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图片/网络提供</p> <p class="ql-block">这几天一直刷屏的“鸡娃不如鸡自己”</p><p class="ql-block">到底是啥意思?为此,还特地去查了一下度娘,原来就是一个网络流行语。</p><p class="ql-block">“鸡娃不如鸡自己”是指:</p><p class="ql-block">激励鞭策孩子学习不如激励鞭策自己更优秀。</p><p class="ql-block">【深刻理解】</p><p class="ql-block">只有靠自己的努力才能取得真正的成就,光靠被家长推动,只能取得表面上的成功,而不能获得实质上的成就。所谓「鸡娃」指的是过度培养、过度关注孩子的现象,通过各种方式为孩子创造优越的条件,来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或竞争力,但这种方法往往会给孩子带来极大的压力,失去了学习的本真和自我发展的空间,所以,你认同这句话吗?</p><p class="ql-block">我个人认为应该辩证看待这句话,</p><p class="ql-block">【鸡娃】不一定就是孩子全程被家长推着走,反之,有父母的监督和引导陪伴, 孩子学习的更有自信,学习成效会大大提高。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自律性,养成好的学习习惯。</p><p class="ql-block">【鸡自己】会让我们与时俱进,不断成长。会让我们打开格局,观念更新不守旧,眼界会更开阔。同时也起到了一个“以身作则”的好榜样。</p> <p class="ql-block">不管是“鸡娃”还是“鸡自己”,本身都没有错,但娃发展的上限不仅取决于他们自己,更取决于父母提供的“规划和平台”。“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孩子会打洞。”这句老话除了说明基因的重要性,更强调了父母的眼界和能力。</p><p class="ql-block">所以咱们不得不承认基因确实很重要。</p><p class="ql-block">有的孩子天生聪颖,后天只需要指点得当,就能一路扶摇直上;</p><p class="ql-block">而有的孩子接受事物的速度相对慢一些,需要我们更多的耐心。</p><p class="ql-block">人和人本就不同,无需把重心放在“别人家的孩子”身上。你看到了好的一面,却看不到背后的一地鸡毛,何苦折磨自己?</p> <p class="ql-block">还有一点平台也很重要。</p><p class="ql-block">公司,是职场人的平台;父母,是孩子们的平台。</p><p class="ql-block">一个孩子能发展到什么程度,除了自身努力,更多就是父母提供的平台和资源。换句话说:你能为孩子拖什么底?</p><p class="ql-block">说难听点,你若是一个“拿不出手”的父母,没钱没资源没能力……又凭什么要求孩子靠自己出人头地,为家族发扬光大?搞笑呢。</p><p class="ql-block">人的一生,说长也长,说短也短。</p><p class="ql-block">努力是一生,躺平也是一生。到底怎么选择?其实决定权在我们手里。</p><p class="ql-block">别总是抱怨35岁找不到工作,有能力的人在哪里都吃香;</p><p class="ql-block">别总是吐槽孩子的学习不好,有规划的父母会提前准备。</p><p class="ql-block">抱怨没用,吐槽无效。动起来吧。</p><p class="ql-block">成长成长,并不是到了研究生毕业就可以停滞。一个人的成长,可是终生的呀!</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你如何理解“鸡娃不如鸡自己”?</p><p class="ql-block">欢迎评论区讨论留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