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思广忆】,老二队的知青们[一]

雕梁画栋62674617

老二队的知青们 <p class="ql-block">秋日正浓,正是秋老虎的季节。在玉米地里干活,闷热的汗水混合着露水,湿透了长褂长裤,贴在皮肤上的衣服凉凉的涩涩的改变着你的心情,心里不自然的嘀咕起来,怀疑着自己的能力,倔强的性格又和自己较上了劲,出手的速度又比往常快了很多。汗水顺着脸颊流在嘴里咸咸的,可是心里却蜜似的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和姐姐起得早,天蒙蒙亮就到生产队玉米地打玉米叶喂牛。在公分制的日子里,我们一天下来每一个人就可以挣到二个劳动日的工分,那劲头甭提多高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太阳耍起脾气的时候,我们已经完成了一天的工作量,我和姐姐用架子车把一捆捆玉米叶拉到生产队社场上,一半晾晒,一半拉去牛棚用铡刀铡碎喂牛。</p> <p class="ql-block">姐,你看,仓库门前那么多人。姐姐一边抖玉米叶一边说:有什么奇怪的,昨天晚上队长开会不就说了吗,今天早上从公社接知青来生产队落户。我好奇的盯了几眼,四男三女,还有一个和我差不多大的小姑娘,穿着红色的上衣,齐胸的一对辫子甚是招人眼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李燕,你过来一下。队长亲切的招呼着我姐姐。湿哒哒的姐姐嘴里答应着却又小声和我嘀咕着,你赶紧的回家,把家里收拾一下,这些知青要在我们家带饭。我放下手里的活,一溜烟带着小跑往家奔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母亲是闲不住的人,家里已经收拾的干净利落。铁娘子妇女队长在锅屋面桌上擀面皮,盘子里放着一团团团好的玉米面团,这是北方有名的包皮饼馅。那个岁月在我们这个村庄算是待客最体面拿得出手的迎宾之食。母亲看见我呆楞椤的望着他们忙碌,笑着说:傻丫头,湿的像水鸭子,还不去换身衣服来帮我们一起忙。</p> <p class="ql-block">急性子的铁娘子队长,已经急促的催了几遍,又大声喊道:你这个妮子做事能不能快一点,今天来的都是稀罕人,来锅下帮我凑凑火。那时家里用的是草锅,烙饼的水平在于灶堂下的一把火。有一句烙饼的谚语:不急不慢中小火,翻来覆去随你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走进院子,院子里以站满了人,也正是吃早饭的时间,下地干活的社员收工回家路过我家门口也顺便来瞧个稀罕,都是队里上年纪的长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大家让一下,队长陪着几个知青边走边说话,鱼贯而入走进院子里。长辈们自觉地让出一条道,脸上带着庄家人憨厚的微笑,自然而然地鼓起掌 表示欢迎。倒是几个年轻人有点忸怩起来,红着脸,用微笑和点头算是和长辈们打了招呼。有几个孩子也来看热闹,怕见生人,便趴在门外偷偷往里瞧,穿红衣服的姑娘从随身带的挎包里拿出几块糖分给孩子们,孩子们像过节一样开心 ,连个谢谢都没有说,飞也似的扭头就跑。姑娘笑笑,用目光远送着他们。又转身从挎包里抓出一把糖分给每一位长辈,长辈们脸上乐开了花,展开的笑容里写满了答案:多乖俊的女子!鱼与水的情意就在无形中不经意里在老百姓的心里萌芽。</p> <p class="ql-block">我家的房子有点像北京的四合院,干打垒的草房也很坚固,院子里有我爷爷的父亲载的一棵枣树,茂密的枝叶挡住了秋日的炙烤,马奶子似的青枣儿挂满树梢,树下一张方形的八仙桌上已经摆上了碗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姐换了一身干净的衣服出现在众人面前,像一只熟透了的水蜜桃,如花似玉的年龄惹眼好看。知青们这也才注意到刚刚一个不起眼的丑小鸭一下子成了美丽的白天鹅。男知青们你望望我,我看看你,又看看身边的同行的女孩子,似乎在童话里漫游。友情在空气里弥漫。姐姐就像游走的锦鲤,穿梭在每一个人身边,青春的气息扑面而来,荡漾在每一个人心田。