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瑞意之行(一)

君子兰

<p class="ql-block">  这是继2019年出国后的再一次出国旅游。因为“新冠“疫情,也因为我家先生的病情,整整在家沉寂了三年多的我,直到5月13日那天下午,我和女儿一家人参加完侄女的婚礼在返回途中,我没事打开手机看微信,一下就看到清肃兄弟发给我的一个关于“法瑞意13日游”的链接,并留言问我能不能去?这一下引发了我想要再次走出去的想法,得到女儿和家人强有力的支持后,法瑞意13日游成了定局。</p><p class="ql-block"> 在一系列的手续程序(拍照片、打印银行流水、交资料、交保证金)完成后,我们一起报名参团的7个人于5月24日下午奔赴成都,只为第二天(25号)上午9点去法国领事馆面签做准备。这里先介绍一下我们7人中的5人(我、吴清肃、韩梅夫妇、李晖、李柏智)都是霓虹合唱团的同学,而且在2019年一同出游过北欧4国和俄罗斯,这次能再次同行,大家都很开心。另外2人是胡挺、林芝夫妇,是与清肃夫妇一道在健身房健身多年的好朋友,我们这次出行,就是胡挺夫妇发起的,巧的是胡挺也是我们29中新三届的校友,在今年5月20新三届大聚会的合影时,我们就提前见面认识了!</p><p class="ql-block">下图是我们一同去成都面签后,去景区玩耍时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6月12日</p><p class="ql-block"> 这天是我们出发的日子,晚上8点多钟我应约来到轻轨10号线的入口处等候李晖,自拍了这张照片留作纪念!</p> <p class="ql-block"> 我和李晖汇合后又与清肃小梅在轻轨10号线站台处汇合了,我们一起乘坐10号线去往T3航站楼。</p><p class="ql-block"> 我们到达T3航站楼后,到指定地点就见到我们的领队隆海清和先到的胡挺、林芝夫妇和柏智,然后按照隆队的引导,花60元买了份没用但求心安的“保险“。又按隆队的引领,给自己的行李箱拴上我队统一的蓝色絲带标记方便辨认。</p><p class="ql-block"> 随后我们10人团队集中,听隆队交待各注意事项,因为我们是重庆直飞罗马,而明天到达罗马后,首先就涉及到的最小国家“梵蒂冈”的游览,是自费项目,所以隆队必须抓紧时间在上机前,给我们介绍这些项目的特点和必须要去的理由。从结果来看,我们这个隆队应该是资深的海外游领队,懂得把握游客的心理,或许也是我们这10人团队的人都比较随和吧,总之记得当时隆队并没费多少口舌和做什么动员,我们就达成了一致意见!</p><p class="ql-block">下图是我们在航站楼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 清肃说:“我们在这里照张集体照吧,每次海外旅游,出发时都会在这里合个影!”,于是请隆队给我们拍了这张照片!</p> <p class="ql-block">  开始登机了!我们手持护照和登机牌,拍了这张照片(见下图上)。</p><p class="ql-block">下图下是:我的出境健康申报码</p> <p class="ql-block">  我们这次乘坐的海南航空,估计是为了利润空间加了座椅吧,让我们一上去就感觉座位空间特别狭小,在我的映像中,好像还没有遇到过如此狭小空间的飞机,唉,将就坐呗,想来旅行社给航空公司的票价本来就比较少,不方便进岀就少走动点儿吧。</p><p class="ql-block"> 连续坐了几个小时后,憋不住要起来上厕所,顺便去后舱走走转转,回到座位时,相互拍了这几张照片,看,用了点美颜就是不一样哈,个个都是乖商商的,特别是梅梅那张脸更是美得可爱,最搞笑的还是李晖,她一直喊冷,身上穿了一件又一件,头上裹了一层又一层,真有点儿像个阿拉伯人哈。</p> <p class="ql-block">  在狭窄的空间坐久了,确实也觉得有种无可奈何的难熬感,近11个小时的飞行后,飞机开始下降,从窗口依稀可以看到下面的星星点点,当北京时间13点正,罗马时间早上7点正的时候,我们终于到达罗马了!!!