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山西游~应县木塔,云冈石窟

雪中莲

<p class="ql-block">应县木塔,世界上现存最古老最高大之木塔,与意大利比萨斜塔、巴黎埃菲尔铁塔并称"世界大奇塔"。历经40余次地震、200余次枪击炮轰、无数次电闪雷击,强震不倒,炮击不毁,雷击不焚。</p> <p class="ql-block">应县木塔时时被成千上万的麻燕所围绕——山西的古建筑旁多有这样小鸟环绕的场景。有专家认为,这些麻燕也是应县木塔留存千年的重要助力,因为木建筑很怕虫蛀,而这些麻燕则时时啄食着木塔上的蛀虫,从而保护木塔的安全。不过也有一些人有不同的看法,他们认为麻燕的鸟粪对木塔其实也有腐蚀作用。这麻燕对于木塔究竟是利大弊大,你是怎么看的呢?</p> <p class="ql-block">云冈石窟:⭐️⭐️⭐️⭐️⭐️</p><p class="ql-block">大同旅游名片, 石窟群的主要部分皆完成于北魏迁都洛阳之前, 依山开凿, 东西绵延1千米 ,比龙门石窟雕刻更加精美, 保存更为完好, 一定要请讲解❗️</p> <p class="ql-block">应县木塔位于朔州市应县城西北佛宫寺内,是中国现存最高最古老的一座木构塔式建筑。许多人慕名而来,都是为了一睹传说中这座神奇木塔的容颜,看看这座无钉无铆的建筑是怎样做到能稳固站立1500年之久的。</p><p class="ql-block">很多去过应县木塔的人,都会被古人的奇妙建筑技巧所震惊。虽然只是一座小小木塔,但细微到内部的每一处小细节,都透露着古人的建筑智慧。所以来应县木塔,一是看木塔之景,二是看古人智慧。</p> <p class="ql-block">世界三大奇塔之最:当属应县木塔,所以这次山西之行,打卡景点之一必有应县木塔。这是在景区大门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从停车场走到景区内,要绕很远很远的绿化带,像走迷宫一样,大家要有思想准备!看见木塔却感觉走进不了,同行游客几乎没人都要发出感叹:怎么还没到啊?!</p> <p class="ql-block">远远望见,绕过重重绿化带,和红墙再经过安检,才能入到寺内。</p> <p class="ql-block">佛宫寺释迦塔,又称应县木塔,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应县佛宫寺内,始建于辽清宁二年(1056年),是世界上现存最高大、最古老纯木结构楼阁式建筑,与意大利比萨斜塔、巴黎埃菲尔铁塔并称“世界三大奇塔”[6]。</p> <p class="ql-block">佛宫寺释迦塔高67.31米,底部直径30.27米,总重量为7400多吨,主体使用材料为华北落叶松,斗拱使用榆木。木料用量多达上万立方米。整个建筑由塔基、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塔基又分作上、下两层,下层为正方形,上层为八角形。塔身呈现八角形,外观五层六檐,实为明五暗四九层塔[6]。</p> <p class="ql-block">应县木塔本名叫做佛宫寺释迦塔,是中国现存最高、最古老的一座木构塔式建筑,也是唯一一座木结构楼阁式塔。</p> <p class="ql-block">(1056),距今有1000多年的历史,塔高67.31米,底层直径为30.27米,呈平面八角形,第一层立面重檐,以上各层均为单檐。共五层六檐;外观是五层,但是塔内夹有暗层四级,实为九层。九层高塔全部用红松木建造,耗材红松木料3000立方米,2600多吨。全塔无钉无铆、精巧绝伦,塔内供奉着两颗释迦牟尼佛牙。</p> <p class="ql-block">时至今日,应县木塔还是出现一些歪斜的状态,据说问题主要是出在二层。木塔目前也只开放了一层(这里有一尊巨大的佛像),二层以上都不能登临了。对于木塔的修复加固的方案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已立项,但到今天为止似乎也没找到合适的修缮方案。如果保护这座精巧而雄伟的木塔,还需要更多的努力。</p> <p class="ql-block">应县木塔与意大利比萨斜塔、巴黎埃菲尔铁塔并称“世界三大奇塔”。2016年9月,它被吉尼斯世界纪录认定为“全世界最高的木塔”。但是,这还不算是它的最神奇之处。要说应县木塔最神奇的地方,莫过于它虽然不费一钉一铆,却历经风雨,屹立至今。</p> <p class="ql-block">应县木塔的四个神奇之处分别是:1、构思巧妙、设计严谨、工艺精湛;2、全塔为木结构卯榫结构、无砖瓦、无铁器;3、耸立千年而不蛀不朽;4、历经风雨雷电、地震炮火、历史浩劫而屹立不倒。