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来的回顾——西江千户苗寨~镇远~梵净山

红了樱桃

<p class="ql-block">前文再续,书(图)接上一年(因琐事太多,以及疫情啊,身体不适啊等种种原因,一放就是近一年,本不想编写这辑图文的,但又不甘心)。</p><p class="ql-block">话说2022.8.19-21日,我和周老师母子,造访佛山赴贵州黔东南支教的龙益得老师3天后。新学年开学在即,该逛的都逛了(遗憾的是没碰上村BA),不能再耽搁龙老师了,决定离开。</p><p class="ql-block">我因为有个被“顺之旅”派驻黔东南推介旅游的晚辈亲属在贵阳,离台江前一天就约了他到凯里见个面,顺便走走附近的景点。为此,亲属特意从贵阳赶回凯里,龙老师也给了我们打车的链接。</p><p class="ql-block">21日上午,就在网约车到来前不久,鬼使神差地,我们突然改变了行程,要去西江千户苗寨。由于是拼车的(贵州打车非一般的贵啊!),司机说:我们这样他亏大了。因为与我们同车的还有另一人,她从台江拼我们车去凯里40元/人。此刻我们不去凯里,司机临时找不到客,只好极不情愿地收了我们仨每人60元,缷下到凯里火车站的客人后,再将我们送到千户苗寨。我们只能说声:对不起。</p> <p class="ql-block">来到西江千户苗寨,时间尚早。在迎宾广场,迎接我们的是苗民迎接贵宾的最高礼仪:十二道拦门酒。</p><p class="ql-block">西江千户苗寨应该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苗族部落。座落于雷公山群峰之中,白水河穿寨而过。</p> <p class="ql-block">十二道酒代表对客人的十二种祝愿:</p><p class="ql-block">第一道,恭喜酒;第二道,善良酒;第三道,勤劳酒;第四道,勇敢酒;第五道,聪明酒;第六道,美丽酒;第七道,明理酒;第八道,诚实酒;第九道,宽宏酒;第十道,长寿酒;第十一道,富裕酒;第十二道,美满酒。</p><p class="ql-block">如今,我已忘了自己象征性的喝了哪一道哈。N年前来的不是时候,没碰上,今天碰上了,就打个卡。</p> <p class="ql-block">迎宾礼仪排列中间的都是盛装的年轻苗女,两旁是撑伞跟着音乐摇摆的苗族妇女,以及吹芦笙的男性苗民。</p> <p class="ql-block">饮过“拦门酒”就进入寨门啦。由于我们是对口帮扶的佛山人,在黔东南所有景区都不用买门票。</p><p class="ql-block">西江苗寨为典型河流谷地,白水河穿寨而过,6座风雨廊桥串接起群族而居的两岸生活。由白水河引领进入主街,抬眼所见,十余个自然村落所有房舍建在河谷坡地上相连成片。顺山势直至山顶,像极了云端的梵宫,而且高低层次分明,木板楼房呈暗红色,一面山就是一幅悬挂招展的云锦华缎,多维度的壮观画面给我的感觉只有两个字:震撼!</p><p class="ql-block">据称,全村现有1200多户,5400多人,人称“千户苗寨”。主街的建筑物保留着苗家风格,门面大多改成店铺,售卖苗家各种特产和首饰,游客中的美眉犹爱苗绣和苗银。</p> <p class="ql-block">我和周老师</p> <p class="ql-block">拖着行李箱,不想走太多的石板路。进入寨门没多远,就看见摆卖各种东西的路边摊。一位中年苗妇见我们拉着行李箱,就满脸笑容的问我们订房没?</p><p class="ql-block">“我们家的房子很宽敞,价钱也便宜,要不要看看?”好吧,同行的周老师二话没说,就跟民宿老板娘走上又窄又陡的阶梯。之后在上面对我说:还可以。我一看那阶梯:徒手上还可以,行李怎么上?老板娘以及她的儿子二话不说,就帮我们把行李箱提了上去。</p> <p class="ql-block">民宿大妈帮我提行李的时候,我就帮她看摊位。</p> <p class="ql-block">苗族的吊脚楼依山而建在斜坡上。