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万里行

笑弥勒

<p class="ql-block">2023年6,7月间,老夫聊发少年狂,自驾游了青海,甘肃等地,整理照片时发现许多地方均与黄河相关,由此萌生把这次与前几年游历的黄河照片整理出来。自然先从源头开始。“三江源”顾名思义,这里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源头所在地。</p> <p class="ql-block">三江源位于青藏高原腹地,平均海拔4500米,周围是昆仑山,巴颜喀拉山,唐古拉山等,雪山冰川融水成为三条大江的源头汇水区,被称为“中华水塔”。</p> <p class="ql-block">三江源国家公园的面积非常大,分为长江源,澜沧江源和黄河源三部分。实际上我们到达的是属于长江源部分,在昆仑山一侧,距离巴颜喀拉山那边黄河源头的扎陵湖和鄂陵湖还有七,八百公里。不管怎么说,姑且当成到黄河源头走了一遭,反正李白有诗云“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p> <p class="ql-block">这组藏羚羊雕塑座落在海拔4768米的昆仑山囗,越过它标志着进入了可可西里无人区。可可西里平均海拔4500米,绝少植被,高原缺氧严重。我们两位七十多岁的老者沒啥反应,倒是同行两个姑娘又是高原反应又是晕车,走了几十公里便返回了,这里距长江源生态标志点还有400多公里。</p> <p class="ql-block">尽管没有太深入可可西里,但我们还是幸运地看到了高原精灵——藏羚羊!藏羚羊的毛色在荒原上成为很好的保护色,若不是年青人眼尖,凭老眼昏花的我还不一定能看见呢。</p> <p class="ql-block">女儿给我科普,说长角的是藏羚羊,小短角的是藏原羚,也不知真假。可能是不够深入可可西里,没看见野驴,狼。至于西藏棕熊(又叫藏马熊),就算了吧,听说那家伙凶得很。</p> <p class="ql-block">能够近距离与藏羚羊们和睦相处,有赖于一代代可可西里人艰苦卓绝的执法打击和严密保护,这座位于昆仑山口的雕像是为保护藏羚羊而献出生命的索南达吉,永远值得我们敬仰!</p> <p class="ql-block">从可可西里返程途中,看到昆仑山东部主峰,6100多米的玉珠峰呈现出完美的金字塔形。下图是巨大的玉珠峰冰川,正是它们为“中华水塔”三江源提供着无尽的滋养。</p> <p class="ql-block">说到巴颜喀拉山,我们这次到了巴颜喀拉山南支——四川阿坝的莲宝玉则。这是藏区著名的神山,景区海拔五千多米。</p> <p class="ql-block">论及神山,确实令人敬畏。又是高耸入云,又是怪石嶙峋,不像神仙居所,却恐有神怪出没。</p> <p class="ql-block">有的山峰如巨石随意堆成。</p> <p class="ql-block">有的山石形状怪异。</p> <p class="ql-block">巨峰间湖水如珍珠串串。</p> <p class="ql-block">山上偶遇一群岩羊,它们在岩石间行走自如,并不惧怕路上的车辆。岩羊可是雪豹的美食,电视上看过雪豹在山崖上飞奔捕捉岩羊的视频,它们都是飞沿走壁的顶尖高手,不过要想见到雪豹就太难了。</p> <p class="ql-block">在黄河九曲第一湾景点的一座小山上,山顶设有一座观景台,名为“巴颜喀拉”台,意指黄河源自巴颜喀拉山。到达山顶有1000级台阶,此处海拔3600米,幸而设置了带雨棚的自动楼梯,否则用郭德纲的话“要了亲命了”!</p> <p class="ql-block">当天风雨交加,山顶温度不足7度,在户外实在呆不了几分钟,与遭受40度高温烧烤的北京真是冰火两重天。就感觉风在吼,雨在飘,就是黄河沒有在咆哮,显得还挺温柔。</p> <p class="ql-block">在唐克镇住了一宿后,天气放晴,不甘心沒有看到最好的黄河第一湾,再次登上山顶,果然被壮丽景观所震撼。