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游山西

随心飞扬

<p class="ql-block"> 2022年,经历近半年的疫情后,大环境有所松动。于是抖擞精神,计划再次出发山西。环顾全国,说实话能去的地方寥寥无几。还就是山西,唯一的景美又没啥疫情的地儿。9月17—22日花五天时间走了太原—大同—朔州—五台山—太原,一个小环线,快进快出打游击。</p> <p class="ql-block"> 下午空荡荡的浦东机场。</p> <p class="ql-block"> 上次来太原,只把它当成一个中转站。几次酒店前台或出租车司机都会问:你晋祠去了没有?听多了就觉得该去看看。</p><p class="ql-block"> 据说梁思成来山西考察时也没有到晋祠的计划,但是他路过晋祠,在车上瞥了一眼就决定回来时定要去晋祠,后来对晋祠的每座建筑都给予了充分的评价。</p><p class="ql-block"> 晋祠的确是个非常值得细细观赏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晋祠”初建年代不详,有史记载此为纪念西周春秋时期唐国首代诸侯姬虞的祠堂,唐后改称为晋,故为“晋祠”。</p><p class="ql-block"> 自大门入,中轴线上第一座建筑是“水镜台”。于明1533年和清1844年分别进行重修。戏台分前后两部,后台为明代建造,前台是清代补建。水镜台造型雄奇,雕刻精巧,集楼、台、殿、阁为一体。前部为单檐卷棚顶,后部是重檐歇山顶,台周围有疏朗的走廊。</p> <p class="ql-block"> 后台</p> <p class="ql-block"> 前台卷棚上悬正额“水镜台”,是清乾隆翰林、晋祠人杨二酉所书,晋祠三大名匾之一,被誉为“秀丽之笔”。</p><p class="ql-block"> 台基高出地面1.3米,下埋八口大缸,用来增强音响效果。</p> <p class="ql-block"> 戏台檐下柱上的木构件雕刻彩绘很漂亮,风格独特,色彩淡雅又清新,在古建筑中很少见。</p> <p class="ql-block"> 古戏台侧面</p> <p class="ql-block"> 中轴线上第二座建筑是“对越坊”,建于明万历四年。“对越”匾额为明太原举人、书法家高应元所书,被誉为晋祠三大名匾之“雄奇之笔”。</p> <p class="ql-block"> “对越坊”背面</p> <p class="ql-block"> 檐角细节</p> <p class="ql-block"> “献殿”,建于金大定八年(1168年)。为祭祀时陈列供品的场所。是我国现存具有明确纪年最早的献殿,也是晋祠的“三宝”之一。</p> <p class="ql-block"> 风格疏朗稳固。</p> <p class="ql-block"> “圣母殿”是晋祠的主殿,建于北宋太平年间(984年),为晋祠三大国宝之一。供奉的是周武王王后,唐叔虞之母邑姜。</p> <p class="ql-block"> 圣母殿前八根柱子上分别雕有形态各异的八条龙,此为国内孤例。</p> <p class="ql-block"> 宋代加封邑姜为“显灵昭济圣母”</p> <p class="ql-block"> 殿内供奉台下的装饰琉璃瓦</p> <p class="ql-block"> 殿后部</p> <p class="ql-block"> 圣母殿边侧的壁画正在修复中</p> <p class="ql-block"> 圣母殿的右边,这棵植于西周初年的三千年古柏,枝干向南倾斜,至今仍枝繁叶茂。“周柏”、“难老泉”和“宋塑侍女像”被称为晋祠“三绝”。</p> <p class="ql-block"> 粗壮有力的 V 型主干。</p> <p class="ql-block"> 倾斜的枝干端像一个戴着桂冠的龙头,它的右前爪伸向天空。</p> <p class="ql-block"> 圣母殿左侧的难老泉亭。</p><p class="ql-block"> 晋水源头,泉水长流不息,出自断岩层,终年恒温17度,是晋祠“三绝”之一。