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故事:相亲相爱一家人

水颜

<p class="ql-block">利津县第一实验幼儿园 崔峰 岳帅 徐立辰</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家,是温暖的港湾。随着“二胎”政策的全面放开到“三胎”政策的到来,“两代人围着一个人”的家庭模式被逐渐打破,二孩甚至三孩的到来意味着父母、祖辈注意力的转移,当家庭的重心由长子女转移到次子女时,长子女产生非常大的心理落差,出现了情绪不稳、大声哭闹、摔东西、打人等,企图通过这些方式来吸引家人的注意,甚至通过模仿次子女的行为以期获得家长更多的关爱。这些行为如果没有引起家长的重视,必将进一步加剧长子女的心理不平衡。如何引导孩子学会与兄弟姐妹分享父母的爱,与兄弟姐妹友好相处,是现在二胎父母遇到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指南》中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会密切配合,共同为幼儿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在这种背景下,家庭与幼儿园通力合作,合理引导,为孩子提供一种自然、坦然、安全、支持的环境,能有效地帮助孩子度过“竞争”导致的焦虑和排斥心理,从而帮助孩子健康成长。</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课程缘起</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早上入园时,舒心小朋友伤心地哭泣着,我把她搂在怀里,帮她擦干眼泪,待她平静时,我问:“舒心,怎么了?为什么不开心?”她还是低着头不说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我摸着她的头说:“看到你不开心,老师也很难过,有什么事能和老师说说吗?”</span></p><p class="ql-block">她这才抬起头,说:“早上起床我在玩芭比娃娃,妹妹跑过来抢我的玩具,可是这是我最喜欢的娃娃,我不想给她,可是爸爸妈妈说妹妹小,我应该让着她,就把娃娃抢过去给了妹妹,我很难过。”</p><p class="ql-block">我说:“妹妹小,爸爸妈妈需要多哄妹妹啊!”</p><p class="ql-block">舒心伤心的说:“不是不是,爸爸妈妈只喜欢妹妹,不喜欢我,也不爱我了。”说着更难过的哭了起来。</p><p class="ql-block">我安慰她说:“爸爸妈妈也是爱你的,因为弟弟妹妹小,照顾的时间多一些,可能就没有那么多的时间陪你了,但是爸爸妈妈同样也是爱你的。”</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说到这里,她才慢慢的缓和了情绪。</span></p> <p class="ql-block">听到我们的谈话,孩子们围拢过来,七嘴八舌的议论:</p><p class="ql-block">糖糖:我的爸爸妈妈只喜欢我弟弟,因为每天晚上都是爸爸妈妈带着弟弟睡觉,我只能跟着奶奶睡觉。</p><p class="ql-block">大政:我的爸爸妈妈也是喜欢我弟弟,我的玩具都让我弟弟抢走了,我哭的时候,爸爸妈妈就说弟弟小,要让着弟弟。</p><p class="ql-block">祎祎:我妹妹光和我抢爸爸!举高高的时候爸爸只举妹妹,不举我。</p><p class="ql-block">琦琦:我弟弟总是和我抢爸爸,霸占爸爸,不让爸爸和我玩,他说爸爸是他一个人的。</p><p class="ql-block">鑫鑫:我妹妹也说妈妈是她的,不是我的。我很伤心。</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b>教师反思:</b></p><p class="ql-block">通过倾听孩子们的心声,我们发现不同的孩子对于父母的爱有不同的理解:他们认为爸爸教妈妈和谁玩就是喜欢谁,他们认为爸爸妈妈只爱弟弟妹妹……同时,我们也意识到孩子们对于爸爸妈妈的爱有偏颇、有意见,于是我们三位老师讨论认为这是个教育契机。</p><p class="ql-block">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我班64名幼儿,其中二胎家庭有61人,剩余3人为独生子女。这确实是发生在孩子们身边的实实在在的事情,与孩子们的情绪、身心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当前二胎时代的背景下,作为儿童幼儿时期的重要他人——幼儿园老师,在面对越来越多二胎家庭儿童出现的行为、情绪、心理问题时,该如何处理呢?