黄河如彩带从天边飘来,与白河汇合后向东流向折返点。“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p> <p class="ql-block">黄河,白河,还有一条黑河这三条以不同颜色命名的河流围成了广阔的若尔盖草原(红军走过的草地)和众多湿地,滋养着这条大河奔腾向前。</p> <p class="ql-block">第一湾折返点。</p> <p class="ql-block">在黄河第一湾下游的尕海则岔就是黄河上游的湿地之一。</p> <p class="ql-block">这里也是水鸟的天堂。</p> <p class="ql-block">黄河在第一湾转头向西,然后再转一个大弯后复向东流,经龙羊峡后到达刘家峡水库。在蓝天白云之下,刘家峡水库湖光山色,既养眼又静谧,被誉为“高原明珠”。</p> <p class="ql-block">刘家峡水库是我国设计施工的大型水库,1974年完工,可发电,防洪,也是旅游胜地。</p> <p class="ql-block">在刘家峡水库入囗,有一座建在悬崖绝壁上的炳灵寺,初建于公元420年,其最著名是在小积石山峡谷中的石窟。炳灵寺石窟与莫高窟和麦积山石窟并称甘肃三大石窟。</p> <p class="ql-block">炳灵寺石窟有众多精美石雕。</p> <p class="ql-block">其中第三窟中的石塔,是从窟中生凿出来,底座与山崖本就是一体。</p> <p class="ql-block">除了石雕,还有石胎泥塑,泥塑更加细腻,色彩也更丰富。</p> <p class="ql-block">炳灵寺石窟中最高的是唐代弥勒坐像,高27米。这时的弥勒形象与广为流行的心宽体胖,满脸微笑的布袋和尚形象大为不同。</p> <p class="ql-block">当年刘家峡水库蓄水时,淹沒了一些石窟,这座8米多长的卧佛所处位置要被淹沒,为了保护,将其分割为九块。直到2001年才又重新恢复,并修了个卧佛寺加以保护。</p> <p class="ql-block">炳灵寺不仅有石窟,其峡谷奇峰也很有特色,现在是枯水期,否则大佛在水中倒影,想想就很有意境。</p> <p class="ql-block">姊妹峰直插云霄。</p> <p class="ql-block">黄河在进入刘家峡水库时,路过炳灵寺峡谷,这里暗红色的丹霞峰群,千峰万壑,与盐锅峡,刘家峡并称黄河三峡。</p> <p class="ql-block">刘家峡水库下游不足二十公里,有一洮黄交汇景观。黄河之清,出乎想象。洮河水不大,否则洮河的浑黄与黄河的碧绿对比会更加强烈。</p> <p class="ql-block">距洮黄交汇不足十公里的永靖县城,黄河又成了我们熟悉的颜色。应了苏轼的话“派出昆仑五色流,一支黄浊贯中州”。</p> <p class="ql-block">从刘家峡向北,即黄河下游约200公里,到甘肃白银市景泰县的黄河石林国家地质公园。石林面临黄河干流河曲,大面积(50平方公里)的砂砾岩石峰,气势恢宏,奇峰绝壁,千姿百态。</p> <p class="ql-block">石林地势较高(我们所处的地方海拔1500米左右),相当凉快。2021年5月白银山地马拉松赛就在此地山中举办,地势更高,又遇极端天气,造成21人死亡的悲剧。</p> <p class="ql-block">黄河石林展现出粗犷古朴,纯天然,大构造,雄浑厚重的西部特色,与云南石林是完全不同的风格。</p> <p class="ql-block">十里长峡,如同画廊,令人叹为观止,留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这里也是“天下粮仓”,“神话”等多部影视剧的取景地。</p> <p class="ql-block">据当地人介绍,崖壁的“1380”标志,是黄河下游修水库,这是回水高程,现在已开始移民,以后再看石林就要坐船进入了。