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爱育爱,做学生良师益友潜心教育,育民族复兴新人——“最美教师”个人事迹

我爱陶渊明

<p class="ql-block">段萍个人简介</p><p class="ql-block">女,汉族,中学一级教师,县区级骨干教师。兰州市教育局“达慧名班主任工作室”成员,中国教师教育网专家库成员,现任兰州市第六十六中学语文教研组组长。从教15年来,敬业、勤奋、谦虚、好学,赢得了广大师生的喜爱和好评。</p> <p class="ql-block">  “永远保持敬畏和谦卑,以‘四有好老师’为镜,做学生的‘最美教师’,成为学生的‘引路人’”。这段话系段萍老师从教15年来的座右铭,更印刻在她兢兢业业、埋头苦干、无私奉献的教育教学工作当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01</p> <p class="ql-block"><b>第一面镜子——理想信念之镜</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好老师心中一定是有国家和民族的,一定是有教育情怀的,一定是“胸怀天下”的。</p><p class="ql-block"> 作为教研组长的她充分利用教研组和备课组会议,将课余时间整理、收集的有关“人民教育家”于漪老师,“全国道德模范”张桂梅老师等一批先进人物事迹讲座资料和书籍,主动分享给大家进行学习,帮助老师们提高修养、严于律己,用榜样的力量激励大家成为有道德、有良知、有追求、有正直感的心底纯正的教师;她自主学习新课标、新课改内容,钻研教材、分析教材,带领大家开展丰富多彩的业务学习;在教研组内定期组织开展“读书分享会”,她在分享会上真诚的言语交流、创新的教学方法、饱满的精神状态、严谨的工作作风都深深影响着教研组内的每一位教师,激发大家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p> <p class="ql-block">  “知行合一”方能行稳致远,段老师带领教研组借助“清廉学校建设”、“诵读中国”、“我们的节日”等主题活动,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她带领大家探索新模式,用“读书分享会”、“汉字听写大赛”、“说书场”、“经典咏流传”、“每周评论”、“见字如面”、“我是小先生”等新颖有趣的活动,指引孩子们诵读中华经典,传承红色血脉;胸怀“国之大者”,树牢理想信念,汲取成长能量。例如,在2022年由师生共同参与的“榜样的力量”——茅盾青少年主题征文活动中,甘肃区域内荣获优秀组织奖的仅有9所学校,其中就有66中闪亮的名字;优秀指导教师奖也仅有10名,其中段老师更是名列榜首。</p> <p class="ql-block">  段老师的率先垂范,铸就了语文教研组这支充满理想信念、锐意进取的教师队伍,也被她写成了题为《静水流深·伴你成长》的教育故事,发表在《少年文摘报》上,以此鼓励更多的教育追梦人并肩前行。</p> <p class="ql-block"><b>第二面镜子——道德情操之镜</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德育是一切教育的根本,班主任工作比起其他教学工作更需要用细心的爱、智慧的爱唤醒学生身上美好的东西,激发他们扬帆远航。《因为你,我愿意成为更好的人》就是真实发生在段老师班里的小故事。</p><p class="ql-block"> 课间休息时,有老师在计算机教室门口捡到一封未寄出的“表白”信。大家按图索骥,找到了上课的班级,也找到了纸条里严厉的“老段”。有人提议有奖竞猜,猜猜信的主人到底是谁,看看“老段”用多久帮大家找到这个“早恋”的孩子。出乎所有人意料,段老师在阅读了这封所谓的“表白”信后,大加赞赏。她在家长群公开了信的图片,呼吁大家用孩子的眼光看待这封“表白”信,号召爸爸妈妈们认真阅读并且发表自己的看法。当天晚上,家长群里无数条的留言中有感动、有欣赏、有回忆、有思考、当然也有担忧。意料之外的是,没有一条留言是指责,或是谩骂。家长们用所有的善意,帮助孩子找到情感正确的出口。不出所料,第二天一早,等待段老师的是一个内敛害羞、不善言辞,但眼神清澈坚定的男生。虽然通过字迹对比段老师早已猜到是他,但她假装一无所知。等到男孩怯生生地道了歉,准备迎接暴风雨般的批评时,段老师却用轻松调侃的语气,打破了他的尴尬:“你的信写得真的太棒了,情感真挚、表达流畅,主题积极健康,除了个别语句需要再润色润色,整体非常好,是一封情真意切的信件,我为你感到骄傲。你主动来找我,我很欣慰,也请你相信老师,我们一起处理好这件事,一起面对大家可能有的非议,好不好?”伴随着男孩坚定的神情,语文课上关于一封“表白”信的故事,在大家的喧闹、猜测、怀疑、期待中娓娓道来。</p> <p class="ql-block">  段老师告诉所有孩子,这世界上有一种感情,像水晶一样澄澈。它不是爱情,但和爱有关。它距离爱情,还有很长的一段路。在这段路上,当你喜欢一个人的时候,意味着你的青春之船正驶向风光最旖旎、最浪漫的一段。无需害怕,更不用紧张,你只要积极面对,加倍珍惜。这份喜欢里有深深的凝视、惦念、怜惜、关注,同时也有克制、理性、担当、忍耐……我们应该让自己足够优秀、足够坚强、足够积极向上,才配得上这份喜欢。</p><p class="ql-block"> 事后,段老师向孩子的家长讲述了整件事情的处理过程,消除了他们心中的担忧。同时也了解到,因为孩子从小对于亲情的缺失,很多事情都不愿意主动交流,而他们为此也束手无策,很是苦恼。发现孩子文笔极好,段老师鼓励他多阅读多记录自己细腻的发现;鼓励他多投稿,在广阔的文字平台认识更多优秀的人;鼓励他积极建立与同学们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友谊;鼓励他慢慢地学会和父母真诚地交流,设身处地地思考。</p><p class="ql-block"> 看着孩子不再纠结于“表白”信带来的困扰,所有人都感到宽慰与喜悦。