我们又该如何引导孩子对待自己的弟弟妹妹或者是哥哥姐姐,做到手足情深呢?我们又该如何引导孩子体谅爸爸妈妈的爱和辛苦,学会感恩父母呢?在这种情况下,《相亲相爱一家人》课程诞生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课程推进</b></p> <p class="ql-block">爸爸妈妈到底是谁的呢?是不是像弟弟妹妹说的那样是一个人的爸爸妈妈呢?</p><p class="ql-block">我们和孩子们一起欣赏了绘本《爸爸是我的》。</p> <p class="ql-block">霖霖:爸爸妈妈是我的,也是妹妹的,我再也不和妹妹抢爸爸妈妈了。</p><p class="ql-block">诗颖:每天晚上睡觉,我就和弟弟抢妈妈,让妈妈搂着睡,以后我不和弟弟抢了,妈妈是我和弟弟共同的妈妈。</p><p class="ql-block">田壮:爸爸妈妈是我和哥哥的,不能分开。</p><p class="ql-block">小琪:我也不和弟弟抢妈妈了,爸爸妈妈是我们两个爸爸妈妈。</p><p class="ql-block">舒心:我也不和妹妹抢爸爸妈妈了,爸爸妈妈都爱我们,爸爸妈妈是我们共同的爸爸妈妈。</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小结:</p><p class="ql-block">爸爸妈妈都爱你们,都是你们共同的爸爸妈妈,有时候爸爸妈妈陪弟弟妹妹时间多一点,是因为弟弟妹妹年龄小,需要多照顾;有时候爸爸妈妈陪哥哥姐姐时间多一点,是因为哥哥姐姐做作业,需要照看;不管爸爸妈妈是和你玩的时间多,还是和哥哥姐姐弟弟妹妹玩的时间多,你们都是爸爸妈妈的宝贝,爸爸妈妈都很爱你们。</p><p class="ql-block"><b>教师反思</b></p><p class="ql-block">对于中班的孩子来说,爱是抽象的,但同时又是具体的,他们觉得爸爸妈妈和我玩、给我买东西就是爱我多。面对二胎时代孩子们的“争宠”,“抢来”的幸福”和“被抢”的满足,成为了爸爸妈妈们的“小烦恼”。绘本《爸爸是我的》,利用形式特别的折纸插画,把“爸爸被撕烂”的情节合理地安排进故事中。有一天,爸爸在她俩的争抢下被拽成了两半。这下姐妹俩各自拥有了半个爸爸。可是半个爸爸再也不能给她们喂饭、讲故事、推秋千了……绘本故事帮助孩子们在欣赏与阅读中了解到爸爸妈妈是我们的,不属于某一个人,而是我和哥哥姐姐、弟弟妹妹共同的。</p><p class="ql-block">考虑到《爸爸是我的》这个绘本更加适合爸爸和孩子共读,在享受书中“孩子们争夺爸爸”的美好感受的同时,也反思一下自己是否跟书中的爸爸一样呢?于是,我们开展了家园合作活动将绘本推荐给了爸爸们,倡议爸爸和孩子一起阅读,感受绘本带来的特殊情感,同时也感受孩子们细腻的情感,关注孩子的感情,一视同仁,努力做到对待孩子们的情感“雨露均沾”。</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课程推进</b></p> <p class="ql-block">你们家里都有谁呢?向小朋友们介绍一下自己的家人吧。</p><p class="ql-block">佳琪:我家有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妹妹和我,妹妹跟着爸爸妈妈在爸爸妈妈家,我跟着奶奶在奶奶家。我也想跟着妈妈一起睡,可是妈妈不让。</p><p class="ql-block">诗颖说:我们家有爸爸妈妈,还有弟弟,弟弟还不会走路,光摔跟头,我和妈妈一起扶着弟弟学走路,他摔倒的时候,我就把他扶起来。有时候弟弟和我抢玩具,妈妈就说应该让着弟弟,弟弟小。可是我也想玩,我就不高兴了。</p><p class="ql-block">小艺:我的爸爸工作很忙,每天都很晚回家,有时候他回家我都睡觉了。妈妈陪着我和妹妹玩,我们吃了晚饭就去楼下广场玩,我和小伙伴玩滑板车,妹妹和妈妈一起玩。</p><p class="ql-block">霖霖:我家有四口人,有爸爸妈妈,还有我和弟弟。爸爸妈妈很爱我,我生病的时候,妈妈着急带着我去医院打针,我哭的时候,妈妈就把我抱着怀里,哄着我。 </p><p class="ql-block">正正:我家里有四口人,爸爸妈妈弟弟和我,我很爱很爱我的家人。妈妈说我们是幸福的一家人。</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小结:孩子们,其实爸爸妈妈都是爱你们的,但是由于爸爸妈妈工作很累,又照顾你们或者是弟弟妹妹、哥哥姐姐,很辛苦,有时候会忙的顾不过来,而且你们都是中班的小朋友了,能自己照顾自己了,所以爸爸妈妈就会用更多的时间来照顾弟弟妹妹,可是你们要记住:爸爸妈妈永远爱你们。