</p><p class="ql-block">苗民把地削成一个“厂”字形的土台,土台下用长木柱支撑,按土台高度取其一段装上穿枋和横梁,与土台平行。吊脚楼低的七八米,高者十多米,占地大小不一。如今,景区吊脚楼的屋顶大多盖青瓦,一般以四排三间为一幢,有的除了正房外,还搭了一两个“偏厦”。</p><p class="ql-block">传统的吊脚楼一般分三层,上层储谷,中层住人,下层楼脚围栏成圈,作堆放杂物或关养牲畜。一层住人,旁有木梯上下层相接,该层设有宽约1米的走廊通道。堂屋是迎客间,两侧各间则隔为二三小间为卧室或厨房。有的苗家还在侧间设有火坑,冬天就在这烧火取暖。中堂前有大门,门是两扇,两边各有一窗。中堂的前檐下,都装有靠背栏杆,称“美人靠”。</p><p class="ql-block">西江千户苗寨自从被打造为网红景点后,可谓寸金尺土。苗寨主街以及白水河畔的吊脚楼,位置好的都用作商铺,饮食和民宿,最偏僻的地方才自住。</p><p class="ql-block">民宿老板说,这里几乎一半以上的楼房,都是本地人外出打工赚钱后回来建的。他也是在佛山打工赚了钱,回来建的两栋房子。用于民宿的有3个房子。另一栋几十个出租房。作为客人的我们,深切感受到,旅游业为苗族同胞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p> <p class="ql-block">为了消防安全,我们住的民宿,外墙是“木皮”包裹的,里面是砌砖并铺贴瓷砖的,室内装修与普通的宾馆无异。门厅和客房窗口都可看街景。放下行李后,随便拍个视频。</p> <p class="ql-block">经过西江卫生院时,看见很多人在排队验核酸。想起我们到下一个景点时,也要出示48小时的核酸报告,就跟着大家排队做了。之后就去芦笙场看下午场的表演。</p> <p class="ql-block">西江千户苗寨的芦笙场,每天上、下午、晚都有一场表演。放下行李出来逛街,碰巧遇上市集,我们又“赶”了一回。姐妹俩边逛边问价钱,也许这里是网红景区的缘故,都是土特产,这里就比台江卖的贵。比如野生灵芝,台江市集卖150/斤,这里开价450/斤。</p><p class="ql-block">逛着逛着,肚子咕咕叫,就买了几块糯米糍粑顶肚,一块没吃完就饱饱的了</p> <p class="ql-block">苗族青年男女表演的歌舞节目,充满当地的民族特色:色彩华丽的苗服、苗妹身上叮咚作响的银饰,他们以欢快的歌舞,演绎着“游方”等美丽的爱情故事,期间还邀请客人进场互动。</p> <p class="ql-block">顺道参观完西江千户苗寨的非遗博物馆,来到这块标志性石牌,当然要打个卡啦。</p> <p class="ql-block">上次来这里纯属蜻蜓点水,没过夜,错过了“万家灯火”的美景。这次是自由行,随心所欲……</p><p class="ql-block">逛着逛着,华灯初上。走过这条长廊就是去观景台的方向。沿途,我们在观察附近的食肆,寻找晚餐的目标。最终订了一家餐馆吃“稻花鱼”(旁边有一大片供游客捉鱼的稻田)。餐馆老板知道我们来自广东佛山,随即说,他以前也在佛山打工,挣钱后,听说家乡大兴旅游热,就回来创业了。“幸得当年广州市长林树森调到贵州后,有一次来我们西江考察,发现这里的苗寨规模较大,建议开发成旅游区。”与民宿老板一样,餐馆老板对广东人的好感溢于言表。</p> <p class="ql-block">上到观景台,但见人头攒动。一旁的店铺有苗族服饰出租。看见换上苗装的美女们风情万种,一些中老年大妈也不甘示弱,在导游的鼓励下,租上一套拍照留念。</p><p class="ql-block">观景台上,各人选取最佳位置后都不肯挪动,就等太阳落山。观景台旁边的餐馆酒吧自然座无虚席。</p> <p class="ql-block">日落西山</p> <p class="ql-block">晚霞乍现</p> <p class="ql-block">人们期盼的万家灯火,闪烁出现。观众惊叹连连,纷纷举起单反,手机拍个不停。</p> <p class="ql-block">上次来由于是跟团游,没安排在千户苗寨过夜,错过了很多美景。