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旅往事一地震轶事

徐辉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83年冬季,我所在部队由沿海机场转场至鲁西南地区的一个山区机场。新机场是70年代初那场以深挖洞、广积粮为战备理念时修建的,有巨大的山体洞库,可容大型轰炸机成建制的进入隐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部队营区选址时也要符合战备隐蔽要求。据传是当时国家的一个显赫人物,站在高山上,手里抓着一把他终生喜爱的炒黄豆,不多言谈,朝不同方向的山谷里丢了五粒豆子,能容纳几千人马的五个驻军营区就这样决定了。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真乃撒豆成兵, 这只是传说。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那年代部队转场用的是闷罐车专列。打开背包,睡在坚硬的车厢板上,哐当哐当一路四五天。到达指定的第五营区,做完大扫除,想是能睡上一个安稳觉了,大家倒头就进入了梦乡。</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地震往往都是在凌晨发生的,之前没有任何预兆。当整个大地发生震动摇晃,房间门窗发出嘎嘎声响,睡得很沉的我们还在继续做着闷罐车摇晃震动的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同寝室身体肥胖的王机械师是第一个被震醒的。他发出一声惊恐的河南豫剧腔“咦—地震哩!”我们还没缓过神来。他已一骨碌窜出门去。同屋的两个新兵还在做着闷罐梦,反应到危险来临时人都有逃生的本能,我一路拍打着他俩,一路高叫着,瞬间也东倒西歪地冲了出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那可是北方冬夜里啊,逃生时顺手抓了件大衣空套在身上尚能抵挡一阵,鞋是没来得及穿的,惊恐过后,光脚站在冻土上,只一会儿就受不住了,也发现震动是一阵阵间歇性的,心一横,牙一咬,冲回屋里,扫了几双大头鞋出来,身手那个敏捷,年轻真好。</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整个营区除了办公楼几乎都是平房,只有我们中队有一栋二层小楼。我是住在一楼的,跑地震还是方便,二楼的就惨了,穿拖鞋的光着脚的,从不宽的楼梯往下跑,楼梯也在摇晃,一个人摔倒了往下滚,后面的人根本收不住。灵活点的踩着他就跃过去了,反应迟钝的只能倒在他的前面或者后面,像一堆麻袋一样的往下翻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徐副中队长住在二楼,他是那种性格沉着冷静的人,感到危险时,他没有参与夺门而出,打开窗户斜刺里跳了出去,也许他昨天就观察到他窗下侧面是连队的杂物房,高倒是不高,但瓦承受不了他的冲力,人在瓦上面,脚下去了,造成两根脚趾的骨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好在当晚地震持续时间不长,震级也不高。统计也只有我们中队有两个轻伤。那个倒在楼梯上江苏籍战士被踩断了两根肋骨。事后我们去医院看他,他愤愤不平地带着哭腔诉说“从我身上踩过去的都是党员干部。”大家都笑了,“对!当时能跳过去的都是神仙。”</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部队随即就做出严格的规定:地震再发时不允许跳楼,党员干部要以身作则,不许抢跑,撤离时战士优先,各连队实行通宵预警值班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被派做第一个值班小组,心里有很神圣的责任感。指导员交代有情况敲脸盆,吹哨子,这玩意声响大,各连队可以相互提醒,相互呼应。我想那个晚上所有的值班员都是绷着神经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几乎就在昨晚地震的同一时间,不知是哪个连队的值班人员失手或是不小心把脸盆碰到了地上,那一阵叮铃哐啷的声响,在深夜里格外刺耳,警惕的各连值班员谁敢怠慢?宁可信其有,抓起脸盆一顿死敲,整个营区哨声盆声响成一片。部队的素质高啊,那晚,整个撤离惊而不乱,无一受伤。只是根本查不清第一声脸盆是谁敲响的?政委水平高啊,事后总结说“那晚,部队进行了一次成功的避震疏散演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只可惜我那个脸盆搪瓷几乎都敲光了,丑陋不堪,好歹还能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因震级不高,部队的营房本身质量过硬。震后无一倒塌。而周边的村庄老百姓却有不同程度的受灾,部队当即放下一切工作,所有人力物力都投入到灾区的抗震救险,扶民助民的工作中去。</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图片来自网络</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023.8.6.于赫章图书馆</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