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春早彩铅写生画册(草稿)

emen

<p class="ql-block">  (历时两年的《古城春早》的草稿样终于是出来了,本篇就简单介绍一下。全部是八幅写生作品,每幅写生画作都配上了写生现场照片。)</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序 言</p><p class="ql-block"> 古城韶关,一百年前正名为“韶州”,“韶关”反而是俗称。“州”按象形文字意指两条江河夹一大绿洲流过,后延伸作一地方行政级别,所以现在还有“州”后缀的地方名都是有两江夹着的冲积平原。古韶州在一千五百年前的隋朝开府建制,不会例外也是两水夹绿洲的地貌。由北向南流过的两江河,一曰“武溪”今称“武江”,二曰“浈水”今称“浈江”。如此将韶州分成三个区域,东部的“东河坝”,西部的“西河”,中间夹地是“中洲”,这样的称谓已经上千年了。武溪和浈水在今西河沙洲尾片区汇合形成“北江”继续南奔,隋开皇时期建制的制所就在这里。</p><p class="ql-block"> 涉及古城就必谈到古代建筑物。现天下最为大众熟知的古建筑派别无疑是徽派建筑,以至谈古建筑人们很可能就想出徽派建筑的样子,甚至搞仿古一条街都是徽派建筑。其实徽派建筑只是胜行于古徽州,南到今赣州北部的建筑样式,在赣州南部的却是赣派建筑。徽派建筑(除仿古外)从没有在岭南地区出现,地处粤北的古韶州在宋元明清都有大量的赣州地域移民流入,他们在定居点建造了他们故乡的建筑----赣派民居。如今韶关乡间还保有大量的赣派建筑。</p><p class="ql-block"> 南粤的古民居是岭南特色“锅耳楼”,“锅耳楼”起源于明代。南粤广府人是由粤北韶州府北部的雄州百家姓在宋元间的移民,他们定局南粤后照着官帽样子建造了“锅耳楼”。“锅耳楼”到清中期绝迹,晚期复古又在祠堂等公共建筑上重现。古韶州城遗留下来的建筑少有“锅耳楼”,在清晚期至民中期是洋务运动始带来的典型巴洛克建筑。古韶州城本土民居到了民晚期还有宋代影子,正立面是二层楼的木梁木墙木门木窗形式,柱子是青砖砌筑,一楼经商,后面是厨房,二楼居住。</p><p class="ql-block"> 古韶州于北宋时期在中洲筑城墙,到清代形成约长2公里,宽1.3公里的城池,城墙在民早期拆除,同时拆墙的还有广州城。宋代以前,古韶州府的治所在和人口聚集地是在西河。宋时移至中洲。</p><p class="ql-block"> 本画册是彩铅写生“古城春早”,元素是“古城”和“春早”。写生是对景写生,就一定是对今古城存留的痕迹。所以本画册写生重点是中洲地带,足迹也会到西河。至于“春早”意指春天的早晨,并非春迹早期。谈的“春”是作者本人依据韶关市的气候来限定写生的时间。一般来说或以体感来说,在连续三天最高温度在10度以下是冬季,连续三天最低温度在10度以上是春季,连续三天最低温度在25以上是夏季。本画册画作历经2022年和2023年春季写生而得,2022年的春天气息较长,于是作者就定下在端午节前结束,这是基于岭南民间谚语“唔食五月粽绵胎毋入笼”而来,即端午节前还会有倒春寒。“早”色在画册中是最大分量的,当然也会根据写生现场情形调整为午后。</p><p class="ql-block"> 本画册在近二百幅写生画中选出80幅集成,先后的编排以千年古韶州或今韶关几十年前的事与迹出现为主线,大体按时间先后同一事与迹为背景集中安排。</p><p class="ql-block"> 2023年7月23日</p><p class="ql-block"> 寂雨碧江树幻花</p><p class="ql-block"> 青空丹城人忆家</p><p class="ql-block"> 妄提半色涂成酱</p><p class="ql-block"> 要论千年古今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封 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底 面:</p> <p class="ql-block">限于本文篇幅,以下分享数幅写生作品,每幅作品后跟随写生现场照片,并有说明。</p> <p class="ql-block">九龄风度(2022年5月19日 390mmx540mm)</p> <p class="ql-block">《九龄风度》写生现场 </p><p class="ql-block"> 张九龄为韶州始兴人 ,唐代名相,有自古南天第一人之称,先封曲江男,终封始兴伯。因唐皇选人才时会问:有九龄风度否?所以得“风度”名。九龄族人的后代在岭南的广州建四大名园之一:可园。