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暑假,专注陪伴孩子只做了一件事——忙趁东风放纸鸢

<p class="ql-block">  第一次看周老师的舞蹈节目《草长莺飞二月天》,心灵被猛烈地震撼了。一群纯真的孩童,纸鸢舞,嬉戏和风里,纯美的意境令人心醉。孩子们或舞或卧或飞或旋,手中却始终系着一根线,那深深浅浅的线啊就在孩童悠扬隽逸的舞姿中洋洋洒洒地铺展开来,它们时而舒展时而紧蹙时而高旋时而低盘,那是舞蹈里面隐秘着的另一道别样的风景线。当音乐到达高潮,孩童们展开双臂放声高歌着“趁东风”奔腾起飞时,我心里也跟着荡开了涟漪,一圈又圈,一圈圈,在一声满足的叹息声“放纸鸢”中慢慢回归平静,不自觉间我泪目了。</p> <p class="ql-block">  尾声中,孩童起身奔向远方,父亲轻唤一声“嘿”,孩童飞奔而归,和父亲深深拥抱后再次奔向远方,这一刻,父亲隐晦而深沉的表达让我再次泪目,父亲手中那根“收放自如”的线让我豁然贯通。原来线的那一头系着的是父母的爱,风筝能飞多高多远,能不能飞得畅快,靠的都是父母手里那根线的放与收啊。感动之余,不禁惊叹于周老师对教育真谛的通达及那融会贯通的艺术格局!</p> <p class="ql-block">  幸福来得很突然,当收到通知女儿可以加入《草长莺飞二月天》的舞蹈排练并参加全国小荷风采舞蹈展演时,我和女儿都雀跃欢跳了起来,这来之不易的机会母女俩都倍感珍惜,作为后面新晋队员,我们深知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跟上大家的步伐,因此清空了暑假里的所有档期,全力以赴只为之而努力。女儿开始去参加排练,每天回来都特别开心,问及排练情况,总是轻松愉快的说“挺好的”。其实,据伊豆老师发来的视频,得知刚开始的情况并不好,插在一群动作娴熟优雅的姐姐当中,女儿的动作显得笨拙却也执着。虽然比赛时间迫在眉睫,但老师们并未急于求成,只是让女儿在后面自在地跟着,甚至都没有刻意关注或强化指导。女儿每天回家来都不停地向每个家人展示着她当天新学的动作,一遍遍地不知疲倦,眼底尽是满足和快乐。</p> <p class="ql-block">  直到有一天,老师告诉我说女儿已经跟上大家的节奏,完全没问题了,心里的感激瞬间满溢,这里的老师太懂教育了!如若一开始就加以紧张的训练目标,女儿定不能产生这么强烈的自我驱能,也就没法这么快跟上大部队的步伐。排练时间整整一个月,越到后面越是紧张艰苦,可期间女儿没有过一声叫苦或一丁点儿的退缩,整个过程都是欣然而接纳的。张弛有度,信任为先,才能产生最高级的自律。我想,周老师舞蹈里的孩子总是那么灵动而鲜活,定是离不开这样的教育理念吧。</p> <p class="ql-block">  周老师舞蹈的最大特点就是“台前幕后皆演员”,台前是孩子,幕后是家长,台前幕后息息相关、深深联结,每个舞蹈都仿佛讲述着一个教育故事,且各不相同。犹记几年前,女儿跳周老师的《边走边看》,爸爸们在后台卯足了劲拉布的情景仍历历在目,而这一次的家长任务是拉长线,线的那一头牵着的正是自己的孩子。终于等到家长孩子一同排练了,同为新晋的拉线家长心里的紧张可不止一点点,尽管自觉已经做到了充分的准备、足够的努力,仍然跑不了手忙脚乱的开端。来不及收线,没能及时放线,线不够高,线拉得太松,一曲舞毕,接二连三的问题简直让我崩溃,比想象中的还要更难。女儿轻轻跑下台来鼓励我:“妈妈加油,你肯定可以的!”舞蹈间隙还会悄悄地朝我竖起大拇指或点头含笑以示鼓励,尽显其调皮属性。就这样,在女儿的鼓励和同壕战友的帮助下,拉伸压举收放系列动作逐渐上了节奏,越发的熟稔于心。战友友情提示说,你的线太松了,可以再紧一点,其实紧点更好拉。调整松紧后发觉果然紧点更好拉,女儿却跑过来递悄悄话:“妈妈,你前面第一段拉得稍微太紧了一点,我的动作都没法做到位了,其他地方都拉得很好。”我亲爱的女儿呀,把她的高情商都用在了妈妈身上了。没想“小马过河”的故事会这么真实的发生在自己身上,我静下心来,不再只听外界的声音,全身心的投入到舞蹈中,线的两端,我和女儿,逐渐进入到同一个磁场的心流状态。正式演出的舞台上,我镇定自若,收放自如,借由着手中的这根线,我呼吸着女儿的呼吸,感受到女儿的感受,温暖着女儿的温度,我们同频飞舞、奔腾、高歌、翻转,就在舞蹈完美落幕的那一刻,我泪如雨下……</p> <p class="ql-block">  风筝线的“收”和“放”,就如教养中的“放手”与“约束”,平衡点到底在哪里,永远没有标准答案,这就如同小马过河,需要我们家长自己用心去学习、去试错、去探寻。正如周老师说的,教育孩子就像放风筝一样,线拉得太松了,风筝容易坠落,线拉得太紧了,风筝就没办法飞得更高。放风筝我们不但要顾着风的方向,还要讲究线的松紧有度。</p> <p class="ql-block">  刚刚收到好消息,周老师的两个舞蹈节目《这是我家》和《草长莺飞二月天》在第十二届“小荷风采”全国少儿舞蹈展演中纷纷喜获金奖。我们深知,这可不仅仅是一份荣誉,这也不仅仅是艺术的滋养课,这是一场极致的亲子教育心灵旅程,在沉浸式的体验中,我们和孩子们一次次地超越了自我,实现了身心灵的觉醒和蜕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