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武警部队成立了14个武警机动师,各师前身是哪支部队?

至简

<p class="ql-block">众所周知,武警部队曾经有消防、边防、警卫、内卫、黄金、水电、森林、交通等八大警种,世人称其为“八路军”。不仅如此,武警曾经下辖14个武警机动师。那么,武警14个机动师,各师前身是哪支部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笔者就为大家,普及一下武警部队的警史。笔者先给大家说一下武警14个机动师是怎么一回事?1996年10月,中央军委将我军14个乙种师,转隶武警部队序列,改为直属武警总部的武警机动师。</p><p class="ql-block"><br></p> <p data-track="115">图|武警部队臂章</h3></br><p data-track="117">什么是乙种师?顾名思义,区别于齐装满员的甲种师。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我困秉承“精兵、合成、高效”的建军原则,裁撤乙种师压缩陆军规模。在此背景下,14个乙种师转隶武警部队,改为武警机动师,各师前身部队,具体情况如下所示:</h3></br><p data-track="119">武警第117师(原第39集团军117师)</h3></br><p data-track="121">1945年3月,新四军第3师淮海分区第2、3支队奉命组建为新四军独立旅。及至1948年11月,该部已演变为东北野战军第2纵队第6师,并改称第39军117师。第39军就不用多说了,无论是解放战争还是抗美援朝,都是一顶一的王牌主力。</h3></br><h3> <p data-track="122">图|武警第117师旧照</h3></br><p data-track="124">1984年4月,第117师执行乙种摩托化师。1985年9月,第117师改番号为第39集团军步兵第117师,并执行北方乙种摩托化步兵师编制。1996年10月,改称武警第117师,下辖武警第349、350、351、700团 。</h3></br><p data-track="126">武警第120师(原第40集团军120师)</h3></br><p data-track="128">1946年1月,山东军区警3旅及冀热辽第16军分区23旅合编为东北民主联军辽东第3纵队第9旅(后改称为师)。1948年11月,该部已演变为东北野战军第3纵队第9师,并改称第40军120师。第40军是四野主力部队,光辉战绩无需笔者赘述。</h3></br><h3> <p data-track="129">图|第120师旧照</h3></br><p data-track="131">1950年10月,第120师随部入朝参战,参加第一至第五次战役,于1953年8月回国。1985年9月,第40军改称第40集团军,第120师执行北方乙种步兵师编制。1996年10月,第120师改称武警第120师,下辖武警第355、359、360、701团。</h3></br><p data-track="133">武警第81师(原第27集团军81师)</h3></br><p data-track="135">1946年9月,南海军分区独立团、北海军分区独立团和胶东军区第6师第9团合编为胶东军区警备第3旅。1947年2月,该部改编为华东野战军第9纵队27师。1949年2月,该部改称第27军81师。1950年11月,第81师随部入朝参战。</h3></br><h3> <p data-track="136">图|“北极熊团”团旗</h3></br><p data-track="138">长津湖战役中,第81师迎来了高光时刻:与兄弟部队80师并肩作战,全歼曾获“北极熊团”称号的美7师31团。1952年10月,第81师随部回国。1962年6月,第81师执行南方乙种师编制。1969年8月,第81师随军北上,转隶北京军区,并由扩编为北方甲种师。</h3></br><p data-track="139">1976年2月,第81师再度整编为乙种(摩托化)陆军师,1985年8月,第27军整编为第27集团军,第81师执行北方乙种摩步兵师编制。1996年10月,第81师转隶武警部队,改称武警第81师,下辖武警第241、242、243、702团</h3></br><p data-track="141">武警第114师(原第38集团军114师)</h3></br><p data-track="143">1942年8月,东北军爱国将领常多恩率部起义,后改称新111师。及至1945年8月,该部编为山东军区东北挺进纵队第1支队。挺进东北后,该部改称东北人民自治军东北挺进纵队第1支队。1948年11月,该部已发展为东北野战军第1纵队3师,并改称第38军114师。</h3></br><h3> <p data-track="144">图|武警第114师旧照</h3></br><p data-track="146">1950年10月,第114师入朝参战,参加了第一至第四次战役,于1953年7月回国。1985年9月,第114师改番号为陆军第38集团军步兵第114师,执行北方乙种摩托化步兵师编制。1996年10月,第114师转隶武警,改称武警第114师,下辖武警第340、341、342、703、704团。