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女人暑期快乐行:登橘子洲头、拜开福寺、访岳麓书院。

明立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橘子洲头位于橘子洲的南端,橘子洲则位于长沙市区对面的湘江江心,是湘江下游众多冲积沙洲之一,形成于晋惠帝永兴二年(公元305年),距今已有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橘子洲头,西望岳麓山,东临长沙城,四面环水,绵延数十里,狭处横约40米,宽处横约140米,形状是一个长岛,是长沙重要名胜之一,橘子洲介名山城市间,浮袅袅凌波上,被誉为“中国第一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次旅游我最想来的地方就是橘子洲头。我的童年和青年时期是听着毛主席的话、读着他的语录和诗词长大的。橘子洲头是一片生机勃勃的土地,是风华正茂的世界。站在这里他老人家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诗词:《沁园春•长沙》出现在眼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他老人家年轻时的理想和气魄在这首诗中体现的淋漓至尽!他说到做到,实现了他的理想:给了人民一个新的国家👍👍👍他领导的国家人民当家作主、安居乐业,人人向善,人民有信仰,有理想有抱负,大家学雷锋做雷锋,祖国一片祥和!怀念那个时代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这里人山人海,大家顶着烈日,忍着酷暑,不远万里来这里领略毛主席年轻时的风采!人民热爱毛主席,想念毛主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湘江边上留个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瞻仰完毛主席我们又拜了古开福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始建于五代的开福寺,千多年来,历经沧桑而佛光璀璨,历代高僧大德开悟众生,始终成为古今湘楚大地的佛教名片,成为普罗大众心目中一脉不息的温暖。然漫长的生存变迁和厚积的历史文化,一直静卧于晨钟暮鼓,鲜为人知。随着国家宗教政策的落实,改革开放的深入,开福寺感沐国恩,厚德载福、慈善济世,逐渐成为长沙佛教文化的地标。在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开福寺将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以宗教中国化为方向,力行实践爱国扬善的佛教文化精髓。所以开辟陈列馆,以艺术的表达,展示历代变迁中的寺院脉络,纪念先贤大德,祈福国泰民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毛泽东与湖南大学渊源深厚。一九一七年至一九一九年,毛泽东曾两度寓居岳麓书院半学斋湖南大学筹备处。书院独特的教育理念及书院讲堂"实事求是"、"整齐严肃"等碑刻匾额所蕴涵的文化精神对青年毛泽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此间,毛泽东提出了岳麓山新村建设的构想,与蔡和森等共同组建了新民学会,组织了赴法勤工俭学的活动;一九一九年,毛泽东在湖南大学前身之一湖南商业专门学校主编《湘江评论》,后转移到湖南大学筹备处上世纪五十年代,毛泽东为湖南大学亲自题写校名;视察湖南期间重游岳麓</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参观岳麓书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岳麓书院是我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北宋开宝九年(976)潭州太守朱洞创建。元、明、清在此相沿办学。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改为湖南高等学堂,1926年定名湖南大学。宋祥符八年(1015)真宗赐"岳麓书院"额.张拭、朱熹、王阳明等思想家曾来院讲学。书院对湖湘文化教育产生过重要影响。建筑物多为明清遗构,抗日战时期,部分被毁,院内保存有大量碑刻匾额。1956年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1年后分期修复。保护范围,东至湖大礼堂,西抵爱晚亭停车坪勘下,南抵上山公路路基护坡,北自簧门池北塘基往西至望江楼坳下一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习主席说:我国有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决定了我国必须走自己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扎实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向要同我国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span></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作为中国书院的典型代表,岳麓书院是中华文化的明珠,是人类文明的瑰宝。在传统社会,岳麓书院秉承"传道济民"的宗旨,传承文化,创新学术,作育英才,推动了中华文明的进步,促进了中国历史的发展。今天,这座承载千年历史的文化殿堂,仍在发挥着人才培养、学术研究、文化传播等作用,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谱写着新的篇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惟楚有材,於斯为盛。"从岳麓书院到湖南大学,跨越古今,反映了中国文化传统的变迁,体现了中国高等教育的演进。岳麓书院的千年学脉,是湖南大学日新日进的深厚根基,是中国高等教育蓬勃发展的强劲动力,是中国文化继往开来的宝贵资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今天的日程圆满结束,虽然把我们热懵了😃深刻体验了烈日炎炎,汗流浃背的感觉,但学到了在家里学不到的东西,体验了在黑龙江体验不了的生活,了解了蹲在屋里听不到、看不到的不一样,值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接了这里人杰地灵的地气,采了这里的智慧能量,我的俩外孙女儿一定会前途无量的🙏🙏🙏愿毛主席的光芒照亮她们!愿我的小外孙女儿明年考上理想的大学💪💪💪🙏🙏🙏</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