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暑假,安全先行】——朝阳地中心幼儿园

桓桓

<p class="ql-block">尊敬的各位家长:</p><p class="ql-block">“暑期”长假已经过半,小朋友们和父母度过愉快的假期,但是综合往年的数据来看,“暑期”是学生各类安全事故的高发时段,我园特致信广大家长,希望您做好孩子的监管工作、了解孩子的去向,外出时提醒安全注意事项,形成良好的家庭安全教育氛围,严防事故的发生。另外,我们还应配合上级部门做好安全自查他查,幼儿不独自外出,不跟未成年人外出,时时做好安全预防。</p> 手机网络安全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手机的屏幕对儿童的视力有严重的影响,尤其是对于两岁以下的婴幼儿来说,幼儿的眼睛屈光调节系统还没有发育完全,不能更好的调节一些强光的刺激,手机不断变化的屏幕会让孩子眼睛疲劳,导致近视。一般孩子到了13岁眼球的巩膜胶原才完全发育,要是孩子13岁之前出现了近视,可以选择正规的医院进行矫正,一般都可以恢复正常。</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孩子长时间玩手机会使专注力下降,因为在游戏里面会充斥着各种光影和声音的刺激,不利于孩子大脑的发育,同时孩子玩手机游戏时容易兴奋,不能让孩子静下心来思考和学习,甚至有些孩子会因为玩手游而上瘾。</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玩手机上瘾的孩子不喜欢和外界进行交流,从而缺乏了一定的自信心,甚至不知道如何与小朋友进行相处,长时间下去会出现交流上的障碍,甚至自闭症。</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孩子在玩手机时总是会趴着、躺着或者歪着头,什么样的姿势舒服就选择什么样的姿势,这样会容易导致颈椎病。如果孩子长期窝在沙发里玩手机的话,会导致腰酸背痛,这种不良的坐姿习惯,给颈椎带来的压力。</p> <p class="ql-block">假期期间要监控好孩子使用手机和网络,避免沉迷网络游戏和网络交友。同时做好防诈骗宣传,有针对性的对刷单、游戏账户、游戏币、游戏装备类诈骗做好预警提示,严防出现在校学生参与出租、出售、出借两卡(信用卡、电话卡)、虚拟账号和参与刷单、洗钱引流等违法违规活动。</p> 人身安全 <p class="ql-block">幼儿时期是人一生中发展最迅速、最重要的时期。所有家长和老师的最大愿望是孩子们拥有安全、健康、快乐的童年。当前社会变化日新月异,骗术花样百出,如何防止幼儿上当受骗,保障幼儿的人身安全,是家庭和幼儿园最关切的问题。</p> <p class="ql-block">孩子易走失高危场所</p><p class="ql-block">1.商场:大人专注于选购商品、试穿衣服等,很容易放松对幼儿的看管。</p><p class="ql-block">2.公园或广场:场地宽阔、人群众多,幼儿自己容易走失。</p><p class="ql-block">3.汽车站或火车站:人多拥挤,幼儿容易被人贩子盯上。</p><p class="ql-block">4.游乐场:人流多、游艺项目多,幼儿易被分散注意力,与大人走失。</p><p class="ql-block">5.超市:大型超市货架隔断多,幼儿不易区分,父母稍不留神,就易与幼儿走失。</p> <p class="ql-block">拐骗的常用技俩</p><p class="ql-block">假冒熟人。如:“我是你妈妈(爸爸)的朋友**阿姨(**叔叔)啊,她有事来不了,让我来接你”、“小朋友,你小时候我还抱过你呢。”</p><p class="ql-block">物质利诱。犯罪分子用糖果、玩具、电子设备等为诱饵进行拐骗。</p><p class="ql-block">盗窃抢劫。趁着大人看管不严,将幼儿偷走或拐走,还有人直接从自行车后座或老人怀里将幼儿抢走。</p><p class="ql-block">利用善心。有些骗子会利用幼儿的单纯、善良,采用让他们带路的方法进行拐骗。</p> <p class="ql-block">如何帮孩子建立防拐意识?</p><p class="ql-block">1.孩子独自在家时,告诉他一定要锁好门窗。当陌生人来敲门时,不管有什么理由,都不要给他开门。</p><p class="ql-block">2.家长可以整理一些关于防拐、防骗的故事,每天晚上哄孩子睡觉的时候把这些小故事讲给孩子听</p><p class="ql-block">3.要让孩子记住家庭住址、爸爸妈妈的姓名、工作单位以及手机号码等信息,以便碰到紧急情况时可以及时联系。</p><p class="ql-block">4.告诉孩子单独一个人时,一定不要接近陌生的车辆,防范危险的发生。</p><p class="ql-block">5.不要和陌生人说话,更不要吃陌生人给的东西。教育孩子有困难找警察叔叔,遇到危险首先要想办法报警。</p><p class="ql-block">6.告诉孩子如果有坏人要抓他们时,要尽量踢、喊叫、反抗、挣脱,用以引起周边人的注意。</p><p class="ql-block">7.