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教育理念不同会影响孩子成长

幸福心理工作者

家庭教育系列十一 <p class="ql-block">  家庭教育是夫妻双方的共同责任。父母教育理念不同会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严重者可能会出现病态行为。</p><p class="ql-block"> 心理学家庭治疗中的“双重束缚”是指孩子在家庭中接受相互矛盾的信息,且不能摆脱这种矛盾冲突。父母教育理念不一致和对孩子思想行为的观点不统一,对心智尚未发育成熟的孩子来讲,经常被父母两种不同观点拉扯,导致是非判断的标准模糊和混乱,形成具有威胁性和紧张性的家庭环境。孩子长期处于紧张应急的状态,焦虑、恐惧、自我怀疑等负面情绪,超出孩子的应对能力,容易引发孩子的心理危机,严重者甚至会患上精神分裂症。</p><p class="ql-block"> 一、重视夫妻关系,营造和谐氛围。家庭序列系统排列中,先有夫妻关系,再有亲子关系。夫妻双方要首先平衡好家庭关系,分清主次,经营好夫妻关系,然后才能有正常的亲子关系。良好的夫妻感情是家庭教育的底色,夫妻关系亲密、融洽,能心平气和地讨论各自的想法,有助于达成一致的教育理念。孩子在和谐的家庭氛围里,会获得足够安全感,懂得如何与他人和谐相处。即便夫妻双方在孩子教育上存在分歧,孩子也不会出现偏激的行为。如果夫妻关系到了不可调和的地位,也要及时向孩子说明,这是爸爸妈妈大人间的事情,与孩子无关,无论结果如何,父母对孩子的爱是不会变的。</p><p class="ql-block"> 二、坚定统一立场,沟通协调一致。父母来自不同的原生家庭,彼此受教育程度、生活阅历和教育方式等因素影响,父母的思想教育观点存在差异也是很正常的。家庭关系中,孩子心中只有“父母”一个词。家庭教育上,父母永远只有一个“角色”。父母可以先行沟通协商,统一思想认识,在孩子教育的理念、原则、底线、角色、分工等方面达成一致后,由父母代表传达具体意见。为避免在孩子面前发生争执,事前来不及、事后也要及时沟通统一思想。如果双方观点实在无法统一,可以从专业数据中寻找答案。父母要与孩子共同学习成长。古今中外教育家们,早就对“棍棒惩罚”等传统教育理念给出了答案,要给孩子尊重、信任和自由,不能随便打骂,读书学习更不能打骂。虚心请教专家权威人士,是父母统一教育思想的捷径。对错误教育思想和行为决定,父母要敢于认错改错,及时纠正错误。</p><p class="ql-block"> 三、坚持求同存异,孩子决策为主。孩子都有自己的想法和认知,无论父母教育理念和协商沟通结果如何,都要在尊重信任的基础上,听从孩子的选择和决定。孩子认同谁的观点、喜欢与谁亲近,由孩子自己决定,父母不强加干涉,更不能强迫孩子选边站。只要父母坚持自己的教育理念,没有反复无常、随意变化,孩子的选择基本上不会出现大问题。对于突发性事件,父母事先没法料到,不要急于做决策,要先听取孩子的意见,感受孩子的内心。再进行开放式的提问,让孩子动脑思考和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如果父母一方强势、固执,对孩子进行破坏性教育(打骂、讽刺挖苦),另一方必须坚决予以制止。教育不仅是人知的较量,更是能量和态度的较量,美好的教育需要强大的力量。(李明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