</h3></br><p data-track="148">武警第187师(原第63集团军187师)</h3></br><p data-track="150">1945年9月,冀中第8分区机关及主力部队奉命组建为冀中纵队第2支队(同年10月改称第12旅)。1946年6月,该部改称晋察冀军区第3纵队第7旅。1949年1月,该部已演变为晋察冀军区第3纵队第7旅,并改称第63军187师。</h3></br><p data-track="151">1951年2月,第187师随军赴朝作战,参加了第五次战役和以后的坚守防御作战。1953年10月,第187师从朝鲜回国,驻防河北邢台。1969年10月、12月,第63军移防山西,第187师随军移防。</h3></br><h3> <p data-track="152">图|第63集团军187师旧照</h3></br><p data-track="154">1985年7月,第63军整编为第63集团军,第187师执行北方乙种师编制。1996年10月,第187师改称武警第187师,下辖武警第559、560、561、705团。其中,武警第561团为战功赫赫的“大功团”。</h3></br><p data-track="156">武警第7师(原新疆军区陆军第7师)</h3></br><p data-track="158">1969年6月,新疆军区第3师成立,执行北方中师编制,下辖第7、8、9团及炮兵313团。同年12月,第3师改番号为第7师,第7、8、9团及炮兵313团依次改称第19、20、21团及师炮兵团。1996年10月,第7师转隶武警部队,改称武警第7师,下辖武警第19、20、21、706团。其中,武警第706团为原第7师炮兵团。</h3></br><p data-track="160">武警第2师(原第1集团军2师)</h3></br><p data-track="161">1937年底,冀中游击军第5路成立,后发展为冀中军区独立第4支队。1939年3月,该部与八路军120师715团合编为120师独立旅(后改称独立第1旅)。及至1949年2月,该部已演变为西北野战军第1纵队独立第1旅,并改称第1军2师。</h3></br><p data-track="162">1952年6月,第2、8(时属第3军)师进行合编,仍称第2师。随即,第2师随部参加抗美援朝。1985年,第1军整编为第1集团军。1996年10月,第2师以乙种师身份改隶武警,改称武警第2师,下辖武警第4、5、6、709团。</h3></br><p data-track="164">武警第181师(原第1集团军181师)</h3></br><p data-track="166">1944年9月,中央军委以太行军区第3、35团为基础,组建八路军豫西抗日独立支队。1945年2月,该部改编为河南军区第1支队。同年10月,改编为中原军区第1纵队第1旅,皮定均任旅长,“皮旅”(后编为华北军区第13 纵队第37旅)由此得名。</h3></br><h3> <p data-track="167">图|武警第181师素有“皮旅”美誉</h3></br><p data-track="169">1949年1月,“皮旅”已演变为第61军181师。1951年3月,第181师调入第60军,赴朝参加轮战。1985年9月,第60军撤编,第181师编入第1集团军,执行北方乙种师编制。1996年10月,第181师转隶武警部队,改称武警第181师,下辖武警第541、542、543、711团。</h3></br><p data-track="171">武警第63师(原第21集团军第63师)</h3></br><p data-track="173">1938年12月,八路军山东纵队陇海游击支队成立。后经发展,及至解放战争初期,演变为山东野战军第2纵队9旅。1947年2月,该部改称华东野战军第2纵队6师。1949年2月,由华东野战军第2纵队第6师改称第21军第63师。</h3></br><h3> <p data-track="174">图|武警第63师退伍老兵</h3></br><p data-track="176">1953年3月,随军入朝参战,参加金城战役等作战,于1958年8月回国。1985年,第21军整编为21集团军,第63师执行北方乙种步兵师编制。1996年10月1日,第63师转隶武警部队,改称武警第63师,下辖武警第187、188、422、707团。</h3></br><p data-track="178">武警第128师(原第20集团军128师)</h3></br><p data-track="180">1945年9月,山东渤海军区直属团和部分军分区基干武装合编为山东军区第7师。随即,第7师奉命挺进东北,参加了山海关保卫战、解放长春、四平保卫战、三下江南、辽沈等战役战斗。及至1948年11月,第7师演变为东北野战军第43军128师。</h3></br><p data-track="181">整个解放战争,第128师战功赫赫,缔造了全军师级单位作战歼敌数第二、缴获武器装备数第一的辉煌战绩。建国后,第128师先后隶属于第43(1961年撤编)、42、43(1969年重建)军。</h3></br><h3> <p data-track="182">图|第128师退伍老兵</h3></br><p data-track="184">1985年6月后,第43军再度撤编,第128师转隶第20集团军,执行北方乙种师编制。1996年10月,第128师脱离解放军序列,转隶武警部队,改称为武警第128师,下辖武警第382、383、384、708团。