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2日,几天几场雨后放晴(春城昆明雨季时,太阳和雨水一天里一般是交替着来的),我们从昆明市区驱车约60公里来到这里,看看昆明周边6大古村之一的福安村。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下图来自网络</span></p> 福安村属于云南省,昆明市,晋宁县,晋城镇,在滇池东南岸,依福安山而建,坐北望南,呈南北向延伸的条状村落。原名<b>黄土坡</b>,明末战乱后,据“居之安、平为福”之意,更名为福安,其行政村域面积1.23平方公里,村内具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 <b>花灯歌舞、抬山神、刺绣技能、舞龙</b>等,有保存较为完整的<b>“滇中一颗印”</b>式古民居20余所,2013年8月被住建部命名为<b>“中国传统古村落”</b>。 从这里挂满花伞的小巷进入,阳光透过花伞斑驳地照在青石板路上和两边古建筑上: <b>“滇中一颗印”</b>:也许你在大理、丽江等很多古镇都看到过,昆明地区汉族、彝族普遍采用的一种住屋形式,类似北京的四合院。由于整个宅院外观方方整整,远观和俯瞰均如一块印章“盖”在地上,所以当地人俗称这种建筑格局为“一颗印”: 下图来自网络,是非遗的展示点,里面有些什么呢?稍后叙述: <h5><span style="font-size:15px;">下图是大门口</span></h5> 时至今日,福安村依然保留下了20所清朝的老宅: 其中已挂牌保护的古建筑有11所,这里是<b>六坊古建筑</b>,今天都关着门,应该都是一颗印: 农村的“一颗印”民居,为了适应村民的生活习惯和方便干农活,堂屋一般不安装格子门。院内为一楼一底楼房,正房三间,底层一明间两次间,左右两侧为一楼一底吊厦式厢房,厢房的底层一般各有两间,称为“三间四耳”: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下图来自网络</span></p> <b>悲悯寺,</b>300多年了,里面有村史展,村民在这纳凉、喝茶、打牌: 悲悯寺的后面山上就是300多年的<b>关圣宫,</b>(关着门,古村很多还在修缮),看看网络图: <br><b>古巷古井:</b> <h5>下图来自网络</h5> 还有一台老拖拉机: <b>非遗文化:</b>前面说到那“一颗印”里是非遗,我们进去看看<b>:</b> 福安古村里的“<b>倪家汉绣”</b>:倪家世代擅长汉绣,倪源均是福安村唯一精通汉绣的男子……他在云南第一个将昆明周边流行的汉绣运用到10厘米的高跟鞋上。2009年起通过互联网售卖全手工绣花鞋,现客户遍及国内,日本、澳洲。倪源均正在将汉绣申请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br><br>他自家老房子就叫“一颗印”我们进入见到了本人,我觉得最为神奇的是,这刺绣能用老式缝纫机绣成!关键正在绣花的也是一位小伙子(看似他的学徒),他很淡定的说:老式缝纫机就是可以用来刺绣的。 <p class="ql-block"><b>美食:</b>据说今年4月福安村搞了热闹非凡的长街宴,大概是这个样子的(来自网络):</p> 我们在这里看到有2-3家餐馆: <h5>下图左右两边是粉笔写的菜谱</h5> 还有一家小吃米线、饵块小店。 经过整治、拆改、维护,如今的福安村,花团锦簇: 这里有两位名人: 附近古村还很多,中华文化渊源流长,都可以去看看。<div>以上图片,除备注外,均由取舍拍摄。</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