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规作图思考之七:实践操作落实素养

诗与远方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图形与几何”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领域,在小学阶段包括“图形的认识与测量”和“图形的位置与运动”两个主题,“尺规作图”是“图形的认识与测量”中一个内容。新课标中明确要求:尺规作图是指用无刻度的直尺(或不看直尺的刻度)和圆规作图,也就是说尺规作图要求只使用圆规和直尺。直尺,既直又长;圆规,腿长而且开闭灵活;它们有定线、作圆、求交点三种作用。</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在新课标中,尺规作图是从第二、三学段开始涉及,主要安排了3次学习活动。具体如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让学生通过几何作图的方法,在操作过程中形成对几何图形的感觉,感受两点确定一条线段的意义;体会用直尺可以确定直线,用圆规的两脚可以确定线段的长短。</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让学生从认识三角形的周长入手,直观理解什么是图形的周长,直观感知这条线段的长度就是三角形的周长,以及线段长度的可加性。</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首先,启发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思考三角形三条边的边长之间的关系,感悟命题“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意义;然后,引导学生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这个基本事实说明数学命题的正确性,形成推理意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尺规作图以其直观、简洁、细致的操作,严密的思考,凸显数学独有的文化魅力,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最终达到数学素养的提升。</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