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录(叁)续接

老单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续接(贰)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8 小时很穷苦,但很快乐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随着年龄越来越大,就越来越怀念儿时的情景,我小时候,自由发展,野蛮生长,父母上班,没时间顾及我们,方圆十几里,从东到西,从南到北溜达玩了个遍。看看我小时去过的地方,东南方向的关口,白家店,台沟,温道,通什,尤其是40多年前通往东洲与营城子丁字路口处,立有一牌子,上面的文字深深地刻在我的脑海里:外国人不得入内,中文的下面,是几行洋字码,可能就是给来石油二厂的阿尔巴尼亚实习生立的吧?西南方向张二甸子萝卜坎,碾盘一直到救兵,往西龙凤,夜海沟,新屯万达屋,东岗至刘山西露天矿,北面东洲过甲邦吊桥到前甸至大柳乡,这些地方都是我在13-4岁之前去过的地方。那个时候真正的玩耍娱乐,夏天抓鱼,网玛蛉(蜻蜓),掏家雀儿(麻雀),扇啪叽,滾铁环。到了冬天就是单腿驴,(一种冰上运动)在学校,课间在室外就是挤香油(一种游戏)还有儿歌为证:挤啊挤啊挤香油,挤出来粑粑换糖球!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抓鱼:我们搭连河里的鱼真的很多,什么鲫鱼呱子,白鲢子,撒呼噜子泥鳅鱼,都逮过。最不好抓的就是泥鳅,滑不叽溜的,别以为到手了就是你的了,随时都有可能顺着手指缝隙溜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网玛蛉:就是逮蜻蜓。那时,有种个头非常大,绿色的,土语叫大青头,逮它的时候,最好是先逮一个母的,在它身上系一轱辘绳,然后再绑到一个小细棍上,看到有它的同类以后,手臂晃动起来,嘴里还得念念有词:青头玛蛉拐!拐!不拐×你奶哎!这时,你就会看到有的大公青头,随着你晃的大青头,一直撵到配上母青头,你上去抓它,它都不会理你的,只顾享受了,命都不要了。不一会,就能拐来许多大青头的,现在再也看不到这样的童趣了,大青头更是几乎见不到 。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掏家雀儿:可是个高难的技术活儿!高一点的用梯子,矮一点的房子我们小伙伴就搭人字梯,小时候我比较瘦小,一般都是把我举在上面,有的揭开瓦片,就能看到雀崽和蛋儿,有的需要把胳膊伸进很深的里面,轻轻的慢慢地摸索,劲儿用大了,容易把雀蛋弄碎。我的原则是:只掏雀蛋,从不捉雀崽,因为我不忍心看到雀妈妈失去雀崽儿,更不忍心雀崽失去妈妈!就因为这事,常常和小伙伴们产生分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扇啪叽:更是让我痴迷,当时有真啪叽和假啪叽之说,真啪叽就是商店里出售的,纸制圆型直径50mm左右,每张纸上印有多个啪叽,画面精美,彩色艳丽的帝王将相图,买回来用浆糊粘贴在薄纸壳上,凉干了以后,用剪刀在啪叽的外边沿剪下来。“文革”开始后,这类的印刷品属于“封资修”不让出售了,所以真啪叽成了稀缺品,如同现在的古董,一张真啪叽当时能换50张假啪叽,我当时手里就两三张真啪叽,记得有一画面是张飞手持一把丈八蛇矛,还有一张是李逵遇李鬼的画面,李鬼跪求李逵放他一马。所谓假啪叽就是模仿真啪叽用胶皮刻成膜具,沾上红印泥,再按到薄纸壳上面,有刻功好的,画面也是栩栩如生,让人爱不释手的。扇啪叽这项游戏,现在看来,真的是很不卫生,手指甲总是脏兮兮的。每次回到家里,母亲总是第一时间提醒:不洗手不让吃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9 讨人嫌的事,也没少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2-3岁之前,我真挺操蛋的,用现在话讲,就是挺调皮的!我们家住处前后左右的道路,一到开春,化的是南流北淌的,非常的泥泞,尤其是稍微洼一点的地方,就易存水,人就走不过去,我就找几个年龄和我相仿的小伙伴,在汪水处,放一块砖,明着是于人方便,实则暗藏悬机,下面是不稳定的石头,只要一踏上脚,指定踩翻。这种恶作剧当时没少干。还有在天刚刚摸黑,在道上锭两个钉子,用矿上放炸药用过的炮线,绑在两个钉子上,人只要经过,一般都会被绊倒的,有的人绊倒了以后,会看是什么绊倒的,发现有人特意来绊人,气得当时就破口大骂,我们几个小伙伴躲在暗处吓得大气都不敢喘。哈哈,现在回想起来,这事干的,即损人,又不利己。女孩子游戏也不少,什么跳皮筋,踢口袋,欻嘎啦蛤,要不就是勾织毛线什么的,一些细节要领我说不太清楚,因为我对女孩子的游戏不太感兴趣,所以关注的就少一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10 火炕和炊烟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对小时候咱们住平房时的火炕情有独钟,记得上小学的年纪,抚顺的天气不像现在,相当的寒冷,比现在冷多了,早晨在热炕上磨蹭半天才艰难的从被窝爬出来,母亲会把我的棉衣棉裤在炕上暖热了再让我穿上。