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印象

简一

憨卫东 <p class="ql-block">宁夏素有“塞北江南”之美誉,更是夏季避暑游玩的好去处。今年夏天,应朋友之邀,我带着家人开始了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从郑州坐飞机到银川,人还没到机场,心里却早已有了“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美景象了。</p> <p class="ql-block">说来也巧,到宁夏的几天,正是多云的天气,听朋友说,这天气正适合游玩,因为在宁夏,但凡出来太阳,在没有树荫的地方,还是比较热的,而且紫外线照射特别强。我们一行四人当晚到达银川,朋友派车接机,一路上,目之所及,绿树环绕,蓝天白云,徐徐清风伴着花香,沁入心脾,格外舒爽,入住酒店后,朋友安排了丰盛的晚宴,那别具一格的款待,那种仪式感,更让我们感受到银川的热情,席间上了一道烤全羊,特别有意思,当音乐升起时,两位盛装的女子手捧美酒,翩翩起舞,把象征着“美好、祝福、热情”的佳酿敬给尊贵的客人,让我们备受感动,格外感激。</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我们按照朋友的安排,开始游览宁夏的的几个景区。第一站,我们游览黄河古渡口,这是一处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湿地公园、中国最佳生态休闲旅游胜地,宁夏八景之一。穿过长长的连廊,我们漫步进入景区,举目四望,辽阔而高远,狂放而富有野趣,一处处的沙漠柴胡、沙漠柳树等肆意的生长,在无垠的沙漠里彰显着它们倔强的生命力。我注意到:在一些植被处,安置了滴灌系统,每棵树下面都有点点细流滋养着沙漠植被,既方便浇灌,又能节约水资源,一举两得。科技的助力使荒凉的沙漠渐渐有了勃勃生机。期间,我们一会坐牛车、一会骑骆驼、一会乘游船,移步换景,累并快乐着,随着交通工具的变换,我们也游览了一个又一个景点,吱吱呀呀的牛车将我的记忆带回了童年时期;骑上高大的骆驼,深深体会到“沙漠之舟”的坚强执着,朋友周到的安排、无微不至的照顾,更让我们暖意萦怀,心生感激。</p> <p class="ql-block">我们游览的黄河古渡在明清时期就极负盛名。滔滔万里的黄河在宁夏平原穿过,曲曲折折历程400余公里,在宁夏留下了诸多的渡口,黄沙古渡就是其中之一,它位于银川市向东52公里处的黄河东岸,在这里,我们登高东望,浩瀚无垠的黄沙绵延无际;隔河西眺,则是一片一望无际的绿色田野。滔滔黄河水,孕育了宁夏的文明与繁荣,给茫茫沙洲带去了生机与希望。古老的母亲河从这里向北奔腾而去,汇流入海,给人留下无限遐思。浩瀚无垠的大漠风光、绿草如茵的滩涂湿地、风景如画的塞外奇景、九曲黄河的古韵风姿,如同一名美娇娘,不断掀开神秘的面纱,让远来的游客感受了它的神奇与魅力。</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我们开始游览宁夏水洞沟和西部影城。宁夏水洞沟景区位于宁夏灵武市临河镇,距离银川市19公里,占地面积7.8平方公里,这里是中国最早发掘的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也是中国保存最完整的长城立体军事防御体系之一。水洞沟被誉为“中国史前考古的发祥地”、“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史前考古的发祥地。1923年,法国神父、古生物学家德日进和桑志华在宁夏的水洞沟发现和发掘了很多旧石器时代的石制品,打破了当时很多学者"不相信有中国的旧石器时代,尤不相信有中华民族之石器时代"的说法。这是中国发现旧石器时代文化的第一次,此后,他们开始相信中国境内有旧石器时代人类寄居。两位科技工作者的发现结束了亚洲和中国"没有旧石器"的历史,更让世界重新认识了中国。</p> <p class="ql-block">我们走走停停,一路走,一路看,可以说,水洞沟既有黄河古渡口同样的大漠景观,又有不同于黄河古渡口的娴静柔美,这里不断看到一段段古长城的遗址,在风沙漫漫的西北边塞,一段段突兀的长城,让人又不禁想起古代战争的旌旗猎猎、铁骑争鸣,眼前的烽火台早已成了一段历史的见证,那段烽烟四起的岁月,早已被埋藏在茫茫沙丘,淹没在历史的风云中。古代的这段长城是抵御蒙古骑兵南下的屏障,而今这段长城却是宁夏和内蒙古的分界线,我们登临长城,极目远眺,这里都是祖国的大好河山,哪里还有鼓角争鸣的战场硝烟,长城横跨两省,站在上面,凉风拂过,仿佛在告诉世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即在眼前,怎不让人倍感振奋和幸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一路走来,我们远眺峡谷、瀑布,近游湖泊、溪流,不一会,一处湖泊挡住去路,我们在朋友的带领下乘船游览,更增添了一种别样的情愫,船行碧波中,人在画中游,湖水清澈见底,时有野鸭在湖面穿梭,蓝天白云倒影湖底,两岸山峰倒立湖中,溪流从中穿过,景色绝美,令人心旷神怡。