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践行新教育实验,我们从未停下前行的脚步。8月5日下午15:00,延职附中读书协会暑期第一次交流活动在金延安顺利开展。</p> <p class="ql-block"> 会长卜岩老师就李镇西先生的《教育的100种可能》,谈了她的两点启示:其一,叙事中蕴藏着大量的教育智慧。其二,即李镇西先生能够保存大量的与学生交流的原始材料,信件、便条、作文、演讲稿等等,令人惊讶、感动。他真正地将学生当做生命的个体,真正地做到了以平等的眼光看待学生。</p> <p class="ql-block"> “这是最润心的师德师风建设交流活动,多少高大上的政治说教都没有这样的交流能促进教师的内省、反思,从而实现自我发展与提升。”——会长卜岩老师动情地说。</p> <p class="ql-block"> 朱华副校长表示,读完《我的三位导师》后,“被这三位大师感染,心里生出对李镇西的一丝羡慕,忽而心里又自责更甚——大师的思想放在那里,天下人人可得,奈何别人能进步,自己却蹉跎?李镇西是我辈楷模,一生求索,吾辈当奋起直追,也要做一做这‘人生一大事’来!”</p> <p class="ql-block"> “我希望我的孩子遇到怎样的老师,我就要成为那样的老师。”姜莉老师辩证地看待了李镇西先生的观点,讲述了自己从教二十多年的心理蜕变,阐释了自己的教育思想。</p> <p class="ql-block"> 蔺文慧老师这个假期读了傅佩莱的《哲学与人生》和李镇西先生的《教育的100种可能》后,颇有收获:人只有多读书,读好书,才能提升个人修养,成就诗意人生!教学相长,做老师就要做“有心”的老师,关注学生的成长。</p> <p class="ql-block"> “用心教育,把每一个孩子放在心上。理解学生是教育的前提,否则全是问题。”王霞老师细读了李镇西先生的《我的从教之路》,“我边读边思考自己的教育之路,用做旁批的方式记录下我的想法。虽然他讲的大多都是当班主任读了李镇西的《我的从教之路》,我最大的感悟便是要用心教育,无论备课也好,上课也罢,还是和学生相处的每一分每一秒,哪怕是‘训斥’学生,我们也要用心,只要我们捧着一颗真心来,也必然收获一片真情。”</p> <p class="ql-block"> “对一名教师来说,教育理想和教育激情非常重要。”苏延红老师细数曾经带班的岁月,谈了李镇西先生对她教育工作中的巨大引领作用。</p> <p class="ql-block"> 李镇西先生将他教育教学工作乃至生活中,真诚朴素的情感、鲜活真实的案例、身体力行的做法,用不加藻饰的文字呈现在大众面前,给每一个教育者树起了一面旗帜,我看到了教育的平等,教育的公正,教育的民主,教育的开放,更看到了一个教育者所应具备的人文情怀。——王娟老师</p> <p class="ql-block"> 樊世莉主任总结道:“满满当当三个小时的分享,有深刻的反思,有动情的回忆,更有切身的体会。向名师学习,激发教育情怀,汲取向上的力量!细嗅书香,阅见好时光!”</p> <p class="ql-block"> 当生活的节奏太快,我们不妨慢下来,读一本书,品一壶茶,于宁静中与心灵来一场真诚而亲密的对话,阅见美好时光,阅见星辰大海。阅读是件私人的事情,但它绝不是孤单的行动。愿我们都能在书籍的陪伴中成为更好中的自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