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欧洲行-法国篇

晓林

<p class="ql-block">上文说到了在伦敦的见闻。匆匆几天的行程给我们留下了良好的印象。天空作美,伦敦可以说是非常美,令人流连忘返。我们在剑桥大学参观时,偶遇中雨,正好给我们机会吃点饭休息一下,教堂里听听合唱。微微的雨雾给剑桥各古老书院蒙上层浪漫且迷蒙的色彩。</p> <p class="ql-block">7月15日早上8点钟欧洲之星高铁🚄离开伦敦,经过两个半小时,加上时差,在巴黎当地时间11点半到达巴黎。</p> <p class="ql-block">到达巴黎了。太太40年没见过的老同学在车站迎接我们。两人长拥,场景感人。后来发现在场的我居然没有照相📷。My bad. 我们直接从高铁站转入巴黎城市地铁🚇。</p> <p class="ql-block">在伦敦几天,地铁是我们每天使用的出行方式。一是语言无碍。二是使用方便。只要你的信用卡是“contactless” (非接触式)即是“刷卡”就可以。进站刷一下,到站刷一下就可以。省去了计算路程,买票等步骤。我进了地铁,习惯性地掏出信用卡刷了一下。“嗯?没反应”。朋友看见,马上说,我已经买了票了。我们一起上了地铁。很快就有一个黑人跟我搭讪。我不应该提到他是黑人。这人可以是任何人,看上去下层或穿着华丽。重要的是他是小偷一伙的。I learned this the hard way. 我吃了亏才明白。他在那腻腻歪歪地嘟囔着什么。事后分析他是在转移视线。比如说后面的小偷在调整角度, 使我太太和朋友看不见他在扒窃。</p> <p class="ql-block">小偷找到时机,把手迅速掏了我的裤兜。我马上回身,摸了一下裤兜,确定信用卡没了。我对他说,你掏了我兜了。他装听不懂。我说你拿走没用,还给我。这时车到站了,倆人跑掉了。我后悔自己大意了。也纳闷,你掏个兜,按几率也就是百分之二十五吧(四个裤兜),怎么他就那么精确。估计他们在进口处就观察👀到了。顺便说一下,这小偷50上下。看上去像个专业人士。</p> <p class="ql-block">屋漏偏遇连阴雨。出了地铁口,马上想打电话报失,可因走的匆忙,没带任何卡号,信用卡公司电话等信息。只好发个电子邮件给女儿,让她去试试。这时信用卡公司来邮件,说有人刷卡,问我同意吗(见图)。我马上回答,N,O,No!这厮可能一路小跑,肩膀上扛着那笑歪了的头,刷了674欧元的货,结果信用卡公司的防范措施起作用了,没过去!</p> <p class="ql-block">我马上收到这个回复,知道了,不会允许其它购买了。我放下心了。直到……..</p> <p class="ql-block">10天后,我回到洛杉矶。第二天一早到办公室就上信用卡网站看看帐。有一笔1000欧元💶被刷走了!这怎么可能!我自己都没用过这张卡取过钱。我从来没有过这卡的密码。而这笔款像是从银行一类地方取的或是从有刷卡机的人那弄走的。我把以上疑惑跟信用卡公司的客服讲了。我说你们有protocol和SOP的。你们有步骤和标准做法来防范的,什么地方出差错了。客服很客气,马上说,我们把这笔款全数退回(见上图)。虽然我有种有惊无险的感觉,但还是恨不得踹那SB几脚!美国(和各国)的信用卡公司大概每年总要有百分之几的坏账率。其中一部分就是这种,大概会上几亿美元(或欧元)。估计信用卡公司(CITI Bank花旗银行)会要求巴黎这边关掉有关的刷卡机。(今天,7月31日,这笔款已经从花旗银行转给我了)</p> <p class="ql-block">想说一下,由于这个小插曲,再加上看不懂法语,不能用刷卡,我们就再也没用巴黎的地铁。要不会有很多灵活性。</p> <p class="ql-block">走出旅馆,很快看到一条河,马上照了一张。没错,这就是我们常听到的巴黎塞纳河(法语 La Seine, 英语 Seine River)</p> <p class="ql-block">这条桥,Le Pont des Arts, 艺术之桥,是条有名的步行桥。桥的那一边就是卢浮宫博物馆了。这条桥有些故事。比如过去被浪漫的法国人在桥边的金属结构上到处挂上“Love Lock“ -爱情锁或更贴切些,连心锁。最后,桥不堪重负(有时也有碍观瞻啊,是吧?),政府出面在2015年把N顿的锁移走,重建了这条“艺术之桥”。</p> <p class="ql-block">2015年重建之前的桥。估计要没有重建,有些朋友可能会在去巴黎前去店里问“请问有大号锁吗?