</p> <p class="ql-block">6月13日</p><p class="ql-block"> 早上约7点20(罗马时间)我们下飞机✈️了,看见林妹妹正在给她先生拍照,赶紧请她帮我们拍了这张照片(见下图上)。</p><p class="ql-block"> 下图下这张照片,是在去取行李的途中,看见这五颜六色的,写了很多英文字母的墙面很漂亮(尽管我完全不认识写的什么?),却又有了拍张照的念头!</p> <p class="ql-block">  记得人们有句常用的彦语“条条大路通罗马”,不知道这句话的由来?特地查了一下,其由来一,是说“古罗马人修建了以罗马为中心的道路交通网,这些宽阔的道路数量众多,反映了当时交通非常发达“。今意二,是比喻各种方法各种途径都可以达到同一个目的。还有历史典故三……因为太占篇幅,就不在这里赘述了,感兴趣的朋友,可上网查看,就知道“条条大路通罗马“这句话的来历了,还是很有意思的。</p><p class="ql-block"> 罗马,未知的罗马,现在我坐飞机来了,这罗马究竟是什么样的呢?</p><p class="ql-block"> 我们行程表上是这样介绍的:“如果用伟大来形容一个欧州城市,那么必然是罗马!恢宏大气的建筑与震撼人心的力量令到访者终生难忘。”真的是这样吗?让我们拭目以待吧!</p> <p class="ql-block">  取完行李,我们10人随隆队走到机场外等候,隆队去找接我们的大巴车,不一会儿隆队返回叫我们跟随他往前走,′没走多远,就看见了这辆金黄色的豪华气派的大巴车,驾驶员师傅替我们把旅行箱统一放在下面的行李层里,我们各自上车选自己想坐的座位,总共才10个人,40几座的车,一人两个座位还剩下20多个空着的,每个人都靠窗,坐在自己心仪的座位上出发了!</p><p class="ql-block"> 现在要去的第一个景点,就是出发前隆队给我们隆重推荐的世界最小国家“梵蒂冈”。</p> <p class="ql-block"> “梵蒂冈“是世界上国土面积最小的国家,它位于意大利罗马城西北角的高地上,国土面积仅有0.4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800人,它的正式称呼是“梵蒂冈城国”,是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由于四面都与意大利接壤,故称“国中国”。梵蒂冈原为中世纪教宗国的中心,现在是天主教教廷的所在地,它所在的“圣彼得大教堂“,是世界上最大的圆顶教堂之一。</p> <p class="ql-block">  坐在大巴车上,带着新奇的目光看着窗外匆匆而过的街景,第一感觉是,罗马的街道并不宽大,沿街的建筑也不显特别,街的左右都停着不少私家车辆,正如隆队介绍的那样,几乎都是体积偏小的两厢车,而且很少有什么名牌大牌,据说在这用车方面的习惯和我们国人的区别较大,这点也体现了罗马人的实在之处。</p><p class="ql-block"> 正在这会儿,一圆顶建筑跃入眼帘,我赶紧抢拍下来,这是啥地方呢?会不会是我们正要去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果然,不一会儿就下车了,我们跟着领队快速走向目的地,不远处就是一个大广场,而我在途中拍的圆顶建筑也在其中。</p><p class="ql-block">原来这里就是梵蒂冈圣彼得大广场,据资料介绍,这个集合各个时代的精华的广场,位于梵蒂冈的最东面,因广场正面的 圣彼得大教堂而出名,广场可容纳50万人,是 罗马教廷举行大型宗教活动的地方。广场的建设工程用了十一年的时间(1656~1667年),由世界著名建筑大师贝尔尼尼亲自监督工程的建设。广场周围有4列共284根 多利安柱式的圆柱,圆柱上面是140个圣人像。中央是一根公元40年从埃及运来的巨大的圆柱(高25.5米,重320吨)。