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炮火纷飞的日子

莆田壁画非遗传习所~飚尚艺术馆

<p class="ql-block"> --------记莆籍高炮旅长陈国森</p><p class="ql-block"> 陈金狮 </p><p class="ql-block">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帝国主义在扩大越南战争、策动柬埔寨政变的同时,又在老挝制造动乱,挑起一场血腥的“特种战争”。 </p><p class="ql-block"> 老挝是中国的近邻,为了不让战火烧到国土,中国政府决定援助老挝的军事物资,支援老挝爱国部队的后勤供应,为此,中国派出筑路大军进入老挝,在崇山峻岭中抢建公路。很快地,美军的飞机来了,对我施工部队进行狂轰滥炸。中国又秘密派遣高炮部队入寮轮战,掩护我工程部队的对空安全。</p><p class="ql-block"> 炮兵第72师是中国政府派出的第2批轮战部队,1969年11月中旬接到赴寮轮战的命令后,一门门高射炮随着牵引车被拉上火车。汽笛一声长鸣,几十个军列浩浩荡荡从福州杜坞火车站急驰向南,抵达昆明后又马不停蹄换乘汽车开进。12月27日晚,先头部队抵达中老边境最后的一个终点站勐腊县,紧接着是部队入寮前的简短动员、更换番号和战士们写留言、理光头、换上老挝人民军的服装。</p><p class="ql-block"> 1970年1月,炮兵72师648团、649团跨过国境,进入孟赛、孟夸地区换防的阵地,迅速勘察地形,构筑阵地,混合配置中、小高炮和高射机枪,组成严密的防空火力体系。</p><p class="ql-block"> 莆籍的649团2营陈国森当时负责空情保障。在山区,雷达和通信信号弱,发现敌情难,但凭着他平时能刻苦钻研军事技术技能,所以每次都能迅速捕捉目标信号,准确报告方位距离。陈国森是莆田城内太平街人,1966年6月响应“上山下乡”号召插队于将乐,1968年2月被72师征兵干部特招。</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在孟赛防区,有一次,一颗美军炸弹就落在离国森10米附近,愣是没响,算是捡回了一条命。649团移防孟洪后,有2个多月没有打上仗。9月11日下午4时多,陈国森在微弱的信号中发现敌情,立即上报,该团采用集火射击,击落了美军一架侦察机。11月26日,649团2营通过空情分圻,决定2个炮连采用“高炮打伏击”奇与险的战法,又击落了一架美军运输机,他荣立三等功。在援老抗美作战中,炮兵72师共对空作战22次,击落、击伤美机各10架。次年72师撤回,由兄弟部队接替防空任务。</p> <p class="ql-block">  1975年之后,越南当局悍然走上推行地区霸权主义的道路,在派兵侵略柬埔寨的同时,不断武装袭扰中国广西、云南边境地区,造成我边境地区军民的巨大伤亡和财产损失。1979年1月下旬,中央军委作出了对越自卫反击战的决定。2月10日,72师接到参战命令,再次披挂出征。</p><p class="ql-block"> 那时陈国森已是师作训科副科长,出征前,师参谋长张绍文无意中了解到国森母亲因病住院,悄悄给了他一天假回莆田探亲。因部队当时行动保密,陈国森对父亲只谎称要去军校学习,走前部队让他回来看看,照一张“全家福”。他父亲是抗战老兵,心知肚明,夜里悄悄对老伴说:“这小子又要去打仗了!”国森归队后,他母亲把对儿子的思念倾注为照顾好国森两个幼小的儿子,夜里偷着伤心流泪。</p><p class="ql-block"> 出征前福州军区司令员杨成武、政委李志民等领导亲自为先谴部队送行。当时国森作为师工作组随648团先期出发,主要任务是了解敌情,提出阵地部署方案。部队抵达广西前线后,得到的上级指示是:648团不出国境,主要任务是机动定点掩护进出中越接壤的水口关的部队对空安全,后师前指设在龙川。