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人与人是不一样的,因为你无法选择你的家庭。人与人又是一样的,因为你可以选择努力与否。</p><p class="ql-block">1995年8月我的孩子来到了这个世界。她的到来一点也不意外,夫人说这是一个女孩,是我去世多年的母亲手把手地交给她的。在重男轻女的年代,夫人的话无论是托词还是真有神迹般的预言,我都能坦然地接受。当然,若有意外呢?那个早上夫人腹痛,我把她送到了县医院,请来了丈母娘照看。丈母娘说:你回家煮点桂圆红枣送过来。回到家,恰好朋友到家说点事,我边煮红枣桂圆,边与朋友聊天,以为时间还多的是,分娩的过程总有一段时间。可当我与朋友说完话,拿着桂圆红枣汤到人民医院时,丈母娘却责怪我“怎么用了这么多时间?”孩子已出生了,不意外,就是个女孩。我说:还是真的啊。初为父亲,无惊亦无喜。 </p><p class="ql-block">孩子一出生瞪着骨碌碌的眼晴新奇地看这世界,很是有灵性的样子。我暗暗地想,莫非真是母亲选定的孩子。于是,我一下子就接受了她。因为从心里已接受,所以她一来到这个家就是主人。那时我在乡下教书,夫人在县城党校教书,二个人工资加在一起不到伍佰元。租房,无长辈帮扶,要请保姆,经济的拮据可以想见。孩子一出生就注定了无法与别人家的孩子比吃比穿比玩。 </p><p class="ql-block">主人,不是“公主”“少爷”的那种寄生虫,而是自立自强的好儿郎。如何,让一个普通家庭的孩子生而平凡却不平庸呢?能健全地来到这个世界的孩子,都是天生的赢家,都是天选之人,来到世间定然有一番作为。这个时候,孩子第一眼看到的人——父母就至关重要了。父母不能给孩子至高点,但能给孩子起点,这个起点将为孩子的人生锚定航向。</p><p class="ql-block">让孩子成为家庭的主人,就是要让孩子参与家务。既然你是这个家的一份子,你就要为家庭作贡献。为家庭作贡献不在大与小,在于你要有付出才能享有权利的意识。最简单的做法是让孩子承担家务活的一部份。在孩子三岁时,我和夫人与孩子作了一次谈话,说你已长大了,该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盛饭,比如摆筷子和碗。问:你选择哪一项?孩子很惊奇地说,以前都是你们摆好了我才吃的啊,为什么现在该我做了?我与夫人说,因为你长大了,有能力做了。孩子最开始选的是盛饭,后来因为我每顿饭都会吃第二碗甚至第三碗,她觉得麻烦,得等着我吃完她才能下桌,不划算。于是,孩子选择了可一次性地完成任务的摆碗筷。于是,一个家里妈妈做饭,孩子摆碗筷,爸爸盛饭,就成了一件很有仪式感的事。至于谁洗碗,那是爸爸与妈妈用以娱乐扯皮的事,与孩子无关。孩子从爸妈的扯皮中自有融融之乐。孩子做着做着就成了习惯,且乐此不疲。</p><p class="ql-block"> 让孩子成为家庭的主人,就要让孩子知晓家底,参与家庭的决策。 爱你的孩子,就要让孩子参与家庭事务,了解自己的家庭,成为家庭管理者之一。有的家长对孩子说,家里的事你就别问了,你只要好好读书就行,爸爸妈妈再苦再累也要让你把书读出来,只要你好好读书,爸爸妈妈就不会委屈你,别人家的孩子有的我都要给你。父母慈爱之心、殷切之情,令人钦佩。但,错了,而且错的太远。这不是爱孩子,是在助长孩子的虚荣心和攀比心。我家孩子读小学是在实验小学,那时有普通班,有贵族班,贵族班每年要多交2000元。不是不知道贵族班人数少、师资力量强,不是不想让孩子有更好的教育环境,是因为真的没有钱。所以孩子小学一直读的是普通班。在我们家,经济对孩子一直是公开的,有没有钱、有多少钱,孩子基本上有一个大概的了解。所以,孩子从不在物质上提过分的要求。记得要上大学了,我和孩子妈妈商量,到北京读书,不能让孩子太寒酸,决定给孩子买质量好、价格高的手机和电脑,结果孩子自己做主,选择的是中档的2000多元的手机和电脑。到现在她还在用着。让孩子参与家庭管理,了解自己的家庭,不会让孩子自卑的,不会让孩子嫌弃这个家,只会让孩子更自信,只会让孩子更爱这个家。因为孩子知道父母是真的爱他,是真的尽力了,是真的把最好的都给予了他。</p><p class="ql-block"> 父母爱子女,就要培养子女对家庭的责任感。一个对家庭没有责任感的孩子,不必期望她(他)会有社会责任感。