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纪行

John

<p class="ql-block">  2019年的夏天,5岁的豆豆想去看看乐高城,这个主题的乐园,马来西亚的新山比较有名,顺带就把西马的兰卡威、槟城也游玩了一下。因为是陪太子读书,所以就没有考虑吉隆坡、马六甲,还有东马的沙巴、砂拉越。</p><p class="ql-block"> 那次的西马之行给豆豆和我留下了良好的印象,所以答应豆豆,如果表现好(至于他的表现,呵呵😒),我们下次还来。</p><p class="ql-block"> 之后,新冠疫情突如其来,三年多来,反反复复,这是一个来了就没打算走的主儿,单靠敌动我不动一个套路,好像有点杀敌三千,自损八百的意思,唉,有些事儿人定胜天不了,放弃抵抗吧。</p><p class="ql-block"> 四年了,迈开腿的第一站又是马来西亚,这缘于豆妈的同事刘江伟,今年正好在吉隆坡的马来西亚国立大学攻读政治学博士,他的家人准备暑假去探亲。出门不就是图个热闹么,于是他们一吆喝,我们正有此意,又约了豆妈的同学一家人组团同行。</p> <p class="ql-block">  马来西亚,被南中国海一分为二,西马的马来半岛和东马加里曼丹岛的砂拉越、沙巴。</p><p class="ql-block"> 1957年8月31日,多民族的马来亚成立。它的邻居(印度尼西亚)太虎了,于是,1963年马来亚琢磨着联合新加坡、沙巴及沙捞越组成了马来西亚联邦。</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 18px;">马来的高层一直致力于建立“马来人的马来西亚”,奉行马来人至上,而李光耀则试图打造一个“马来西亚人的马来西亚”。新</span>加坡的加入,华人的比例激增,打破了马来人一家独大的局面。另外,华人的聪明才智与勤劳、超过全社会80%以上的财富,也让马来人感受了威胁。</p><p class="ql-block"> 马来人立马反悔了,1965年,马来西亚国会以0票反对,将新加坡州驱逐出联邦。</p><p class="ql-block"> 一直以来,马来西亚奉行马来人至上,由此可见,华人在马来西亚是二等公民般的存在。</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2, 126, 251);">  马来西亚的国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2:1。 14道红、白横条象征马来西亚的13个州和政府,新月象征马来西亚人民对伊斯兰教的信仰,14个尖角的太阳星象征马来西亚13个州和政府的团结。</i></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2, 126, 251);"> 马来西亚宪法规定伊斯兰教为国教。</i></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2, 126, 251);"> 伊斯兰教在10世纪由古代阿拉伯人通过印度洋经商传至马来西亚,14世纪和15世纪,伊斯兰教在马来半岛奠定根基,伊斯兰文化对于马来人产生了深远影响。</i></p> <p class="ql-block">  现在的马来西亚人口3270万(2022年),其中马来人69.4%,华人23.2%,印度人6.7%。</p><p class="ql-block"> 前面提到华人是二等公民般的存在,所以在教育、求职、福利等各方面都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p><p class="ql-block"> 初级的教育体系里,如果要进入公立的学校,就必须接受马来语的教学,放弃母语无异于欺宗灭祖,这是傲骨的华人所不能接受的。</p><p class="ql-block"> 所以全马来西亚有1000多所华文学校,这次旅行,我们在马六甲无意间曾看见了几所,政府、社会和学校里使用的都是简体中文,这和我在香港、台湾所见一律的繁体字完全不同,据说如此就是为了更好地推广华文教育、阅读华文书籍。它们全靠个人捐赠维持运转。华文学校的学生毕业了,即使成绩优等,也进不了公立大学,公立大学要求马来语的教育经历,且90%的名额分给了马来人。</p><p class="ql-block"> 尽管马来西亚有三个世界排名不错的公立大学,但华人似乎很是瞧不上,他们更倾向于私立大学,或选择海外留学。</p><p class="ql-block"> 学成归来,求职是一道坎,晋升空间也有限,导致现在有大批的华人选择离开马来西亚了。</p><p class="ql-block"> 华人的勤劳是天下无敌的,无论多少的掣肘都不能阻挡他们财富的积累。</p><p class="ql-block"> 2019年马来西亚财富排行榜,10大富豪华人就占了9位,前50名富豪中,华人占了37位。