</p><p class="ql-block"> 我们在现场观看,更是惊叹它的气势恢宏大气非凡,赶紧拿出手机来拍照录视频,这边隆队又不停的催促我们快往前走,我们抢时间拍了几张照片和录了下面这段视频!</p> <p class="ql-block">  看这照片上的圆顶建筑,果然就是我刚才在大巴车上抓拍到的,原来这就是我们一会儿要去参观的“圣彼得大教堂”!参观的人很多,天气也不怎么好,将就拍几张照片吧!</p> <p class="ql-block">  其实从这些照片,就可以看出天空已经乌云密布,可能快要下雨了!</p> <p class="ql-block"> 带我们参观讲解的地陪导游,是一位黑乎乎的胖大个儿,自我介绍来自我国黑龙江省,来这里从事导游工作已经20多年,并早已在这里安营扎寨,结婚生了两个孩子,看来他早已习惯了这里的一切,而且最适合他的工作,莫过于给来意旅游的国人当向导做地陪讲解员了。他发给我们一人一个听讲器,并随着他的召唤,我们去排队等待安检。</p><p class="ql-block"> 这时候天更暗了,开始感觉有雨点落下来,排队的人很多,队列很长,但还是走得比较快,大家都盼着这雨下得慢点再慢点,天老爷可不这么想,好像是要给我们留点映像?亦或是要给我们一个下马威?它任性的下起了倾盆大雨,一下打乱了队伍的平静,有伞的人们赶紧撑起伞,没带伞的我赶紧挤进李晖的伞下,雨越下越大,这天老爷发脾气了吗?开始还尽量维持着队列的人们,这时候宁愿放弃所排的队列,各自跑到可以稍稍遮挡雨的柱檐下去了,我们也跑到安检入口的边缘下挤着,盼着大雨快快停下来,可老天爷对人们的困境视而不见,不依不饶的继续下着倾盆大雨,人越挤越多,雨越下越大,很多人的衣服鞋子都湿透了,我们就这样极其无奈的站着挤着淋着等待着……,终于看到地陪大哥叫我们从栏杆边挪过去,还好我们10人没走散,全部通过安检进入了等候区域。</p> <p class="ql-block"> 我们将要进去参观的“圣彼得大教堂“,据介绍,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圆顶教堂,总面积2.3万平方米,可容纳近6万人同时祈祷。该教堂因建在耶稣大弟子圣彼得陵墓上而得名,是一座长方形的、呈一个拉丁十字架结构、典型的罗马式建筑和巴洛克式建筑风格的教堂,造型非常传统而神圣。在教堂正中的圆穹顶部可眺望罗马全城。</p> <p class="ql-block"> 一走进教堂,就被它的恢弘大气和精致华丽所吸引,精彩纷呈的巨大圆穹天顶,让人目不暇接,不得不驻足仰望观看,赶紧拍照录视频。</p> <p class="ql-block">  四周精美的壁画和栩栩如生的雕像,都让人震撼和惊叹它的高贵和奢华,真的是天造之作!</p> <p class="ql-block">  圣彼得大教堂有三件镇殿之宝:</p><p class="ql-block"> 之一“雕塑《圣殇》”</p><p class="ql-block"> 这是米开朗基罗的成名作,耶稣躺在玛利亚怀中,圣母平静祥和,眼帘低垂,无限哀伤地看着怀中的耶稣,她身上的衣衫显出褶皱。圣母玛利亚的表情非常的哀伤,胸前衣服有一根带子,上面签着米开朗基罗自己的名字,他当时雕这尊雕塑的时候只有24岁,非常年轻,没人相信是他雕的,他就趁晚上没人注意的时候把自己的名字刻在圣母的衣带上。如此逼真传神的形象谁会想到是用僵硬的大理石勾勒出来的,这是米开朗基罗唯一的签名作品,也是世界雕塑史上唯一的签名作品。</p> <p class="ql-block">  之二:“巨型青铜华盖”</p><p class="ql-block"> 教堂呈十字型,在中间的交界处有一个青铜华盖,阳光从大穹顶透过彩色玻璃窗挥洒下来,把铜制的中心祭坛照得金光灿烂。这是贝尔尼尼的巨作,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青铜雕刻作品。放着圣彼得的骨骸,青铜华盖由4根螺旋形铜柱支撑,有5层楼房高,气势宏伟,华丽壮观。华盖前面的半圆形栏杆上永远点燃著99盏长明灯。