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今天上午的公共课有幸聆听了专家主题沙龙、领略了心理学名师的智慧,为新时期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注入了源头活水,他们精辟的论述、独到的见解、渊博的学识无不影响着我。这是一场知识的盛宴,让我茅塞顿开,醍醐灌顶。</p> <p class="ql-block">活动由两个心理短剧引出,结合短剧,导师们围绕班主任工作中常见的心理健康教育问进行主题沙龙研讨,并解答学员提问。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接着心理学博士朝莹老师通过《心理健康主题活动设计》向我们直观的呈现具体做法。导师们以精辟的教学理论,使我在思想上得到了洗涤,理念上得到了革新。</p> <p class="ql-block">敬叹之余,更多是反思。学生心理问题一直是班主任工作中最为棘手繁琐的问题,当学生出现问题时,我们总会片面的将问题归结于老师、家长的问题。通过学习才意识到这是我们与孩子互动的问题。家校共育、协同发展才是根本,班主任工作中既要有边界意识又要有跨界思想。与家长协作中要重视废话文学润泽关系的作用,常态家校亲子关系的沟通,引导家长给家长情感支持,为家长和孩子创造亲子沟通的机会。与学生交往中小心语言暴力,不以辱骂讽刺为边界,应以孩子承受能力为边界。以积极的心态,有趣的方式帮助学生学会拆分变化,让学生养成前进一小步的习惯,让他们看到就算不能登顶也能有变化。在课堂中将感性的体验上升到理性分析、总结与指导。在能力范围内(校内)我们可以德育、心理捆绑发展,德育、体育捆绑发展。能力范围外,我们可以开门广纳资源如:校警结合、医校结合。</p> <p class="ql-block">学然后知不足,明确核心关注细节,因材施教,因时施教。“培养学生面对一丛野菊花而怦然心动的情怀。”与优秀携手,我会在探求中继续前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