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

常州市武进区采艾兮汉服中心

<p class="ql-block">  立秋,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一般是在每年的8月7号左右开始到8月22号左右结束。</p><p class="ql-block">立秋的立是开始的意思,也从这天开始,暑去秋来、金风送爽了。</p><p class="ql-block">为什么秋风属于金风?是因为古人认为秋天是少阴,位属西方,在五行里面属于金,立秋金相,到秋分金才旺,现在金还处于满的时候。</p><p class="ql-block">阴气开始慢慢降下来,阴气深沉,开始进入角色了。另外古人说,秋泽愁(jiu)也,“愁”是“揪”的异体字。</p><p class="ql-block">古人一般写这种异体字都有含义的,因为他用愁来写,就是说秋天人容易有心理毛病,有些多愁善感。</p><p class="ql-block">揪,也是收据的意思。万物收敛即成熟也。比如说树上的水果,到了秋天收敛了,收敛以后,水果就变甜。</p><p class="ql-block">淮南子,说秋为矩者,所以方万物也。方和矩,都是古人说法则、准则的意思。也就是说秋天主肃杀,有肃杀之气,所以古人有秋后问斩的说法。肃杀之气,使万物凋零,收敛起来。</p><p class="ql-block">在身体上,肺也属金,肺是白色,因为西方金的颜色也是白色,所以肺也叫“白帝”。肺的样子,是白虎形状,为是白虎?因为虎形有风。肺管着人体的气,肺活量大,你这个人的气机运行就旺。肺,居五脏之上,所以中医又称它为华盖。</p><p class="ql-block">既然肺在五行里面属金,那么肺为脾子(土生金),为肾母(金生水)。所以如果一个人的肺活量不大,也就是说他不怎么运动,那他肯定也肾虚。那在中医里面,肺里藏的七魄,魄,显然跟白有关的,它是藏在肺里面的。在中医/道家里面,七魄有七个名字,也是很有意思的:尸狗、伏矢、雀阴、吞贼、非毒、除秽和臭肺魄。</p><p class="ql-block">在道医养生里面,有个养生诀窍,古人说,夜卧及平淡时,就是晚上睡觉和早上起来的时候,叩齿36通,叩牙齿36下,呼肺神(白帝)及七魄的名字,这些名字把它念一遍,就可以安五脏。</p><p class="ql-block">以前我也念过,效果大家可以念一下就明白了,还是有一定效果的。肺主气,司呼吸,在志为忧。</p><p class="ql-block">秋天,刚才说到,特别让人忧愁伤感。很多文艺作品,很多电影里的分手场景,都在秋天。所以悲伤就伤肺,一伤肺就涕泪俱下。</p><p class="ql-block">为了防止秋天伤了元气——因为秋天伤了肺的元气以后,不利于冬天的收藏,冬天有冬藏的呀——藏的气就不够了,所以古人就有一款大补身体的方子,方子叫承气汤。</p><p class="ql-block">这方子,也不是秘方,以前年纪大的人都知道。如果你身体有点虚的话,可以试试承气汤。</p><p class="ql-block">用韭白,羊肾,和梗米,一起煮粥,空腹时候服用。古人对这个药方是很称赞的,食疗药方,说它非常殊胜,在这个季节比吃人参都好。</p><p class="ql-block">就算吃了乘气汤也不能生活不规律,所以生活上古人说要雀卧鸡起。听不见麻雀声音了这个时候睡觉,听见鸡叫就起来,放到现在,我们说,早睡早起。早上起来,闭着眼睛叩齿二十一下的,咽口水(咽津)。继续不要睁眼用手搓热熨目,用手搓搓热,把眼睛去烫一下,道医上说,秋三月做这个动作可以明目。</p><p class="ql-block">然后尽量不让意志冲动外驰,这是秋天的养收之道。