我要带到巴黎锁在一个桥上!”</p> <p class="ql-block">老同学带我们去吃饭,路过一个小巷。其中一家门口有这个年代远久的石牌。能看出有提到毕加索的字样。回来用AI翻译了一下:PABLO PICASSO</p><p class="ql-block">LIVED IN THIS BUILDING FROM 1936 TO 1955</p><p class="ql-block">IT WAS IN THIS STUDIO THAT HE PAINTED</p><p class="ql-block">GUERNICA IN 1937</p><p class="ql-block">IT IS ALSO HERE THAT BALZAC</p><p class="ql-block">SETS THE ACTION OF HIS NOVEL</p><p class="ql-block">THE UNKNOWN MASTERPIECE。 再翻成中文。 巴勃罗·毕加索</p><p class="ql-block">从1936年到1955年在这栋建筑中居住</p><p class="ql-block">他在这个工作室里绘制了</p><p class="ql-block">1937年的《格尔尼卡》</p><p class="ql-block">巴尔扎克也在这里设定了他的小说</p><p class="ql-block">《未知的杰作》的故事发生地。 </p> <p class="ql-block">人们称毕加索为战争绘画的终极大师。《格尔尼卡》是他关于战争绘画的代表作。1937年西班牙内战期间,德国和意大利支持佛朗哥政权,对格尔尼卡城进行了地毯式轰炸。毕加索受反对佛朗哥政府的一方委托,创作了这幅立体派作品。作品描绘了被轰炸蹂躏后的格尔尼卡城。</p> <p class="ql-block">19世纪法国著名作家巴尔扎克被誉为“现代法国小说之父”。国人一般通过他的名作“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等小说而知道他。</p> <p class="ql-block">顺便说一下,在巴黎时,曾看到有大街名为“Victor Hugo” 维克多.雨果,另一位法国大文豪。本想找找有没有他的博物馆,因不懂法语,交通手段有限没有成行。雨果的“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在中国应该说是广为人知的。</p> <p class="ql-block">我对雨果的“悲惨世界”很喜欢。其中一个原因是它被改编为一出非常成功的音乐剧(musical)LesMiserable.(看音乐剧比看书容易,是不?)自1980年该剧在巴黎上演以来,在世界各地,尤其是音乐重镇纽约百老汇和伦敦西区,不断上演,经久不衰。我大女儿小时候唱剧中小女孩科塞特(Cosette)的Castle on a Cloud 云上城堡那段非常棒。可惜那时没有智能手机所以没有留下录音录像。</p> <p class="ql-block">剧中小女孩科塞特(Cosette)的Castle on a Cloud 云上城堡 演唱。可怜的孩子 只能在梦里梦见云上的城堡。城堡里的老妇人whisper 轻轻地说 “Cosette, I love you very much”. 很是感人。</p> <p class="ql-block">  剧中合唱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 你听到人们在唱歌吗? 激昂澎湃的旋律🎶反复后达到高潮。这首歌是音乐剧音乐中最有名的唱段之一。小的细节:在这个官方葬礼上,载着棺材的车队进入广场。几个上了岁数的男人摘下帽子以示敬意,而年轻人冲了上去。法国的历史在这方面和其它欧洲国家不大一样,有很多革命和造反的历史。本想看看能不能了解一下,但太多太复杂,不读十本书恐怕看不懂什么。如果从14世纪英法战争时说起,法国在被英国压着打的时候,出现了一位牧羊少女自称得到了上帝的启示来拯救法国。她就是著名的民族英雄-圣女贞德。此文当然无法细数,只能说经过各种国家间,不同宗教间,政治派别间的斗争,皇家经过强盛和衰败,盛名和烂摊子之后,到了路易十六后期,爆发了起义,有了法国大革命,杀了路易十六,废除了君主制,建立了共和制的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放上一些key words 关键词 各国反法同盟, 雅各宾派,罗伯斯皮尔 热月政变 雾月政变 拿破仑.