</p><p class="ql-block"> 马来西亚有将近60万家中小型的企业,占马来西亚的工商业机构的九成九的分量,其中华人控股的就超过80%,近24%的华人拥有马来西亚80%以上的财富。</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2, 126, 251);">郭鹤年</i></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2, 126, 251);">近代企业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i></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2, 126, 251);">1923年出生于马来西亚柔佛州新山市。享有“酒店大王”和“亚洲糖王”之称。</i></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2, 126, 251);"> 郭氏集团(嘉里集团)经营的业务也极为多样化,从甘蔗种植、制造糖、面粉、饲料、油脂、矿山,到地产、金融、酒店、产业、种植业、商贸和船运等。郭鹤年控制了马来西亚原糖市场的80%、世界糖市场的20%。70年代,郭鹤年开始进军酒店业,成立了香格里拉酒店集团。香格里拉酒店集团已成为世界上最佳的酒店管理集团之一、全亚洲最大的酒店集团,遍布世界各地。</i></p> <p class="ql-block">  上次在槟城曾见到很多的会馆,这次在马六甲同样见到很多的会馆,当地的华人以祖籍或者宗族姓氏报团取暖,在海外艰难地讨生活,一代又一代人的血与泪,才逐渐在海外站稳脚跟。即或他们有了一定的财富,如果没有一定的政治地位做保障,那些也只不过是纸上富贵,分分钟都可能化为乌有。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一别之后,便再也无缘重新踏回过祖国的大地,以致子子孙孙像飘零的浮萍,一群没娘的孩子。我年少时曾见过衣锦还乡的他们,却不曾想见这表象之下竟是如此的酸楚。</p> <p class="ql-block">  <i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2, 126, 251);">历史上华人下南洋有如下几个节点</i></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2, 126, 251);"> 公元1289年,当时称霸今天印尼和马来西亚地区的爪哇统治者克尔塔纳加腊,在来访的元朝使节孟琪脸上刺字,以羞辱元廷,元世祖忽必烈大怒,在公元1292年对爪哇国发动了讨伐。战后,一些元军的病卒(主要是汉人)没有撤回中国,留在了周边岛屿定居,成为了今天马来西亚境内最早的华人群体。</i></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2, 126, 251);"> 明朝16-17世纪期间,前往东南亚进行官方和海上贸易的人员,以及明末抗清失败后的一些明军和难民。</i></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2, 126, 251);"> 此时期的华人与当地人通婚融合,生下的男孩叫做峇峇[bā bā ] ,女孩则叫做娘惹,他们通常不会选择再次与马来族结婚,而是从同一背景的家庭或来自中国的新移民中选择婚姻对象,以避免被马来人同化。</i></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2, 126, 251);"> 鸦片战争结束后,中英签署了《南京条约》。清政府为了清偿战争赔款,大量中国贫民贩卖到马来亚半岛成为矿工和种植者。</i></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2, 126, 251);"> 在随后几百年的历史发展中,马来西亚和印尼也成为中国人数最多的东南亚国家。</i></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2, 126, 251);"> 20世纪初的中国战争不断,国家动荡,东南亚的种植园和采矿业,铁路、航运、金融、制造业劳动力短缺,许多沿海地区的人下南洋来讨生活。</i></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2, 126, 251);"> 仅1922年至1939年,就有500多万移民从厦门等港口出国。</i></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2, 126, 251);"> 抗日战争时期,马来西亚华人和新加坡华人每月向国民政府捐款420万元,平均每人每天捐款近2元。