</p> <p class="ql-block"> 难老泉亭始建于北齐天宝年间,经明代重修,间架结构保留了北齐风格,质朴、敦厚而稳固。</p><p class="ql-block"> “难老”匾由“清初第一书家”的太原人傅山所题,是晋祠第一名匾,被誉为三大名匾中的“神奇之笔”。</p> <p class="ql-block"> 鱼沼飞梁。创建年代不详,现在的是建于北宋的。</p> <p class="ql-block"> 这座折桥即为“飞梁”。</p> <p class="ql-block"> 游毕晋祠,下午即赶往大同。去火车站的路上司机向我们推荐了“五台山”。原来他是一个徒步爱好者,过几天要去转“台”,临时做网约车司机筹措资金呢。</p><p class="ql-block"> 到客栈已天黑了,入住“仁义客栈”。</p> <p class="ql-block"> 大同古城钟楼</p> <p class="ql-block"> 这个牌坊是新建的,里面就是步行区。</p> <p class="ql-block"> 客栈二楼的大厅布置得古色古香,房间也差不多的格调。老板给了我们一个复式套间,到太晚了没拍照。</p><p class="ql-block"> “仁义客栈”的老板瘦高个,戴眼镜,看上去很斯文,一开口脸上就挂着浅浅的笑容,恰如其名是个仁义之人啊。他主动提出因为我们到的晚了,可以给我们一个优惠的价格。聊起后面想去看悬空寺和应县木塔,老板说包车一日游300就行了,那就委托他给找个司机。</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一早,老李习惯早起外面溜达。他回来说,在接待室碰到老板了,两人喝茶聊天一会,才知道老板是个事业成功人士,不止开客栈,还有其他工厂和产业,但是成功之外也有难以挽回之伤痛。人有时候就是这样,挺内向的一个人,会把自己的真心话倾诉于陌生人,不免为此感慨一番。</p><p class="ql-block"> 昨晚想了一下,决定还是去下五台山吧,以后不会再三进山西了。于是出门前就跟老板说了,老板答应今天给我们搞定。</p> <p class="ql-block"> 老板推荐了一家面馆,在那吃了晚餐又早餐。</p> <p class="ql-block"> 然后出发到达云冈石窟。</p> <p class="ql-block"> 大同原是北魏都城,古称平城。公元389年北魏道武帝拓跋珪统一北方后迁都平城。北魏皇帝虽出身游牧民族,却崇尚佛学。</p><p class="ql-block"> 云冈石窟于460-494年间开凿并完工,石窟依山开凿,东西延绵一千米。</p> <p class="ql-block"> 第五第六窟是一组双窟,清顺治八年加盖了四层五间式阁楼。</p> <p class="ql-block"> 第五窟大佛像高17米,是云冈石窟最大的佛像,出于敬畏之心未拍照片。</p> <p class="ql-block"> 第六窟是最为富丽堂皇之石窟,被称为“云冈第一伟窟”。据说是为冯太后而建。冯太后是北魏历史上最伟大的皇帝拓跋宏的祖母,在北魏执政上有大建树。</p><p class="ql-block"> 窟内中间是一座方形塔雕塑作品,佛像坐于帷幔中。四周和窟顶均为繁复花纹的装饰。</p> <p class="ql-block"> 第七第八窟,是北魏鼎盛时期,孝文帝和冯太后双圣执政时期的作品。</p> <p class="ql-block"> 第七窟藻井,为模仿木构建筑的平棋藻井,图案内六格,每格以莲花为中心,环绕八身飞天。</p> <p class="ql-block"> 拱门上方长方形帷幕龛内,并排雕刻两组高发髻相向合掌半跪的六位供养天人的造像,姿态各异,被称为“云冈六美人”。</p><p class="ql-block"> 这是云冈石窟中最先出现的供养人形象,即皇家贵族中的出资人。</p> <p class="ql-block"> 上面是象征孝文帝和冯太后的双圣对坐,下面是交脚菩萨。</p> <p class="ql-block"> 一对小飞天。