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艺术与信仰的精神绿洲——甘青环线游(二)

芨芨草

<p class="ql-block">今天是五点半起床,吃过早餐后,六点半出发。从嘉峪关开往敦煌,中途看一眼“大地之子”。跟团游,目标明确,有组织有纪律安全有保障,就是这时间定得太准,起早贪黑的,有点赶,主要还是不太适应早起。沿途大多是浩瀚的大漠戈壁荒漠,看到绿植都是有水源的地方,或者人工造林治沙工程有效果的区域。可以看到成片的向日葵🌻,还有不知名的花草🪴,也是一片一片的。在咱们家乡,随处都有的花草树木🌲出现在这大漠戈壁就特别令人振奋。</p> <p class="ql-block">《大地之子》是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雕塑家董书兵教授通过对当下全球大型雕塑的梳理和研究,对目前国内可运用的大型雕塑创作材料进行应用尝试后,选定以红砂岩为主要材质,利用3D扫描获取模型数据,再分块进行3D雕刻,最后逐块雕砌安装成型的大型户外主题雕塑作品。这第一张是从网上找的,今天这胖娃娃被人们围着呢,拍下的照片就是一堆人在一起看这个小宝宝👶我有点奇怪🤔️要拍照的话太近了应该拍不全,大家都围拢着,是想达到什么效果呢?</p> <p class="ql-block">本来是计划通过参观由现在艺术大师制作的“大地之子”和“无界”现代艺术品展览,感受艺术如何点缀苍茫戈壁。通过西北大地现代艺术,加深辽阔的西部印象。但是“大地之子”拍不出好效果,就拍拍这大漠戈壁吧,从遥远的江南不远千里到大西北来,不就是被这独特的风光所吸引么?</p> <p class="ql-block">敦煌,以其悠久厚重的历史文化,大漠边塞风光,名扬天下。敦煌作为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和中西经济、文化交流的荟萃和集散之地,拥有享誉中外、独具特色的文化。莫高窟,坐落于河西走廊的西部尽头的敦煌。它的开凿从十六国时期至元代,前后延续约1000年,这在中国石窟中绝无仅有。它既为中国古代文明的一个璀璨的艺术宝库,也是古代丝绸之路上曾经发生过的不同文明之间对话和交流的重要见证。莫高窟现有洞窟735个,保存壁画4.5万多平方米,彩塑2400余尊,唐宋木构窟檐5座,是中国石窟艺术发展演变的一个缩影,在石窟艺术中享有崇高的历史地位。窟内绘、塑佛像及佛典内容,为佛徒修行、观像、礼拜处所。敦煌石窟是建筑、雕塑、壁画三者结合的立体艺术。 洞窟分南北两区:南区492个洞窟是莫高窟礼佛活动的场所,北区243个洞窟主要是僧人和工匠的居住地,内有修行和生活设施土炕坑、烟道、壁龛、灯台等,但多无彩塑和壁画。敦煌莫高窟,一直是我梦中向往的圣地。</p> <p class="ql-block">敦煌莫高窟的人流量大得惊人😨据说排四个小时的队,才参观一个小时还不算夸张。我们是用的导游安排的“非正常参观”🎫,似乎可以少排队。排队的时间没那么夸张,大概一个半小时的时间吧。参观了四个洞窟,另外参观了两个陈列展览馆,总共花了三个小时的时间,比导游规定的时间提前了半小时来到我们团的车边上。</p> <p class="ql-block">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的意识不断提高,敦煌这座古老的城市吸引了无数致力于文化遗产保护的人。他们用自己的努力和付出,让敦煌的千年文化永葆生机。参观莫高窟塑像和壁画的时候,我最大感觉就是“震撼”,对刻在岩壁上巨大的佛像需仰视才见。在参观途中,我也听到有观众这样说:“真是太令人震撼!”敦煌莫高窟就是中国古代艺术与信仰的精神绿洲</p> <p class="ql-block">“敦煌守护者”的故事,令人肃然起敬。参观过莫高窟壁画和塑像,再参观“敦煌研究院院史陈列馆”,我听到一位妈妈对女儿说:“宝贝你看,当年,修复莫高窟壁画工作人员是多么吃苦耐劳又认真啊他们都是在油灯下熬夜工作的。”过一会儿,又听一位爸爸对儿子说:“儿子你看,修复和保护莫高窟的文物古迹多么困难,这些科学家们都努力在做,真了不起!”最后快从陈列馆出来的时候,我看见一个小男孩一边看一边在用手机拍照。我问他是初中生还是小学生,他说是小学生。我就夸了他一句:“真不错哦,小学生就对历史文物感兴趣了!”</p> 莫高窟大门外,有一条河,过河有一溜空地,高高低低建着几座僧人圆寂塔。塔呈圆形,状近葫芦,外敷白色。从几座坍弛的来看塔心竖一木桩, 四周以黄泥塑成,基座垒以青砖。历来住持莫高窟的僧侣都不富裕,从这里也可以找见证明。<br><br>夕阳西下,朔风凛冽,这个破落的塔群更显得悲凉。有一座塔,由于修建年代较近,保存得较为完整。塔身有碑文,你若移步读去,会猛然一惊,它的主人,就是那个王圆篆。历史已有记载他是敦煌石窟的罪人。<br><br>很早就读过余秋雨先生的文化散文《道士塔》,知道了有王圆篆这个人,还有他为什么会被看成敦煌莫高窟的罪人。教了多年的历史,我深知,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屈辱史,所有屈辱的根源是什么。所幸还有很多人都在用生命在守护着国土和老祖宗留下的宝贵遗产,所幸近代的屈辱历史早已成为过去。今天看到参观莫高窟的人山人海,我可能与很多人的感觉不同:引爆敦煌人流量的,不仅仅只是人们的好奇心或者爱热闹的心境,这里面肯定有很多热爱中国历史文化,并且将接力传承下去的人,比如我今天在参观过程中遇到的母亲和父亲,还有他们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