而班里的孩子们也不再谈“爱”色变,大惊小怪,随之而来的是彼此包容、积极健康、温馨和谐的班级风貌。“表白”信仅仅是她班级众多故事的一个侧影,我们却从侧影中看到段老师的赤诚、仁爱、细心和智慧,同时也明白了真正的教育就是:以德施教、以德立身。</p> <p class="ql-block"><b>第三面镜子——扎实学识之镜</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新时代新征程呼唤新型教师,段老师明白,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学习才能跟得上时代的步伐和学生的需要。因此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段老师积极参与各级各类培训研修,不断充实提高自身素养。主动将学习所得转化为生动实践,努力追求师生共同卓越发展。</p><p class="ql-block"> 例如,现象级节目《经典咏流传》风靡一时,段老师结合当前古诗词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发现可以利用学校提供的活动平台,打造自己的班本课程,从而对语文教学做出创新性改变。当时正值学校三月文明礼貌月活动,政教处要求每个班下午大课间组织唱红歌。于是,段老师让学生自己选择喜欢的主旋律歌曲,并呼吁所有家长们参与其中,每天推荐一首新歌。于是一支支快乐的、励志的、怀旧的歌曲从家长群的强烈推荐中,变成了一张张充满正能量的歌单。为了让整整78页的歌单变得有分量有温度,段老师代表所有孩子和家长邀请学校的三位校长分别写了寄语和题词,也让所有家长写下一段或短或长的话语送给自己的孩子,足足12页“我们的爱对你说”成为联系爸妈和孩子最温暖的纽带。而班本课程《我们的歌》也被印制成了漂亮精致的手册,成为2020年最特别的一份新年礼物,送到了每个孩子的心坎里。</p><p class="ql-block"> 基于以上活动的探索,段老师决定进一步开发校本课程,将核心素养与诗词、时代相结合,让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恒久魅力。她利用整个假期认真学唱了所有《经典咏流传》里的歌曲,并将节目里的诗词围绕中学生“核心素养”的三个原则六大素养十八个要点,再一一对照归类,每首诗词下面都做到详细的注释和赏析;最后有针对性地根据学生年龄、性别、喜好等因素,适当进行删减。整个过程漫长而艰辛,历时一年的教学实践,又加入了专业设计师的配色和插图,这本《核心素养·诗词观照——国学诵读读本》内容变得更加精细,框架更加完善,成为孩子们非常喜欢的一门课程。段老师用行动证明了:面对挑战和机遇,教师不能墨守陈规、固步自封,要永远在路上。</p> <p class="ql-block"><b>第四面镜子——仁爱之镜</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段老师所带的历届班级,信奉一个永恒不变的口号——“我们在一起”。她借助一个又一个节日,让学生们感受快乐,自主成长。中秋节,诵读诗歌,讲述传说;端午节,品尝月饼,互送花绳;儿童节,擦拭桌椅大扫除,在吹泡泡糖中寻找童年快乐;元旦联欢会,大家自制“满汉全席”,体验转圈吃饭的壮观景象。系列的节日主题活动,让孩子们增长了知识,愉悦了身心,学习能力得到提升,个性得到培养。</p><p class="ql-block"> 除了安排节日活动,段老师还善于通过每一次集体实践活动,滋养学生的品性,搭建家校共育的桥梁。例如八年级为期一周的研学实践活动,段老师每天全程跟拍,陪伴学生们一起训练,一起学习。因为老师距离女生宿舍近,方便拍摄和照顾,有家长就留言感慨说:“也不知道儿子想不想我啊,真羡慕有个女孩。”段老师看到消息后二话不说,利用午休时间,前往男生宿舍问询学习和训练情况,并监督他们整理内务,还贴心地帮孩子们吹干湿漉漉的头发。家长看了直播感动地说:“在家都懒得洗头的儿子,在这里真是享受到了班主任吹头发的待遇啊。”</p><p class="ql-block"> 孩子们研学很辛苦,又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段老师担心他们吃不饱,就每天早早地购买好食品,临睡前跑到每个宿舍挨个发放,一周的时间悄悄地把整月的班主任费都花个精光。爸妈们看到照片和视频都感动地流下了眼泪,直说段老师是称职的好老师、好妈妈。</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整个研学活动成长的不仅仅是孩子,还拉近了家长与老师的心。段老师用细致入微的工作,不求回报的照顾,换来了家长们的理解、尊重、信任和肯定。学校借此机会和家长们共同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塑造孩子善良、健康、礼貌、感恩的价值观念。段老师更是借用这种和谐美好的共育方式,实现了全面、多元、持久的教育生态系统的完美结合,实在是很高的教育智慧。</p><p class="ql-block"> 初心不与年俱老,奋斗永似少年时。她始终认为,只有在“四有好老师”这四面镜子的对照下,常常反省,时时改进,用热爱教育的定力、淡泊名利的坚守,用全部精力和满腔真情,才能配得上学生眼中的“最美教师”,自己更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在教育强国新征程中抒写自己的教育情怀!</p> <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1ceSQvFom9pZpiKu0O_10g" >查看原文</a> 原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老师

孩子

家长

教研组

教师

教育

学生

表白

大家

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