(网图)</p> <p class="ql-block">网图</p> <p class="ql-block">从观景台下来,沿着苗寨大道往回走,发现这个苗寨已从相对宁静的日间,切换成精彩纷呈的夜生活模式:但见商业街上到处灯光闪烁。酒吧内外,歌声,人声,音乐声声声入耳……</p> <p class="ql-block">22日,我们早早醒来(周老师的儿子赖床)。太阳还没出来,大街上,早起的游客就出来各种打卡。毕竟,这个苗寨的日与夜区别太大了:白天犹如安静的苗族绣娘,晚上就成了年轻客人狂欢的天下……</p> <p class="ql-block">因为定了下午去镇远的车票,一大早就和周老师出来,在苗寨大道闲逛。遇到正在带团的导游,我们就“旁听”一下,毕竟是自由行,事先也没做“功课”。</p><p class="ql-block">镇守寨门的两个铜鼓🥁是苗民的图腾。</p> <p class="ql-block">主干道上的“地砖”也是有故事的。</p> <p class="ql-block">广场上图案精美的大型“银项圈”,引来不少客人打卡拍照。</p> <p class="ql-block">午饭是我们自己在民宿做的。老板娘说:你们自己买肉,我给你们蔬菜和米。我和周老师随便逛了一下,找到一个小市场,卖了一块猪肉回来。</p><p class="ql-block">做饭不是我的强项,打个下手还可以。我洗好蔬菜餐具后,同伴一番切切切。老板娘帮忙生火,同伴负责炒菜。</p> <p class="ql-block">很快,简单的两荤一素做出来了。同伴分出一半让老板娘和孙子尝尝粤菜的口味。</p><p class="ql-block">想不到,我们竟然会在苗寨,吃了一餐久违了的儿时的味道——“柴火饭”。</p> <p class="ql-block">得知下午2点有公共汽车到镇远,午饭后,我们就收拾行李。</p><p class="ql-block">老板娘的儿子外出了,老板娘要看门面,她老公就帮我们将行李从吊脚楼搬下来。听老板娘说,平时房间卫生,布草换洗都是她老公负责的。临别时,热情的苗族大妈一个劲地邀我们10月再来,感受他们13年一次的“鼓藏节”,到时候免我们房费。谢谢啊,你们的热情心领了。</p><p class="ql-block">西江苗族以鼓作为自己的联络工具。“鼓藏节”是西江人敬祭的盛大节日,是苗族人民文化和精神的最高体现。据说西江苗族的祖先是虎年迁到西江的,虎年至虎年恰合一个小甲子(13年)。13年一次鼓藏节也就约定俗成。</p><p class="ql-block">离开民宿前,在“美人靠”上来个自拍留念。</p> <p class="ql-block">傍晚6点左右,公共汽车载我们来到镇远汽车站。取出行李箱,迎接我们的是附近宾馆来“拉客”的人,其中有开在车站楼上的。我和周老师走了几层楼的阶梯,上去看了几眼,设施不行,没电梯。</p><p class="ql-block">拉着行李箱过了两条马路,最后选定了一家宾馆。放下行李外出觅食,3人都吃了羊肉粉。之后坐3元的公交车,来到古城最热闹的地方闲逛。赏舞阳河夜景,感受当地人的夜生活。</p> <p class="ql-block">镇远人的夜生活,从广场舞开始</p> <p class="ql-block">镇远古城和西江千户苗寨都属于贵州黔东南州。镇远古镇是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镇远县下辖镇,位于舞阳河畔,四周皆山。河水蜿蜒,以“S”形穿城而过,北岸为旧府城,南岸为旧卫城,远观颇似太极图。两城池皆为明代所建,现尚存部分城墙和城门。城内外古建筑、传统民居、历史码头数量颇多。</p><p class="ql-block">镇远古镇交通方便区位优越,湘黔铁路、株六复线、320国道、沪昆高速公路穿境而过,距铜仁机场、湖南芷江机场和贵阳机场分别为90公里、170公里和270公里。县境东界湖南新晃,南临三穗、剑河,西毗施秉,北接岑巩和铜仁地区的石阡,素有“滇楚锁钥、黔东门户”之称。</p> <p class="ql-block">夜色下的古城门</p> <p class="ql-block">舞阳河打卡</p> <p class="ql-block">23号早起外出吃过早餐后,一行3人又坐3元公交车至“青龙洞”景区。