</h3></br><p data-track="186">武警第93师(原第31集团军93师)</h3></br><p data-track="188">1947年8月,胶东军区北海、滨海和东海军分区各1个独立团,合编为胶东军区第7师,后改编为华东野战军第13纵队39师。1949年2月,该部改称第31军93师。</h3></br><p data-track="189">解放战争期间,第93师屡立功勋,先后参加了胶东保卫战、潍县、津浦路中段、兖州、济南、淮海、渡江、上海、福州、漳厦等战役战斗。建国后,第93师长期驻防福建。</h3></br><h3> <p data-track="190">图|武警第93师退伍老兵</h3></br><p data-track="192">1985年9月,第31军整编第31集团军,第93师接收陆军第85师253团,并执行南方乙种步兵师编制。1996年10月,第93师转隶武警部队,下辖武警第253、277、279、710团。</h3></br><p data-track="194">武警第126师 (原第42集团军126师)</h3></br><p data-track="196">1948年11月,东北野战军第5纵队第15师改称第42军第126师,该部前身是辽东军区独立第3师(1947年11月,安东保安司令部为基础组建),参加了辽沈、平津、安阳等重大战役。1950年10月,第126师随部赴朝参战。</h3></br><h3> <p data-track="197">图|武警第126师师部</h3></br><p data-track="199">1979年2月,第126师奉命参加对越反击战。1985年6月,第42军整编为第42集团军,第126师执行南方乙种步兵师编制。1996年10月,第126师转隶武警部队,改为武警第126师,下辖武警第375、376、378、712团。</h3></br><p data-track="201">武警第38师(原第13集团军38师)</h3></br><p data-track="203">1949年2月,中原野战军第4纵队13旅改称第13军38师,该部前身是太岳军区第4军分区(1942年10月组建),其所属部队来源于八路军129师补充团、新军决死1纵队57团等部。建国后,第38师随部长期驻防云南,参加了剿匪、抗法援越、建设边防等任务。</h3></br><h3> <p data-track="204">图|第38师旧照</h3></br><p data-track="206">1969年,第38师移防四川。1979年2月,第38师随部参加对越反击战。1985年9月,第13军整编为第13集团军,第38师执行南方乙种步兵师编制。1996年10月,第38师转隶武警部队,改为武警第38师,下辖武警第112、117、443、713团。</h3></br><p data-track="208">武警第41师(原第14集团军41师)</h3></br><p data-track="210">1949年2月,中原野战军第4纵队第22旅改称第14军第41师,该师前身为晋冀鲁豫军区第8纵队第22旅(1947年2月成立),部队来源于太岳军区1分区新7团、2分区警备5团、4分区独立1旅1、2团。</h3></br><p data-track="211">解放战争期间,第41师参加了挺进豫西,开辟豫西根据地、 淮海战役、渡江战役[]解放两广等战役。1950年1月,第41师随部挺进云南。此后数十年,第14军长期驻防大西南。</h3></br><h3> <p class="ql-block">图|第41师旧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75年12月,第41师执行南方乙种师编制。1979年、1984年,第41师两度参加对越作战。1985年10月,第14军整编为第14集团军,第41师由甲种师缩编为乙种师。1996年10月,第41师改称武警第41师,下辖武警第122、123、124、714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经调整,武警部队战斗力大为充实。大家可能郁闷,乙种师战绩都很辉煌,转隶武警部队是不是有点可惜了?其实,这只不过是从左手到右手而已。我军向来重视军史传承,乙种师转隶武警部队后,仍然是我们的人民子弟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85年,第40集团军120师执行乙种师编制,后续发展怎么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85年,第40集团军120师执行乙种师编制,后续发展怎么样?</p><p class="ql-block">众所周知,原沈阳军区第40集团军素有“旋风部队”的威名。这一名号的由来,全在于该军在解放战争时期,打得格外英勇顽强,就像旋风一样来无影去无踪,连杜聿明也指出“在这里(东北战场),最难对付的是韩先楚的‘旋风部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原沈阳军区第40集团军120师某部旧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俗话说得好:“一个好汉三个帮”,一支英雄部队的诞生也不例外。在“旋风部队”的成名路上,第120师也是功不可没。第120师的番号很特殊,让人忍不住想到了八路军第120师的光荣番号。