告诉孩子一定要等家长亲自来接他,千万不要相信陌生人的“我是你爸爸妈妈的好朋友”这类说法。</p><p class="ql-block">8.时刻提醒孩子,不要随便答应陌生人的邀请。如果有不认识的人请孩子坐他的汽车或摩托车,千万不要去乘坐。有不认识的人说什么地方很好玩,千万不要跟他去</p><p class="ql-block">家长须知</p><p class="ql-block">1.尽量不要在朋友圈等公众场合晒出孩子的各种信息,如名字或者是近期的活动。</p><p class="ql-block">2.孩子放学及时去接,如果自己没有时间,提前告知自己的家人去接孩子,尽量不要拜托他人接送。</p><p class="ql-block">3.尽量不要让孩子独自在外玩耍,带着孩子在外的时候,不要因为遇到熟人聊天,或者看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就“忽视”或者“遗忘”身边的孩子。&nbsp;</p><p class="ql-block">4.在公共场所,将孩子留在自己身边。</p><p class="ql-block"><br></p> 预防侵害,守护成长 <p class="ql-block">尊敬的家长:</p><p class="ql-block">您好!近年来,少年儿童遭受性侵害的现象时有发生,给孩子身心和家庭带来沉重的伤害,为此,让孩子学会自我保护,强化孩子在校和校外的成人监管就显得十分必要,请家长们重视并学习儿童防性侵的相关知识,共同呵护孩子健康成长。</p> 什么是性侵害 <p class="ql-block">性侵害是指他人通过诱导、胁迫等方式与其发生的性接触,或在性方面造成对受害人的伤害行为。性侵害包括触摸(抚摸)隐私部位、言语挑逗骚扰及强迫脱衣观看及强行发生性行为等。</p> 知道身体的秘密 <p class="ql-block">①对于女孩来讲,女孩的乳房,生殖器官和屁股是隐私部位,是不可以给外人看或者触碰</p><p class="ql-block">②对于男孩来讲,男孩的生殖器官和屁股是隐私部位,是不可以给外人看或者是触摸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小秘密是有界限的</p><p class="ql-block">一、可以触摸的界线</p><p class="ql-block">①爸爸妈妈的亲吻、爱抚。</p><p class="ql-block">②在爸爸妈妈的陪同下,让医生、护 士检查身体</p><p class="ql-block">③亲人、朋友的正常接触(如拥抱等)。 二、对不可以的触摸大胆说不</p><p class="ql-block">①任何时候都不能把隐私部位露给别人看,即使他拿零食和玩具给你。</p><p class="ql-block">②有人要碰你的隐私部位或者露出自己的隐私部位,要马上跑开,回去告诉家长。</p><p class="ql-block">③洗澡、上卫生间时要关好门,不在外面随地大小便。</p><p class="ql-block"><br></p> 如何保护孩子的秘密 <p class="ql-block">①让孩子知道嘴唇、臀部及背心裤衩覆盖的地方等都属于个人隐私,隐私部位不允许他人随意触摸(生病时在父母陪同下医生检查治疗除外),也不能随便触摸他人隐私部位。</p><p class="ql-block">②教育孩子当发现他人触摸自己隐私部位或其他性侵害行为时,要敢于对他人说:“不”、“不要碰我”,并及时告诉老师和家长;当发现有人尾随时应迅速跑向临近人群或者大声向他人呼救、报警。</p><p class="ql-block">③教育孩子不随意和陌生人搭讪,不随意享用陌生人给的饮料或食品等。</p><p class="ql-block">④教育孩子不独自到偏僻危险的地方;未经家长许可,不在外面留宿。</p><p class="ql-block">⑤不要将孩子单独交给异性成年人看管,尤其是将孩子寄宿时,更需提高警惕。</p><p class="ql-block">⑥父母要时常与孩子交流沟通,询问孩子的学习及生活,及时了解孩子是否遭受性侵害。</p><p class="ql-block">⑦当发现孩子遭受性侵、猥亵后,要及时报告警察,不要擅自“私了”;要做好孩子安抚和隐私保护工作,防止造成心理伤害。</p> 发生危险怎么办 <p class="ql-block">①当性侵害事件发生后,尊重并保护受害孩子的隐私权,做好保密工作,要避免对受害人的二次伤害,并尽量减少对周围人的影响。</p><p class="ql-block">②及时报警。</p><p class="ql-block">③告诉受害孩子,这不是他(她)的错。</p><p class="ql-block">④了解事实真相,鼓励受害孩子说出实话,并给予支持与安全感。</p><p class="ql-block">⑤安排受害孩子去医院检查,并接受心理辅导,保存好受害证据。</p><p class="ql-block">各位家长,孩子的性教育应尽早进行,因为坏人并不会顾及孩子到底多大。儿童防性侵教育是每个父母应当尽早重视的不能再迟疑了,要让孩子知道什么是不恰当的行为,学会坚决地跟坏人说“不”。