抗日战争初期5年,华侨直接向家人汇款50亿元!</i></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2, 126, 251);"> 据何应钦介绍,1939年国民政府年战费仅为18亿元,可见南洋华侨的贡献之巨。</i></p> <p class="ql-block">  我们的第一站选择了马六甲,这并没有什么深刻的用意,计划了一天的时间,接我们的华人司机说,一天的时间根本不够,他哪知道我们只是走马观花而已。</p><p class="ql-block"> 特意预定了闹市中鸡场街的民宿--邓宅,进入民宿,竟然是一个小型的颜文龙纪念馆,这是意外的惊喜,我们一边看着颜先生的生平,一边听着女招待充满崇拜的介绍,没有颜文龙拿督,就没有华人鸡场街的复兴。我们到时已是午饭时分,便向她打听附近有没有什么特色的餐饮,她特傲娇地向我们推荐了隔壁的小娘惹餐馆。</p><p class="ql-block"> 我们推门而进,就近坐下,女招待循声而至,有预定么?没有。那就请上二楼。墙壁上挂满了大大小小的相框,像是一些大人物来此就餐赞不绝口的情形,更添了我们对美食的期待。</p><p class="ql-block"> 菜肴甜而微辣,似乎不对我们的胃口,一时竟无人异议,生怕冒冒失失说些不知深浅的话遭人哂笑。直到后来大家一吃起饭来,就拿作参照,这可比娘惹菜好吃多了,大家不由得哈哈大笑。</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15px;">我们就餐的小娘惹餐馆</i></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15px;"><i>颜文龙 曾出任三届的州行政议员,担任长达12年的马华甲州联委会主席。在他的努力下,马六甲鸡场街重新焕发出活力。</i></b></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2, 126, 251);">颜文龙拿督的雕像与日程表</i></p> <p class="ql-block">  鸡场街曾是马六甲中心城区华人聚集区,现在更像一个个网红打卡点,多是一些手信、冷饮,纪念品之类的店铺,也有一些小型的公司,似乎找不到什么地域特色。还有一些门面大门紧锁,或许是疫情的影响吧,没有想象中的热闹。烈日当空,三个孩子只关心哪里有冷饮与榴莲,而我只关心哪里是街的尽头。来的时候,一位司机说,鸡场街是外地游客的。诚哉斯言!</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2, 126, 251);">鸡场街大门紧锁的公司</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2, 126, 251);">鸡场街即景</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2, 126, 251);">马六甲河边的榕树</i></p> <p class="ql-block">  穿过机场街,就可以看到马六甲河了。</p><p class="ql-block"> 我一直以为感受一条河流是需要机缘的,傍晚黄昏或者更深的时刻,四周的喧闹褪尽,另一番热闹只在河中,莺歌燕舞,浆声灯影,疑似天上人间。</p><p class="ql-block"> 而马六甲河却不需要。桥旁的古榕树撑开一柄绿茵茵的巨伞,又垂下万千的珠帘,微风拂面,好一个清凉世界。</p><p class="ql-block"> 河的这边是一律的啤酒清吧,那是偷得浮生半日闲的好去处,对岸的红屋、涂鸦、天光云影倒影在河中,像极了一副流动的水彩画,想必徐志摩笔下的康河也未必如此吧。</p><p class="ql-block"> 去马六甲的路上,我还临时抱佛脚地度了一下,当时未及细看,回头看时已错过了郁达夫笔下的圣保罗教堂。错过就错过吧,现在也不过成了昔日列强的墓穴罢了。</p> <p class="ql-block">  <i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2, 126, 251);">1641年,荷兰人击败葡萄牙人占领马六甲直到1795,并在马六甲码头附近修建起教堂和红屋。</i></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2, 126, 251);"> 红屋是荷兰总督及随员的政治机构所在,教堂则用来传播基督教。马六甲的马来人信奉伊斯兰教,于是,经常有人偷偷放火烧教堂,烧一次,荷兰人就重建一次。</i></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2, 126, 251);"> 1824年马六甲被割让给英国。英国人下令,谁敢烧教堂,就把附近的人杀掉。这座教堂就这样被英国人保留了下来。