波拿巴 百日王朝 第二共和国 第二帝国 第三共和国 一战 二战 戴高乐 自由法国 第五共和国… 总之,法国的历史是相当的复杂。回头看,在欧洲还有很多君主立宪制国家的时候,经历了那么多变化的法国🇫🇷仍是欧洲乃至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也实属不易。顺便说一下,不久前去世的英国伊丽莎白女王在位70年期间自律,坚强,睿智。在复杂的英国和世界事务中能够把君主立宪制的英国保持的还挺好,软着陆🛬️也是令人佩服。下一代还能不能如此,我持怀疑态度。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巅峰可能已经过了。</p> <p class="ql-block">上面走题了,还是回到我们的旅行吧。朋友带我们来到事先订好的这家餐厅。餐厅很有来头,房子在几百年前是路易13的驿站,有点儿像今天的客运中转站。现在是一个高档的米其林餐厅。老板娘出来招呼客人讲的法语。和我们说话用中文我才反应过来她也是国内出来的。朋友经常给老板介绍客人来吃饭。这次安排了六道的法式大餐,确实是不错,开了眼界。到了这,不只是吃饭而已,还要些礼仪和形式吧。我试着控制住自己从中国到美国,至今也上不了大雅之堂的样子,不要吞饭,慢慢品味。我替姥姥来进次大观园吧。</p> <p class="ql-block">六人中有两位是太太四十年前的女同学。谢谢她们的热情接待💁‍♀️。有一位从几小时高铁路程外的城市赶来。好在也顺便看看在巴黎上学的女儿。</p> <p class="ql-block">我在美国时去过几次法国🇫🇷餐馆,算是各类餐馆里去的最少的。基本印象是份小但好看,价贵但高雅,盘子大但吃不饱。这个印象没太变。只能说我这农村呆过几年的人有点儿小农意识吧😍,吃饭要六道还是不习惯。我们对朋友的精心安排非常感谢。一段路,一顿饭已经看到了历史,知道了什么是米其林层次。</p> <p class="ql-block">吃完饭接着出去走走。塞纳河干净,漂亮。</p> <p class="ql-block">这是日本日本现代前卫艺术家Yayoi Kusama草间弥生 在Louis Vuitton路易威登和Samaritaine莎玛丽丹总部大楼间的塑像。她的标志性作品是一些彩色的斑点。</p> <p class="ql-block">在附近桥上碰见这个日本女孩,很自信从容的样子。可能想粘点草间弥生的灵气吧。</p> <p class="ql-block">塞纳河边 River Seine</p> <p class="ql-block">来到了巴黎圣母院 Notre Dame。后面部分被烧了。还在重建过程中。</p> <p class="ql-block">40年没见面的同学,说不完的话。</p> <p class="ql-block">巴黎市政府</p> <p class="ql-block">在蓬皮杜中心附近知名涂鸦✍️作品</p> <p class="ql-block">这八个窗户是画上去的</p> <p class="ql-block">这种看上去就有些来头的建筑比比皆是。</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开始观光。因为后两天要有婚礼,恐怕身不由己,所以先坐观光大巴走走。巴黎比伦敦小很多。伦敦观光大巴有三条线,巴黎有一条。但估计收入差不多。因为巴黎这边观光大巴一辆接一辆。这是来到了卢浮宫。玻璃金字塔是美籍华裔建筑家贝聿铭设计。</p> <p class="ql-block">塞纳河里的观光客船🛳️</p> <p class="ql-block">就是这种巴士。45欧 坐船再加14欧。我推荐到伦敦巴黎旅游先坐一天旅游大巴把主要景点看一遍,再回头细看。尤其是巴黎,景点比较集中。车票买一次管一天或24小时。</p> <p class="ql-block">进入有名的香榭丽舍大道(Avenue des Champe-Elysees)。据介绍,每年有一亿以上人次来到香榭丽舍大道。考虑到巴黎200多万人口,不能不说这是条金色大道啊。</p> <p class="ql-block">大道一端(西端)就是著名的凯旋门(法语: Arc de Triomphe) 是拿破仑下令于1805年修建的。我们到那是7月16日。7月14日是法国国庆,所以还能看到那节日时挂的巨大国旗🇫🇷。</p> <p class="ql-block">右侧面</p> <p class="ql-block">后面。 