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欢迎大朋友和小朋友们参加第26期的家庭STEM空间亲子活动《西洋镜---会动的图画》的实验。在实验前请思考:我们怎样才能让静态的图画变成会动的图画呢?</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实验材料</span></p><p class="ql-block">卷尺、圆形纸盒(直径10.2厘米,周长31.8厘米)、美工刀切割垫、黑色和白色的厚美工纸各1张、直尺、胶棒v、绘图纸铅笔剪刀记号笔、细木棒(直径1.3厘米)、热胶枪</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实验步骤</span></p> <p class="ql-block">第1步:测量圆盒的周长,将黑纸和白纸的长度裁剪为与圆盒的周长相等。白纸的短边竖立起来至少比盒子边缘高2.5厘米,黑纸的高度是白纸高度的1倍。沿着边缘对齐后,把两张纸用胶水粘贴起来。我们将在白纸上画上一系列动态图,黑纸则用作遮挡板。</p> <p class="ql-block">第2步:想一想你要画几张图。如果你用的圆盒和我们的大小一样,那么就准备至少10张独立的图。在绘图纸上画下草图。一旦决定好要画几张图,将黑纸等分成相等数量,做好标记。在每个标记处切开一条5厘米深、6毫米宽的细缝,细缝的深度要几乎到达重叠着的白纸的上沿。</p> <p class="ql-block">第3步:在白纸上画出一系列连贯的画,确保图中心都正对一条细缝。</p> <p class="ql-block">第4步:圆底面的中心处剪出一个洞。确保细木棒可以稳固地插进盒子。</p> <p class="ql-block">第5步:把黑白两张纸轻轻地卷起来放进圆盒里。图案朝向圆盒中心,有细缝的一边向上。</p> <p class="ql-block">第6步:用热胶枪把黑白两张纸固定在圆盒内侧。</p> <p class="ql-block">用热胶枪把细木棒固定在圆盒底部。</p> <p class="ql-block">第8步:用手掌搓动细木棒,让“西洋镜”旋转起来,透过圆盒上方的缝隙,你会看到圆盒内的图案运动起来,演出一小段“变形记”。</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科学原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西洋镜同样利用了人眼的视觉暂留特性,就是说,人眼所看到的物体会有十分之一秒左右的保存时间,因此当新的图片以小于十分之一秒的时间出现时,人眼会误以为图片是连续的,最终形成了动画效果。西洋镜还利用了所谓的动景运动现象,是指当两个刺激物按一定空间间隔和时间间隔相继呈现时,人看到原来两个静止的物体的连续运动的现象。</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拓展应用</span></p><p class="ql-block">在自然历史和技术博物馆中经常会看到西洋镜,而且可以非常巧妙。正确地从前景到背景,从雕塑的景观元素到画背景和巧妙的灯光看似无缝的过渡,可以达到几乎完美的空间深度和真实性的错觉 – 一种三维立体错视画,让观众像巨人一样看世界。在自然历史博物馆中,有真人大小的立体布景,其中备有或重建的动物展示在他们的生物背景下。世界上最大的西洋镜位于加州阿纳海姆的迪斯尼乐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