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都说身体和心灵总有一个要在路上,要么读书,要么旅行。研学旅行就是一项能够让学生的身体与心灵一同行走在中华大地上的课程,即行走的课堂。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研学旅行,走出课堂,走进自然的殿堂,将脚步投向碧海蓝天,在实际的社会环境中体验与学习,拓宽视野,让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得以培养。在最美的七月,海伦市第九中学的四名学生在张文利老师的带领下盛装起航,来到上海,开启了为期8天的研学之旅。</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此次活动是为落实中央单位定点帮扶责任,根据《自然资源部2023年定点帮扶工作计划》安排,部乡村振兴办联合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中国海洋发展基金会组织开展的2023年南北极学生的夏令营。此次研学活动的主题是“学习海洋知识,共筑蓝色梦想”——暨第三届海洋育苗学校海洋知识竞赛。5月22日,为期两个月的"学习海洋知识,共筑蓝色梦想"第三届海洋育苗学校海洋知识竞赛暨海洋研学活动选拔赛顺利完成,来自黑龙江、陕西、青海、江西、贵州、云南、海南、新疆、西藏、内蒙古、重庆等11个省(区市)20所中小学校的6125名学生参赛,共有92名学生脱颖而出,获得参加今年的海洋研学活动资格。</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九中学七年一班的廉桐、姚尔天、秦雨泽 、张博涵等四名同学在活动中脱颖而出。</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7月22日下午3时左右,4名同学在家长的陪同下陆续来到海伦火车站候车。校长刘开颜、副校长华成业、带队教师张文利早已在此等候孩子们,刘校长语重心长地嘱咐孩子们:注意安全、用心去感受不同领域文化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到哈尔滨东站近4个小时的车程,孩子们一路欢歌,斗志昂扬,满心欢喜,满心期待!</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17分,他们在哈尔滨东站下车,乘坐地铁赶往哈尔滨西站附近的“锦江都城酒店”,顺利入住。 </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7月24日早餐结束后,师生5人来到哈尔滨西站候车,8:59分他们登上了南下的列车,奔赴研学目的地——上海。</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3个小时的车程,孩子们一点不觉得漫长,看书、娱乐、与老师侃大山,乐此不疲。21:55分他们师生在上海虹桥火车站下车,中国极地研究中心派专人专车来接他们到营地入住。孩子们的宿营地特别有情趣——“雪龙号”极地科学考察船。</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雪龙号”极地科学考察船是我国唯一一艘专门从事南北极科学考察的破冰船,隶属于国家海洋局,担负着运送我国南、北极考察队员和考察站物资的任务,同时又为我国的大洋调查提供科考平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雪龙号”极地科学考察船自1993年从乌克兰购进以来,开始承担我国南北极科学考察任务,足迹遍布五大洋,创下了中国航海史上多项新的记录,在国际上也是屈指可数,为探索极地科学、弘扬名族精神和维护国家权益做出了突出的贡献。</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雪龙号”极地科学考察船功能布局合理、各种设施完善。设贵宾接待室、多功能学术报告厅、考察队会议室等场所。目前船上共有120个床位,2个公用餐厅;实验室面积500多平方米,可进行多学科海洋调查;120多平米的多功能学术报告厅,可满足科考队员在船上进行学术交流的需要。配备先进的通信导航设备、数据处理设备。</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风景在路上,研学促成长。洗漱过后,师生安然入睡,养精蓄锐,期待接下来的研学系列活动精彩开启!</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7月24日,由中国海洋发展基金会、自然资源部乡村振兴办、极地中心共同主办的“追寻极地梦想 助力乡村振兴”2023年自然资源部定点帮扶县南北极学生夏令营开营。第一批28名营员分别来自上海、北京、黑龙江、江西、海南、西藏。</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极地中心党委书记孙波在开营仪式上说:“夏令营活动旨在为同学们提供一次开拓眼界、增长知识、磨练意志的机会,一次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科学家精神教育的洗礼,一次领略科技创新盛宴的实践。希望通过此次活动,大家对深海极地有新的认知,对南极精神有深入了解,拥有更高站位、更宽视野,长大为推进美丽中国建设贡献力量。”</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普处处长何家骥为各地的营员代表颁发了参营证书。