那种异地局促不安的心情让几位知青仿佛回到了梦里撞见的梦境,在现实里得到了验证。一种陌生环境里的拘束的感觉瞬间消失。彼此的话题也多了起来,几个男孩子围着姐姐问东问西的,就像多年没见面的密友谈天说地,这或许也就是眼缘,在后来的交流沟通里,姐姐最终收获了爱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爷爷佝偻着上身柱着拐杖从偏房走到院子里,往队长笑笑,算是打过招呼;看见几个年轻人仔细看了又看,微笑着和每一位打招呼,扭头和队长说道,都是孩子,你要在生活上照顾好他们,就像照顾自己的孩子一样,不能慢待他们一点点。队长急忙说道,叔,放心好了,有我呢。爷爷的几句话,让几位知青在后来的生产队劳动里受益非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铁娘子队长从厨房里急急忙忙走了出来,手里端着一盘洗脸水,肩上搭块毛巾,风风火火的将盘子往一个独橙子上一放,随手将毛巾放在盘子里笑盈盈的招呼着知青过来洗手准备吃早饭。从厨房里飘出的特有的包皮饼香味儿勾引着每一个人的味蕾,院子里的空气又香甜了几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北方的人家来了客人吃饭是很讲究的。岁月洗礼了文明的传统,穷的叮当响的时候,饿的肚皮贴在脊梁骨上,穷要面子的礼仪却在代代人心里扎下了根。枣树下的八仙桌端端正正的摆放在那里,虽然是普通平常的放置,却是一部文明礼仪史的解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七个知青都是南京人。从一座古老的城市带着时尚的文明乘坐巴士来到了我这最熟悉的土地。队长大清早的就赶着牛车接他们。城市文明与乡村的礼仪碰撞促进了人类人文的进步,潜移默化的影响着着每一个人 。田间地头,社员话题就围绕七位知青展开。农村的天地大有作为,知青们带着新思想新潮流正在引导农民们的生活进步。多少年过去,知青和农民在生活和生产劳动中都结下了深厚的情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魏强、魏民是同胞兄弟,第三年魏民做了我的姐夫。唐剑、唐慧是同胞姊妹。唐剑做了我的小奶,她爱上了当军官的我同族的小爷爷。董明成、董明礼是异性兄弟,在第六个年头招工回城。最小的辫子姑娘叫刘迎凤,她是民办老师,后来才知道她名字的来历,原来在她出生的前夜,她父亲梦见一只凤凰迎面扑向怀里,天麻麻亮的时候,妻子生了个女儿。她回城最晚,回城后在南京栖霞区一个工商所上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大家随便坐。铁娘子队长发出了指令。妈妈偷偷的拽了拽铁娘子队长的衣襟,转眼看向了爷爷,爷爷笑了笑,示意生产队长带他们吃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是知青们来我们生产队落户吃的第一顿早餐,虽然不是很丰盛,但是已经是极品了。茄子炒青椒,一碟切开的煮咸鸭蛋,妈妈拿手的山芋粉蛋花汤,这是我们平时生活里吃不到的美食。农民朴实无私奉献的精神,感动着每一位知青。事隔多年后他们常常提起在我们家吃的第一顿饭,让他们最难忘的就是铁娘子队长做的玉米馅包皮饼,那一口味儿也时时勾起对这个乡村的回忆。</p> <p class="ql-block">时光荏苒,日月如梭。一晃四十三年过去。当他们相约回到插队落户村庄看看的时候已经物是人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爷爷走了,妈妈走了,唐剑走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四合院已经是崭新的瓦房。那颗爷爷的父亲载的枣树依然茂盛,树下八仙桌旁坐着二位老人,铁娘子队长和老队长。他们期待着相见,像等待远征的将军凯旋归来。阳光从树叶的罅隙里漏下,斑驳的光落在院子里的水泥地上,微风吹过,摇摇晃晃,又似在涂鸦,像是在诉说一段过往,那份思念是不是和枣儿一样香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