活动。1853年,布伦海姆宫家庭教堂建造了一台比较小型的管风琴,是专为家庭的宗教仪式演奏服务的。</p> <p class="ql-block">8. 德国科隆大教堂管风琴</p><p class="ql-block">科隆大教堂是位于德国北部一座天主教大教堂,始建于1248年,修了300多年,因为原始设计太过浩大,缺乏基金而停工,直到 1840 年获得足够的资金后继续修建,终于于1880年大教堂按照600多年前的宏伟设计建成。大教堂高达157米,是世界上最高的双尖顶教堂,是欧洲第二高教堂,是世界上第三高的教堂。成了德国吸引游人访问量最大的地标建筑。在二战期间大教堂遭受了十四次飞机轰炸,尽管受到严重破坏,周围的城市建筑夷为平地,它仍然高高地屹立在轰炸后周围一片空荡平坦的科隆城市中。教堂被战争破坏的部分于 1956 年修复。1996 年科隆大教堂进入联合国世界遗产目录。</p> <p class="ql-block">经历了14次的轰炸,可以想见古老的娇贵的管风琴已经被全然摧毁。由于是非常原因,本文在这里仍然叙述了看来不那么古老的管风琴。现在大教堂耳堂中的管风琴,是1948年在大教堂 700 周年之际建造的,有68个音栓,1956年扩展成四层手键盘和86个音栓。</p> <p class="ql-block">1998为庆祝大教堂750年的悠久历史,也是为了更好的的音响效果,在中殿又建造了一台管风琴。这台管风琴称为燕窝管风琴,重约30吨,高约 20 米,高高地悬挂在离地面约 20 米 的上方四根 35 mm 粗的钢梁上,钢梁固定在屋顶结构中,管风琴悬空而挂,如燕窝一般悬挂在房顶之下。它不依靠墙壁,发出的声音响彻整个教堂,形成从天而降的共鸣。它有 53 个音栓,3,963 音管,三层手键盘和脚键盘。燕窝管风琴有自己的演奏台,但也可以从耳堂管风琴的演奏台操作。当两台管风琴合奏时,大号发出的轰炸般的雷鸣之声,威武雄壮,惊天动地,让人震憾。专为盛大节日和特殊场合演奏的。</p> <p class="ql-block">9. 荷兰街头管风琴</p><p class="ql-block">曾去荷兰阿姆斯特丹附近的库肯霍夫公园观赏著名的郁金香,时值建园70年大庆,园里有街头管风琴的表演,得以机会欣赏这难得的特殊的管风琴演奏。</p> <p class="ql-block">18 世纪晚期欧洲就有了关于街头管风琴的描述,早期的管风琴多半是定居在法国和德国的意大利管风琴制造商制造的。比较一般的街头风琴,这种管风琴的音管的数目比较多,可以演奏不止一首曲子,箱体也相对的大。木制低音管放置在管风琴下方,前面通常安装一组排箫或短笛管,外部都有装饰性的面板。当时在欧洲街头管风琴演奏音乐,加上一群艺人的表演说唱,形成城镇集市的一个热闹场景。只是各个国家处理对待不同,因为引起交通堵塞等问题,英国的许多城市有禁止街头管风琴的法令,法国也有严苛的许可证限制。在荷兰,街头管风琴最初并不受欢迎,但由于管风琴租赁公司改进了管风琴的质量,音色,增加了特别吸引人的演奏曲目,公众也越来越喜欢管风琴艺人,从而,街上演奏管风琴的传统进入了荷兰文化,直到 21 世纪初,仍然是一种常见的街景,不过已经在逐渐消失了。</p> <p class="ql-block">库肯霍夫公园里的这台荷兰街头管风琴名字叫阿德里安,我们参观时它已经在公园里演奏了28个季节。它是1978年用老管风琴的音管制造的。安装有406支音管,75个键,11个音域;并且配置了数种打击乐器。演奏是靠是1897年发明的穿孔书的系统来进行的,一个小型电机转动一个大手柄来操纵卡片传动机构,发出的宏大的音量,在远远的公园角落里都能听到。阿德里安演奏的曲子都在一本本的大书里,听众可以根据喜好选择。另外还备有演奏的录音,可以当场购买CD盘,回家欣赏。</p> <p class="ql-block">10. 意大利埃斯特庄园喷泉管风琴</p><p class="ql-block">埃斯特庄园位于罗马以东约30公里的美丽小城蒂沃利, 庄园始建于1563年,是枢机主教伊波利托二世·埃斯特修建的。伊波利托二世出身于显赫的贵族世家,年轻时为法国国王弗朗索瓦一世服务,备受赏识被提拔为枢机,他官运亨通,先后担任了蒂沃利总督,锡耶纳共和国总督,从宫廷和教会获得了巨额财富。他不仅见多识广,而且对于艺术和音乐有着浓烈的爱好,促使他雄心勃勃地要修建一座震撼欧洲的庄园,而且一定要是赛过凡尔赛的花园。