</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学院创始院长周朦给同学们带来了生动而深刻的第一课。鼓励孩子们走近海洋,走近极地,为国家的富强和人类的未来作出贡献。周朦教授的动人讲述让同学们受益匪浅。</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下午,同学们参观了位于极地中心金桥院区的极地科普馆。这是一场关于南北极知识的盛宴。同学们还与南极中山站的越冬科考队员视频连线,科考队员耐心细致地回答同学们提出的一个个问题。</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同学们还在极地中心科研人员的带领下,参观了极地生物基因资源库分析处理实验室和冷冻保藏室和南极陨石样品库。</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晚饭后,同学们在“雪龙”号上开展科技体验,手工拼制“雪龙2”号纸船模。充实的一天在欢声笑语中结束了,这只是夏令营的第一天,如同一首歌的第一句,一首诗的第一行。</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7月25日同学们上午接受“红色”教育洗礼,下午徜徉于蓝色的梦幻世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是一堂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同学们走进中共一大、二大会址,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历史。深刻领会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中国人民在救亡图存斗争中顽强求索的必然产物,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产物。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取得的伟大成就令同学们感到无比自豪。参观完展览,有同学在寄语卡上写道:“祝我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上海海洋水族馆,同学们见到了来自南美洲、大洋洲、非洲、极地、深海的珍稀海洋生物,了解长江流域生态环境变迁对珍稀物种的影响。在上海自然博物馆,同学们沿着地球上生命演变的历程,学习了各类动物的知识,感受大自然的缤纷多彩。在看到一些已经灭绝动物的图片时,同学们纷纷表示,要从自身做起,倡导绿色低碳生活,保护好生物多样性,保护好我们地球家园的生态。</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对夏令营的每一名同学来说,今天,无疑是色彩缤纷的一天。</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次研学是一次开阔眼界的饕餮盛宴。接下来的几天里,同学们陆续参观了历史博物馆、城市规划馆等。在上海历史博物馆,同学们了解了这座国际大都市的历史进程;通过参观上海城市规划馆,同学们对现代都市的建设规划和发展模式有了崭新的理解。同学们还浏览了豫园和外滩,既接受了中华古典文化艺术的熏陶又感受到现代化城市的繁华与活力。</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营员们最为震撼的是参观上海中心大厦。这座建筑物高达632米,是中国目前最高的建筑物。在这座建筑物中,营员们感受到了科技与建筑的完美结合,以及人类对于高度的追求和挑战。上海中心大厦的高度超过了迪拜塔的高度,成为了世界上第二高的建筑物。</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参观上海中心大厦,让我们深刻地感受到:这不仅仅是一座建筑物,更是一个科技与建筑的典范,展示了人类对于未来科技和建筑的探索和追求。</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闭营仪式30日上午8:30如期举行。首先进行颁奖:对优秀团队,优秀个人进行颁发证书。第九中学代表黑龙江省参加此次研学活动表现突出,被授予“最佳学识奖”;张文利老师被授予“最佳守护者”称号;廉桐同学被评为“优秀营员”。</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分享环节,我校的廉桐同学代表黑龙江省的营员率先发言,她多角度分享了此次研学的收获与感想。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8天的时光,同学们团结友爱、彼此交流,结下了深厚的友情,告别的时刻,每个人都依依不舍;8天的时光,同学们的所见所感所思是那么的丰富,必将深深印刻在人生的记忆中。</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这群优秀的少年,他们告别上海的返程之路即是新的扬帆之旅。他们带走的是精神和智慧,带给家乡的同学们,也带给自己的未来。他们的未来,正是民族复兴的未来。</p> <p class="ql-block">撰稿:张文利</p><p class="ql-block">审核:刘开颜 华成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