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卡网红景点一一岩宕书房

乐安银

<div>  采石场变网红书房——千年缙云石宕涅槃重生。</div><div style="">  浙江缙云县凝灰岩资源丰富,由此衍生了历史悠久的采石文化。宋代以降至上世纪八十年代,缙云县的工匠们用人力和机械大量开采这种凝灰岩,用于建房、铺路、架桥等产业建设。如今,开采已被禁止,却留有3000多处开采遗迹,被人称之为石宕。这些石宕既是自然奇观,也是人造空间,在自然与人为的交融下产生了独特的质感。以至于有人感叹,这里就是传说故事里的愚公移山。</div><div style="">  2021年,缙云县委托北京建筑师徐甜甜及其事务所团队,为3000多个小型废弃采石场中具有代表性的9个进行生态活化利用,在改善生态环境、支持乡村发展的同时,为当地村民和游客创造社交、文化场所。</div><div style="">  8号石宕内部空间高耸,向山谷中延伸,深度约50米,高度近40米,是自上而下手工开采的结果。一条“之”字形的小径,串联起原有的数个采石作业台。平台之上,安置着由竹楠木制成的书架与栏杆。取一本书,就地阅读,一个公共书房由此诞生。<br>  为婺剧展演提供舞台的9号石宕最具辨识度,外观如同被利刃切割过,像极了一个倾斜陡峭的屋顶。通过狭窄的入口后,内部扩展成一个近似于矩形的区域。晴时,阳光从顶部狭窄的裂缝间洒下,与多彩的岩壁交相辉映;雨时,滴水声营造别样的声学体验,让听觉陷入沉醉。最特别的莫过于红色凝灰岩围合产生的声学效果,烘托节日气氛,让戏剧文化在生态舞台上展示、传承。<br>  10号石宕是千年采石文化的户外展厅,也是通往其他石宕的出发点。三面围合的空间,呈现特有的几何形态;在采石场中央,随着敲击声在山谷中回响,昔日采石匠再次成为主角,在一凿一锤中演绎一幕幕熟悉又陌生的采石画面。入口的坡道,通向近三米高的观景台,在这里,或观看表演,或俯瞰风景。</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