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出镜/文字/摄影:红色的玲</p><p class="ql-block">美篇号:268991963</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上海虹口区有一座建筑叫1933,原建于1881年,前世居然是上海工部局宰牲场。这座以独特、恢宏的建筑,冷灰色暗调风格,外表独具一格。几何结构交错排布,顶部八角形的立柱令人想到巴塞罗那的“圣家大教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这座具有上世纪的建筑由工部局兴建,英国设计师设计,整体建筑模仿古罗马巴西利卡式风格,将建筑工艺与工业生产工艺完美结合。1933老场坊是现存唯一完好的一座宰牲场,如今便是一座极高的文化保护基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33年11月,一个现代的宰牲场在虹口竣工,于是,这个宰牲场就有了它的名字—— 1933老场坊。这里的水泥从英国进口,坚固又前卫,很难想象这是上世纪的建筑水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33外方内圆,主楼通过楼梯相连,高低错落。廊道盘旋宛如迷宫,却又层次分明。即使夏日炎炎,依旧保持较低的温度。</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33是由三百根的宽大伞形柱构建而成,由八角形和四边形两种柱帽。廊桥空间是这里独特的特征之一,有着层层分明的空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这里的法式旋梯,弧形设计优雅精美。1933老场坊的建筑融汇了东西方特色,光彩和空间的无穷变幻,呈现出一个独一无二的建筑奇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时间,不同的角度,永远可以领略到1933老场坊不一样的风格。</span></p> 感谢雅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