</p> <p class="ql-block"> 这样精细的雕琢可以媲美于西班牙摩尔人的阿尔罕布拉宫,但是要早于后者700年。</p> <p class="ql-block"> 最后一窟是开放式石窟,佛像身材健硕,被认为是北魏开国皇帝拓跋珪造像。</p> <p class="ql-block"> 到这里就结束了,孝文帝迁都洛阳了,又去开凿龙门石窟了。</p> <p class="ql-block"> 从第五窟开始我们就遇到了一个黑衣白裤男子,他每到一处必双手合十拜几下。他说自己原来就在山脚下当兵,天天看到石窟,那时还不是景区呢。如今转业定居河北,但每年回老家探亲必来云冈石窟看看,熏陶之下已是信佛之人了。 </p><p class="ql-block"> 他给我们介绍说大同现在发生的所有变化都和2008年至2013年时任大同市长的耿彦波有关。那是个真正的为人民服务,搞经济建设的好官,他离任时百姓夹道欢送,甚至有不少人跪送。我百度了一下,这是位焦裕禄式的地方父母官啊,为什么没有象宣传焦裕禄那样让全国人民都知道,而是山西之外默默无闻。</p> <p class="ql-block"> 午饭在大同古城边的一家有点规模的饭店吃的,手撕鸡、炒豆芽、小米凉糕和烤红薯,胃口有点小啊。</p> <p class="ql-block"> 回客栈小憩后出发时碰到老板,老板有些为难的说去五台山路挺远的,是否约司机谈一下价格。但我们已经没多少时间看古城了,只好再次跟老板表示价格由他代定,绝不还价。 </p><p class="ql-block"> 再看回古城,大同的地理位置正好在北宋和辽的地界之北,因此在辽、金都是重要边塞,从辽开始更名为大同。</p><p class="ql-block"> 我们先来到了善化寺,这里很少游客,却是一座非常值得观赏的幽静古寺。</p><p class="ql-block"> 中国古代的木结构建筑很难保存,现存最早的是唐代,而与宋代同时期的辽金木遗构也就显得很珍贵了。</p><p class="ql-block"> 善化寺有三座辽代遗构,1937年梁思成夫妇曾来此考察、勘测,并将其录入中国建筑史册。</p><p class="ql-block"> 善化古寺正山门殿</p> <p class="ql-block"> 正对山门殿有一明朝万历建的五龙壁,1980年从城南山门殿搬迁至此。壁面用五彩琉璃砖拼砌出五条巨龙及山石云海,色彩鲜艳,保存完好。</p> <p class="ql-block"> 善化寺大雄宝殿。为辽代遗构,外观造型好象一个大蒙古包啊。色彩搭配清新质朴,很喜欢。据说梁思成写给林徽因的信中描绘了他们初见大雄宝殿时的愉悦心情。不敢拿大师相比,但是确实也有同样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 三圣殿,和山门、大雄宝殿在同一轴线上。</p> <p class="ql-block"> 随后来到辽代古刹华严寺,华严寺建于公元1038年,当时辽代盛行佛教华严宗,故名之,是为辽王朝的皇家祖庙。</p> <p class="ql-block"> 普光明殿,寺内最大单体建筑,这是耿市长任上修建的。</p> <p class="ql-block"> 上华严寺</p> <p class="ql-block"> 薄伽藏教殿是华严寺中最早建成的,其他都是后来逐步建成。</p> <p class="ql-block"> 华严宝塔</p> <p class="ql-block"> 按约定时间回客栈后,老板不在,老板娘等着我们呢,一会司机来了。司机说去五台山路途太远,考虑到我们都老年人了,建议我们乘坐商务车,开价1400。我们心里有点惊到,但还是同意了。司机很开心,说趁天未全黑带我们去看九龙壁。</p> <p class="ql-block"> 这里原是朱元璋第十三子朱桂的府邸。1391年朱桂封代王,1392年就藩大同建了这代王府。后被清军所毁,府前的九龙壁躲过了当年的劫难。如今,这块九龙壁被包围在一个小院子里供游人观赏。</p><p class="ql-block"> 我们只在铁栅栏外拍了一下,局部还可看到一些细节,如龙爪的四趾,司机师傅说因为五趾是代表皇帝的,他是朱元璋的儿子,只能用四趾。