由于石林地势较高,不会被淹沒,想想水中游石林,也会是另一番风景。</p> <p class="ql-block">从黄河石林向北约170公里,就是宁夏中卫沙坡头。我们是2010年到的沙坡头。中卫是古时长安通向河西走廊的节点,这里地形多样,有大漠(腾格里沙漠),有黄河,有古城,一派边塞风光,最易引发诗人的感慨。王之涣的“凉州词”中“黄河远上白云边,一片孤城万仞山”,虽然后两句说的是玉门关,但玉门关与黄河相距甚远,估计还是从此地引发的灵感。</p> <p class="ql-block">我觉得唐诗中最具画面感的诗句就是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了。我在内蒙插队五年,草原上黄昏时分是一天中风力最小的时候,袅袅炊烟轻摇直上,不由得想起这两句诗。不过我心中的画面是草原上的炊烟,而王维写的则是大漠中的狼烟。</p> <p class="ql-block">写有“大漠孤烟”“长河落日”诗句的牌子就竖立在腾格里沙漠上。</p> <p class="ql-block">黄河紧挨着沙漠流过,正应刘禹锡的诗“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p> <p class="ql-block">以上是我们在黄河上半段的取景点。</p> <p class="ql-block">黄河在内蒙向东流淌了几百公里后,在山西河曲县转头向南。我们是2019年到的河曲。河曲紧临内蒙和陕西,称为鸡鸣三省之地。当年晋商走西口的西口古渡也在这里。在这里我们看到的黄河水非常清澈。</p> <p class="ql-block">河曲临隅公园中隅曦楼,据说是仿鹳雀楼而建,即王之涣写出“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之处。</p> <p class="ql-block">文笔塔是河曲标志性建筑,建于清乾隆年间。日出时文笔塔的影子可到达河对岸内蒙大口村,该村口正好有一块巨石如砚。文笔塔又称状元塔。</p> <p class="ql-block">山西临县的碛口古镇,曾以“水旱码头小都会”著称。随公路铁路的发展,这里已繁荣不再。</p> <p class="ql-block">碛口明清商业建筑群和民宅深院成为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备选。</p> <p class="ql-block">距碛口上游约十公里,1948年3月中共中央在此处东渡黄河,前往河北西柏坡,在那里指挥开展了解放战争的三大战役。</p> <p class="ql-block">黄河离开碛口后一路向南,在晋陕峡谷中蜿蜒曲折,形成蛇曲样的众多河湾。有道是“天下黄河九十九道弯,最美不过乾坤湾”。乾坤湾位于陕西延川县,黄河在这里流出一个漂亮的“欧米茄”形大转弯,俯看犹如一个大大的太极图。传说伏羲氏在此仰观天象,俯观地法,始作八卦。</p> <p class="ql-block">2010年10月,到额济纳看胡杨林返程途中来到黄河壶口。刚到这里,颇有些失望,大名鼎鼎的壶口瀑布却是一大片平静的石滩(当时是枯水期,丰水期这里也都会被淹没)。</p> <p class="ql-block">等到了峡口,确确实实被震撼到了!银河倒泻,浊浪掀天。李白的诗句“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如今龙门(陕西韩城)的黄河怕是再也不咆哮了,真正始终咆哮的只有在这里了!</p> <p class="ql-block">“崖谷吐吞成雾雨,蛟龙战门作风雷”的诗句原是描写激流中三门峡砥柱石的壮景,此刻却是壶口瀑布雄姿的写照。</p> <p class="ql-block">壶口景区有一龙洞,丰水期会被淹没,枯水期可下去,在此能够真正体会一把“黄河倾落九天来”的味道。</p> <p class="ql-block">黄河由南向转为东向拐角处是潼关,也是渭河与黄河交汇处。