英国人又建了一座喷水池和一座钟楼。喷水池代表英女王存在,钟楼则是告诫当地人要遵守时间</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2, 126, 251);">如梦如幻的马六甲河</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2, 126, 251);">看似风平浪静的马六甲海峡</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2, 126, 251);">马六甲海峡--连接印度洋、太平洋重要的海上通道</i></p> <p class="ql-block">  马六甲河的入海口便是马六甲海峡了,但凡懂一点地理常识的人,都应该不陌生。一千余公里的海峡,是连接印度洋与太平洋重要而便捷的海上通道,也是中国、日本、韩国能源供给的“海上生命线”。</p><p class="ql-block"> 是日是时,风和日丽,碧空如洗,马六甲海峡风平浪静,完全不能想象它曾经、现在也是那样地刀光剑影、风雨如晦。</p><p class="ql-block"> 远处有诵经声阵阵传来,循声而去,海上清真寺白屋金顶,仿佛漂浮在湛蓝的海上,落日之时,红霞满天,<span style="font-size: 18px;">白墙有如红袍加身,海面</span>红波荡漾,金色穹顶折射其中,美轮美奂。当然这是描绘中的美景,那天的傍晚,乌云遮挡了夕阳,我们无缘得见。</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15px;">传说中的海上清真寺美景</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2, 126, 251);">我们镜头下的海上清真寺</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2, 126, 251);">吉隆坡标志性建筑--双子塔</i></p> <p class="ql-block">  从马六甲返回吉隆坡途中,一路郁郁葱葱,那是一波接一波的棕榈树,作为马来西亚支柱性的经济作物,马来西亚棕油产量和出口量仅次于印尼,是世界第二大生产国和出口国。</p><p class="ql-block"> 大巴司机是马来人,内饰花花绿绿的,充满穆斯林风情,车内似乎还伴随着穆斯林歌谣轻轻传来。在接近2个小时新奇与困顿的交错中,不觉就到了吉隆坡。</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15px;">棕榈树园</i></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15px;">一步都走不动了的豆豆</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2, 126, 251);">街头卖冰淇淋的土耳其小哥</i></p> <p class="ql-block">  这几天翻来覆去的又鸟、咖喱已然让人心生厌倦,胃对家乡味道的惦记已无从遏制。听说阿罗街的夜市有扎堆的华人大排档,离我们下榻的酒店步行不过一刻钟的路程,我们决定步行过去。</p><p class="ql-block"> 矫情的豆豆要叫车,说真的一步都走不动了,感情好,这一上午他一步都还没有开始走啊!</p><p class="ql-block"> 豆豆生无可恋地拖拽着脚步,经过华氏88广场,路边有一个土耳其小哥,杂耍般售卖着冰淇淋,豆豆一下来了精神,只见那冰淇淋在他眼前忽上忽下、忽左忽右,近在咫尺却如镜中花捉而不得,逗得他哈哈大笑。</p><p class="ql-block"> 这一笑便来了精神。</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2, 126, 251);">阿罗街夜市的华人大排档</i></p> <p class="ql-block">  有了冰淇淋的加持,阿罗街不再遥远。</p><p class="ql-block"> 我们刚落下座,大排档的华人厨师出来路边抽支烟,我迫不及待地向他借了个火,这是从马六甲到吉隆坡我抽的第一支烟,马来西亚很多的地方禁烟,连路边的空旷处也禁,有的地方允许吸烟,但不允许坐着吸烟。我十分不解,便问师傅为什么不能坐着抽烟,师傅说,马来人订的,他们就是一群猪。这个天显然聊不下去了。</p><p class="ql-block"> 菜肴上来,离我们的想象甚远,还多多少少带些马来的味道,毕竟不是地道的食材与地道的调料,师傅也是祖籍广东的,即或如此,也足以让我们的味蕾稍感慰藉。</p><p class="ql-block"> 只是每一餐,蔬菜都少得可怜,而且嚼起来老而材,不像热带海洋气候的物产,那些天我也忘了没问个究竟。