</p> <p class="ql-block">“爱”字在古汉语中是这样写的,上面是“受”字头,中间是“心”字,下面是“友”字。它的意思是“相亲相爱一家人,在一起,心与心相通,情与情相连”。平等、和谐。</p><p class="ql-block">爱是一门艺术。爱无法用多与少、深与浅来衡量,只有是否真心的区别。</p><p class="ql-block">爱你的孩子,家长就要尊重孩子,与孩子平等相处。记得我家孩子9岁那年,小学三年级。我和孩子的妈妈发生了矛盾,争吵的很厉害,孩子在一旁暗暗的流泪,那时年轻气盛,互不相让,完全忽略了孩子的感受,直到孩子冷不丁的冒出了一句话:别吵啦,我是不是多余的。突然,我们俩震惊了。突然,意识到,这个家有三个人,她虽然还小,但她与我们一样是平等的,是需要尊重的。父母是孩子的榜样,父母的言行将影响孩子一辈子。所以是孩子教育了我们,尊重与平等,在家庭的重要性。</p><p class="ql-block">爱的基础是,我能,是尽力就行。不可画饼充饥,更不能打肿脸充胖子。记得那是幼儿园小班,孩子3岁。一家三口逛街,孩子看到了火龙果,想吃。一问10元一个。那时我在乡下教书,孩子的妈妈在党校教书,要租房子,要请带孩子的,除了吃饭真的没钱,10元,真心的是舍不得啊。看着孩子渴望的眼神,心隐隐的有些痛。怎么办?孩子妈妈笑着说,好,火龙果肯定好吃,今天先存在这里,等你集满了10朵小红花,我们再拿回家,奖励你。孩子恋恋不舍地走了。眼里似乎酸酸的有泪水。在接下来的一段日子里,孩子在幼儿园特别乖,常常拿小红花回家。终于有一天,她非常开心的说妈妈我有10朵小红花啦。那一天我一刻也没有迟疑跑着去买回来了火龙果。孩子吃得特别香甜,我们俩也特别欣慰。 爱,是需要有原则的;有时,拒绝也是必要的。超过了能力的承诺,不是爱孩子,是害孩子,因为我们不可能每次兑现超过自己能力的承诺。所以要量力而为,一旦承诺了,就一定要兑现。因为父母与孩子是需要相互建立起信任的。</p><p class="ql-block">爱你的孩子,作为父母就要学会多倾听、多理解、多与孩子交流。有家长说,孩子长大了,有话就闷在心里,都懒得跟家长说话了,都不知道孩子在干些什么想些什么了。如果真的是这样,一定是我们家长先做错了。请您仔细想想,你有多长时间没有耐心地把孩子想讲的话听完了,你是不是常常不耐烦地打断他的话,要么说自己忙,要么就是直接不理他,要么就是问他(她)考试考得怎么样……学会倾听,学会理解,多站在孩子的角度想问题,多鼓励孩子,对孩子多一点耐心。孩子自然就愿意和你交流了。我最引以为自豪的事,不是孩子考上了北京大学,而是孩子大学报到,我和她妈妈准备返程回家时,孩子说的一句话:爸爸妈妈,我上大学了,家里就你们二个了,会孤单的,从今天开始,我每天都给你们打个电话,报个平安。从2013年9月1号开始,一直到昨天晚上,从未间断。</p><p class="ql-block">爱,是需要投资的。没有投资哪有回报。在孩子生活上,也许作为家长,我们表现的不是很大方(这主要还是经济条件有限)。但在孩子的教育上,我们家还是很舍得投入的。2006年,孩子上初一,为了练英语口语,就花了1800多买了最贵最好的步步高学习机(当时阳新的房价大约是600——700元,3个平方米的房子啊)。每学期开学的第一件事就是带孩子到书店挑选各科学习资料。至于学校布置的工作,只要学校布置下来了,我总是对孩子说,做就是了,争取第一个做好做实。为什么,不为什么,只是想表明一个态度。支持学校、感恩学校和老师为孩子付出的时间和精力。</p><p class="ql-block">爱,是需要感恩的。2017年到富川中学上班,我跟孩子聊天说,现在我跟你班主任胡家富老师一个学校啦。孩子的回应让我大吃一惊,“那你得好好向胡老师学习,胡老师最了不起的!”。吃惊过后,是开心。孩子是真心的在感恩一个好老师啊。然后,就吧啦吧啦地说好多关于一中初中部的事,陈世明校长跟她谈话、谈了什么……物理老师韩俊教的多么多么的好,英语老师秦蓉新、语文老师伍卓敏多么多么的厉害……最后还很得意的说,大一学人物传记课,教授布置的作业是写一篇自己的传记,不少于2万字。她写胡老师就写了5000字……总有人问我,曹老师,你在胡家富老师班也带了课吗?怎么总看到你在他的班级忙进忙出的?