华盖正上方是教堂穹顶,下端则是宗座祭坛,地宫里华盖正下方是圣彼得墓,安放着史上第一位教皇,骨骸就藏在这个华盖的下面,世界上只有一个人可以下去,那就是现任教皇</p> <p class="ql-block">  之三:“圣伯多禄宝座”</p><p class="ql-block"> 这也是贝尔尼尼的作品,虽然没有巨型青铜华盖那么大,但这是一件镀金青铜雕刻,上面镶嵌着许多宝石非常的华美。宝座在圣彼得大教堂的尽头,是一个金光四射的极大青铜雕塑群。宝座上方是光芒四射的荣耀龛及象牙饰物的木椅,椅背上有两个小天使,手持开启天国的钥匙和教皇的三重冠。整个宝座金壁辉煌,华丽之极。</p> <p class="ql-block">这是我们在教堂里面拍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  因为受时间限制,在大教堂的观看虽还意犹未尽,却又不得不听从地陪导游的指挥离开了。</p><p class="ql-block"> 从教堂出来,雨虽然还在下,却是很小了,我们跟着地陪穿过几条街道,就来到一家中国餐馆吃午饭,五菜一汤,至于说好不好吃嘛,对于我这个不挑食的人来说,觉得还行,吃饱肚子是完全没问题的。</p><p class="ql-block"> 吃完饭,我们又接着赶向下一个景点。</p> <p class="ql-block">  我们现在要去的地方,就是沿着电影《罗马假日》中漂亮女主角奥黛丽.赫本走过的地方,跟随两位导游一起来参观和探索伟大神秘的帝国一罗马。</p><p class="ql-block"> 在快速的行进中,我随拍了几张街景,一直走在前面的红衣外国女郎的身材,有点特别,不容多想就偷拍了两张。</p> <p class="ql-block">  这里就是纳沃纳广场(Piazza Navona) 它位于意大利罗马历史中心区,是罗马最大最热闹,最美丽的广场。广场的轮廓是一个宽阔的椭圆形,正好与阿戈纳利斯竞技场的形状相匹配。纳沃纳广场最著名的喷泉就是最中央—四河喷泉;最中间的位置昭显了重要性,高大的方尖碑昭显了尊贵的地位;然而即使在四河喷泉的压迫下,我们也无法忽略纳沃纳广场北与南两侧的小喷泉……</p> <p class="ql-block">  我们刚用最快的速度照了几张照片,还没容得我们看完全看仔细,就被两位导游催着离开,李晖还想拍张照,导游都没同意,还说一会儿要返回来时再拍,我们听信了,其结果是并未返回。</p> <p class="ql-block">这几张照片是匆匆赶路时的随拍:</p> <p class="ql-block">  这张照片是一个罗马人摆在地上卖的画,仔细一看,全是我们要去参观的景点照片,觉得挺有意思的,就拍了下来。</p> <p class="ql-block">  跟随两导游的脚步,我们来到堪称罗马一奇迹的“万神殿“,这座屹立近2000年的古老神殿,是迄今唯一一座完整保存的罗马帝国时期建筑,万神殿始建于公元前27—前25年,由罗马帝国首任皇帝屋大维的女婿阿格里帕建造,用来供奉奥林匹亚山上的罗马诸神,并纪念屋大维打败安东尼和著名的埃及艳后克里奥帕特拉。</p> <p class="ql-block">  万神殿门前有一个硕大的喷泉水池,水池的中央有一尊高大的方尖碑。这方方尖碑主碑高6.34米,包括底座和十字架总高度为14.52米。在方尖碑底座上装有几尊喷水的神兽,哗哗的向外吐水。据说,这种方尖碑源于古埃及,是约公元前1303年-前1213年的产物。</p><p class="ql-block"> 其实参观万神殿这雄伟古老的建筑是需要时间的,而我的感觉仅仅是路过这里时,稍有短暂驻足停留而已,根本没有机会进去看看它的内部结构和顶部那神秘的“天眼“,据介绍顶部有个直径8.9米的圆形大洞,就是令全世界建筑专家研究多年的神秘天眼。</p><p class="ql-block"> 翻了所有的照片,连万神殿的外观都没有完整照,(下图照片为网上下载)幸好还有清肃兄弟给我拍了这张照片!</p> <p class="ql-block">  这几张照片,是从万神殿离开,赶往“少女许愿池“途中,走在罗马街头随拍的。