</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2, 126, 251);">马来西亚独立广场</i></p> <p class="ql-block">  到独立广场的途中,遇见一家当街的蔬菜店,说实话,每到一个地方,我最喜欢就是逛逛当地的菜市场了。店主人一看就是印度人,里面土豆、葫芦与我们国内无异。黄瓜大小、外观很像国内土黄瓜,只是皮极厚,口感一看就不是那么水嫩。苦瓜极其迷你,呈纺锤型,核桃般大小。洋葱小而红,应该是极香的那种。我好奇地看了看价格,大抵和国内差不多。如果有条件,我肯定会忍不住买一些下下厨的。唉,谁叫我就是这种劳苦命呢!</p><p class="ql-block"> 或许是到了印度人集聚的街区吧,间或有一个、二个横在地上的流浪汉,有的看上去病恹恹的,生死悬于一线,忽然勾起我的记忆,上次在槟城,也曾见到类似的场景。毕竟印度人在马来西亚是三等公民般的存在。</p><p class="ql-block"> 独立广场四周有许多殖民时期的著名建筑,现在依旧保存完好,那里刻画着马来西亚人百年的屈辱与血泪。1957年8月31日,马来西亚国旗在这里第一次升起,民族独立的光明从此照耀着这个国度。只是光明什么时候能够普照到华人头上呢?</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2, 126, 251);">双子塔夜景及塔前广场的音乐喷泉</i></p> <p class="ql-block">  离开独立广场已近薄暮,赶过去正好看双子塔的夜景。马来西亚grab叫车的费率不同时段差异巨大,这是最贵的一个时段,我们决定乘轻轨过去。</p><p class="ql-block"> 双子塔属于马来西亚国有石油公司,曾经是世界第一高楼。底下几层和其裙楼是一个连一个的商场,五花八门、琳琅满目。我们到的那天是周三,里面也是人山人海的,我疑惑地问大马地陪刘哥(我们对刘博士的戏称),什么情况?刘哥说,马来西亚穆斯林一年大大小小的节日多着呢,他们没有储蓄的意识,今朝有酒今朝醉,所以商场里一片繁荣。</p><p class="ql-block"> 除了节日,穆斯林还有一天五次的祷告,时辰一到,无论手头在干什么活,都得停下。刘哥说,有一次,他们踢着踢着球,一位马来小哥突然走出场外,一磕膝跪了下来,面向麦加,双手合十,口里念念有词。祷告是穆斯林教徒生活的五项支柱之一,通过祷告以求获得真主的恩赐,由此可见祷告在他们生活中地位的重要。</p><p class="ql-block"> 节日加上祷告,所以上班看上去更像是点个卯,剩下的工作就丢给了华人,华人难免会有些愤懑与怨言。</p><p class="ql-block"> 我亲眼得见,在独立广场的一家面包房,才到下班时间,一位游客打算进去买点点心,服务员说下班了,下班了,明天再来。这在国内是不能想象的事情,这里却再正常不过。</p><p class="ql-block"> 刘哥上学前提前半个月租住的公寓,到报道那天还没有通上电,一问,电力开户就得那么长时间的审批。幸好我没生活在这地方,不然会急死。</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2, 126, 251);">亚庇大美人鱼岛</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2, 126, 251);">美人鱼岛长尾滩</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2, 126, 251);">大美人鱼岛地图及我们下榻的JSK酒店位置</i></p> <p class="ql-block">  我原以为到了亚庇,再登岛不过是分分钟的事儿,却被告知还要坐近2小时的巴士才能到码头。</p><p class="ql-block"> 码头建在滩涂的红树林间,探出栏杆,滩涂上有不少的弹涂鱼,个头极小,长不盈寸,这是一种极其美味的鱼,一度我有一种想垂钓垂钓的冲动,事先没有好准备钓具,此时此刻也只能望鱼兴叹了。</p><p class="ql-block"> 至于招潮蟹,遍地可见。不经意间,一只大蜥蜴嗖地一声从我眼前眼前窜过,大抵是我打扰它的生活了。</p><p class="ql-block"> 登岛那天稍有风浪,直把快艇掀起一米来高,然后重重地板了下来,几乎是硬着陆,我很有点担心船体受不受得了如此的撞击。不少人晕得厉害,豆豆却直呼过瘾,他可是有点晕车的,看来热爱真的抵得过一切啊。</p> <p class="ql-block">  登岛后,客房还没有打理好,安排我们先浮潜、午餐,再入住。</p><p class="ql-block"> 我对于大海可谓爱怕交织。在三亚、在泰国我曾经成功地深潜过,海底真的是另外一种神奇的世界,你不经历,绝对不能感受到。在天宁岛,我一慌乱,连呛了几口海水,我有一种自己差点就要嗝屁的恐惧。</p><p class="ql-block"> 不过这次安排的是浮潜,我以为不是什么难事儿。