又是开展“珍惜少年时,莫负读书好时光”读经典名著活动、又是请省楹联协会的老师来班级搞“楹联进校园、书香满富川”讲座……我总是笑笑说:我是胡老师班的第二课堂老师啊。其实,学校没有设第二课堂老师的,这是我自己封的。是我主动的、义务去做的。我只是想出一点力,为我孩子曾经的班级做点什么,胡老师把我家孩子培养出来了,我也要努力把别人家的孩子培养好。以此纪念孩子在初中的美好时光,以此感谢胡家富老师对孩子的培养之情……</p><p class="ql-block">我想说,请我们的家长,无论工作有多忙,无论生活有多艰辛,请挤出时间多陪陪孩子。因为,爱,除了物质上的,除了精神上的,还需要时间的滋润。要舍得在孩子身上花时间,陪孩子一起成长。与孩子一起分享成长的快乐。</p> <p class="ql-block">我一直认定教育的本质是求真、求实、求善、求美。说着自己也不相信的话,却要求学生践行,如果你不是在开玩笑的话,你定然是在行骗,这不是教育;做着自己也做不到的事,却要求学生做到,如果你不是吃了猪油糊了心的话,定然是缺心眼,这不是教育。教育是质朴的,它与人性人心相通,它与人的自身生长发育的阶段相契合。将你心比我心,心神合一,知行合一,则教书育人的通道畅通。</p><p class="ql-block">那么,什么样的教育才是真实的教育呢?教育中的哪些真相是可以也必须跟孩子说清楚的呢?</p><p class="ql-block">请听我与你细细道来……</p><p class="ql-block">1.赏识教育是需要契机的,不是毫无原则的夸奖,如若夸奖定然是孩子做出了超出常规的事,真正出现了闪光点,这一刻的光芒让你眼前一亮。</p><p class="ql-block">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身传胜于言教,点滴事,从自己做起,孩子好习惯的养成,是你潜移默化的结果,一定不是别人教给他的。</p><p class="ql-block">3.没有什么东西是可以不劳而获的,即便我们是父母爱孩子无条件可谈,但孩子想得到自己想拥有的东西一定是有条件的。当然,这个条件由于亲情关系,可以放低一点,一定不是有求必应的,提三个要求可答应一个要求,拒绝二个要求,刚刚好!让孩子知道他的每一个要求父母都是当真的,却只能量力而行,这样孩子就会自动过虑不切实际的企望,孩子就能接地气,脚踏实地。</p><p class="ql-block">4.父母对你好是你该得的,因为你是我的孩子;别人没有义务对你好,因为别人有自己的孩子。所以,孩子你只有对他人有价值,才能得到他人对你相应的好,你得做一个有价值的人,一个能配得上他人对你好的人。</p><p class="ql-block">5.读书是一条好出路,但一定不是唯一的出路,能读书会读书是你的天份,是你的福禄,当珍惜当用好。不会读书,也不必自责,或许你的禀赋不在这里,上帝关上了一扇门,定然会为你开启一扇门的。世界虽然不一样,但每一个世界都是精彩的啊。我的孩子,你的精彩,无人可以取代。</p><p class="ql-block">6.能对你负责的是你自己,父母总会老去的,老师也只能陪你一个阶段,陪伴你一世的是你自己,好也罢,不好也罢,你的日子是你过的,是你自己造就的。你才是你人生的主宰者,他人爱你也好怨你也好恨你也好,只是过客。</p><p class="ql-block">7.用心感知这个世界,用心倾听这个世界的声音,不必与他人比,能战胜自己,你就是真心英雄。</p><p class="ql-block">8.我的老师胡家朗说:“人终究有一日是要与自己较一高下的。”当你听懂了这句话,理解了其中含义,即便你现在一无所成,也沒关系,以今日为起点,谁又能断定你的至高点在哪一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曹祥才,阳新一中教师,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阳新县作家协会秘书长,阳新一中《竹林》主编。著有个人文集《无心插柳》,与人合著《热血年代》,参与编写《一中故事》、《清廉文化读本》等书。小说《热血群英谱》获湖北省首届红色传奇文学二等奖。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