白天的舞阳河又是另一番景像,波光潋滟,水清如镜,倒影清晰。</p><p class="ql-block">跨过舞阳河上的这座“祝圣桥”,就进入青龙洞景区。</p> <p class="ql-block">祝圣桥上观古城,远远望见的“扇形”码头,可知昨日繁华景象。清澈透明的舞阳河水,令人有一种畅游的冲动。</p> <p class="ql-block">青龙洞古建筑群</p><p class="ql-block">位于古镇的中和山一侧,由祝圣桥、青龙洞、万寿宫、紫阳书院、香炉岩和中禅院6部分建筑组成。其规模宏大,构造精巧,是镇远极具旅游观赏价值的名胜古迹。游览青龙洞古建筑群,你会看到儒家书院、道家道观与佛教寺院融汇一起,在这里和谐共处的景象,这在其他众多古建筑群中并不多见。青龙洞古建筑群的建筑风格非常独特和巧妙,有别于一般的少数民族建筑,这是因为它是江南建筑文化和西南少数民族建筑文化相结合的古建筑群,是这里独有的建筑风格。</p> <p class="ql-block">“贴崖”而筑,集佛,道,儒于一处的青龙洞。</p> <p class="ql-block">由于我们是漫无目标的自由行,之前也没做攻略,对古城了解不多,只算是到此一游。感觉虚度此行。</p> <p class="ql-block">逛完青龙洞,跨过祝圣桥。我们就沿着公交车来时的路线往回走,边逛边看,发现古城政府部门的门面也是“古色古香”,别有一番“韵味”。</p><p class="ql-block">逛完古城,吃过午饭。同行的小伙子在网上买了镇远至玉屏的火车票。刚好我们住的地方离火车站不远。退房,拉着行李箱又出发。</p><p class="ql-block">我的妈呀,这个镇远火车站,让我仿佛回到了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赶时间没空拍照)!从地面上月台竟然没有电梯!要大包小包走几层楼高的阶梯上去,关键是拉行李箱的斜坡很窄!上气不接下气上到月台,看见列车已到站,又逃难似的急匆匆找相应的车厢。</p><p class="ql-block">这火车站是镇远留给我最深刻的印象,可说是此行最狼狈的一次赶车。</p><p class="ql-block">想不到,我们从镇远去梵净山的交通如此曲折——我们坐的是“成铁”湘黔线的绿皮火车。在铜仁地区的玉屏站下车后,坐几十元的“公汽”到江口县,再在江口车站坐公交到梵净山下时,已是傍晚时分。在人生地不熟的站场内,我们仨被拉客的大姐连人带行李塞上小车,一溜烟送到山脚下的一家民宿。</p> <p class="ql-block">晚餐在民宿解决。这里的吃和住的,不说也罢。出来是看风景的。翌日吃过早餐,顺便带了上山的食物和饮水,从昨晚下车的地方坐3元公交车来到景区入口。</p><p class="ql-block">梵净山,武陵山脉主峰,海拔2572米。位于贵州省铜仁市的江口、印江、松桃三县交界处。是中国南方最早从海洋抬升为陆地的地方之一,距今约14亿年。</p><p class="ql-block">梵净山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是黔金丝猴唯一的栖息地。梵净山是一座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山。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梵净山就属楚国“黔中地”,秦朝属“黔中郡”,汉代属“武陵郡”,以后一直是“武陵蛮”崇拜的神山、圣山。(图片与部分文字源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梵净山索道于2009年建成投入使用。全长3500米,索道山下到索道山上,最高点高差1200米左右,海拔从900米上升到2100米。</p><p class="ql-block">梵净山原名“三山谷”,得名于“梵天净土”。梵净山曾荣膺2008年度和2009年度的“中国十大避暑名山”,与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齐名的中国第五大佛教名山。