</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本应该接着去北堡西部影视城,但两个孩子感觉很累,便没有继续游览,但影城的独特魅力却早已铭刻心间,记得上高中的时候,就读过张贤亮的作品《牧马人》,他的不少作品就是在西部影城拍摄的。据朋友介绍,西部影城曾是古西夏的王朝心脏所在地。在这座古城中,如今还保留有两座古代城堡的遗址。这两座古代城堡的遗址就是文明全国的镇北堡古城。这些古城堡现在已经成了银川市的文物保护单位和电影制作人喜爱的影视城了,镇北堡影视城已经被人们誉为中国影视界的“中国一绝”。特有的西域大漠风光,加上有着厚重历史感的古城堡,使得镇北堡西部影视城有着不同于国内其他影视基地的特点,这种特有的西部沙场味使得这座影视基地颇受国内外导演的喜爱。是中国三大影视城之一,也是西部唯一的一座影视城。很多优秀的影片在这里拍摄,这里也成就了很多的影视明星,在国内国际上获得了很多大奖,为我国的电影事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介绍美轮美奂,却不能观其实,多少有些遗憾,镇北堡西部影视城的美丽也只能下次去银川再一睹芳容了。</p> <p class="ql-block">写到这里,忽然又记起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的故事,红军到达陕甘宁边区,其中到达之一的地方就是宁夏的六盘山,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馆即位于隆德一侧的六盘山主峰之上,是自治区党委、政府为纪念红军长征翻越六盘山及长征胜利70周年而修的红色旅游景点。纪念馆面积2159平方米,由“红军不怕远征难”、“红旗漫卷西风”、“三军过后尽开颜”、“不到长城非好汉”四组展馆组成,再现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及三次经过六盘山区时战天斗地的浩然正气,“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碑”赫然屹立,“长征精神永放光芒”几个大字熠熠生辉。六盘山气候清爽,小桥流水,阡陌纵横,牛耕于田,鸡鸣于野,茅舍土屋,炊烟袅袅的古风雅韵显现无疑,一些石碾、石臼、水磨、油坊、木犁、木耧、木车、木桶、瓦盆、瓦瓮、凉帽竹笠、毡祯蓑衣、八耳麻鞋、城枕麻帐、火炕草席、甲马云子等等物件陈列其中,更增添了这里古朴厚重的文化气息。</p> <p class="ql-block">尽管我们没能尽情游览宁夏风光,但要写宁夏印象,还要科普一下宁夏回族自治区的情况,宁夏位于黄河中上游、简称‘宁’、东临陕西、北接内蒙、南于甘肃相连、土地面积6.64万平方公里,是我国唯一的省级回族自治区、成立于1958年10月25日,被称为是‘穆斯林之乡’,人口600多万、回族人口占全区人口的1/3、多民族在这里团结友爱、安居乐业,展现着祖国民族大团结的繁荣景象。这里早在3万年前就有人类繁衍生息、古老的黄河文明、神秘的西夏历史、美丽的塞上明珠、雄浑的大漠风光,在西部大开发后慢慢的被世人所了解并走向世界。</p> <p class="ql-block">“天下黄河富宁夏”,黄河全长5464公里、流经宁夏就达397公里,黄河从甘肃黑山峡进入宁夏境内,水流平缓,水面宽广,为宁夏创造了富饶的黄河河套灌区,著名的贺兰山就位于宁夏和内蒙的交界处,宁夏的气候早晚温差大就要归功于贺兰山,因为贺兰山阻挡了西伯利亚寒流的侵袭,也阻挡了腾格里沙漠的东移,成了银川平原的天然屏障,更是宁夏的大氧吧。在宁夏南部的另一座名山就是红军长征最后翻越的一座山脉六盘山,因盘山古道要经六盘才能到达山顶、故名六盘山,伟大领袖毛泽东在这里留下了千古词篇《清平乐、六盘山》:“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其词意境高远,气势恢宏,俯视千古,仿佛让人们看到了中国革命辉煌的前景。</p> <p class="ql-block">三天的行程,亲身目睹了一处处美丽的景点,更感受到宁夏一帮朋友的热情好客。那一望无际的沙海、那执着前行的“沙漠之舟”、那一路叮当作响的牛羚、那黄河性感的曲线,只有身临其境才能体会,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绝句也只有缘起宁夏的旷大豪迈才能诞生。</p> <p class="ql-block">“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这样的塞上江南,又怎能不是人们梦中追寻的地方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