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时值八一建军节,</b><b style="font-size:18px;">为了引导少先队员们厚植爱党、爱国、爱人民的情感,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相传,</b><b>九江市濂溪区德化学校四(4)中队的少先队员们来到了九江市烈士纪念馆,当值一日“红领巾讲解员”。</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序厅</b></p> 柯璟晗 <p class="ql-block"><i>迎面的主题雕塑,生动塑造了九江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英雄群像。浮雕两侧镶嵌着“受豪绅地主压迫生也痛苦、为工农群众解放死亦光荣”的巨幅对联。</i></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第一展厅之历史篇</b></p> 李文轩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赣北建党</b></p><p class="ql-block">“<i>五四”运动后,恽代英、方志敏、赵醒侬先后来到九江传播马克思主义。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进步思想在九江风起云涌:1923年10月,九江团支部建立;1925年1月,中共四大提出“在尚未有我们组织的其他工业区及大都市,如东三省、河南、重庆、九江、芜湖、福州等地应努力开始(建立)党的组织”,根据这一精神,中共南昌特支着手在九江建立党的组织,1925年7月,中共九江党小组建立。九江成为继安源、南昌之后江西最早建立党组织的地方之一。随后,各县党支部或党小组相继建立</i></p> 马也淇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苏区烽火</b></p><p class="ql-block"><i>1927年7月,叶剑英与贺龙、叶挺、高语罕、廖乾吾等五人在九江市城区甘棠湖以游船为掩护,召开紧急会议,(史称“小划子会议”),会议决定大军开赴南昌,举行南昌起义。会后,贺龙、叶挺部队随即开赴南昌。8月1日,南昌举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革命军队和土地革命的序幕。</i></p> 谭豪杰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苏区烽火</b></p><p class="ql-block"><i>1927年“八七”会议后,毛泽东、卢德铭在修水等地领导了著名的湘赣边界秋收暴动,起义遭受严重挫折后,随即转兵井冈山,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i></p><p class="ql-block"><i>赣北各地工农武装暴动风起云涌,此起彼伏,从1927年4月至1930年5月,先后有修水西尹暴动、全丰暴动、杨祠暴动、德安铁石山暴动、星子暴动、永修甘棠暴动、武宁月坪暴动、九江县港口暴动、都昌茅垄暴动等数十起,暴动范围遍及全市。这些暴动,壮大了革命队伍,锻炼了革命骨干,开启了革命新局面,为湘鄂赣、岷山、赣东北苏区的创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i></p> 沈乐荣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共赴国难</b></p><p class="ql-block"><i>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次日,中国共产党即向全国发出通电,号召“全中国同胞、政府与军队团结起来,筑起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寇的侵掠!”周恩来两上庐山与国民党当局进行谈判,共商国共合作,共御外侮。不久,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坚持在修武瑞和都湖彭的红军游击队被编入新四军第一支队第一团,开赴抗日前线;岷山红军游击队留驻原地坚持抗日。驻守九江的国民党军队取得了万家岭和庐山保卫战的重大胜利。赣北人民在血与火的八年抗战中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动人诗篇。</i></p> 罗少阳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共赴国难</b></p><p class="ql-block"><i>1939年1月,胡茂赏在庐山甘露寺成立了庐山抗日游击队,任队长。游击队采取灵活多变战术,给日顽以沉重打击。游击队从初期的30人,发展到300人。1941年4月,胡茂赏不幸受伤被俘,日军以高官厚禄诱降。胡茂赏怒斥日军:“我宁可做中国的鬼,决不做日寇的官”,并拒绝治伤,坚持绝食斗争,最后在宪兵司令部跳楼壮烈牺牲。邑人称赞他:“受创不医,宁死不降,大节足寒倭寇胆;报仇以铁,洗耻以血,成仁永系国人心!”</i></p> 蔡耘绮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喜迎解放</b></p><p class="ql-block"><i>1949年4月2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西起湖口,东至江阴,在千里江面上强渡长江。九江船工不顾个人安危,冒着枪林弹雨,运送解放军。1949年4月21日夜,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三十七师一0九团攻占长江江心阵地彭泽县的八保洲(今棉船镇)。八保洲成为江西省第一个迎来解放之地。</i></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第二展厅之英烈篇</b></p> 杨鑫磊 <p class="ql-block"><i>九江是一块红色的土地,许多九江儿女在党的领导下,舍生忘死,敢于牺牲,为中国革命作出了杰出贡献和重大牺牲,截止2013年6月,九江在册烈士有16618名,其中修水县在册烈士10333名,是江西省六个在册烈士过万人的县之一。为缅怀先烈,布展时选取了20名曾经在九江战斗或牺牲的非九江籍烈士、40位九江籍烈士,以及辛亥革命以来6名九江籍英烈事迹进行陈展,以供凭吊和缅怀。</i></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第三展厅之诗抄篇</b></p> 冯鑫晨 <p class="ql-block"><i>本厅展示的是曾经在九江战斗或牺牲的九江籍和非九江籍共产党人、革命志士的狱中题诗或绝笔。诗词体式多样,旧体诗和新诗、格律诗和自由诗并存。字里行间,洋溢着革命先烈的浩然正气、崇伟节操、奋斗精神。布展时辑录了部分烈士诗篇,供大家品读,以传承红色基因,凝聚初心力量。</i></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结束语</b></p> 王亦轩 <p class="ql-block"><i>这是一幅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从赣北建党,到雄师渡江,再现了中国革命在赣北大地的光辉历程。这是一座座彪炳千秋的永恒丰碑,镌刻了九江人民在这块红土地上不畏强暴,艰苦奋斗,勇于牺牲,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祖国富强建立的不朽功勋。这是一阵阵催人奋进的战斗号角,从鄱阳湖畔,到幕阜山麓,将激励着赣北人民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恪尽职守,在不同岗位上,为实现中国梦作出更大的贡献!</i></p> <p class="ql-block"><b>四(4)中队的少先队员们争做红色故事的讲述者、革命精神的传承者、革命文化的传播者,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肩负起少先队员的光荣使命。</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