因为万物要收敛嘛。</p><p class="ql-block">当然野外金黄一片、麦浪翻滚。我们在春天播下的希望,许下的约定——什么约定?养生的约定。今年不生病——经过了一个苦夏的劳作,秋收在望。就到了兑现春天承诺的时候了。春种的承诺都在秋天兑现,所以一些民俗也与春天的民俗是对应的。</p><p class="ql-block">你看春天,有带柳的民俗。头上戴个柳枝出去了。立秋有带楸叶的民俗。这种楸树我们好像这里不大常见,它的木头主要是用来做棋盘的。你去看围棋的棋盘黄黄的,就是楸树做的。这叶子在嫩的时候是红色的,老了以后它的柄是红色的,开白颜色的小花也是挺好看的。</p><p class="ql-block">这种树跟柳树一样,不结籽的,古人拿它跟柳树一样是压条繁殖的,无性繁殖。据说立秋的这一天带楸叶可保一秋平安。这个风俗据说从唐代就有记载的,唐代有本书叫《本草拾遗》,里面是这么写的。说唐朝立秋时,长安城里就开始卖楸叶,可见长安城应该是个在当时比较繁华的一个大都市了,你看他们叶子还可以进行买卖。树叶人家不是去摘的,是专门有人卖的。那宫人们拿楸叶剪花,插在头上。男女老少,都会戴楸叶,以应时序。</p><p class="ql-block">这个习俗历经了唐宋元明清,一直流传到现在。以前我见过有年纪大的老太太,头上会插一片楸树叶。</p><p class="ql-block">会插这种楸叶的,一般是把楸叶剪一下,一般跟剪窗花一样,剪成一朵花的形状。现在有的地方会弄,但是不是插在头上了。有的是别在胸口,或者贴在胸口了,当然也有,把楸树叶连枝条一起编个帽子,编个帽子戴上,那就更加消暑,更加平安了。</p><p class="ql-block">和这个风俗一起流传的还有,引秋水、吞红豆。吞红豆,咱们这里吞的人少。但是引秋水到秋天,喝冷水倒是那么回事儿。古书上说了,先用个布袋子里面放上红豆,立秋三天前把它沉到井底。到了立秋节令交节气的时候,把它取出来,男女老幼各吞三粒,喝深水井里的水。</p><p class="ql-block">吞了三粒红豆下去,再喝深水一小盏,据说可以不得痢疾。也有风俗,是用五色布,用五色布剪成小方块,别在小孩儿的屁股那里,衣服的后边,叫补秋屁股。为什么要补秋屁股呢?是因为秋天很容易拉肚子呀,犯痢疾、拉肚子,所以大家要注意。</p> <p class="ql-block">这个风俗我们说药用价值有多少?其实也没多少,就是让你警惕起来吧。</p><p class="ql-block">然后你看,春天有咬春,秋天就有啃秋,所以我们江南这里啃秋还是很流行的,很注重的。</p><p class="ql-block">一般在立秋这天,一定要买个西瓜,立秋这边这天买西瓜生意特别好。乡下不光要吃个西瓜还要喝点土烧酒,据说啃秋以后就可以不长痱子,不长痱子不患疟疾。</p><p class="ql-block">北方,北方叫咬秋或者叫咬瓜,倒不一定是西瓜,但是也有用西瓜的一般都吃香瓜呀甜瓜呀。还有吃凉拌的茄子。还有一种不能忘了叫,喝香薷汤。</p><p class="ql-block">这些都是消暑气,去疟疾的,香薷汤现在知道的人也不多了。那在历史上的香薷汤是立秋的一个古老的饮品。配方很古老,虽然立秋了,但暑气未消,仍然是湿热交蒸,所以古书上说秋七月,易患腹满、腹泻之病,这些都是脾伤于湿造成的。所以香薷叶子,它的功效就是治疗急性肠胃炎,腹痛吐泻、头昏脑热、夏秋阳暑这些病的。这个汤主要是祛湿热的。</p><p class="ql-block">配方:香薷叶10g,白扁豆5克后,厚朴5克,放在锅里放水,大火烧开,小火煮20分钟,20分钟以后,就把它放凉。要喝的时候调蜂蜜,在立秋这天交节气的时候,但是立秋后也可以喝,因为这个药挺好的,也保险,主要是立秋这天荷香薷汤,可以解秋老虎的湿热之苦。