(图片源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大概20年前吧,经常在电台听到《我的家乡梵净山》这首歌,就心心念念有机会一定要去一次。谁知直至65岁高龄才圆梦。</p><p class="ql-block">从山门进入,花20元坐观光车来到下索道站。再花140元,坐上全长约3.5公里的索道(索道“坐舱”是移动不停的,腿脚不方便就无法坐啦)上到海拔2100米的上索道站。据说,未有索道前,陡步登山约需5小时(约7000多台阶)。老人家我不敢想象。</p><p class="ql-block">从索道站出来,还要走约1400个台阶,迂回曲折的森林栈道才到“蘑菇石”。不想走的话,正常体重可花400元请人抬。</p><p class="ql-block">母子俩知道我腿脚不好:“你量力而行”。就自顾自向前冲。我有自知之明,人家是来冲金顶的,我当然不会拖后腿。</p> <p class="ql-block">气喘吁吁,猛吸负离子。一个人走走停停,终于望见那些奇形怪状,据说有亿年历史的大石块!</p> <p class="ql-block">风太大了,偶有雨雾偶有阳光。风衣派上用场。没有同伴,只能随便抓个人帮我拍照。证明我终于爬上来了!</p> <p class="ql-block">梵净山标志性的蘑菇石下,拍照出来的效果有如大石压顶——压力山大就是这样子吧?</p> <p class="ql-block">这张是自拍的</p> <p class="ql-block">站在两山石之中自拍,“巨鸟”好像要“啄”过来的样子,还浑然不知。</p> <p class="ql-block">好不容易上到这里,仙气飘飘中一轮自拍。</p> <p class="ql-block">梵净山上,天气阴晴不定。随手拍下的照片,回看是不是有点诡异?</p> <p class="ql-block">梵净山分为新金顶和老金顶,拥有普渡广场、黑湾河瀑布群、观音瀑、观音洞、万宝岩、蘑菇石、万卷书、太子石、承恩寺、金顶天桥、拜佛台、晒经台、说法台、红云金顶、凤凰山、老鹰岩、思过崖、万名洞、九皇洞、剪刀峡、金刀峡、翻天印、鲤鱼石等众多景点。景区内山峰遍布,山势陡峭,众多奇石是景区内的一大特点,更有佛光、禅雾、幻影和瀑布云四大天象,以及众多寺庙、碑刻古迹。(图文源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梵净山是弥勒菩萨道场,是全国著名的五大佛教名山之一,与山西五台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浙江普陀山齐名。</p><p class="ql-block">上山有四条主路,每条路上各有一朝庭封赐的皇庵,东有天马寺,南有坎梅寺,西有护国寺,北有天庆寺,统称“四大皇庵”。在明朝时梵净山佛教最为兴盛,传说明朝李太后在梵净山修行,以铜铸释迦置于金顶之上的释迦殿,铸弥勒佛像置于弥勒殿。</p><p class="ql-block">据说金顶上的这两座殿,外墙近期被“翻新”了,乱弹琴!(图文源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相比不久前过来的李老师,我们的运气还是不错的。从蘑菇石下来,适逢太阳露脸,回身望见正在攀登红云金顶的蛇形人流,急忙拍下此照。那边山高路陡,抬轿人不准上去。同伴知我腿脚不好,母子便自顾上去了,我只能望山兴叹,空留余憾。</p> <p class="ql-block">在朋友圈说自己不敢上金顶,有人说我会“终生遗憾”。我答:扭伤了腿回不了家有鬼可怜,更是遗憾终身!</p> <p class="ql-block">大自然真是鬼斧神工!这金顶远望就像刀削似的,中间只有一条缝,也不知道前人是如何把建筑材料搬上去的(现在虽有索道,也只能搬一些饮品和零食到索道上站)。这90度和几乎垂直,仅容一只脚或者半只脚的阶梯,个人手脚并用才能爬上去,又如何负重前行?故此,给多少钱也没人抬你上去。(借图)</p> <p class="ql-block">周老师登金顶途中的回眸一笑,羡煞我也。