事实上,我一浮就呛水,一浮就呛水,我也琢磨出是我潜深了,但我就是克制不住自己,如此再三,还是失败了,索性换为仰泳,看看海天一色也是不错的。</p><p class="ql-block"> 豆豆有一副好水性,用浪里黑条形容他一点也不为过。浮潜的地方并不深,海水极清澈,海底遍地珊瑚,其中不乏一些活珊瑚,随浪摇曳,各色鱼儿穿行其间。豆豆跟随着船长,船长好身手,居然徒手抓住一只尼莫,这可是一等一的功夫,直叫我羡慕嫉妒恨。</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2, 126, 251);">海天一色</i></p> <p class="ql-block">  下午去看日落,天公不作美。但意外地收获了渔村半日游。村子并不富庶,但每一个人看上去都面无苦色,儿童们脸上更是洋溢着天真无邪灿烂的笑容,一个八九岁的孩子摩托上载着三四个孩子,在沙滩上狂奔,笑声一串; 一群小孩子在房前的沙地上,欢快地争抢着抛一只拖鞋,那或许就是他们的沙滩排球吧。你越简单,快乐来得就越简单呢!</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2, 126, 251);">鲜艳美丽的小渔舟</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2, 126, 251);">渔村唯一的一所小学,小学毕业后就只能到岛外求学了</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2, 126, 251);">沙地上抛拖鞋嬉戏的儿童</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2, 126, 251);">不甚完美的落日</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2, 126, 251);">躺在床上就可以欣赏海景</i></p> <p class="ql-block">  不得不承认我们有一个好运气,这几天我们没有淋到一滴雨,前几天可是风高浪急,根本登不了岛。美中不足的是,马来西亚还欠我们一个完美的海上落日。</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我们再一次出发。天气依然很好,看上去很有希望,就在最后的关头,卡带了。</p><p class="ql-block"> 也许天也知道我们还不是看夕阳的时候吧。</p><p class="ql-block"> 天色将暮,抄近路回酒店,险些在密林里迷了路,当一次鲁滨孙的梦还是破灭了。</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2, 126, 251);">我们下榻的海边木屋</i></p> <p class="ql-block">  较之于白昼,我更喜爱夜幕下的海。这个南中国海与亚庇之间小小的静谧的离岛,海滩空无一人,海浪温柔地扑打着海岸,哗啦、哗啦啦,有如对你的窃窃私语,呢喃着亿万年的沧海桑田。南沙群岛吹过来的轻柔的海风,不徐不疾,不燥不凉,仿佛可以拂去你的尘世的羁绊。</p><p class="ql-block"> 远处的兄弟在唤我,doctor,beer,beer! 想必他们是快乐得不得了了。</p><p class="ql-block"> 才看过一个段子,以前是快乐才喝酒,现在是喝酒才快乐。</p><p class="ql-block"> 我,喝不喝酒都快乐。</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2, 126, 251);">夜色里的沙滩啤酒</i></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红树林是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岸潮间带,由红树植物为主体的常绿乔木或灌木组成的湿地木本植物群落,在净化海水、防风消浪、固碳储碳、维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有“海岸卫士”“海洋绿肺”美誉,也是珍稀濒危水禽重要栖息地,鱼、虾、蟹、贝类生长繁殖场所。</i></p> <p class="ql-block">  最后一个节目是回到码头观看红树林和萤火虫。亚庇的红树林生活着众多的动物,如长鼻猴、长尾猴、鱼鹰、白鹭、猫头鹰、鳄鱼等等,我们只看到几只长尾猴和几只水鸟,其他的什么也没有看到,用豆豆的话说,我们看了一个寂寞。</p><p class="ql-block"> 傍晚的时候去看萤火虫,萤火虫星星点点的,较为稀疏,偶尔可见一树繁星似的萤火虫,豆豆喻之为圣诞树,对于现在的孩子这已经能称得上惊喜了。我记得我小的时候,乡下有很多的萤火虫,晚上乘凉时偶尔也会一两个离群的飞了过来。它一闪一闪的,如流星一般划过,曾给我童年带来别样的欢乐。