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明天又是感恩节,追忆过去、畅想未来,心潮澎湃:我能顺利退休,转而融入老年大学这个温馨的大家庭都要感恩我们的党和政府,我的世界才会变得如此色彩斑斓、无限美好。</p><p class="ql-block"> 生活无限美好,生活也来之不易 。所以我觉得除此之外自己最应该感恩的还是父母,是他们给了我生命,养育我成长,言传身教,让我做一个干干净净、顶天立地的人。虽然我的父亲己经去世整整八年了,但是我仍然清楚的记得,当我推着坐在轮椅上的父亲在沿河马路散步时我曾问过他:如果人生可以重来,你有没有什么遗憾的事情,他说没有,他是那样的感恩和满足,他感恩他的叔祖父母给了他栖身之地,让孤苦伶仃的他没有流落他乡。于时,他一生节俭,为二老养老送终。他更加感恩他的妻子,让他有了一个温馨的家和三个让他心满意足的儿女,感谢她的不离不弃、风雨同舟五十多个春秋。他还感恩自己的职业和给予他衣食住行的父老乡亲,他用自己毕生所学为他们服务,任劳任怨、终生不悔,在市场经济、物欲横流的大潮里纤尘不染,他把自己的热血和生命都无私的献给了这片生他养他的土地。在他面前我们自愧不如、无地自容。他靠自己瘦弱的肩膀和几十年如一日不屈不挠的顽强努力,才拥有晚年子孙绕膝的幸福生活。也正是这样的幸福支撑他走出了疾病缠身的阴霾,脑干出血后十年,是他顽强生活的十年,用他自己的话说,他在拼命的、非常满足的活着,因为他实在是离不开他的老伴、舍不得他的儿孙,放不下亲手创造的幸福生活,他有太多的不舍、牵挂和留恋。当医生告病危,不得已送监护室时,我看到了眼角无奈的泪水……。他就是一个“大智若愚”不善表达,需要我们用心体会的人。</p><p class="ql-block"> 至今我还清楚的记得那肝肠寸断、撕心裂肺的时刻。2015年正月初3日,是他七十七岁生日,那年的正月没有好天气,唯独生日那天阳光明媚,我们都认为是一个好兆头,我们憧憬着,等我们姐妹两个退休了,就可以轮流照顾爸爸妈妈,让他们成为世界上最幸福的老人。可天不遂人愿,正月十四,我强行将爸送进了医院,病情越来越重,从下病危进重症监护室,再转普通病房,我们尽了全力,而且各项监测指标也显示炎症得到了控制,唯一让我始终放心不下的是爸的精神状况没有改善,嗜睡、乏力、虚汗不止,可我仍然坚信会有奇迹出现。所以,当最后时刻来临时,我还是觉得如雷轰顶无法接受,我紧紧拉着父亲的手,目不转睛的盯着爸的眼睛,无助的大声呼唤爸爸,可怜的父亲在我的呼叫声中拚命睁圆眼睛,直到最后一刻,他实在是拼尽全力,极不情愿的、一步三回头的去了另一个世界……。任我声嘶力竭的呼喊也于事无补,只有听任泪水尽情的流淌……。他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这一天:2015年3月25日中午。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仍然以清醒的姿态活着,老天有眼,去世的前一天拔掉了胃管,让他有尊严的用完了最后的午餐,而且给予我们父女最后交流的机会,基本上是我说他听,他安详的坐在病床上,向我微笑着。这样看来,老天爷是公正的,维护好人的,让他最后一个生日和去世的日子都是阳光灿烂。更加神奇的是,就在同一天,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的灵枢被送往国会大厦供公众瞻仰,他们身份悬殊,冥冥之中却有如此机缘巧合!</p><p class="ql-block"> 父爱如山,我珍惜每一次与他相处的机会,节假日的陪伴,最后几年是用轮椅推着他去散心,经常从老沿河马路上至新街口,然后从正街绕回一个整圈,这便是他最期待的最开心的时候,他有幸见证了澧阳大道改造通车,最后一次出去,他还叮嘱我家里要买两个插线板,等我将他放在合适位置买完插线板回来,他己在轮椅上睡着了,爸的身体状况己经很不好了,正因如此,那天他左顾右盼,哪里都觉得新鲜,生怕漏掉哪一个细节,我的心都碎了。没想到这次出游成了他和自己热爱的土地的诀别。住院二十多天,我陪了二十多夜,翻身拍背擦洗喂药,周到体贴,期待奇迹出现。奇迹没有出现,他走了,我在哥的协助下为他最后一次穿好衣服、抱着他的骨灰盒一直送到墓地……。</p><p class="ql-block"> 他走了,一言不发、一声不响就走了,可他的灵魂和伟大的人格却永远烙在了我的心里,成为我人生的坐标。陪伴他走过偏瘫后最艰难的十年,他留给我的是终生受用的精神财富:知足感恩、淡泊名利!当然还有他的固执与坚守,固执成就了他的事业,而坚守才是保住晚节的最好办法,我永远以他为荣!</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