一点花絮:在旅游大巴上,耳机🎧里用各种语言介绍景点。到凯旋门的时候,解说员讲到这个凯旋门“曾是”世界上最大的凯旋门。后来有个城市“可能有意possibly intentionally”地造了一个更大的凯旋门。您可能猜得到:这个城市是平壤。</p> <p class="ql-block">戴高乐将军铜像。感觉上在法国人们有独立的见解和思维,想得到老百姓的认同不那么容易。走了几个museum 博物馆,戴高乐将军是得到比较高的评价的。</p> <p class="ql-block">1940年6月德军占领巴黎后,军阶当时并不高的国防部副部长戴高乐准将去伦敦组织了抵抗德国的自由法国运动。时事造英雄。当时法国的戴高乐和英国的邱吉尔就是当时的时代造就的拯救国家于危难之中的英雄。</p> <p class="ql-block">戴高乐在伦敦发表了讲话和宣言。对当时的抵抗运动提供了信心和希望。</p> <p class="ql-block">行为艺术</p> <p class="ql-block">坐船游览塞纳河</p> <p class="ql-block">照结婚照的</p> <p class="ql-block">伦敦巴黎有很多街头咖啡店。游人买杯咖啡,椅子💺冲着大街在那看街上的景色和游人。这家店有点正规了</p> <p class="ql-block">法国警察</p> <p class="ql-block">到凯旋门下车来照几张</p> <p class="ql-block">埃菲尔铁塔</p> <p class="ql-block">法国菜:蜗牛🐌</p> <p class="ql-block">去卢浮宫的时候,人真多,又是下午了,准备第二天再来。第二天再来时发现闭馆!要我是有增加收入责任的馆长,我会要求只有重大节日才能放假。老祖宗留下了那么多宝贝,门一开金子就滚进来,不爽吗😕?</p> <p class="ql-block">放上卢浮宫三个镇馆之宝。声明:不是我挤进去照的。</p> <p class="ql-block">公元前100年左右在古希腊雕刻的“断臂维纳斯” 下面是精彩精彩的故事“维纳斯是希腊米洛农民伊奥尔科斯1820年春天刨地时掘获的,出土时的维纳斯右臂下垂,手扶衣衿,左上臂伸过头,握着一只苹果。当时法国驻米洛领事路易斯·布勒斯特得知此事后,赶往伊奥尔科斯住处,表示要以高价收买此塑像,并获得了伊奥尔科斯的应允。但由于手头没有足够的现金,只好派居维尔连夜赶往君士坦丁堡报告法国大使。大使听完汇报后立即命令秘书带了一笔巨款随居维尔连夜前往米洛洽购女神像,却不知农民伊奥尔科斯此时已将神像卖给了一位希腊商人,而且已经装船外运,居维尔当即决定以武力截夺。英国得知这一消息之后,也派舰艇赶来争夺,双方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战斗,混战中雕塑的双臂不幸被砸断,从此,维纳斯就成了一个断臂女神。”</p> <p class="ql-block">也是来自希腊的“胜利女神”。 “这尊雕像于1863年发现于爱琴海北部的萨莫色雷斯岛,又名为《萨莫色雷斯尼凯像》。最早只是碎块,后经多年修复才得以重新站立起来,但仍然缺头少臂(1950年仅有一只手臂被找到)。雕像的作者难以考证,创作年代至今也没有最后定论,但大多数意见认为是创作于公元前200年左右, 是小亚细亚的统治者德梅特里奥斯一世为纪念他在海战中打败托勒密王国的舰队而创作的,最早矗立在萨莫色雷斯岛海边的悬崖上,面对着茫茫大海。”</p> <p class="ql-block">达芬奇的“蒙娜丽莎”</p> <p class="ql-block">这张是在卢浮宫前面买票。长长的队伍让我们离开去其它地方了。</p> <p class="ql-block">我们来到了这个博物馆 Dome des Invalides 圆顶教堂。里面有拿破仑一世的陵墓,还有几个其他的展览馆,如荣军院,军事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拿破仑棺材</p> <p class="ql-block">希特勒攻进巴黎后去看了拿破仑墓,说了什么。 有兴趣可以看看👀。 https://www.sohu.com/a/www.sohu.com/a/686258743_121723171</p> <p class="ql-block">大厅穹顶</p> <p class="ql-block">里面有个军事博物馆。