这些特点使得应县木塔成为了一座非常珍贵的建筑,也是世界上现存唯一最古老、最高大的纯木结构楼阁式建筑。</p> <p class="ql-block">在应县的民间传说中,将木塔的建造归功于我国传说中的木匠鼻祖鲁班。传说鲁班的妹妹与哥哥赛手艺,妹妹说在一夜里能做十二双绣花鞋,哥哥鲁班要是能在一夜之间盖起一座十二层的木塔就算哥哥的手艺高。结果,鲁班真的修成了十二层的木塔,只是修完之后土地爷承受不住,塔直往地下陷,鲁班便举手一推,将塔分成两截,上半部被他一掌拍到了今天的内蒙古一带,留下的五层慢慢地钻出地面,就成了如今的释迦塔。</p> <p class="ql-block">水火不侵的传说</p><p class="ql-block">应县木塔修成之后,又是如何保证不受水火之灾而屹立至今的呢?应县民间流传的说法是,玉皇大帝为了保护鲁班的劳动成果,使木塔与岁月并存,便派火神爷和龙王爷分别送来了避火珠和避水珠。自此,木塔便可自行防火、防水,洪水到了塔前便会绕过木塔向四面八方流去。有了避火珠,木塔从没遭过雷击,即使在战争年代,炮弹打在塔身上燃起大火也会在瞬间熄灭。</p> <p class="ql-block">佛塔护人</p><p class="ql-block">  人们心中的宝塔,其神奇之处还在于木塔从未伤过人。传说康熙年间的一次修缮过程中,一个木工不慎掉落一把斧子,而地下恰好有两名儿童在玩耍,大家正为两名儿童的性命担忧之际,斧子不偏不倚地落在了两个孩子的中间。人们说:"这是神仙在保佑,因此从建塔到现在没有发生过一次人员伤亡事故。"</p> <p class="ql-block">塔内各明层中间都有塑像,共计24尊。其中底层佛坛上有一座高约11米的释迦牟尼全身塑像。顶部有精美华丽的藻井,内槽墙上画有6幅如来佛像。南北门两侧的墙壁上绘有天王、金刚及佛门弟子等壁画。壁画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内槽南面门额壁板上的三位女供养人,她们体态匀称、面容丰满,衣着华丽,气度不凡。</p> <p class="ql-block">应县木塔里还充满许多没有完全解开的谜。</p><p class="ql-block">  建塔的木材从何而来?</p><p class="ql-block">  应县木塔耗用了上万方木材,而且是以大径木材为主。专家测得,木塔的312根木柱中,最粗的直径64厘米,最细的直径48厘米。至于各层的大梁,更是粗得现在少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建塔的木材从何而来?目前比较普遍的说法是:当年附近的黄花梁森林就是建塔用材之源。早在千年以前,建塔之地往西北不远的地方叫黄花梁,是一片茂密的原始森林。据《辽史》记载,兴宗皇帝曾狩猎黄花梁,能一日射熊36只,森林面积之广可想而知。迄今,当地百姓仍口碑相传“砍倒黄花梁,建起应州塔”。</p> <p class="ql-block">应县木塔历经苍桑,遭受过无数次自然和人为的破坏,元代以后,应县曾发生过十余次较强的地震,其中六级以上就有三次,房毁人亡,木塔却安然无恙。1926年军阀混战时,木塔曾中弹200余发,至今弹痕可见,而它仍巍然屹立。</p> <p class="ql-block">除了木塔本身的建造特色之外,更多游客去木塔还为了看另一个景观。木塔旁边都会有成群的麻燕在环绕着木塔飞,尤其是到了立秋后几天,每天可看见的麻燕数量更是多到数不胜数。</p><p class="ql-block">当地人都亲切的称麻燕为木塔的守护神,一说守护神好像就被赋予了神秘色彩。为什么小小麻燕能成为木塔的守护神呢?</p><p class="ql-block">麻燕是一种比燕子稍微大的鸟类,但麻燕天生与燕子不同的是,麻燕的大腿粗而壮,小腿细而软,所以人们都说麻燕只能住高楼,一旦落地,很难自己再起飞。</p><p class="ql-block">应县木塔之所以能稳固站立千年之久,正是因为有这些麻燕的存在。应县木塔的木材中会生一种虫,刚好这种虫是麻燕的最爱。所以每年从清明之后,麻燕都会围绕应县木塔飞,一是因为木塔中有自己的食物,二是因为木塔比周围的建筑都高,很适合麻燕生存。</p><p class="ql-block">麻燕是一种候鸟,清明左右来北方,立秋之后再飞回南方。而木塔生虫最多的时候,正是立秋时节,每到立秋前后,木塔周围围绕飞的麻燕就会有很多。这也刚好解决了木塔的虫蛀之难。</p><p class="ql-block">我们去的时候虽然是7月底,但仍看到了成群的麻燕盘旋在木塔周围。</p> <p class="ql-block">目前已倾斜1.5米,仅一楼供游客参观,不能登塔!</p> <p class="ql-block">参观完应县木塔,我们驱车来到云冈石窟。