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ff8a00"><b>前 言</b></font></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ff8a00"><b><br></b></font></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ff8a00"><b>陈 竟</b></font></div><br> 新疆是个美丽的地方。新中国建立后,上世纪五十年代至六十年初,从内地全国各美术院校和高校以及各大城市知识青年调配了一大批优秀美术人才支援新疆,他们与本地的各族优秀美术人才结合,有的分配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有的在新疆军区服役,有的安排在地方上,参加屯垦边疆、保卫边疆、建设边疆工作。<br> 他们在这块土地上生活了几十年或一辈子。为开拓、创建新疆美术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取得了辉煌成就。但由于地处边疆,宣传不够,信息闭塞,他们的成就和贡献不为内地和国外人民知道。现在这批人都已耄耋之年,有的去世,有的离退休,有的调到内地,有的移居国外。<br> 我1963年大学毕业,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乌鲁木齐市生活工作了三十年,1992年我调回到南京大学,退休后,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导、全国政协委员贺云翱先生聘请我担任副所长,协助他工作,发挥余热。由于新疆是我的第二故乡,我热爱新疆,了解新疆,忘不了新疆,怀着此情,我建立了“新疆老画家群”。并遵照党中央“文化润疆”的指示,开展了一些活动,宣传新疆,反映新疆老一代美术家的贡献和成果及新疆各族人民的生活,让国内外人民了解,这就是我们的目的。<br> 现在,我们以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的名义,在美篇等媒体上推介的新疆一批健在的著名老画家的艺术人生和作品,就是其中活动之一。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姚迪雄</b></p><p class="ql-block">澳华土著艺术研究会主席</p><p class="ql-block">新疆兵团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p><p class="ql-block">乌鲁木齐市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p><p class="ql-block">中国马业协会高级艺术顾问</p> <p class="ql-block"> 姚迪雄,1949年生于新疆乌鲁木齐,1979年移居澳洲。启蒙老师潘丁丁,受益于黄胄、关山月、赵少昂、力群、范曾、黄永玉、邵晶坤等大家。</p><p class="ql-block"> 曾从事油画、版畫、水粉等形式的创作,现主攻中国画,马画为终身题材。1983年成为第一位接受澳洲政府赞助的华人画家。</p><p class="ql-block"> 1985年完成澳洲最长绘画、世界上第一幅用中国画的形式反映异国情调的巨作《200袋鼠图》(后增至2000袋鼠图)。此画长63米,曾作为澳洲政府庆祝建国200周年、澳洲维多利亚省建省150周年、澳洲—马来西亚航空首航、太平洋区域旅游大会、华人抵达夏威夷200周年的特别节目前往展出。至今《2000袋鼠图》已在世界各地展出近百次。1988年此画被收入英国健力士世界纪录大全—澳洲最长绘画。</p><p class="ql-block"> 1988年姚迪雄被美国马基斯出版社收入世界名人录;同年被台湾“海外社”评为全球华人三杰之一;1993年,美国世界名人传记协会向其颁发对艺术有杰出贡献的金钥匙奖;1994年美国世界名人传记协会颁发对艺术有杰出贡献的金人奖座—终身成就奖;英国剑桥国际名人传记中心颁发的20世纪杰出成就奖牌。</p> <p class="ql-block"> 姚迪雄成长在中国天马产地伊犁,早晨将他从睡梦中唤醒的不是雄鸡的高歌,而是草原上的骏马嘶鸣。他五六岁便被大人抱上马背体会骑马,十二岁就能策马奔驰了。