第120师是一支军史辉煌、战功赫赫的英雄部队,于1985年百万大裁军之际执行乙种师编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120师不仅番号特殊,也有“关外第一师”的绰号,这足以说明该师的优良的战斗作风、过硬的军事素质。大家也可能感到好奇,这样一支英雄部队,执行乙种师编制后发展得怎么样。笔者就为大家说一下“关外第一师”的前世今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120师的师史不算悠久,可追溯至组建于1946年1月的东北民主联军辽东第3纵队9旅(后于是年7月改称师),下辖第25、26、27团,该旅的老底子是山东军区警2旅6团、警3旅8团及冀热辽第16军分区23旅66团、山东军区警3旅6团各一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郑大林(河南林州人,1908年~1968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48年1月,东北民主联军改称东北野战军,第9师辖内各团番号未作调整。11月,根据中央军委统一全军番号和序列的相关文件指示精神,该师改称第120师,属第40军建制,军政主官配置为郑大林、李改,下辖第358、359、360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与兄弟部队第118、119师相比,第120师缺乏红军血统,属于典型的以地方武装发展起来的正规军,战斗力稍弱。但是,第120师又有山东兵员朴实听话、敢打敢拼的优良品质,自进入东北后取得了不小的进步,积累起了丰富的攻坚经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120师(含前身部队)从白山黑水一直打到海南岛,创造了不少经典战例。以广西战役为例,第120师以奋勇争先、猛打猛冲的优良战斗作风,强行军21昼夜,毙、伤、俘敌第125军8200余人,创造了我军一个师歼敌一个军的辉煌战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抗美援朝旧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50年10月,第120师随军入朝参战,并于打响了抗美援朝第一枪,光荣属于第120师,也属于伟大的志愿军。在朝期间,第120师参加了第一、二、三、四、五次战役及其后的艰苦卓绝的阵地防御战。1951年6月,第120师增编师属炮兵团,该团后一度使用番号“炮兵400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53年8月,第120师承载着荣誉与骄傲回到了祖国,又回到了白山黑水,属东北军区建制。10月,坦克自行火炮325团成立,属第120师建制。1955年3月,沈阳军区成立,第120师随军改隶该军区。1968年9月,坦克自行火炮325团脱离第120师建制,拨归坦克5师序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85年9月,第40军得到了保留,并执行合成集团军编制。同期,第120师执行北方乙种师编制,下辖第358、359、360团及炮兵团。1987年12月,第120师侦察连编入赴掉轮战第14侦察大队。鏖战南疆期间,师侦察连屡立战功,被中央军委授予“英雄侦察连”荣誉称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原第120师退伍老兵合影旧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94年5月,第120师主力团第358团改编为沈阳军区特种大队。前文所说第120师歼敌一个军辉煌战绩的功劳簿上,就有第358团的贡献。后来,沈阳军区特大又转隶第39集团军,成了“常胜军”一面光辉的旗帜,也拥有了一个霸气的外号“东北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96年10月,第120师转隶武警部队,执行武警机动师编制。与此同时,第119师355团转隶,武警机动第120师。经调整,武警机动第120师辖武警第355、359、360、701团,师部驻辽宁兴城(县级市,由葫芦岛市代管)。从野战师到武警机动师,虽然身份变了,可不变的是骨子里的四野血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武警机动第120师师部旧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武警机动第120师高举先辈的精神旗帜,刻苦钻研战法打法,始终以提升战斗力为牵引,专司主营、矢志不移谋打赢。在抗击自然灾害、重大演训等任务中,武警机动第120师均有表现不俗。2018年武警部队体制编制调整,武警机动第120师番号撤销,血脉保留在了武警第一机动总队建制内。这也从侧面反映出“旋风部队”第40集团军血脉的非凡之处,历经精简整编而屹立不倒。</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END—</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