他专门聘请了著名的风格主义建筑师皮罗·利高里奥和众多的文艺复兴时期的高超的艺术家,誓要打造出一座新奇特异的艺术宫殿;并以水法为主题造出一座前所未有,闻所未闻的大花园。建造初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在蒂沃利丘陵上大兴土木,挖山谷,造山巓,凿渠引水,活生生地造出了一个高山瀑布,一个山谷森林。在这个水法大花园里有51座喷泉和睡莲水窟,398个出水口,364个喷头,64处瀑布,220个大小形状各异的水池。由上而下的花园构成了六个梯级台地;水渠、地下水道和星罗棋布的水管,将整座花园的由喷泉和形形色色的雕塑的喷水口有机地连成了水法大网络,形成种种奇观,号称“千泉宫”。2001年,埃斯特庄园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埃斯特庄园落成后,委实在欧洲引起了一阵轰动。人们从欧洲各地涌来一睹为快。从未见过的丰富多彩的水景和奇妙的水声,引人入胜。花园中设计师用喷泉、各种雕塑的喷头、水口、水池、明水、暗道模拟了大自然的各种声音,有雨声,风声,水流声,动物叫声,和各种鸟儿们的鸣叫歌声。第五台地有一台由喷泉组成的水风琴,它犹如一台天然的管风琴,泉水高高地喷出又潮水般地涌下,胜似琴声叮叮咚咚,悦耳动听。</p> <p class="ql-block">花园里的古罗马建筑上确是安置了一台管风琴。建筑的中央是一个由古罗马神守护的八角小亭,亭中的小门紧闭,但是定时开启,门开后,小亭里的管风琴就开始演奏,可以演奏四首文艺复兴时期的经典音乐。这台管风琴是由漩涡水箱中的水轮带动声触式卷筒自动操纵的,1897年发明时只有22根音管,到2003年重新修复时安装了114根音管,而且是使用的防腐蚀材料以保障音管在水法花园中的寿命。伊波利托二世最恶劣的行为是为了提高自己花园的悠久艺术性,把邻近具有1400年历史的哈德良帝国庄园的古老的大理石雕塑拆除,搬来装饰自家花园。</p> <p class="ql-block">11. 巴黎圣母院管风琴</p><p class="ql-block">巴黎圣母院位于巴黎第四区,塞纳河城岛东畔。12世纪前欧洲的教堂都是罗马式的,而巴黎圣母院开创了哥特式建筑艺术运动,在法国在欧洲树立了一个最佳典范。建筑上它首创性地使用了肋骨拱顶和飞扶壁的尖顶形式,拱之间的大片空隙用于彩窗装饰;装饰上采取了自然主义法则,巨大而多彩的玫瑰花窗和丰富的雕塑,引领了欧洲教堂建筑新潮流。俊丽的圣母院始建于 1163 年,耗时近100年于1260年完工,但是在 1790年代法国大革命期间,圣母院遭受暴民野蛮破坏; 大部分宗教雕塑都被损坏甚至摧毁。1831年维克多·雨果的小说《巴黎圣母院》问世,激发了人们的思念,拯救了惨受摧残的巴黎圣母院,催生了1844-1864年20年间的集资修复。巴黎圣母院高楼上大钟洪亮的声音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们前来拜访,圣母院成了巴黎的地标。不幸的是,2019年4月在翻修时一场大火烧了15个小时,大教堂再一次遭到严重破坏,不过,法国政府已经确认大教堂将于2024年底重新开放。</p> <p class="ql-block">古老的巴黎圣母院于1403年建造了第一台管风琴,之后的300年间多次重建,到1730年被完全取代,只剩下了12根旧音管。现存的管风琴是1868年落成的。20世纪经历了多次维修改造和扩充,到2012-14年间,不仅进行了大型维修升级,还组织了总体调整,大管风琴已经成了具有8000多根音管,五个手键盘和踏板,115个音栓的巨大管风琴。圣母院一共有三台管风琴,除了西区的总大管风琴外,还有一台中型唱诗班管风琴,有两个手键盘,30个音栓;和一台小型只有单排手键盘5个音栓的连续低音管风琴。幸运的是在2019年火灾中,大管风琴受到的损坏最小,一根主音管受损,琴体聚集了大量的灰尘,需要清洁。而中型管风琴被救火员的大水冲坏,只有一部分零件还可以重复使用,小型管风琴则完全被救火大水冲毁。</p> <p class="ql-block">12. 西班牙科尔多瓦清真寺大教堂</p><p class="ql-block">科尔多瓦清真寺大教堂是科尔多瓦天主教的主教座堂,这是世界上唯一的以“清真寺”冠名的教堂。在中世纪欧洲的黑暗时期,穆斯林大军占领了科尔多瓦,公元785年阿卜杜拉赫曼一世开始在此建立大清真寺,这是一座前所未有的西班牙土地上最大的清真寺,经过历代穆斯林君主300年的倾力打造,一座美丽得令人眼花缭乱,无法用任何语言来形容的清真寺耸立于世。