责任重大,广州军区还专门派一个副司令来师坐阵指挥。72师按时开赴中越边境占领阵地后,迅速构筑火炮、指挥仪、雷达掩体及指挥所、交通壕、猫耳洞、弹药库、包扎所等,并在阵地周围加以伪装。广西边境山石陡峭,沟深谷窄,熔岩洞穴,灌木丛生。临战前,陈国森陪副师长杨国开去勘察地形,乘坐的吉普车被42军的大卡车拱进了山沟里,人在车里翻了几个滚,又捡回了一条命。</p><p class="ql-block"> 1979年2月17日凌晨,我军发起了总攻,万炮齐发,越军的第一道防线基本被摧毁,步兵和坦克部队以排山倒海之势冲向越军阵地。72师官兵是在境内驻点掩护,个个兴冲冲上炮等待战机,却不见敌机踪影。原来敌机离国境线几十公里就折返,不给我高炮部队开火机会,而敌地面炮兵却向我方炮阵地发射了反扑的炮弹。1979年3月5日,军委下达撤军命令。6日晚,72师接到调整部署、转移阵地的命令,火速开进到凭祥和水口两个主通道的边境关口,担负掩护回撤部队的对空安全。防务调整后,全师转为前方部署。接上级指示,649团派了10台卡车,连续3天在越南边境城镇拉回了几十万斤“援越”的中国大米。</p> <p class="ql-block">  广西停战撤军后,国森还在师指挥所果断处置了一起因空情错报的事件。3月22日上级通报中午有一架我大型机要经过凭祥上空。约12时,突然警报拉响,当时不是国森值班,但他仍急奔指挥所,发现是敌小型一架,从北向南直行临近32公里,未发现通报中的我机。他根据经验分析判断,这架可能不是敌机,即急询近方雷达情报站,判明是否是敌机,并随即下令各炮团“全部退弹”。下这个口令要担风险,要是敌机放走了,处分不处分还在其次,非被阵地上的官兵们臭骂不可;要是我机,一旦开火,后果不堪设想。当时官兵求战若渴、虎视眈眈,天天粘在高炮上举头望天,眼珠通红,手按在击发器上都攥出了汗,一听“退弹”,648团老团长王广廉当场就在电话里骂开了:“打什么仗,部队一等还退弹。”结果在临近22公里时,空情改报是我军一架大型机。事后才知道该机是外交部一位副部长要去河内参加中越谈判的座机。“退弹”正确!陈国森为此立了一个三等功。</p><p class="ql-block"> 自卫反击战归来不久,陈国森被派到宣化炮兵指挥学院进修一年多。毕业归来,师首长建议提陈国森到647团当参谋长,正在福州总医院住院的王建理政委看了“升职报告”后,认为陈国森应先到营长位置上干一段,于是陈国森下到648团1营当了营长,20个月后才提了团参谋长。1983年,陈国森是福州军区司令部高炮处长,,又被选派到国防大学深造,学成归来,他被任命为福州军区特种兵部副部长(副师级),时年38岁。</p><p class="ql-block"> 1985年6月4日,中央军委作出裁军百万的决定。9月19日,炮兵第72师被整编为“南京军区高炮第13旅”,陈国森任该旅第一任旅长。在任上,他于1986年10月率5个战炮营在宁化靶场对轰—5飞机拖靶实弹射击,取得命中12个拖靶的优良成绩。1989年该旅2个100炮营在江境靶场对歼-6靶机实施镜面射击,他采用精算法和辅助法交替指挥,在对飞行高度12000米射击中,打出优秀弹迹,创下我军射击高度超8000米的纪录。后全军高炮部队“打得准研讨会”在该旅召开,得到与会代表一致好评。</p><p class="ql-block"> 陈国森用真诚和奉献精神完成了使命,1990年他告别了23年的军旅生涯,转业回莆田。他先后被任命为市建委主任、市政法委常务副书记,退休后被推选为莆田市陈氏委员会会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作者:陈金狮</p><p class="ql-block"> 编辑:陈 飚</p><p class="ql-block"> 图片3 来自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