</p> <p class="ql-block">一、告知孩子基本的安全常识,主动远离危险环境,强化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不随意接受陌生人的礼物和食品。女孩子外出要与男性家长或近亲属结伴而行,避免与异性进入相对隐秘的空间(宾馆、ktⅴ等)。</p><p class="ql-block">二、年幼的孩子外出,家长必须接送。未经家长同意,不可彻夜不归或在外留宿。请家长对孩子的外出要做到“知去向、知内容、知同伴、知归时”。</p><p class="ql-block">三、家长需要甄别孩子身边的朋友、邻居、同学等,谨慎交友、远离社会不良青年。</p> 关爱留守儿童安全 <p class="ql-block">留守儿童安全教育内容</p><p class="ql-block">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父母为了生计而不得不外出打工,留下了孩子独自在家。这些孩子被称为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的安全问题备受关注,因此,留守儿童安全教育显得尤为重要。</p><p class="ql-block">留守儿童安全教育的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p><p class="ql-block">一、火灾安全教育</p><p class="ql-block">火灾是留守儿童面临的最大安全隐患之一。因此,家长应该教育孩子如何预防火灾,如何正确使用电器,如何避免使用易燃物品等。同时,家长还应该教育孩子如何正确逃生,如何使用灭火器等。</p><p class="ql-block">二、食品安全教育</p><p class="ql-block">留守儿童在家中独自生活,需要自己烹饪食物。因此,家长应该教育孩子如何正确保存食品,如何正确烹饪食物,如何避免食品中毒等。</p><p class="ql-block">三、交通安全教育</p><p class="ql-block">留守儿童在外出时需要注意交通安全。家长应该教育孩子如何正确过马路,如何避免与陌生人接触等。</p><p class="ql-block">四、网络安全教育</p><p class="ql-block">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留守儿童也面临着网络安全问题。家长应该教育孩子如何正确使用互联网,如何避免上当受骗等。</p><p class="ql-block">五、心理健康教育</p><p class="ql-block">留守儿童长期独自在家,容易感到孤独、无助、焦虑等负面情绪。因此,家长应该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与孩子保持良好的沟通,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和独立性。</p><p class="ql-block">六、应急处理教育</p><p class="ql-block">留守儿童在遇到突发事件时需要知道如何应对。家长应该教育孩子如何正确拨打紧急电话,如何处理突发事件等。</p><p class="ql-block">以上是留守儿童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家长应该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同时,家长还应该定期与孩子进行沟通,了解孩子的生活情况和安全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p><p class="ql-block">除了家长的教育,社会也应该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和保护。政府应该加大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和保护力度,为留守儿童提供更好的生活和教育条件。社会各界也应该关注留守儿童的安全问题,为留守儿童提供更多的关爱和帮助。</p><p class="ql-block">留守儿童安全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家长应该认真对待孩子的安全问题,加强对孩子的教育和关爱,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同时,社会也应该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和保护,为留守儿童创造更好的生活和教育环境。</p> <p class="ql-block">安全教育和认知世界并不矛盾,最好的安全教育不是让孩子对陌生人一律说不,而是教孩子用正确的、安全的方式与他人交流。只有学会保护自己,家长们才可以放心,孩子们才能快乐成长!</p>

孩子

家长

教育

留守

儿童

幼儿

安全

隐私

如何

陌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