不情愿的背上书包上学,等到中午放学,一路上冻得缩手缩脚,等走回家,手脸都冻的冷冰冰,一进门就就赶紧把手伸到热炕上暖着。偶尔伤风感冒了,最好的治疗就是多喝开水,然后趴在热炕上暖一暖出一身汗就好了,有时候连感冒药都不用吃!还有炊烟,对于孩童们,就是家长的无声召唤。清楚地记得:我们这些不谙世事的孩子,时而嬉戏于街头巷尾,尽情地玩着各种游戏,时而跑到山上,或者空旷的大地里,从事着天真无邪的活动。玩得兴趣浓厚之时,往往就会忘掉回家吃饭。此时,绝对听不到家长的召唤,只是偶尔回头看一下自家的烟筒,已是炊烟袅袅 ,或是天已当午,或是日落西山,坐在炉台前的母亲,点燃灶膛里的柴火,已经将热气腾腾的饭菜做熟,正在等待着我们回家吃饭。如果再不放弃活动,免不了就要受到父母的呵斥和责骂了,所以,都是不失时机的跑回去,和家人一起吃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11 天赋悟性努力坚持是取得成功的唯一诀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0岁前,我家住在搭连商店的后面,附近有比我大的哥哥叫李勇奇,很聪明,心灵手巧,真是无师自通。褒义叫博学多才,贬义就是诡计多端。他哥哥更厉害,比他略胜一筹,做啥像啥,什么风筝灯笼鸟笼,尤其是做那个八卦风筝,放得又高又远,我哀求他给我也做一个,他想了想说好吧,那你得替我办件事,你去刘瘸子家,趁他不注意给我拿点鱼线回来,我就给你做风筝。刘瘸子家在搭连商店对面平房住,这个人就自己一个人,在搭连街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一条腿,还有一条假肢,长年挂在屋里的墙上,没看他用过。至于那条腿怎么没的,谁也问不出来个因为所以来。喜欢打鱼摸虾,有条小鱼船,没事就好织个鱼网,然后卖掉,换点零花钱。后来我才知道李勇奇为什么让我去拿鱼线,原来是刘瘸子早有防备,知道他用鱼线放风筝,不爱折,但他还买不起,所以总是惦记着他的鱼线。刘瘸子发现我最近有事没事总爱进屋撒嘛这撒嘛哪,眼神也是怪怪的,对我格外注意,我一直也没有机会下手。这事也就不了了之了。后来我家搬到了搭连小学校附近,上下课的铃声都能听见,邻居有一比我大一两岁的哥哥叫彭博,很有天赋,(和同学吴学臣家是隔壁),非常喜欢音乐,会好几种乐器,有一回问我想不想学,我说想学,可是怎么教我,吭哧瘪肚地就是学不会,现在回想起来,就是没有悟性,也就是没有天赋,一直到现在我对音乐一窍不通。后来我发现我对文字记得特别牢,只要是学过的,就能记住。(这就是所谓的天赋吧)然而不幸的是,很多人把努力的作用看得太重了,比如最经典的就是爱迪生的名言,99%的汗水和1%的灵感。大多数人的理解是,只要我付出了99%的努力,即便少了那1%的天赋,我也能达到99%的成功。很遗憾,努力和天赋并不是相加的关系。以前看到过有人把大学生分为普通人、学霸和神。普通人既不努力也没有天赋,学霸没有天赋但是非常努力,神有天赋,所以不用很努力一样可以取得优秀的成绩。很多人想努力成为学霸,对神只是惊叹。因为想成为学霸,努力就行了,很简单。但是想成为神,那是需要天赋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12 记忆中的童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对于儿时的童谣记忆却有如石刻一般,每当哼哼起这些儿歌,就会想起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为使我不甚遥远的记忆不致淹没于岁月流逝中,特将儿时记忆中的儿歌记录于下,聊以自娱自乐,见笑。 下面是几首很草根的儿歌,内容俚俗,缺乏革命色彩,也缺乏积极向上的内容,甚至还有点不正经,但奇怪的是它们的生命力真的是很顽强的。但有的歌词实在是想不起来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童谣:老师老师快放学(小xiao),今天我家煮面条。一人一碗另一勺,回去晚了吃不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大雨哗哗下,北京来电话,叫我去当兵,我还没长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老鸪老鸪你快回家,你妈死在关里家,红棺材,绿尾巴,你妈埋到树底下。这首儿歌用秧歌调来唱。曲调与今日的《大中国》一模一样。那时的乌鸦和其他鸟类是很多的,每当看见乌鸦从头上呱呱飞过,,我都会唱起这首喇叭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一年级的小豆包,二年级的夸洋刀,三年级的骑红马,四年级的挨枪打,五年级的磨剪子,串老六的屁眼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谁是我的兵都来到,坐我的火车不要票。又打鼓,又吹号。还有个媳妇要不要。