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3年六月底七月初我随中国国际海洋摄影协会福建分会组织的川西南采风活动,以人文为主,深入到古镇、古村落、古民居中进行探访,收获满满,我已在行摄于川西南人文篇中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全面进行了描述。这里主要以风光为主,展示川西南美丽的湖光山色。我们这一路游走于这山涧湖泊之中,体验着邛海恬静而梦幻之意境,欣赏这寸冬海子的山中有水,水中有山的奇特景色,漫步在泸沽湖各景区探访着这里的民风民俗,观赏着这里的旖旎风光,感受着情人滩上浪漫氛围,倾听着这里有关摩梭人和格姆女神的美丽传说,这既是一次采风活动体验,也是一次美好的生活享受。这应该也就是我们所要追求的丰富多彩的慢生活吧。</p> <p class="ql-block">这是西昌市的邛海,我们一大早就起来为看这邛海美丽的日出景观。我们今天来邛海也是专为这日出而来,为记录这邛海之美,我动用了无人机、相机和手机一起上阵,但是水平有限,还是没拍出它应有的美丽。</p> 邛海如同中国一些高原湖景一样,以恬静著称,景色四季各异,夏日湖水盈盈,彩霞耀眼,山寺渔村,相映生辉。我们来到这里便看到这梦幻般的景致。 摄影师们早早在这里选择最佳机位架起了各自的“长枪短炮”等待太阳升起的那一刻,希望能捕捉到美丽时光。 <br><br> <br>对邛海的形成也有多种说法,众说纷纭。诸如牛轭湖说、古弯曲湖残余说、安宁河东南流的古河道说、堰塞湖说;不过,影响最大的算是邛海地震下陷说了。<br> 总之,邛海成因众说不能完全成立。邛海的成因仍然是一个千古未解之迷,还有待地质和文物、考古专家的进一步考证确认。如此大的集水面积,其水源来自何处?据专家考证,邛海水源有四:一是邛海水面31平方公里的大气降水;二是流入邛海各溪流及其区域范围的地表径流;三是邛海外冲积层间的地下径流;四是岩溶及其岩裂隙水补给。 <br><br> <p class="ql-block">诱人的邛海景色,与西昌晚间皎洁的明月,形成“月出邛池多诗意情怀。如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在浏览邛海后对其景色大加赞叹,兴奋不已,并在其游记《马可.波罗游记》中写道:“碧水秀色,草茂鱼丰,珍珠硕大,美不胜收,其气候与恬静远胜地中海,真是东方之珠啊。”“清风雅雨建昌月”这则古谚中的建昌月,说的就是这里,所以在邛海边你会看到几处弯弯的月亮造形雕塑。</p> <p class="ql-block">我们离开西昌进入了木里藏族自治县境内,途经位于木里藏族自治县县城西北部海拔3404米的康坞山顶,距县城35公里的寸冬海子,海子面积5000多亩,属高原积水湖泊。</p> <p class="ql-block">海子呈南北走向,四面环山,山上森林茂密,绿草成茵,古木参天。山环绕着水、水倒映着山,形成了山中有水、水中有山的奇特景观。春夏秋冬四季,景色各异,各具特色。我们来到这里正是盛夏时节,蓝天白云、山峦湖畔,水草的触感、展示着一幅动人的山水画卷。一切都显得那么宁静而祥和,好一处不染纤尘的方外净土。</p> <p class="ql-block">寸冬海子位于在凉山之中,在深山中的它悄悄的绽放着美丽。这里融汇了山、树、海、花等景观,形成了一副美丽的自然画卷。这里尤其出名的便是那浮岛,它并不是真正的岛屿,而是由草甸组成的一块块可移动的浮岛,从远处看便像真正的岛屿一般。据说这里才是英国作家詹姆斯•希尔顿著名小说《消失的地平线》中所描述的“世外桃园”香格里拉。</p> <p class="ql-block">香格里拉别名叫香巴拉意为人间天堂(是一个虚构的地方),最初由英国作家詹姆斯·希尔頓于1933年的小说《消失的地平线》中提出。这个故事描述了一群人在喜马拉雅山脉深处发现了一个遥远的神秘乐园,被称为香格里拉。在小说中,香格里拉被描绘为一个美丽而宁静的地方,气候宜人,居民长寿且幸福。这里的人们生活简单,追求内心的宁静和心灵的升华,与外界的纷争和战争隔绝。它象征着一种乌托邦式的理想国家或人间天堂。</p> 尽管香格里拉只是虚构的,但这个词汇后来被用来描述现实中的某些地方,尤其是风景秀丽、宁静祥和的地方。实际上,中国云南省的一个城市就采用了这个名字,吸引了很多游客前来探访。然而,这个城市并非《消失的地平线》中所描述的虚构地方,而是借用了这个名字以增加旅游吸引力。说明这香格里拉是个多么神密而美丽的地方。 <p class="ql-block">我们也在风景秀丽,宁静祥和的香格里拉——人间天堂,好一处不染纤尘的方外净土留下个纪念吧。</p> <p class="ql-block">我们早晨路经这里,晨光洒落在山涧湖泊之上,影射在散养的牛群之中,展现出的光影效果透露出其特有的美感。</p> 这里是从木里到泸沽湖沿途的风光。 穿过高原山区我们终于来到了泸沽湖景区,看着这旖旎的湖光山色,真是让人心旷神怡。 