这是当年各国征兵的广告</p> <p class="ql-block">这张很有名。山姆大叔指着你说“I want you for US Army”我要你来参加美军。 这次才知道,这张漫画是1917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发表的</p> <p class="ql-block">日本漫画 讽刺美国总统罗斯福</p> <p class="ql-block">二战时的航空母舰。忘了是日本🇯🇵的还是美国🇺🇸的了。像是日本🇯🇵的。日本的零式战斗机比较短。另外地图有印度洋字样。日本海军曾在印度洋大胜英国🇬🇧海军。</p> <p class="ql-block">反对德军和日军的漫画</p> <p class="ql-block">三个二战时的著名军事将领,左起:苏联的朱可夫元帅;英国的蒙哥马利元帅和美国的麦克阿瑟五星上将(美军没有元帅军衔,最高到五星上将)</p> <p class="ql-block">重机枪和迫击炮</p> <p class="ql-block">这是1945年8月14日日本昭和天皇签署的“终战诏书”。天皇裕仁并宣读录音,第二天在广播里播放。那也是日本人第一次听见天皇的声音。大概率事件是如果日本不投降,第三颗原子弹会投放到某个日本城市。</p> <p class="ql-block">这张表列出来在二战中死亡人数:苏联 两千六百六十万;中国 一千两百万; 德国 六百万;波兰 六百万;日本 两百六十三万;美国 三十四万</p> <p class="ql-block">这是1945年8月6日投在日本广岛的原子弹 little boy 小男孩的模型。这颗原子弹爆炸时释放了相当于一万五千吨TNT当量。三天后,8月9日在长崎投下的原子弹Fat Man 胖子是两万一千吨TNT当量。</p> <p class="ql-block">当时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最后还有点儿篇幅再加上点儿花絮吧。我们都没有逛高档店买名牌产品的习惯,也不感兴趣。多年一直听说巴黎有个高档商店叫“老佛爷”,国人都要到这抢购高挡手表⌚️什么的。这次在这换了几次旅馆。从旅馆走到歌剧院那乘旅游大巴路过一些很漂亮的高档商店🏬,并没有留意。第二天又路过,同行人说要去老佛爷店买什么。我说老佛爷?在哪?就是旁边这家。啊?原来这家Galeries Lafayette 就是著名的老佛爷在Haussmann奥斯曼大街上的旗舰店!</p> <p class="ql-block">名表⌚️柜台区 可以看出各品牌都配备了讲中文的销售人员。但可以看出,中国购买大军还没有恢复,应该取决于政策,签证,海关查到紧不紧…</p> <p class="ql-block">猜猜为什么要放上这张军舰照片? 这是艘90年代法国🇫🇷著名拉法叶级巡防舰。当时台湾进口了6艘。 因为当时的国际现实,那不是一次正常的军火交易,而是一次国际级的军火弊案。大概十亿美金的回扣。弊案爆发后,台湾和法国有十四位有关人士不明死亡,可能被灭了口。这六艘军舰当时的确提升了台湾海军的战力。2000年前后大陆海军增加了4艘俄罗斯现代级驱逐舰,情况得到好转。当然现在海军有了很多新型舰艇🚢。</p> <p class="ql-block">话说法国有位神人拉法叶侯爵,La Fayette拉法叶。他虽然家境非常富裕,但支持很多当时法国和美国革命的做法。他曾自带军队来美国支持华盛顿的独立战争,在美法两国都留有盛名。各地有无数个他的塑像,600多个城镇取名“Lafayette拉法叶”。中国原子弹之父邓稼先毕业于美国普渡大学,位于West Lafayette西拉法叶。旁边那个城市名为Lafayette。我二女儿也在Purdue毕业的。</p> <p class="ql-block">说了半天,听的一头雾水,这是哪和哪啊?巴黎的老佛爷百货店,也是La Fayette. 即是,同一个名字,两种翻译。著名百货店,叫老佛爷好,好记,也给人一种要发财的感觉😀。军舰叫拉法叶,贴切,精准,不多不少,没有遐想的空间。反过来,“您上哪去?我去拉法叶”。不好记,太普通。或是 wow,这军舰挺棒,什么名(或什么级的)?“老佛爷!”。没有人会怕而是会笑出声来,不是吗?</p> <p class="ql-block">太长了。几十年没怎么用中文写文章,有点儿难。下文接着写去瑞士向爱因斯坦致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