</p> <p class="ql-block">  这两张照片不错,左边是小梅拍的,右边是李晖拍的。</p> <p class="ql-block">  紧赶慢赶,来到了“少女许愿池”,这两张照片是“许愿池”旁边的建筑!</p> <p class="ql-block">  少女许愿池即“特莱维喷泉“(Trevi Fountain),又称“少女喷泉”,但它最著名的名字还是“许愿泉”。</p><p class="ql-block"> “许愿泉“位于意大利首都罗马,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古典喷泉之一,也是罗马众多巴洛克风格的喷泉中最有魅力的喷泉,其高约26米,宽约20米。根据罗马市的行政区划,它坐落在特莱维区,也因此得名。 </p><p class="ql-block"> 只见来这里参观游览的各国游客很多,到处站满了人,特别是池子周边,围满了拍照的人们。</p> <p class="ql-block">  听地陪导游给我们讲解!</p><p class="ql-block"> 在古代有罗马人会来到许愿池,投下一枚银币,祈祷自己能凯旋归来。后来,罗马人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如果有人背对着喷泉,右手拿着硬币,从左肩方向扔进水里,他们就能实现自己的愿望。一枚硬币意味着今生将回到罗马,两枚硬币意味着与他们最喜欢的人结合,三枚硬币是让讨厌的人离开……,</p><p class="ql-block"> 据说“许愿池”真正的闻名于世,还得益于电影《罗马假日》,和奥黛丽赫本在电影中的出镜,而闻名天下!</p><p class="ql-block"> 地陪导游还一再强调,要我们准备几枚硬币,严格按他所讲,到池边背对着喷泉投币,</p><p class="ql-block"> 我呢,因为没有硬币,也就没想去尝试,只想照照相,录下实景实况就可以了。</p> <p class="ql-block">  这里是“少女许愿池”街边小商店门前的桌椅,我们坐着休息时,顺便拍了一张。</p> <p class="ql-block">  “许愿池“留给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这池翡翠绿的水,绿得那么翠嫩那么晶莹剔透,那么另人喜欢和想要亲近它……。</p><p class="ql-block"> 我们几人好不容易靠近了池边,并赶紧坐在池边上合拍了几张照片。</p> <p class="ql-block">  离开许愿池,我们又赶往罗马帝国大道,去参观罗马废墟、斗兽场等著名景点。</p> <p class="ql-block">  快到威尼斯广场时,看到广场旁边的建筑很有特色,地陪导游在前面边走边讲,还指着这栋大楼说了是什么地方?我隔得远没听清楚,只听清肃手持录像机,喊着:“快把这幢房子拍下来“,我赶紧拍了下来,但这幢房子是什么用房?叫什么名字?还是没弄清楚,这里就不做介绍了。</p> <p class="ql-block">  威尼斯广场(Piazza Venezia)位于意大利罗马市中心,是罗马最大的广场。广场呈长方形,长130米,宽75米,是五条大街的汇合点。16根圆柱形成的弧形立面是它最精彩的部分,站在 威尼斯广场的最高点,你就能体会那种“条条大路通罗马”的感觉。这座新古典主义的建筑从1870年开始修建,耗时25年才修建完成,可以说凝聚了欧洲工匠的毕生心血,成为了罗马人为之骄傲的地标性建筑。</p> <p class="ql-block">  这里就是威尼斯广场,不过很多人(也包括我)都会误以为威尼斯广场在威尼斯,没想到它在罗马帝国广场大道上。</p> <p class="ql-block">  昔日古罗马帝国的中心,是现存世界最大面积的古罗马废墟,建有无数的宫殿和建筑群,几千年后却只剩下颓垣败瓦,一片荒凉,但从这些残存的古建筑中,仍可看到罗马帝国曾经的辉煌。