,1293根柱子支撑的红白相间的卷拱门,无数的柱子,就像绿洲中成排的棕榈树,让大清真寺永垂芳名。</p> <p class="ql-block">基督教君主不断发动“重新征服”战争,又从穆斯林统治下夺回了科尔多瓦,大清真寺于1236年改回成了天主教大教堂。16世纪初,西班牙已经成了欧洲最强大的基督教王国,霸主卡洛斯五世要求改建清真寺。那时的西班牙不缺银子,巨资投入了大规模的改建工程:拆毁了正殿中三分之一的石柱和拱门,建起了一座华丽的文艺复兴式的大教堂,包括主座堂、中殿、皇家礼拜堂、唱诗班座席等等部分。当卡洛斯五世目睹原有的珍贵建筑遭到过多破坏,惊呼道:“你们为建起一些随处都能见到的东西而破坏了再也无法找回美好的东西”。由此,寺内最精湛的伊斯兰艺术瑰宝被谨慎地保护下来,剩下的850根柱子顶立的双层重叠红白二色的马蹄拱门们支撑起了原有清真寺的壮观。也由此,科尔多瓦清真寺大教堂成了世界上最独特的艺术与宗教信仰联盟的古迹,伊斯兰建筑融合了希腊、罗马和拜占庭风格,与基督教建筑相结合,成了同类建筑中最辉煌、瑰丽的典范。也因此,清真寺成了大教堂的定语。它于198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下图左边是伊斯兰装饰,右边是基督教装饰,互相和谐包容。</p> <p class="ql-block">高耸的大教堂中殿两侧,座落在唱诗班座席上端,相对而立的两箱大管风琴更是让人耳目一新。不遗财力打造的大管风琴设计雄壮而又雍容华贵,箱体上置有木质雕塑和大量金色的木刻花纹,每一根乐管上都有精美的装饰。管风琴于17世纪开始建造,是西班牙当时最大的管风琴之一,有3500根乐管、108个音域、三层手键盘、脚键盘和48种设置。管风琴在大教堂宗教仪式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每天早晨演奏赞美诗,晚上是弥撒音乐;也常常对公众开放,在古老的科尔多瓦清真寺大教堂举行盛大的音乐会。</p> <p class="ql-block">13. 英国切斯特大教堂管风琴</p><p class="ql-block">诺曼风格的切斯特大教堂始建于1092年,那时代追随欧洲流行风潮,要变模样成哥特式风格。从1250年起就逐步拆去厚重的小窗,敦厚的屋顶,漫长的改建,历时275年。直到1525年,终于造就出外观具有尖顶、尖拱,巨大花窗,兼并带有早期、中期和晚期哥特式的特点的大窗大教堂。让人们感到了几百年的努力所值,整个建筑物似乎有向上飞升的雄峻动势。</p> <p class="ql-block">从 1876 年开始,大教堂开始建造了数台管风琴,大管风琴安装有4864 根音管,71根音栓,规模在当时的北部英格兰是首屈一指。大教堂里的管风琴乐师很是勤快,加之各地的音乐家的演奏,一个半世纪以来,管风琴的演奏就没有停歇过,天天劳累,要维持音质,需要不断地维护修理。2014 年,切斯特大教堂发起呼吁筹集资金重建大教堂的大风琴,同时也呼吁人们捐资赞助,可以从赞助一根音管或者一根音栓的费用开始,亦或尽力为之。</p> <p class="ql-block"> 14. 意大利那不勒斯新耶稣教堂管风琴</p><p class="ql-block">教堂的建造始于 1584 年,是一座巴洛克风格教堂,外观简朴,内部以其辉煌的装饰,闻名于世的壁画、精美的房间和花园,而被誉为那不勒斯最美丽的教堂。</p> <p class="ql-block">教堂的管风琴建于1650年,置于大堂中殿两侧的拱门之上,它随着教堂400年命运的变迁而几易主人。 神奇的是二战期间的那不勒斯遭受到剧烈的空中轰炸,一颗炸弹穿过了房顶和天花板落在教堂里没有爆炸,而且至今仍在那里,谓之神佑。管风琴于1986年修复,为教堂服务。很遗憾,细节无法查阅。</p> <p class="ql-block">15. 意大利罗马教堂管风琴</p><p class="ql-block">皮之不存,毛之焉附。古往今来,昂贵的管风琴的后面都是靠大量的银子支撑的,在过去的欧洲,多半都只有教堂才能供养得起,当然,千年来这也是教堂的最需。罗马有900多座教堂,是世界上教堂数量最多的城市。装饰得美轮美奂的教堂多半都配有精湛的管风琴,争奇斗艳,别具一格。仅以下图略表,不再一一赘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