</p><p class="ql-block"> 初中时,他获得一本美国画家著的《动物画技法》。在潘丁丁的指导下,他从临摩开始,走上了绘画的艺术之路。</p><p class="ql-block"> 他将画集马的部分临摩了3遍,从而对马的肌肉和骨骼有了系统的了解。之后积累了画马速写万余幅,为画马打下了良好的基础。</p><p class="ql-block"> 他对画马的体会是:当你对马的肌肉、骨骼有所了解后,想把马的气质表现出来,只是看到万马奔腾、震撼人心的场面是不够的。你一定要会骑,你必须到马背上去体会马的肌肉、骨骼是怎样在皮下伸展、收缩、运行;在马的呼呼喘气声中,去体会它的那种向上、拼博、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当你的肌肤和马的肌肤紧紧的貼在一起的时候,你才会真真体会到马在想什么,说什么。否则,你虽然也可以画马,但不可能真正表现出它内在的和外在的完美形象。</p> <p class="ql-block"> 台湾《世界评坛报》在评价徐悲鸿和姚迪雄的马画时这样写道:“徐的马轻俏、秀逸、 灵动;姚的马剽悍、顽强、雄浑。”</p><p class="ql-block"> 《中国妇女报》的文章说:“如果说徐悲鸿先生的马是训练有素的坐骑,那么姚迪雄先生的马就是原野上无拘无束、自由自在、一跃万里的马,带有更多的野性。徐悲鸿的马叫我陶醉,姚迪雄的马更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p><p class="ql-block"> 台湾《艺术贵族》则称:“姚迪雄的马是铜筋铁骨的最佳组合。”香港著名评画家黄蒙田对姚迪雄说:“你比徐悲鸿占的最大便宜,就是你在马背上长大。”</p> 马来西亚《通报》总编吴仲达说:“徐悲鸿虽然深研马的解剖,掌握马的神韵,但他不会骑马;叶醉白的马是写意的,固然狂放,但仍缺神韵;姚迪雄的马有的神采飞扬,有的立而生风,不论奔马、跃马,画如其人,人如其画。”<br> 国画大师范曾在写给姚迪雄的信中说:“奔马诸腾骧豪健,虽古之韩干、曹霸无以过,窃以为伯仲悲鸿矣,然悲鸿之马犹有刻画为形之诮,而吾兄之马,恐驰骋画史五百年无虞矣。昔东坡论吴道子:‘当其下手风雨快,笔所未到气已呑。’兄当之矣。”<br> 香港《文汇报》写道:“他高大健硕,此点远胜徐悲鸿,徐氏画马,且得张大千推崇,但徐氏不会骑马,只像我般到苏州常坐马车而已!”<br> 新加坡《联合报》评道:“上鞍骑马,下鞍画马,笔下所出,决不是空泛,呆板的死马,而是发自内心的、富有感情的宏壮高亢詠歌。”<br> 中国《华声报》道:“姚迪雄先生画马非常之神骏,扬鬃奋蹄,搏击飞纵,使人觉得这马是万里可横行的。”中国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先生在赠书姚迪雄杜甫的《詠马诗》中写道:“迪雄先生善画马,因录以为赠。 姚迪雄受聘大连大学、重庆社会大学、安徽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大连民族学院等十所大學的名誉教授和安徽徐悲鸿教育基金会的高级顾问。<br> 姚迪雄先生的作品曾作为华人社会的礼物赠送给前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1996年],澳洲前总理霍克[1992年]和弗雷泽[1997年]以及现任总理阿博特[2014年]、塔吉克斯坦总统埃莫马利·拉赫蒙[2014年]、土库曼斯坦总统别尔德穆哈梅多夫[2013年]及世界许多国家的博物馆和收藏家收藏。<br> 其作品进行了多次捐赠拍卖,救灾行善。代表作为百米长卷《澳洲魂》、《2000袋鼠图.63米》、《百马图》、《百骆驼图》等。<br> 他的百米长卷《澳洲魂》已应中国政府邀请在20多个城市成功举办画展。其中最重要的展出是应国务院侨办和中国海外交流协会的邀请,为庆祝澳洲—中国建交30周年的特别节目,2002年12月18日建交纪念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 <p class="ql-block">整理发布:</p><p class="ql-block">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p><p class="ql-block">责任编辑:郑晓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