</p> <p class="ql-block"> 法华寺。</p><p class="ql-block"> 建于元末明初,具有多民族融合和异域色彩结合的特点,里面有一座琉璃喇嘛塔,内存“法华经”故名。</p><p class="ql-block"> 遗憾已经关门了,行前没有做攻略,留给大同古城内的时间太短了。</p> <p class="ql-block"> 回来时看到当地人的订婚仪式,准新郎的话是一句没听懂啊,大同话这么难懂吗?是否也结合了其他民族的语言啊。</p> <p class="ql-block"> 第二天一早6点半,出发了。</p><p class="ql-block"> 第一站悬空寺,位于大同市浑源县。徐霞客曾于47岁时来到悬空寺,并留下自己的踪迹。</p> <p class="ql-block"> 徐霞客在他的游记中如此描述:</p><p class="ql-block"> 西崖之半,层楼高悬,曲榭斜倚,望之如蜃吐重台者,悬空寺。</p><p class="ql-block">仰之神飞,鼓勇独登。入则楼阁高下,槛路屈曲。崖既矗削,为天下巨观,而寺之点缀,兼能尽胜。依岩结构,而不为岩石累者,仅此。而僧寮位置适序,凡客坐禅龛(kān),明窗暖榻,寻丈之间,肃然中雅。</p> <p class="ql-block"> 拾阶而上</p> <p class="ql-block"> 远处亭子里的一对笔芯人。</p> <p class="ql-block"> 然后司机带着我们一路向南。 </p><p class="ql-block"> 原本想去看被梁思成誉为“第一国宝”的佛光寺,可司机说来的不巧,前几天刚开始闭门修缮。难道为了佛光寺还要来第三次山西吗?梁思成大师山西考察最看好的建筑就这么被我们完美错过。</p><p class="ql-block"> 司机说可以带我们去看另一座有着“九宫格”顶的庙宇来适当补偿一下。就是这一座外观其貌不扬的小庙了,司机叫来管门人,我们付了每人20元门票费后进入。</p> <p class="ql-block"> 此庙名“净土寺”,离我们计划中将要去的应县木塔仅几百米。但是一波一波去看木塔的游客极少会来“净土寺”。</p><p class="ql-block"> 净土寺是一座金代寺庙。大殿的亮点是顶部,九个斗八藻井布满整个天花,从未见过,叹为观止。忘记拍视频了,照片太难拍了。</p> <p class="ql-block"> 当心间的藻井最为华美、精巧。天宫楼阁全用金粉贴敷,双龙戏珠,气势磅礴。</p> <p class="ql-block"> 大殿角落里放着一只造型独特的披头散发小石狮,是辽代文物。</p><p class="ql-block"> 这张照片拍的侧面,面部有些毁坏了,其实狮子的重点在头发,后面的头发纹路还是比较清晰的。</p> <p class="ql-block"> 忻州、朔州这一带散落在民间的寺庙非常多。其实辽、金也是崇尚佛的,并不同程度地倾向汉化。是否由于辽、金从明代开始不被认为正统,而忽视了这些同样是中华文明的存在呢?不得而知。</p><p class="ql-block"> 应县木塔到了,也被称为释迦塔。</p> <p class="ql-block"> 佛宫寺释迦塔,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应县佛宫寺内,始建于辽清宁二年(1056年),是世界上现存最高大、最古老纯木结构楼阁式建筑。此塔和净土寺藻井、辽代石狮被称为应县三宝。</p><p class="ql-block"> 辽王朝考虑在应县建宝塔时,正好有陨石落下,遂选址于此。陨石上丢满了纸币。</p> <p class="ql-block"> 佛宫寺释迦塔高67.31米,总重量为7400多吨,木料用量多达上万立方米,以落叶松和榆木为主。塔身呈现八角形,外观五层六檐。</p><p class="ql-block"> 正面照来一张</p> <p class="ql-block"> 再来一张侧面照</p> <p class="ql-block"> 路经刚修建的广武长城国家公园,司机说推荐我们去一个更原始的长城遗址,我们爬了一段,敌不过下午的太阳败下阵来。