中国四大石窟是敦煌莫高窟石窟、洛阳龙门石窟、大同云冈石窟和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其中云冈石窟位于山西大同城西绵延一公里的武周山山崖上,其中矗立着254个窟龛,主要洞窟45个,有59000余尊精美的佛像。从最高的17米到最小的几厘米不等。</p> <p class="ql-block">大同旅行必打卡,一定是著名的云冈石窟。云冈石窟距今1500年,是第一次由一个民族用一个朝代雕作而成皇家风范的佛教艺术宝库。云冈石窟之美之震撼,只有亲自来到现场参观的人才能感受到</p> <p class="ql-block">石窟东段(早期)</p><p class="ql-block">古道车辙</p><p class="ql-block">第三窟附近岩石地面遗存一条交通道路,这条车辙也见证了当时云冈石窟前的商业繁荣。</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云冈石窟佛教艺术按石窟形制、造像内容和样式的发展,可分为早期、中期、晚期三个阶段。</p><p class="ql-block">沿途看点~进入景区按照,顺序,依次会看到层曜雕塑(云冈石窟开创者)、礼佛大道(六尺白象、帝后礼佛图)、回灵岩寺。</p> <p class="ql-block">三窟</p><p class="ql-block">云岗最大的洞窟,窟形奇特,分前后两室,前室上部左右各雕一塔,中雕方形窟室,主像为弥勒,壁面满雕千佛。</p> <p class="ql-block">六窟(云岗最精美的佛传故事画)</p><p class="ql-block">一个中心塔柱式洞窟,雕琢出33幅描写释迦牟尼从诞生到成道的佛传故事浮雕。此窟规模宏伟,雕饰富丽,技法精炼,是云冈石窟中最有代表性的。</p> <p class="ql-block">石窟中段(鼎盛阶段)</p><p class="ql-block">八窟(云岗六美人、露齿微笑菩萨像)洞窟最早开凿的一组双窟,第7窟南壁窟门上方,六位恬淡典雅的供养者,被誉为"六美人"。</p><p class="ql-block">明窗西侧供养菩萨像,微微露出八颗牙齿和深深的酒窝。这是云冈唯一的露齿微笑供养菩萨形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十窟(希腊柱子、海王三叉戟等外来文化)一组双窟,是云冈石窟中殿堂风味最浓的两个窟。窟门为仿中国传统庑殿式建筑,两侧对称布龛,中西合璧,具有浓重的装饰意味。</p> <p class="ql-block">石窟西段(晚期)</p><p class="ql-block">十六窟(昙曜五窟;身穿汉服的佛像)</p><p class="ql-block">当时著名的高僧曼曜亲自主持开凿。这五窟场面开阔,宏伟壮观,五窟主佛的形体高大,气势非凡,雕饰奇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十七窟(独一无二的三世佛组合)</p><p class="ql-block">主像为云冈石窟中最大的交脚弥勒菩萨,双脚交叉的交脚坐,这种坐法为菩萨坐法。</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二十窟(云岗标志,佛像史上的空前杰作)</p><p class="ql-block">最著名的露天大佛依照北魏开国国皇帝道武帝雕刻的。他不仅是云冈石刻中的杰作,即在在全国来说,也是佛像艺术中的精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小 tips :</p><p class="ql-block">1.石窟中段不可拍照,有工作人员看守;</p><p class="ql-block">2.有电瓶车,去程步行游览后再二二十窟附近乘车点上车:</p><p class="ql-block">3.推荐租讲解器或扫码付费听讲解;</p><p class="ql-block">4.景区很大,穿舒服的鞋子。</p> <p class="ql-block">云冈石窟教师证我们忘记拿出来了,网上查了一下,好像也没有优惠😅</p><p class="ql-block">根据龙门石窟最新的规定,寒暑假期间教师凭有效证件(教师证、身份证两证齐全)可以购半票入园。</p><p class="ql-block">后来在返程中去了河南的郭亮村,教师也可以享受半票,可以我们也没用,另一个同伴好友在我们次日去,她比我们记性好,结果享受到了优惠,看来河南的景区对教师还是蛮友好的,感谢河南政府和河南人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