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维特根斯坦(1899-1951)专门研究语言和事实的关系,他认为哲学问题都源自于语言的混乱和模糊,“我们能看见一个人拥有什么,但看不见他是什么”。源自于对概念命题推理的混淆,甚至错误理解。举个例子,比如说刀郎是一个歌手,这个很好验证,再比如说刀郎不是一名真正的歌手,这个就难了,什么是真正的歌手,判断标准是什么?谁来定,在这里,你也可以自行脑补一下白马非马的故事,顺便再科普一下西方哲学发展的三个阶段,</p><p class="ql-block">大哥(亚里士多德)说:我们要找到宇宙的终极奥迷。</p><p class="ql-block">二哥(康德)说:我们要找到真实的自己。</p><p class="ql-block">三弟(维特根斯坦)说:找到了也没用,因为说不出来。语言的边界就是人类认识世界的边界。</p> <p class="ql-block">维特根斯坦认为语言的边界就是人类认识世界的边界,世界是事实的总和,语言是想法的总和,所以语言无法准确表达事实。所以对于不可言说之事,我们应该保持沉默。</p><p class="ql-block"> 第三部分我们再说一说刀郎的罗刹海势力为啥要引用维特根斯坦?我认为刀郎在借维特根斯坦告诉我们以下:有人试图通过语言来颠倒事实,因为如果语言和权力捆绑在一起,它就会产生话语权,话语权是为它的主人服务的。你看驴和鸡代表事实,马虎和幼鸟代表语</p><p class="ql-block">言,现在指鹿为马,指鼠为鸭的事不少,驴就不是驴,鸡就不是鸡,鹿就变成马,老鼠就变成了鸭子吗?</p> <p class="ql-block">三,怎么说话是我们人类根本的问题,不颠倒黑白,不混淆视听,不昧着良心,这是做人的底线。</p><p class="ql-block">最后《罗刹海市》是旋律魔性,听着上头,你觉得他好,那就听觉得他在影射谁,那就笑一笑,他是一首歌,它是一个故事,但它也是我们的生活。好的艺术作品都是在追求美,追求美的路径有两条,一个是赞扬美,一个是批评丑,刀郎的这首罗刹海事就是批评社会的丑,他像风雨中的一束光,让丑陋无处躲藏,它像山间的一股清流,让正义闪闪发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