</p><p class="ql-block"> 到雁门关了。</p> <p class="ql-block"> 雁门关,位于忻州市代县雁门山中,是长城上的重要关隘,被誉为“中华第一关”</p><p class="ql-block"> 早在春秋时期,赵武灵王在此设关。汉武帝为抵抗匈奴于公元前130年整修雁门关。卫青、霍去病、飞将军李广都曾驰骋在雁门古塞内外。王昭君由此出塞和亲,杨家将在此留下忠勇传奇,故有“一座雁门关,半部华夏史”之说。</p><p class="ql-block"> 从外城门进入瓮城,来到了雁门关的西门,也称地利门,门洞上方“地利”二字是唐代的石碑。</p> <p class="ql-block"> 穿过地利门,回身可见城门上的宁边楼,也称雁门楼,设有杨六郎寺,整个西门给人一种沧桑悲壮之感。</p> <p class="ql-block"> 从这往上走有两座烽火台,我们一座都没到便折返了,太累了。</p> <p class="ql-block"> 遥望对面山头的烽火台。</p> <p class="ql-block"> 踩着明代的青石板穿过“天险门”,过了天险门就是中原大地,这是历代北方游牧民族攻打中原的最后一道防线。</p> <p class="ql-block"> 门洞上方的“天险”二字出自武则天之手。右边👉是2009年复建的“镇边祠”,祠内有33名历代镇守雁门关的名将塑像,他们曾在此抵抗过2000多次战争。</p> <p class="ql-block"> 傍晚,我们离开雁门关向五台山进发。到达已经是晚上9点多了,在车上预定了一个入口处的民宿,设施一般,但位置方便,而且免费提供导游服务,对此有些好奇。 </p><p class="ql-block"> 和司机告别,感谢他的服务。他当晚还要赶回大同,赚的也是辛苦钱。</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早餐后,民宿老板约的小导游来了,是个20出头的小姑娘,手里还拿着正在吃的早餐。原来她是旅游学校毕业的学生,家就在五台山。因为疫情的原因吧暂时很难找到工作,于是就免费导游自我实习,年轻人在困境面前的积极作为令我刮目相看。</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我们长途跋涉来到五台山,其实只有半天的游玩时间。五台山有五个台,一般都会选三到四个台转一下,也有五个台全转的,里面有徒步爱好者,也有虔诚的信徒。</p><p class="ql-block"> 小导游先带我们去了香火最旺的“五爷庙”,庙门很小不起眼,但里面很大,现在还在扩建中。小导游说现在疫情中人算少的,以前都是门口排长队限流的。</p> <p class="ql-block"> 然后去最远的北台转了下,景色很一般,也许我们匆忙中无法了解五台山的精髓吧,因为我们仅仅只是游客。</p> <p class="ql-block"> 民宿对面的庙宇倒是秀色可餐。</p> <p class="ql-block"> 傍晚回到太原,在迎泽区一家网红餐厅吃了晚饭,这个荞麦面色香味美俱全,其他菜也都不踩雷,可惜忘记店名了。</p> <p class="ql-block"> 饭后在老城区逛逛,太原也有好多老建筑,这是原晋绥铁路银行大楼。</p> <p class="ql-block"> 第二天上午先去了山西博物院,中午专程打的去“向阳羊汤”千峰店吃羊肉面,上次来山西对这家店印象太好了。</p><p class="ql-block"> 然后最后一站是建于明万历年间的双塔寺。</p><p class="ql-block"> 双塔公园</p> <p class="ql-block"> 双塔公园里这座古建筑,是什么已经忘了,挺漂亮的。</p> <p class="ql-block"> 双塔寺</p> <p class="ql-block"> 行程结束啦,匆匆一游,匆匆收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