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心理资本建设实践探索

幸福心理工作者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7月29日,心理合作社副总社长、青岛心理合作社社长,青岛农业大学李明国老师,在平度市高新区高级中学,应邀为平度市心理咨询师培训班(教师)学员,做《教师心理资本建设实践探索》心理辅导讲座。</p><p class="ql-block"> “幸福”是人的需要得到满足的真实的快乐感受。根据心理咨询师培训班教师主体特点,从满足教师“家庭和睦、职业成功和心灵关怀”的迫切需要出发,围绕教师心理资本建设“心理素质和职业幸福”的核心目标,从“心理资本及构成要素”、“教师心理资本建设意义”和“教师心理资本建设探索”等三个大方面,为全体心理咨询师培训班(教师)学员,上了一堂生动形象的教师心理资本建设理论与实践探索心理辅导课。</p><p class="ql-block"> 教师心理资本是一种心理能力,必须与教师岗位相匹配。教书育人是教师的神圣使命,教育教学效果是由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人(教师和学生)共同决定的,但关键要素是人。教师不仅是知识传道者,更是育人者。自我效能感强的老师,可投入更多的热情和精力在教育事业上,在课堂上更发挥自己的潜能,对学生更有责任感,获得更好的教育教学质量;充满希望的老师,会积极研究探索科学适当的教育教学方法,根据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调整教育教学方案,深刻思考、敢于创新;个性乐观的老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遇到“瓶颈”时候,会不断总结经验,勇于自我突破,能够主动克服困难;具有韧性的老师,会在挑战(调皮捣蛋学生、班级和课堂管理难题)中感受教育教学工作快乐。</p><p class="ql-block"> 根据教师心理建设现状,加强教师心理建设管理。开展教师心理水平评估,全面掌握教师生活质量状况,分析问题隐患原因及制订应对策略;开展健康科学宣传教育,引导教师科学认识健康,遇到困扰困难问题时,主动寻求专业帮助;重视校园心理生态建设,构建校园环境文化、制度文化和人文文化;提供咨询热线、网上咨询、团体辅导、个人面询等丰富形式,及时帮助教师解决心理困扰问题;创造爱抚管理模式,设置宣泄放松室、休息茶室等,帮助教师缓解不良情绪和工作压力。</p><p class="ql-block"> 按照“提高工作绩效,增加精力投入,消除工作倦怠,提高工作满意度,增强职业幸福感”的教师心理资本建设的目标要求,围绕“积极情绪培育、积极品质提升、积极意义转化和积极人际关系改善”等教师心理资本建设内容,采取“教师体验式团体工作坊”和“体验式团体教育(专修学校)”的形式,利用“体验式团体教育技术”、“表达性艺术团体心理技术”和“文化心理动力治疗技术”以及体验式班会和家长会等技术手段,实施教师心理资本的优化和干预,开展教师心理资本建设活动,全面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克服职业倦怠感,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高质量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党育人,为国育才。</p>

教师

心理

教育

资本

建设

体验式

教学

团体

探索

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