</p><p class="ql-block">那以前农村还有摸秋这个风俗。摸秋是个很快乐的事情,很多小孩儿到了秋天,晚上都结伴去偷瓜。偷瓜偷菜,据说偷到不管是瓜还是菜都表示会有好运气。主人会假装追一下,一般都会追一下骂几声,其实心里很高兴,因为丢秋也是个吉利的好兆头,跟《易经》上说的小去大来有这么个意思。</p><p class="ql-block">当然耳熟能详的,秋天,贴秋膘,是个很开心的事情。你去看野生动物到了秋天的时候都拼命地进食,因为要迎接冬天。比如说狗熊到了秋天就要大量进食,把自己吃得胖胖的,冬天可以冬眠。所以贴秋膘的风俗应该是很古老的。 </p><p class="ql-block">照现代说法贴秋膘应该是吃货们的一大盛事,跟立夏比,立夏有个称人,对应现在的立秋称人。在贴秋膘之前先称一下,看看你一个夏天瘦了没有。但是对于吃货来说,这是不管的,这只是一个形式问题。不管称的结果如何,接下来,老百姓都会全家聚在一起吃上一顿丰盛的大餐,补补身体。因为秋收也是个需要体力的活。当然现在从健康角度看,现在人体力劳动少了,也没必要去这样吃很肥腻的东西去贴秋膘了。从养生健康上讲,立秋后阴涨阳消,天也一天一天凉了,所以大家,还是注重刚才说的养收,吃一些去燥的、润肺的、补气的这些食物。少辛、增酸,减少一点葱姜蒜韭辣这些辛的东西,不让肺气过分耗散。酸呢,秋天吃果(夏吃瓜秋吃果),那果子都是带点酸的,可以吃石榴、葡萄、山楂、苹果等,酸主肝,它能保护肝经。</p><p class="ql-block">道医上说,秋天宜食麻以润燥。麻就是芝麻,芝麻这一类的,多吃一点可以,润肺燥就不会咳嗽。禁寒饮,并穿汗湿内衣。不要吃生冷的东西,你出了汗以后要及时把衣服换掉,要注意。</p><p class="ql-block">千金方里说,三秋服黄芪,百病不生。秋三月,整个秋天,你喝点黄芪汤可以少得病。</p><p class="ql-block">中医书上古人说仲秋以后,宜服张仲景的八味地黄丸,如果你喜欢吃点补药的话。我们经常看见的是六味地黄丸,其实还有一个是八味地黄丸。仲秋以后吃可以治疗男女虚弱百疾。你感觉自己身体比较虚的,还没到达去医院的亚健康状态的,那你就应该吃八味地黄丸,功效是久服身轻不老,活神仙了可以。应该可以买得到成药吧,如果买不到的话,我可以讲一下药方,你也可以自己去配。这药方我还没把它换算过来,单位是两。</p><p class="ql-block">熟地黄八两,薯蓣四两,茯苓二两,牡丹皮二两,泽泻二两,童便泡制的附子一两,肉桂一两,山茱萸四两。</p><p class="ql-block">这八味药把它碾成细末,做成蜜丸,梧桐子大小,每天早上空腹用盐开水喝下去20丸梧桐子大的,效果很好的。</p><p class="ql-block">反正是预防一下季节性毛病,让抵抗力提高。如果觉得喝药比较麻烦,那你可以食疗呀。我觉得比较好的是百合枸杞土鸡汤,我觉得挺好。一定要用土鸡,跟超市里买的鸡不一样,土鸡是不给它喂食的,就放在树林里,竹林里,自己捉虫,晚上收回来,有些农民晚上都不收回来,要这种土鸡。</p><p class="ql-block">这种土鸡,做百合枸杞汤,挺好的。它的配方是干百合50克,宁夏枸杞10克,拿一个土鸡。因为土鸡的生长时间长,所以肉很老,所以做土鸡的时候你把它切块以后用啤酒把它腌一下,肉就嫩了。锅里面把水烧开,把鸡块下水焯一下,再迅速用冷水冲一下,鸡块就会比较嫩。在锅里放油,放葱姜、放鸡块,把它炒香。炒香以后倒进黄酒,炖40分钟,慢慢炖,再放百合跟枸杞,再炖20分钟,就可以放盐放葱就可以盛出来喝了,也是很补的。吃了可以防秋燥,也可以防止心里的忧愁。喝了这个汤,心里很快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