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我们走在帝国广场大道上,一路观看大道两旁废弃的建筑,一边拍照,</p><p class="ql-block"> 2500多年的古罗马废墟,</p> <p class="ql-block">  远远就看见罗马斗兽场,一座宏伟庞大残损的古建筑,(Amphitheatrum Flavium),又译为罗马角斗场、科洛西姆竞技场。是古罗马帝国专供奴隶主、贵族和自由民观看斗兽或奴隶角斗的地方,这里充满了古罗马时代的特色也是古罗马的象征。斗兽场建于公元72一80年间,据传强迫8万名犹太俘虏作劳役,用工8年才完成。整个建筑占地2万平方米,周长527米,可容纳9万观众。除了它所具有的功能性外,从视觉上看,它也是具有其独特的美感。它是罗马帝国征服耶路撒冷后,为纪念皇帝威斯巴西安的丰功伟绩而建的。</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我们仅仅从几个角度看到了它的外观,至于里面是什么样子?好奇心让我从资料上有少量的了解,也顺便在此附上,以便我们在思想上对古罗马斗兽场形成那么一点点儿的概念:</p><p class="ql-block"> 我们从外观上看,斗兽场是呈正圆形的,据介绍俯瞰时是椭圆形的。尚处的内部划分为了五个区域,角度设计非常合理。最前排犹如现代的VIP贵宾区,是供国家元老使用的,第二区域供贵族们使用,第三区域供富人使用,第四区域供普通公民使用,最后一区,也就是最靠后的位置,是给社会最底层的人们使用的。总之越没地位的人,位置就会越靠后。斗兽场中央区域为角斗台,角斗台下面是地窖,隐藏着很多管道和洞口,可以存储道具和牲畜,需要时甚至可以将水引入表演区……。</p><p class="ql-block"> 距今已逾2000年,很难想象古罗马人是怎样设计建造出来这么复杂伟大的建筑,不得不让人震撼和佩服!</p><p class="ql-block"> 为了更直观的看看它的内部情况,从网上下载了下面这张图片,供读者分享。</p> <p class="ql-block">  君士坦丁凯旋门位于斗兽场西侧,建于315年,是为了纪念君士坦丁大帝击败马克森提皇帝统一罗马帝国而建的。 </p><p class="ql-block"> 君士坦丁凯旋门,长25.7米,宽7.4米,高21米,拥有3个拱门,其上的雕塑精美绝伦、恢宏大气,千年逝去,已是残迹斑斑,却仍在风雨中伫立,与古罗马斗兽场共同见证了罗马的辉煌!</p><p class="ql-block"> 我们在这里拍了几张照片,并和这位地陪导游合影告别,随后乘坐大巴车去吃晚饭。</p> <p class="ql-block">  今天的参观的景点全部结束了,尽管行色匆匆,时间紧紧张张,有些地方仅仅只看到了外观,但是不管怎样,我们来了,亲眼看到了这些世界闻名的古老遗址,感受了2500年的古罗马曾经的辉煌,见证了人类文明的伟大历程!</p> <p class="ql-block">  地陪导游今天的工作结束了,我们和地陪导游合影留念,感谢他一天的陪伴和讲解。</p> <p class="ql-block">  这是我们晚饭后,在等待上车时,看见路边的夹竹桃开了几种颜色的花,顺便拍了两张。</p><p class="ql-block"> 今天夜宿偏远而僻静的托尼小镇。</p> <p class="ql-block">6月14日 </p><p class="ql-block">早餐后,我们前往文艺复兴发源地一佛罗伦萨。</p><p class="ql-block"> 意大利🇮🇹佛佛罗伦萨在意大利语中意为花之都,大诗人徐志摩把它译作“翡冷翠”,这个译名远远比另一个译名“佛罗伦萨”来的更富诗意,更多色彩,也更符合古城的气息,</p> <p class="ql-block">  这是我们在佛罗伦萨经过的第一个景点(当时不知道它的名字),觉得挺好看的,就先拍了两张照片(见下图)</p> <p class="ql-block">  我们在这里与地陪导游汇合,佛罗伦萨地陪导游,是一位身材匀称高挑的气质女士,也是来自我国黑龙江省,也是来这里很多很多年,也是早在这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了。