</p> <p class="ql-block">索道关闭前,与母子俩相约山下会合。坐公交回到下车点后,我们找了另一家餐馆吃饭。本以为换一下口味,谁知食物和价钱都差不多,环境不同而已。</p><p class="ql-block">晚餐后回到昨晚的民宿,发现多了几桌客人。和老板商议明天再去哪走走,被推荐去“亚木沟”。</p><p class="ql-block">此行的重点梵净山去过了,虽然没上金顶,挑战了自己,我也算满足了。出来近10天,我也只带了10天的药。当我和周老师提出想回家时,才知道母子俩还想继续玩。都怪之前没沟通好!</p><p class="ql-block">我说,我带的“养命”药只可以再吃两天,这里偏僻,药店也没得卖。要不,麻烦小伙子帮我规划好回家的路线,我先回,你俩继续。</p><p class="ql-block">经过一晚的思考,周老师还是不放心我一个人回家,决定后天(8.26)一起回。原来,铜仁去广州南站的车票,也不是每天都有的,而且还要在长沙中转,这也是母子俩不放心我自己回家的原因之一。</p> <p class="ql-block">亚木沟是我们贵州游期间,唯一一个要收门票的景区,而且价钱超贵,65岁都要60元,同行的年轻人收80元!问卖票的:这是私营的。卖门票的人问我们是哪家民宿介绍来的,看来是有回扣的啊!</p><p class="ql-block">该景区位于贵州省铜仁市江口县境内的太平河(贵州省著名风景名胜区)岸边,毗邻梵净山,是梵净山生态文化旅游的重点卫星景点。景区地处江梵公路中段,距江口县城19公里,距渝怀铁路江口站约30公里,铜仁站约60公里,距湘黔铁路玉屏站140公里,距铜仁机场约80公里,有公交车途经。(网图)</p> <p class="ql-block">25号上午,吃过早餐后买上食物带上水,我们坐3元公交车,不一会就在一个游人稀少的地方下车。</p><p class="ql-block">买了门票进去,迎面就见到这些宣传牌。</p> <p class="ql-block">门票不菲,我们慢悠悠的边走边做深呼吸。</p> <p class="ql-block">亚木沟总长50公里,沟里气候宜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在17°C左右,空气负离子浓度高,无愧于天然氧吧的美誉,是探险、觅奇、寻幽及休闲养生的绝佳之地。</p><p class="ql-block">山上物种丰富,有金丝猴、猕猴、林麝、黑熊、穿山甲、红腹锦鸡、虎斑碟等珍稀动物,有楠木、红豆衫、桫椤、珙桐(鸽子花)等世界珍稀树种。沟里的水清澈见底,四季常流,山泉叮咚,飞瀑扬花,山麻鱼、角角鱼、大鲵(娃娃鱼)、胡子蛙等在此繁衍生息(可惜我们都没看到)。</p> <p class="ql-block">沿途可见溪流潺潺,环境清幽,偶闻鸟语。</p> <p class="ql-block">沟中奇石各异,五彩缤纷,似人似物,似鸟似兽,情态各异,栩栩如生;石崖峻秀,层峦叠嶂,鬼斧神工;古藤环绕,有的大如儿臂,有的细如发丝,彼此缠绵,盘虬卧龙。当游客朋友在这里甘泉掬水,清流濯足,穿越原始森林时,不由发出“梵净归来不看山,亚木归来不看水”的感叹。</p><p class="ql-block">无聊之至,举扙戏石猴。</p> <p class="ql-block">假装在玩水</p> <p class="ql-block">也许是因为疫情,也许是门票太贵,亚木沟景区十足的“原生态”——游客少,收入低,没人管。反正就是不值一游!</p><p class="ql-block">中午我们就出来了。在景区门口等公交车期间,偶遇一位着装显眼的退伍军人。我们就聊了起来。原来,他是一位“越战老兵”。他讲述了自己当年在广西祟左出境参战,死里逃生的经历。“如今国家的优抚政策对我们很好。”半个小时的等车时间,我们听得津津有味,就是忘了问他名字,拍一张照片。公交车来了,我们一起上车继续聊。到了寨沙侗寨,我们仨说声“再见”就下了车。</p> <p class="ql-block">随便逛了一圈,感觉环境不错,起码比上两晚住的地方好多了!