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听刀郎的歌

胡成江集

<p class="ql-block">或因五音不全,或因听力太差,我这个人不会唱歌,也不是歌迷。年过而立之后,我所知的歌坛上的那些大佬级人物,极少因他们的歌。二十来年前我三十四五岁,刚走过青春的火热,第一次听到刀郎的歌,《2002年的第一场雪》《情人》等,质朴、粗犷、豪放,西部风情浓郁,内心陡然升起一种苍桑之感。</p><p class="ql-block">几天前妻说刀郎出了个新专辑,其中有首歌,骂人不带脏字,我这对音乐不大感兴趣的人,并未在意。今天去理发,老理发师年近七十,也说刀郎,也说刀郎有首新歌骂人不带脏字。这似乎是个热点新闻,我若再一无所知,岂不太落伍。打开微信视频,见刀郎的这首《罗刹海市》被各类人从各种角度解读以各种方式翻唱,铺天盖地,呵呵,真是热闹。有人说刀郎这歌在讥讽歌坛几位大佬,又有人说那可把刀郎的格局看得太小了。我刷到一个视频,说德国有位议员将这首歌解读成对德国政坛的讽喻,舒尔茨成了马户,呵呵,有意思,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百个人读哈姆雷特会有一百个哈姆雷特。一时间,京剧、黄梅戏、花鼓戏、豫剧、二人转、快板等种种艺术表现形式的翻唱齐聚各大语音平台,煞是好玩。有不少直播间主播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的教唱这首歌,我还没见哪首歌产生过如此效应。</p><p class="ql-block">不能不说刀郎这歌确实有文化,真是深沉厚重。且不说巧改一丘之貉、蝇营狗苟等成语,也不说妙拆驴啊鸡啊等汉字,但就说这第一句,“罗刹国向东两万六千里,过七冲越焦海三寸的那块黄泥地。”中华文化真是博大精深,要有些中医知识才能明白其在说什么,为刀郎竖起大拇指,他是真有文化。这歌最后居然上升到哲学高度,维特根斯坦上了场,真是古今中外大荟萃,还有谁再敢说刀郎没文化。细想想,这马户驴啊又鸟鸡啊,还真是“我们人类根本的问题”。每个人眼中的世界不同,用语言表达出来,就更不同了。正如老子在《道德经》中开篇所讲,“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p><p class="ql-block">听说刀郎这歌已传到世界各地,欧洲美洲非洲各种肤色操持各种语言的人都在唱。这不禁让我想起二十多年前,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某年春晚上的那首蒙古族歌曲《吉祥三宝》,后来有人说是翻唱国外的。这不禁又让我想起十余年前,风靡一时的鸟叔的那首《江南Style》,来自于韩国。终于有一首中国歌在短短的十几天里传唱到世界各地,这是中华文化复兴的前奏,在不久的将来,必将会有更多带有浓郁中国文化特色的文艺作品走向世界,风靡世界。</p><p class="ql-block">文化是有力量的,文化也是生产力。你看这首歌火了,有多少人蹭流量,蹭热度,近而获得经济收益。听说刀郎这歌不设版权限制,免费下载,只为能让更多的人听到。刀郎真是一个爱音乐,有大格局的人。刀郎这一沉便是二十年,在大多数人心浮气躁的当下,真是难能可贵。无论做什么,要想有所成就,必需要能够静下心默默耕耘。花无百日红,那些整天在聚光灯下为名利所困哈不下腰来的人,怎么会取得大成就。时隔二十年再听刀郎的歌,从粗犷豪放到深沉厚重,刀郎终究是刀郎,就是水平高,不像许多演艺圈的人,仅会昙花一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