</p><p class="ql-block"> 据她介绍,这里是“圣十字大教堂”</p> <p class="ql-block">  从地陪导游口中得知,这里是“圣十字教堂“,也是意大利名人的纪念碑和陵墓所在地。</p><p class="ql-block"> 经查,这个“圣十字教堂“是佛罗伦萨最大的方济各会教堂,由阿莫尔福·迪坎比奥于1294年开始设计和建造的,属于哥特式的建筑。教堂建设直到1443年初步完工启用,有三个纵厅,十个礼拜堂,教堂呈十字形,是托斯卡纳哥特建筑风格的典范之作。但整个立面是1863年才增建的,1842年立加建教堂后面的哥特式钟楼。教堂内有一些重量级名人的纪念碑和陵墓,例如:但丁、米开朗基罗、伽利略、马基维利、罗西尼等。 教堂里宽大的正偏三殿间以八棱列柱,列柱上飞起大跨度的双沿尖顶连拱。经过16世纪部分改建以后,这座教堂变得更加庄重美丽。</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这张照片是我随同地陪导游,走在去往旦丁故居的路上时,李晖拍下的。</span></p> <p class="ql-block">  旦丁故居(Casa di Dante)位于佛罗伦萨古城中心的圣玛格丽塔路1号,是设有中世纪塔楼的房屋,1911年辟为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我们在这里听地陪导游介绍(李晖录有视频,苦于美篇视频受限,无法进入),我们短暂停留后就离开,去往不远处的大教堂。</p> <p class="ql-block">  地陪导游在给我们介绍旦丁(视频由李晖录制)。</p> <p class="ql-block">  花之圣母大教堂,又名圣母百花大教堂,佛罗伦萨大教堂,佛罗伦萨主教堂,是世界五大教堂之一,圣母百花大教堂始建于1296年,花了175年的时间才建成,整座教堂建筑群由主座教堂、钟塔与圣诺望洗礼堂构成,教堂圆顶是古典艺术与当时科学的完美结合,连教皇都惊叹为“神话一般“,它也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第一座伟大的建筑,1982年作为佛罗伦萨历史中心的一部分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  据资料记载,佛罗伦萨人是虔诚的天主教徒,他们要为上帝建一座雄伟的教堂,用了80多年才建好四周的围墙,这时才发现,这么大的教堂却无法为它封顶,这时美第奇家族的第二代继承人科西莫.美第奇出钱出力和天才建筑师布鲁涅内斯基运用古罗马的圆顶技术,花了16年的时间终于给大教堂盖上了妥妥的圆顶,1436年这个修了140年的教堂终于完工了(这个教堂就是圣母百花大教堂)。</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一边听地陪导游讲解大教堂和钟楼,一边拍下这段视频。</p> <p class="ql-block">  在圣母百花大教堂的附属建筑中,最被历史称颂的是位于主教座堂西南面的乔托钟楼。这座钟楼约有13.7米见方、84米高。钟楼的设计者,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初期一位与诗人但丁同时代的壁画家乔托,他一生创作了许多非凡的画作,被誉为“欧洲绘画之父”。</p><p class="ql-block"> 佛罗伦萨当局因此请他设计建造圣母百花大教堂的钟楼,故这座钟楼又名乔托钟楼。钟楼共有五层,其中第一层分上下两端,为无窗闭合式结构,四面均是由乔托设计的浮雕,内容描绘了人类起源以及人类的生活。完成第一层后乔托去世了,二至四层的建造都是按照乔托生前设计的图志完成的,也装饰有大量的浮雕,第五层则是大钟所在之处。