忽然想起,我发圈说自己要去梵净山后,以前的同事周洋说:寨沙的民宿不错。果不其然。可惜受疫情影响,民宿空置率较高。据说装修好一点的民宿,大多是外地人投资的。</p> <p class="ql-block">当即决定:今晚就住这里!我们找了寨门附近的“平军山庄”。这家“山庄”规模不小,一楼有多间商铺出租,二楼呈L型全为客房。我怕木楼行走有噪音影响休息,就选了砖房。</p><p class="ql-block">民宿老板是当地人,装修虽然一般般,我们要求也不高,干净安全就行。量过体温(住了这么多地方,第一个要客人量体温并做好记录的)办好登记手续并上传主管部门后,老板当即开车,和周老师母子一道,去到我们前两晚住的地方,将行李拉过来(我们出门前已收拾好寄放一旁)。</p> <p class="ql-block">寨沙侗寨位于贵州省铜仁市江口县的太平乡。距离江口县城约27公里,距离梵净山景区大门仅3公里,紧邻梵净山佛教文化苑(里面有世界上最大的饰金弥勒玉佛),全寨共有80余户侗族人家。</p><p class="ql-block">这是寨沙3座侗族鼓楼中最大的一座,有20多层高。</p> <p class="ql-block">夜色下的鼓楼</p> <p class="ql-block">梵净山索道于2009年建成营运。依托日益火爆的梵净山旅游资源,江口县结合民族特色对寨沙侗寨进行集中打造。通过采取政府投资、民众自筹的方式,拆旧立新,建成并完善了78户侗寨木楼、后山旅游公路、寨沙侗寨寨门、寨沙侗寨吊桥等设施。2011年,一个全新的“寨沙侗寨”呈现在梵净山脚下。</p><p class="ql-block">据悉,改造后的寨沙楼房大部分用于出租,小部分自己经营,一年的租金在6万元至13万元不等。昔日年轻力壮的村民,都靠抬滑竿养家。如今的寨沙村民算是吃上了旅游饭,日子越过越红火。依托梵净山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旅游品牌,这里被打造成乡村旅游的示范点。</p><p class="ql-block">晚上还有“梦幻梵净山”大型实景演出,旺季还有踩歌堂侗族歌舞表演、篝火晚会等丰富多彩的节目,吸引国内外的游客留住。可惜受疫情影响,这个大暑天客人寥寥。</p> <p class="ql-block">晚饭和早餐都是民宿老板娘做的,吃得舒适。期间,老板推介:晚上有《梦幻梵净山》山水实景民族风情表演。母子俩要去看,我就想自己静一静。</p> <p class="ql-block">梵净山下,寨沙桐寨的夜生活</p> <p class="ql-block">母子俩看表演去了。我就自己出去闲逛。看见吊桥下的太平河有人在戏水,我也脱掉凉鞋下去蹚水,十分惬意!水中有鱼儿游过,细看,就是我们晚饭时吃的鱼啊!不知不觉,扯得老高的裙脚竟然湿了,原来河水在上涨呢!我踩着河床的碎石急忙上岸,有点后怕。</p> <p class="ql-block">8.26吃过早餐后,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寨沙,路过这个牌坊,急忙拍了个照以作留念。</p> <p class="ql-block">为兜近路,“平军山庄”的老板唐平军,帮我们拉着行李箱走过寨沙吊桥,送到马路对面等公交车。再见了,寨沙!</p> <p class="ql-block">之后我们坐公交车来车江口汽车站,再坐“公汽”到铜仁火车站。这个火车站虽然“袖珍”,但比镇远的舒服多了。等车期间,我吃了个泡麺。2.45分,从成都东开往杭州东的动车路过(要不是小伙子,我也不知道如何辗转回家),我们上了车。看着显示器,火车的行程是:怀化南~娄底南~湘潭北~6.07来到株州西时,晚点了8分钟。还好,赶得上开往广州南的动车。到广州南后,立即接上回顺德容桂的轻轨,女儿女婿接我安全到家。</p><p class="ql-block">这么大的年纪,以这种方式出行还是第一次,也许是最后一次?谁能陪你折腾呢?你自己够胆,别人却怕担责。子女忙于生计,自己走得动时没钱没空,父母西去解放身心,自己腿脚又不争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