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你打我,我不怕,我上北京找我爸,我爸吹起大喇叭,吹你一身大粑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你骂我,我不听,你爸是个美国兵,美国兵,大鼻子,你爸是个毛驴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那小孩他妈,水了巴嚓,洗脚的水,烀地瓜,被窝里吃,被窝里拉,被窝里放屁崩爆米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讲,讲,讲故事,我家来个傻柱子。我吃饭,他馋了,我的故事讲完了。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秃老亮,磨电棒,磨到北京搞对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小小子,坐门墩儿,哭着喊着要媳妇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拉大锯,扯大锯,姥家门口唱大戏。接闺女,唤女婿,小外甥,也要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老虎不吃食,单打蒋介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赶车的老板笑嘻嘻,闲着没事抠马逼,(扬起马鞭抽马x,)马毛了,车翻了,老头的鸡吧压弯了。哈哈,小时我的一个发小,因为高声的喊这个,被一个给副食店送菜的赶大车的老头,追了半条胡同,最后跑掉了,吓得好多天不敢上马路,怕见马车,落下心病了。哈哈哈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3 文革政治氛围太浓厚,英雄人物层出不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们所学习的书籍,课本,学习用品上都是:毛主席万岁 !敬祝伟大领袖毛主席万寿无疆 !再就是中国共产党万岁,中国人民解放军万岁,无产阶级专政万岁,人民公社万岁。还有最后:我们一定要解放台湾!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文革期间涌现出来的英雄人物有:刘英俊,(勇拦惊马)欧阳海,(拦惊马救列车)王杰,(推开身边人,扑向冒烟的地雷)门合(掩护27个阶级弟兄的生命,他扑向防雹土火箭)刘学保(后来揭穿是假英雄)蔡永祥 (保卫大桥)戴碧容(舍己救人小英雄)等等。当时我对他们崇拜得是五体投地,遇到这样的事,我一定要冲上去。政治人物有:邢燕子,候隽,董加耕,吴献忠,柴春泽,张铁生,黄帅,杨莹等,这些都是时代的产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4 物资极度匮乏的年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说实在的,现在人们每天不知道想吃啥!60-70年代是每天想吃啥没啥!就我亲身经历:早餐玉米粥,玉米面饼子,大酱缸里的咸菜。中午葱花香菜酱油,丁点荤油,一碗香喷喷的高汤,就着玉米面窝窝头,囫囵吞枣般地快速咀嚼咽下去,你要是稍微慢了一点,汤下去了,窝窝头还在嘴里,那可遭罪了,粗糙的玉米面窝窝头,怎么嚼,就是不往嗓子眼里走。晚上高粱米饭,白菜萝卜土豆大炖菜。就这些,有时还保证不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小时候,吃的不好,穿的也不行,尤其是生活上的困苦,让我终生都难忘。那时的我,十天半月洗不上一次澡是很正常的事,所以身上的虱子,多得我每天晚上都必须用两个大母指甲去处理和解决。虱子还好办一点,虮子生在衣缝里,手指拿它没办法,只能张开大嘴,把衣缝放进嘴里,嘎巴嘎巴地用牙咬。其实最难对付的还不是虱子和虮子,而是跳蚤,臭虫和蚊虫的叮咬。那时,我最怕晚上,白天玩耍了一天,夜里刚想睡觉,那该死的跳蚤便一个个争先恐后而来,密密麻麻地跳到床上,快乐地嗤咬着你,让你身子奇痒,即刻鼓起一个个肿块。于是,你得点灯,一只只地用手去抓,用指甲在炕沿摁死;熄灯后,看不到跳蚤,只能用手指蘸着唾沫照痒处去逮,偶尔逮到了,塞进嘴巴,“啪”地一声,用牙齿嚼碎,连同腥血往外啐。可跳蚤实在太多,哪里逮得完呀!夏天,则是蚊子最活跃的季节,虽然傍晚在房前屋后用蒿草燃烧冒出的浓烟去薰过,但是效果不明显,稀疏的门窗空隙处依然抵挡不住勇敢的群蚊进攻!蚊子们“嗡嗡嗡”地振动翅膀,争先恐后地狠命叮咬着你的头部、手臂、身子,顷刻间便会让你身上奇痒无比!到了冬天,漫长的黑夜,炕头烧的滚烫,室内的温度,说话直冒哈气。早晨起来得先把衣服塞被窝里暖和暖和才能穿。现在每每想起这些,就好像在眼前清晰可见, 希望我们的儿孙后代,能体会到老一辈难忘的岁月,了解和记住:有艰苦才有快乐。是的,艰苦磨砺,何尝不是一段宝贵的人生经历!何尝不是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未完待续!</span></p> <p class="ql-block">文革期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