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之旅——探访“洪洞大槐树”六次向外移迁民缘由

🇨🇳墨韵丹青

<p class="ql-block">←为了您下次能及时看到您喜欢的更多内容,点个“关注”,我们及时为您更新不同的故事、更多精彩内容等着你!</p> <p class="ql-block">今天有幸从山西第二站平遥古城坐动车来到了“山西洪洞大槐树移民”游览观赏。从服务中心租了一个导游器械介绍:从明代被迫迁徙以来,其后裔600多年始终不忘故土,陆续回乡寻根祭祖,成为一道壮观的文化风景。 “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全球华人寻根祭祖的圣地,几个世纪以来,一直被当作“家”、称作“祖”、看作“根”。景区位于山西省洪洞县城内,距洪洞火车站2公里,距大运高速路口3公里,距大西高铁8公里,距临汾机场22公里,交通极为便利。景区由“移民古迹区”、“祭祖活动区”、“民俗游览区”、“汾河生态区”四大主题板块组成,共60余处风景文化景点,是全国以“寻根”和“祭祖”为主题的唯一民祭圣地。 移民古迹区主要景点有牌坊、第一代大槐树遗址、茶室、二代大槐树、三代大槐树、石经幢、古驿道、广济寺等。第一代大槐树距今已有1800余年的历史,清顺治八年汾河发大水时被冲毁,民国三年地方乡绅在原址上修建了“古大槐树处”碑亭。第二代大槐树是第一代大槐树同根孳生出来的,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由二代大槐树同根孳生的第三代大槐树也有近百年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大槐树旁的广济寺始建于唐贞观二年,历经千年,遭洪水战乱被毁,后得以复建。 祭祖活动区主要景点有根雕大门、“根”字影壁、莲馨桥、槐香桥、鹳鸣桥、献殿、祭祀广场、祭祖堂、望乡阁、溯源阁等。“根”字影壁造型独特、雕刻精美,是景区的标志性景观;祭祖堂是整个景区的核心,堂内供奉着已证实的1230个移民先祖姓氏牌位,是全国最大的平民祭祖祠堂,故称“天下民祭第一堂”。</p><p class="ql-block">民俗体验区主要功能是观光、休憩,包括莲花塘、槐树庄、洪崖古洞等景点。其中,“洪崖古洞”是现在“洪洞”县名的由来,取县城城南“洪崖”,城北“古洞”而得名;“莲花塘”是当年洪洞县城别名——莲花城的象征,千百年来洪洞城四周蓄水植莲,夏季莲花盛开,情趣盎然,故称洪洞城为“莲花城”;槐树庄位于景区西轴线民俗体验区的中部,主要建筑包括特色民居、乡土菜园、古井台、老茶坊、传统作坊等,村中设有私塾、耕读园、水磨坊、土特产品作坊、打谷场、娱乐设施等各种活动场所,更有多种可供游客参与的活动,集文化展览、旅游观光、民俗体验于一体,使得老家的根祖文化魅力尽收眼底。</p> <p class="ql-block">汾河生态区是景区创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整体规划中的提升项目,于2015年向游客免费开放,汾河生态区不但风景秀美而且人文荟萃,能够全面满足游客和当地居民休闲娱乐的需求。 “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鹳窝”。据文献记载,从明洪武3年至永乐15年,近50年的时间里在山西洪洞大槐树下就发生了18次大规模的官方移民活动,主要迁往京、冀、豫、鲁、皖、苏等18个省,500多个县市。经过六百年的辗转迁徙、繁衍生息,而今全球凡有华人的地方就有洪洞大槐树移民的后裔。</p><p class="ql-block">并且从1991年起每年4月1日至10日都会举办“洪洞大槐树文化节”,以清明节为主祭日,至今已成功举办了二十六届。每届文化节都有数以万计的大槐树移民后裔云集于此,表达着对大槐树老家浓浓的爱、深深的情。 全国游客到底是什么原因,牵系着他们念念不忘祖先出生地并一再回乡祭拜?是中华儿女融入骨子里的孝文化。 据查询史料记载:由于元朝末年连年不断的战乱,加之水、旱、蝗、瘟等灾害频发,导致河南、山东、河北、安徽、江苏、陕西等黄河、两淮流域地区“道路皆榛塞,人烟断绝”(《明太祖实录》卷二十九)。明朝建立之后,为了巩固统治基础,明太祖朱元璋实行移民屯田、奖励垦荒的民屯、军屯、商屯等政策,从人口稠密的山西南部地区特别是洪洞一带迁移人口到安徽、河南、河北等地。</p> <p class="ql-block">据史料记载,从明洪武初年至永乐十五年,50余年间组织了8次大规模官方移民活动,涉及到18个省的4500多个县的1230个姓氏。移民进入迁入地后,开垦荒地,发展生产,繁衍生息,为当地的经济发展与社会安定作出了重大贡献;另一方面,因为远离家乡,与父母生离死别,成为终生遗憾,这道心灵上的伤口长达数百年不能愈合。 因为孝,这些移民就要千里寻亲;因为孝,这些移民后裔就要千里寻根。寻根就是反向追溯、认祖归宗、追祖溯源,从而使山西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活动成为举世闻名的文化景观,这就是融入移民血液中最深层的孝道意识在发挥着作用。</p><p class="ql-block">一代又一代,寻找祖先发祥地,怀念祖先,祭拜祖先,慎终追远。通过寻根,把失散的亲情寻回,把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拉近,把家族史完善继而延续下去,为心灵找到一个最温暖的归宿。 为传承和弘扬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洪洞大槐树祭祖习俗”、进一步弘扬传统孝德文化,洪洞大槐树景区连续举办三届孝文化节,依托根祖文化、孝德文化底蕴,推出“孝德天下,清凉一夏”孝文化节主题活动,并开展“孝德敬茶显古风”“亲子拓印识国韵”“家风家训延传承”“传承非遗动人心”“祭祖广场展孝德”等系列活动,并特别突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洪洞道情戏剧《孝感天地》节目演出,让游客在亲身参与中,体验孝德文化魅力,增进亲子感情,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传播向善正能量,以此打造大槐树品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六百多年来,洪洞大槐树被赋予神性,回乡祭祖的大槐树后裔络绎不绝,形成了丰富的移民传说和悠久的祭祖传统习俗。让这一“祭祖习俗”得到很好的传承和发扬,从1991年开始,洪洞县顺应民情,在几百年中国民间祭祖活动的基础上,吸纳了大量民间祭祀仪规,于每年清明节(公历4月4或5或6日),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寒衣节(农历十月初一)举办大规模官民合祭的“寻根祭祖大典”,受到了海内外移民后裔的热烈响应。 总之,寻根祭祖是中华优秀孝道文化的一个表征和落实,表达对祖先的感恩与怀念,不忘本,不忘恩,有助于净化心灵;提倡孝道,善事父母,追怀先祖,传承家风,更有助于维护家庭和睦、社会和谐,有助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