</p> <p class="ql-block">潼关除了古城,还以肉夹馍著称。</p> <p class="ql-block">今年7月5日,我们来到三门峡水库。在三门峡山体上“万里黄河第一坝”是当年李先念所书,表明这是在黄河上修建的第一座大型水库。大坝上写着“黄河安澜,国泰民安”八个大字表明当时要治理黄河水患的宏大决心。</p> <p class="ql-block">下图是建坝前三门峡的照片,上图是画家吳作人1955年的画作,唯妙唯肖。当时河中两座石岛和一个半岛把黄河切分为三股激流,分别称为鬼门,神门和人门,所以称为三门峡。</p> <p class="ql-block">这是从大坝分别向上游库区和下游看。大坝上有一个“一步跨两省”(陕西和河南)的标志。建坝往往是上游吃亏,下游受益,因此上游的陕西与下游的河南山东对建坝的态度截然相反。由于当年负责设计大坝的苏联专家并不懂黄河泥沙情况,大坝建成后下游粮棉丰收,上游渭河河口积沙,连年水灾。第二年就不得不开始改造,投巨资进行两期改造。至今陕西还有炸坝的呼声。</p> <p class="ql-block">三门峡下面有一巨石,其名如雷贯耳,称为“砥柱石”,中流砥柱成语即从此来。过去船只冲出三门峡后,方向难辨,极易翻沉,船工的经验是冲向砥柱石,利用石前巨大的回流安全通过,所以此石又称“朝我来”石。唐太宗为此石题写“砥柱山铭”,据说曾刻于砥柱石上,现已不存在。其中“茫茫禹迹”指相传大禹治水时用神斧劈开砥柱石。</p> <p class="ql-block">我们在三门峡时,大坝沒有放水,坝下成了水鸟的天堂,砥柱石下也没什么水,显不出挺立激流的雄姿。</p> <p class="ql-block">在我们去的第二天(7月6日),大坝就开始放水冲沙了,刚好错过。</p> <p class="ql-block">原来坝下面石滩是可以上去的,还号称是“马尔代夫三门峡分夫”。今年(2023年)大年初二,人们在滩上玩,大坝突然放水,有不少人被冲走,有伤亡。这是当时的新闻照片。</p> <p class="ql-block">2020年10月,曾到访开封。这是开封铁塔公园。开封铁塔建于北宋,有近千年历史。该塔其实是木塔,因外饰为褐色琉璃,酷似铁铸,故被称为铁塔。</p> <p class="ql-block">黄河在开封己成悬河,一旦决口,开封铁塔也会淹掉一半,更不用说市区了。</p> <p class="ql-block">黄河上有不少浮桥,开封黄河浮桥是其中之一。浮桥没有桥墩,安装便利,可能跟黄河水位不定,也没有固定通航有关。</p> <p class="ql-block">黄河在山东东营流入渤海,2011年2月第一次来到黄河入海口,从照片中服装可见,春寒料峭,河冰尚未融化,通往河海交界处的游船还沒开航。</p> <p class="ql-block">2012年6月,全家再次来到此地,无奈又赶上小浪底水库放水冲沙,下游全线停航,又沒有坐成船。</p> <p class="ql-block">不过黄河河口大片湿地的景色确实迷人。</p> <p class="ql-block">众多水鸟在此棲息,此地成为它们的天堂。</p> <p class="ql-block">最后用一张网上下载的河海交汇的照片作为结束,当然有机会还是要用自己的照片把它替换下来。这次记述整个黄河,并未经事先周密策划,如已走过的临河大城市如兰州,银川,洛阳,郑州,济南均无照片记录。就这样把这些年照片凑一凑,忽然感到黄河之精美绝伦,之丰富多彩,之雄伟壮阔,真如一本永远读不完的长卷。正是“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p> <p class="ql-block">以上是我们在黄河下半段的取景点。</p> <p class="ql-block">全流域取景点。黄河全长约5464公里,故称“万里行”之不谬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