泸沽湖,位于四川省凉山州盐源县与云南省宁蒗县交界处,为川滇共辖,湖东为盐源县泸沽湖镇(原左所区),湖西为宁蒗县永宁乡。三分之二属四川省,三分之一属云南省。 湖泊略呈北西—东南走向,湖泊面积50.1平方公里,湖水库容量为22.52亿立方米。由此可见云南省在对泸沽湖景区的开发宣传上的力度远胜于四川,人门说起泸沽湖都会马上想到的是云南而很少有人会想到四川。 在云南段和四川段都各修建了一个情人滩景区,可见为有情人创造浪漫的休闲场所,营造良好的情感氛围以吸引当地居民和各地游客各地政府用尽了心思。这是云南段的情人滩景区 来到泸沽湖的第二天,我们乘坐猪槽船半小时左右去里务比岛,猪槽船即独木舟。摩梭语称:“日故”。由一根粗壮的圆木镂空.两头削尖而成。因其状如一只长长的猪槽而得其名。泸沽湖与世隔绝。湖中的唯一交通工具是摩梭人独特的“猪槽船”。最先记载“猪槽船”的文献是清代道光《盐源县志》“夷民挎巨木中空,桦短以济,曰:猪槽船”。 这位为我们划船的长者被称为舅舅,另外二个小伙子是这位长者姐姐和妹妹的孩子,由于走婚的习俗,他负责抚养他们。 看这位长者的一双辛勤劳作的手,都变形成这个样子了,他们的勤劳和艰辛可想而知。 这远处就是摩梭人的神山——格姆女神山 格姆女神山位于泸沽湖北边的尼赛村旁,里格村以北,又称为狮子山,是当地摩梭人的神山,也是泸沽湖四周相比之下较高的山 里务比岛位于泸沽湖的中南部,与吐布半岛将泸沽湖一分为二,西北与蛇岛相望。从落水村到该岛大约半小时。岛屿的一侧为石笋,成为天然的码头,一条蜿蜒的小道直接通往岛屿的顶部,道路旁边有许多杜鹃花以及野樱桃树。花丛的尽头为藏传佛教寺院里务比寺,岛顶有一白塔。 里务比岛与谢瓦俄岛,里格岛并称为泸沽湖蓬莱三岛。 <p class="ql-block">美女们穿着各式服装在这里走秀拍写真照。</p> 看在这里务比岛上野樱花的影衬下,为泸沽湖旖旎风光增添了一抹美丽。 在泸沽湖中我看到了一种水生植物——水性扬花。此时正好又到了一年中开花的季节了,一天之中要开谢三次,好奇妙的泸沽湖水性杨花。泸沽湖的水性杨花,学名叫海菜花,摩梭人称之为“开普”,无论是观赏,还是食用,都是泸沽湖的一大特色。所以游客们纷纷去欣赏,拍照, 水性杨花,是汉语成语,意思是像流水那样易变,像杨花那样轻飘。比喻妇女在感情上不专一。出自清代高鹗、程伟元续写《红楼梦》。 水性杨花这个词也就一直以来都是以贬义词而存在于中国的成语之中,但是因为它我爱了!我也才知道在现实中原来“水性杨花”真的存在!还是中国特有的水生植物——海菜花,盛开的时候极美! 这是刚学的用无人机进行360度全方位拍摄泸沽湖的效果,用720云软件还可以360度的旋转翻看很漂亮, <p class="ql-block">我们的摄影师在时时捕捉那泸沽湖上美丽瞬间。</p> <p class="ql-block">泸沽湖畔情人树,向人们诉说着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美丽传说</p> <p class="ql-block">这就是四川段的情人滩,感觉这里浪漫的色彩更浓郁些。</p> 这是这次跟大师们刚学的用无人机延时拍摄方法拍了125张合成的泸沽湖日落景观,125张只有10秒时间的播放时间。我们还设置了15秒的播放时间,要拍150张,但是首次拍摄没经验动了摇控器造成全过程失败了,还浪费了一块电池,给了一次经验积累的过程,挺好的。 这是泸沽湖草海景区,草海分布在泸沽湖的北边和东北,是重点保护的高原湿地。 草海因长年泥沙淤积,湖水较浅,生有茂密的芦苇而得名 这是我无人机航拍的泸沽湖上唯一的一座桥叫走婚桥,走婚桥最早是建于土司时代,桥长300多米,橫跨草海两岸,由木头建造而成。走婚桥不仅方便了两岸老百姓的通行,同时在过去的战争中为土司集中两岸兵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走婚桥是奉行”男不娶,女不嫁”的摩梭阿夏羞涩初会时的浪漫步道,是阿夏走婚的要道,被誉为“天下第一爱情鹊桥”<div><br></div> 大洛水村码头 傍晚时分,爱美的人们都纷纷来这大洛水村码头,抓住这最美的拍摄时光,留下自己美丽的倩影。这位小姑娘穿着藏服拿着转经桶拍着写真照。 <p class="ql-block">这只小狗也要来这打卡拍照留个纪念</p> <p class="ql-block">这次随团采风行程至此全部结束了,最后我在西南重镇蓉城的二天除了参观了文殊院和金沙遗址博物馆外,还去逛了下今年初因牵手门而走红的太古里步行街,不走不知道,一走才知道这牵手门并非偶然,凡是来到这里,你就有可能被街拍入景,因为太古里步行街的繁华程度,不亚于大都市上海南京路步行街,今天还不是周末,这里却人潮涌动,到处都是拿着相机或手机来此街拍繁华靓丽的街区景象,我也不例外,参与在其中,拍的不亦乐乎。以此结束了我们这次愉快的旅行,感谢中国国际海洋摄影协会福建分会组织这次有意义的活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