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3年7月31号,上午晴,下午阴转阵雨。如昨天一样,是一个清爽宜人的好天气。</p> <p class="ql-block">今天,写生领导小组要求,教学活动重点仍以“画好土楼与古榕树”为主。并要求老师带学生写生时,要把相关的人文知识揉合进去。</p> <p class="ql-block">云水谣古村落共有13棵大小不一、造型各异的大榕树。他们共生一个村落,共享一片天,蔚为壮观之气势,成为云水谣风景的一大特色。这些巍然屹立在蜿蜒小河边的百年古榕,至今仍枝繁叶茂,苍劲伟岸,虬枝参天,根系纵横,是“力量”与“美感”、“沧桑”与“繁荣”的完美结合!</p> <p class="ql-block">古榕不仅是一种风景,更是一种精神!正如一个人、一个民族,都应有一脉传承的、发达坚韧的根系和勤苦朴实的积极向上的力量。古榕根系亦如文化根脉,只有做到文化传承、精神传递。才能实现理想和目标,民族才能兴旺和发达。在这13棵百年古榕中,最为引人注目和具有人文内涵的便是树龄都超过600年的“夫妻树”。其中的故事内容更是让人感动和难以忘怀:</p><p class="ql-block">妻为夫栽下一棵树,夫戍边得胜回家园,妻却已不在人间;夫也为妻栽下一棵树,纪念夫妻恩爱情,共同守家园……</p> <p class="ql-block">孩子们坐在古榕下、小河边,听故事、画美景;观云起云落,写桑田变迁。古榕、少年、沧桑、稚气,这种强烈的对比和反差,使人顿觉一种“美”的感动在胸中升腾!山青水碧、古朴秀美的云水谣,其实最美的风景,还是那一抹橘色的“写生少年” !</p> <p class="ql-block">云水谣保存完好且建筑精美的土楼,莫过于“怀远楼”与“和贵楼”。怀远楼建于1905至1909年,是双环圆形土楼,堪称汉族民宅建筑艺术的杰作。2009年5月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和贵楼高五层,是福建土楼里个头最高的一座建筑奇观,始建于清雍正十年(1732年)。最为奇特的是,他是立于沼泽地基上的高层土楼,是展现客家人朴实与智慧的典型代表。楼中有两口水井,相距18米,但水质一浊一清,也是一大奇观。</p> <p class="ql-block">这些从元朝中期就开始建筑的土楼,目前保存完好的还有几十座。当学生们坐在这些姿态万千的土楼前写生画画时,诸多疑问萦绕心头:</p><p class="ql-block">这些高大的土楼是什么人设计和建造的?是怎么建造的?是出于聚族而居的生活方式?还是为了躲避乱世和战火?据当地人说,关于土楼的资料,根本没有文字记载。不过,可以想象,当时肯定都是富甲一方的豪门旺族。</p> <p class="ql-block">而如今,游人如织,商贾云集,虽也是繁荣之象,但已物是人非,桑田变迁。这些当年豪门聚居之地,而今成为了旅游胜地,写生胜地。此情此景,让人不禁发出刘禹锡当年的感慨:</p><p class="ql-block">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p> <p class="ql-block">今天晚上,侯校长照例评审学生作业。感觉孩子们今天的作业质量又有了明显的提升,有些作品已超老师预期。从画面看,不管是内容、形式还是笔线表现,又丰富了很多,生动了很多!</p> <p class="ql-block">部分学生作品欣赏:</p> <p class="ql-block">在此,让我们为孩子们点赞!为日夜操劳的老师们点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