</p> <p class="ql-block">古寺菩提又是春(2022年5月29日 390mmx540mm)</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古寺菩提又是春》写生现场</p><p class="ql-block"> 画中菩提树已经430岁了,为智药三藏大师带来的菩提树的子孙,相比较广州光孝寺现存的菩提树只有200多岁。画作的背景寺庙是大鑒寺,宋代由六祖讲经的大梵寺般来。大鑒禅师是六祖的谥号。</p> <p class="ql-block">千年商街春意浓(2022年4月10日 390mmx540mm)</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千年商街春意浓》写生现场</p><p class="ql-block"> 写生处是风度路步行街,至少在宋代韶州中心由西河般迁至中洲就形成,如今仍然是闹市。</p> <p class="ql-block">春归(2022年3月15日 390mmx540mm)</p> <p class="ql-block">《春归》写生现场</p><p class="ql-block"> 此处为古韶州北门码头,宋代苏东坡曾经到访此处,现在码头仍在使用。</p> <p class="ql-block">百年厚壳树(2022年4月3日 390mmx540mm)</p> <p class="ql-block">《百年厚壳树》写生现场</p><p class="ql-block"> 厚壳树是古韶州本土古老的树种,现已难见,这两棵已有120岁,位置是原韶州府治所大院的南门。树后是一排民初古建筑。</p> <p class="ql-block">春影婆娑(2022年4月19日 390mmx540mm)</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春影婆娑》写生现场</p><p class="ql-block"> 此处为民初4年所建的广富新街,已有百年历史了,街内是联排岭南民居。</p> <p class="ql-block">百年民生路(203年5月20日 390mmx540mm)</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百年民生路》写生现场</p><p class="ql-block"> 民初韶州府大搞建设,民生路是那时城建项目之一。画中背景是那个时期典型的巴洛克建筑,是商住一体形式。</p> <p class="ql-block">鸡公山(2023年4月16日 390mmx540mm)</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鸡公山》写生现场</p><p class="ql-block"> 地处原古韶州府城池的城墙位置,如今建设为百年东街步行街。<span style="font-size:18px;">背景鸡公山是古韶州名胜,在城池中就可以看到。</span></p> <p class="ql-block">古城人家(2022年4月5日 390mmx540mm)</p><p class="ql-block"> 写生处峰前街仍保留有许多民初古建筑,是古韶州典型的骑楼街。早晨春光中的韶州人家的生活画面如今倍感珍惜。</p> <p class="ql-block">古城春早(2023年4月9日 390mmx540mm)</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古城春早》写生现场</p><p class="ql-block"> 现场为原古韶州城南门外教场河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筑堤成环园路。换叶中的大叶榕如花满枝头,游人自远方来不亦乐乎。</p> <p class="ql-block">古城相伴到春天(2022年2月23日 375mmx510mm)</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古城相伴到春天》写生现场</p><p class="ql-block"> 地处原古城东城墙外浈江河滩,如今40年树龄的本地紫荆树成排。在清末民初,此河滩是作者外公的菜地。</p> <p class="ql-block">镇越门丽影(2022年4月9日 390mmx540mm)</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镇越门丽影》写生现场</p><p class="ql-block"> 地处古韶州城池的镇越门,也是西门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