</p><p class="ql-block"> 如果说乔托钟楼是意大利佛罗伦萨一颗耀眼的明珠,那圣母百花大教堂就是这座城市的辉煌,钟楼从1334年开始到完成用了30年的时间,先后由乔托(两层),比萨诺(中部带有竖梁的高大细长窗户),塔兰蒂(顶部)完成,但是和谐无间,直上直下,三色斑斓:卡拉拉的纯白、圣朱斯托的红与菲拉托山的绿,托斯卡纳的三种大理石在艺术家的手里迸发出耀眼的生命光彩。</p> <p class="ql-block">  在圣母百花大教堂对面,有一座八角形教堂,圣乔凡尼礼拜堂,天主教也译作圣若望洗礼堂,这里就是那位地陪女导游说的“通往天堂的门“,建于公元五世纪到八世纪间,建筑呈八角型,供奉着佛罗伦萨的守护圣人乔凡尼,也因此得名,它是托斯卡尼地区罗马式建筑的代表。别小看这个洗礼堂,这可是乙级宗座(乙级圣殿)的级别哟。</p> <p class="ql-block">  这是大教堂的正面入口!</p> <p class="ql-block"> 这里是佛罗伦萨市政广场,又名领主广场,它是佛罗伦萨市的中心广场,整个广场呈L型,广场不大,但是广场上确有众多雕塑精品,在众多雕塑中最有名的,当属米开朗基罗的大卫,不过这里的大卫是复制品,真迹现藏于学院美术馆里,其他的还有海神喷泉,柯西莫一世骑马雕像,狮子雕像,帕尔修斯和美杜莎的头颅等,周围环绕着旧宫乌菲齐美术馆、佣兵凉亭和众多的咖啡厅、酒吧……。</p> <p class="ql-block">这是大卫塑像!</p> <p class="ql-block">海神喷泉是意大利佛罗伦萨的一个喷泉,位于领主广场,旧宫前面。</p> <p class="ql-block">这是我们在领主宫内(旧宫)参观时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  看这个领主宫也是很漂亮的哟!</p> <p class="ql-block">  说到佛罗伦萨,就不得不说到美第奇家族,15世纪的佛罗伦萨配得上所有的溢美之词。而在这座城市中,有一个家族无疑成为了佛罗伦萨的标志,它就是美第奇(Medici)。美第奇家族与佛罗伦萨城呈现一种独特的共生关系,美第奇家族凭借其深厚的政治实力成为城市的统治者之一,而又在政治改革中深刻的影响了佛罗伦萨的政治生态,而在文化上,美第奇家族的兴衰也与佛罗伦萨在文艺复兴中的地位息息相关——, 这个家族曾是这个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家族,控制着整个欧洲的金融,兴旺长达200年左右,1737年随着最后一位成员的去世而终结,但美第奇家族给佛罗伦萨留下了许多著名的景点,其中包括乌菲兹美术馆、碧提宫、波波里庭院和贝尔维德勒别墅。除了在艺术和建筑方面的成就,该家族在科学方面也有突出贡献,赞助了达芬奇和伽利略这样的天才。这些惊人的成就使得美第奇家族被称为文艺复兴教父,也是佛罗伦萨当之无愧的主人!</p> <p class="ql-block">  如果说小小的佛罗伦萨城有一个政治中心、文化中心、经济和法律中心、休闲中心,历史中心,乃至于某种意义上的宗教中心的话,恐怕非领主广场莫属。</p> <p class="ql-block">这是我们离开领主广场后,去吃午饭时路过的街景随拍。</p> <p class="ql-block">这是午饭后,我们原路返回经过“圣十字教堂“时,导游叫我们又在此停留了几分钟,拍了这两张照片。</p> <p class="ql-block">  走在佛罗伦萨的小街看到这幢房子和这两扇门很有古老厚重的年代感!</p> <p class="ql-block">  这是我们在等待上大巴车的地方,看到不远处停放的豪车和远处的风景美丽诱人,赶紧跑下去拍了几张照片。</p> <p class="ql-block">  为了观赏和阅读方便快捷,这次的法瑞意之行美篇制作,将以两天的行程为一集,这一集主要内容是,世界最小国“梵蒂冈”和佛罗伦萨,敬请各位亲朋好友观赏,并提出宝贵意见,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