</p><p class="ql-block"><b>教师反思:</b></p><p class="ql-block">通过说说我的家,孩子们更加明确了家人的概念,知道了家里有几口人。虽然孩子们的表达朴实无华,不是那么丰富,甚至还有点小情绪,但是他们的感情是真实的。这样的谈话,能有效的抒发孩子的情感、释放孩子的负能量、负情绪,通过引导,从而更好的理解爸爸妈妈、感受爸爸妈妈的爱。</p><p class="ql-block">舒心:对啊,爸爸妈妈是爱我的,妈妈给我买漂亮的衣服,爸爸给我买玩具,还带着我们放风筝。</p><p class="ql-block">诗颖说:每天睡觉前妈妈都给我和弟弟讲故事,我和弟弟躺在妈妈怀里睡觉,很幸福。</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课程推进</b></p> <p class="ql-block">爸爸妈妈这么爱你们,你们该怎么表达你们的爱呢?</p><p class="ql-block">佳琪:我想唱歌给妈妈听。</p><p class="ql-block">诗颖:我想画画。</p><p class="ql-block">舒心:我想做手工送给妈妈。</p><p class="ql-block">霖霖:我可以帮妈妈扫地、叠衣服。</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于是,孩子们根据自己的想法开始了行动。</p> <p class="ql-block"><b>教师反思</b></p><p class="ql-block">孩子们用自己的笔端画出幸福的一家人,丰富的画面,有趣的内容,体现了孩子们的心中所想。也许孩子的画面还略显稚嫩,但这是孩子自己的作品、心中的作品,孩子开心、幸福就好。通过绘画,孩子们进一步感受到了爸爸妈妈的爱。</p> <p class="ql-block">诗颖:我帮助弟弟提鞋子,照顾我弟弟。</p><p class="ql-block">月瑶:我给我哥哥洗脚了,哥哥还说谢谢我。</p><p class="ql-block">舒心:我教妹妹画画。</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b>教师反思</b></p><p class="ql-block">在照顾弟弟妹妹的过程中,孩子们意识到弟弟妹妹还小,很多事情不能自己完成,需要别人的照顾和帮助,而且在照顾的过程中孩子们体验到了帮助别人的快乐和幸福。与此同时,尽自己的最大努力为哥哥姐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也能很好的增进感情。</p><p class="ql-block">总之,孩子们用自己的行动照顾弟弟妹妹哥哥姐姐,虽然事情是小的,但是爱心的无限的,在点点滴滴的行动中增进了手足之间的感情。</p> <p class="ql-block">孩子们通过自己的行动:洗衣服、洗碗、擦桌子……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佳言说:“我帮妈妈洗衣服,我还学会了怎么用洗衣机,洗衣服时要放好衣服和洗衣液,再打开开关。”</p><p class="ql-block">子睿说:“每天吃完饭,妈妈打扫餐桌,很累,我帮助妈妈,妈妈可以休息一下。”</p><p class="ql-block">丫丫说:“我给妈妈洗碗了,洗了很多的碗,妈妈平时洗碗很累。”</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b>教师反思</b></p><p class="ql-block">虽然孩子现在还不能清晰、准确的表达自己的情感,但是他们的心里明白,爸爸妈妈平时工作累,还要做家务,通过自己的劳动可以帮助爸爸妈妈减轻工作量,也在劳动中体会到了爸爸妈妈的辛苦。同时也在实际的劳动中明白了爸爸妈妈同时照顾两个孩子是很辛苦的,也逐渐明白了爸爸妈妈对自己的忽略不是有意的,是照顾不过来的表现。</p> <p class="ql-block">随着二胎、三胎时代的到来,作为孩子的领路人——幼儿教师,我们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关注幼儿、引导幼儿、助力幼儿更好的面对被忽视、被忽略的情感、行动等问题,从实际出发,结合孩子们的年龄特点和生长规律,从不同的层面,通过多种活动的开展,让孩子们感受到父母的爱、兄弟姐妹的情谊,从而更好的享受家庭的温暖与爱,健康快乐成长。</p>

爸爸妈妈

弟弟

孩子

妹妹

妈妈

爸爸

照顾

二胎

绘本

哥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