后来读到杜牧的秋夕,轻罗小扇扑流萤。才明白,千百年来,我们竟有一样的童真。</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2, 126, 251);">萤火虫作为生物指示器,能够反映生态环境变化,减少数量则说明生态环境受损</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2, 126, 251);">红树林枝头的长尾猴</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2, 126, 251);">栖息于红树林的萤火虫</i></p> <p class="ql-block">  返回亚庇的路上,市郊海边的湿地里,一个小小的池塘里竟立近百只白鹭,起初,我想当然以为是雕塑,细看才发现不是。</p><p class="ql-block"> 在机场附近我们租住的民宿,屋外的芒果树上,猕猴随处可见。</p><p class="ql-block"> 在马六甲,马路边的迷你广场,有成群的鸽子。</p><p class="ql-block"> 在吉隆坡,随处可见成群结队的乌鸦。</p><p class="ql-block"> 大马地陪刘哥说,学生宿舍里,一不留神,猴子就钻进来了,有时也可能是一只巨蜥。</p><p class="ql-block"> 不能不说,动物与你的距离,就是你心底那只是否柔软与善良的尺子。</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2, 126, 251);">神山,又名京那巴鲁山远眺</i></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15px;">兔子主题公园前的孩子们</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2, 126, 251);">萌、萌、萌</i></p> <p class="ql-block">  离开的前一天,我们特意包了一辆中巴,到神山山麓和山腰陪孩子们玩玩。</p><p class="ql-block"> 马来师傅很懂孩子们的心理,第一站来到山腰的兔子主题园,园子很小,五颜六色的兔子,一个个肥墩墩的,呆呆萌萌的,孩子们欢喜极了,童心泛滥,无法收拾。</p><p class="ql-block"> 园外的坡地,是远眺神山的绝佳处。远远地望去,就像家乡的一个小山峰般,看不出有什么巍峨之处,很难相信它竟有4095米之高。</p><p class="ql-block"> 第二站是DESA高山奶牛场,位于美丽的高山草甸之上,所见之处,绿草如茵,峰峦叠翠,蓝天白云,不愧有东南亚小瑞士的称号。</p><p class="ql-block"> 农场内的当地人明显多过外地游客,他们多是过来休闲避暑、品尝美食的。我们自然也少不了来一客农场自制的冰淇淋,其味道果然极其纯正、甜而不腻,让我一下子记忆起曾经在新疆哈萨克牧民家尝过的酸奶味道。</p><p class="ql-block"> 第三个节目是滑翔伞,起初三个孩子和三个妈妈都勇敢地报名了,临到基地,三个妈妈又退缩了,看到孩子们滑得飒爽,她们又鼓起勇气上阵了。回来时,我问三个妈妈,你们玩了吗?玩了。我说你们是拿孩子做试验吗?唉。世上有这样的妈吗?!</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2, 126, 251);">酷小子</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2, 126, 251);">小镇排挡的菜品</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 15px;">马来学生用餐完毕后安静地离开</i></p> <p class="ql-block">  中午,师傅把我们带到小镇上,一个当地马来人的排挡,排挡的菜品丰富,味道纯正,价格极其公道。一荤一素,5马币(约合人民币8元),两荤一素12马币,以国人的精明,一看这就是智商堪忧。我问大马地陪刘哥,刘哥说,这么定价就是为了穷人能够吃得起饭,更是为了维护他们的尊严,我不禁为自己的小聪明汗颜。</p><p class="ql-block"> 我们一行9人,吃饭带冷饮,一共花了130多马币,可见马来师傅一点都没想到坑我们。玩滑翔伞的时候,他还主动地帮我们讲价,节省了150多元。这在国内是不可想象的。</p><p class="ql-block"> 说实话,我们一路遇见的马来人,无一不是面带笑容,彬彬有礼的。从每一个grab司机到酒店门童,从浮潜导游到水手、船长。每一地方、每一个人都给我们带来了非常愉悦的体验,感谢他们,给了我们一个完美的马来西亚之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