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1)曹晓平:项目主持人,负责项目整体方案设计与实施,主持完成赣东北珍稀树种资源调查、评价与应用研究,闽楠高效培育技术研究及厚皮香景观苗培育技术研究,对创新点1、3做出重大贡献,主编出版了《赣东北珍稀濒危树种资源》学术专著,授权发明厚皮香、闽楠培育专利技术4项。</p><p class="ql-block">2)朱恒:主持完成木本及珍稀植物形态特征研究与华南厚皮香繁育技术及产业化研究,对创新点1、3做出重大贡献,鉴定并获得1118种木本及珍稀植物关键形态特征,主编出版《江西木本及珍稀植物图志》书籍,主持编制华南厚皮香育苗、造林及大苗培育地方标准2项,林业行业标准1项。</p><p class="ql-block">3)周卫荣:主持完成观赏植物新品种挖掘、选育及良种福禄紫枫培育技术研究,对创新点3做出突出贡献,突破了福绿紫枫扦插与嫁接繁育技术,授权发明专利技术1项及实用新型专利技术1项,主持及参与认定植物新品种9个,获良种3个,参与编制福绿紫枫培育技术地方标准1项。</p><p class="ql-block">4)伍艳芳:主持完成闽楠壮苗培育与高效栽培关键技术研究,对创新点3做出重要贡献,突破了闽楠露地培育、残次苗培育壮苗技术及闽楠瘠薄山地造林与景观苗培育等关键技术,受理闽楠培育技术发明专利技术4项、授权发明专利2项;参与制定闽楠景观苗培育技术地方标准1项。</p><p class="ql-block">5)于宏:主持完成山蜡梅培育技术与产品开发及参与珍稀树种调查、评价与应用研究等工作,对创新点1、3做出重要贡献,突破了山蜡梅扦插繁育技术,授权山蜡梅实用新型专利1项;编委出版《赣东北珍稀濒危树种资源》专著1部,参与编制闽楠培育技术地方标准1项、华南厚皮香大苗培育技术林业行业标准1项。</p><p class="ql-block">6)郑磐基:主持完成自然保护小区建设技术研究与推广工作,对创新点2做出创造性贡献,首次提出“自然保护小区”建设模式,并创建技术,在国际上率先实现了小面积天然林的原生境保护,被誉为林业经营“婺源模式”在全国推广,主编出版《自然保护小区知识》专著1部。</p><p class="ql-block">7)张桧:主持香榧种植及采收关键技术研究及参与植物新品种选育开发工作,对创新点3做出突出贡献,通过优化香榧建园苗木质量指标,完善保花促果与采收处理等技术,集成创新了香榧栽培技术体系,主持编制香榧栽培技术地方标准1项,参与认定植物新品种1项。</p><p class="ql-block">8)黄勇:主持完成山蜡梅药剂产品的研发工作。对创新点3做出突出贡献,授权发明山蜡梅有效部位群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剂的制法专利技术,研制出有效成分明确、药理作用明显、性能稳定、毒性小、质量安全可靠的山蜡梅叶颗粒、叶片等药剂系列产品。</p><p class="ql-block">9)蔡同想:主持完成福禄紫枫繁育推广与示范及参与华南厚皮香繁育与造林技术研究工作。对创新点3做出重要贡献,主持编制福绿紫枫培育技术地方标准1项,参与认定植物新品种1个、编制华南厚皮香繁育技术及造林技术地方标准2项。</p><p class="ql-block">10)杨军:主持完成珍稀树种濒危等级与优先保护定量研究及参与闽楠、山蜡梅培育技术研究,对创新点1、3有重要贡献,对159种珍稀树种进行了系统分析与评价,编委出版《赣东北珍稀濒危树种资源》专著1部,参与授权闽楠发明专利1项、山蜡梅实用新型专利1项、编制山蜡梅培育技术地方标准1项。</p><p class="ql-block">11)江香梅:主持完成闽楠培育技术及参与山蜡梅培育技术研究,对创新点3做出重要贡献,主持编制闽楠采种育苗技术地方标准1项、闽楠培育技术地方标准1项及参与编制山蜡梅培育技术地方标准1项。</p><p class="ql-block">12)洪元华:参与自然保护小区建设技术及珍稀树种资源调查、评价与应用研究,对创新点1、2做出重要贡献,副主编出版《赣东北珍稀濒危树种资源》专著1部、编委出版《自然保护小区知识》专著1部。</p><p class="ql-block">13)黄宇潮:负责项目材料的搜集、整理与编排工作,参与珍稀树种资源调查、评价与应用研究及闽楠培育技术研究,对创新点1、3做出重要贡献,副主编出版专著《赣东北珍稀濒危树种资源》1部,授权闽楠培育技术发明专利2项。</p><p class="ql-block">14)游晓庆:参与香榧培育技术及山蜡梅培育技术与规模化种植试验研究,对创新点3做出重要贡献,主持编制《玉山香榧》团体标准1项,参与制定香榧栽培技术地方标准1项,参与授权山蜡梅发明专利与实用新型专利各1项。</p><p class="ql-block">15)周建荣:参与珍稀树种资源调查、评价与应用研究及资源库建设与植物新品种选育工作,对创新点1、3做出重要贡献,编委出版《赣东北珍稀濒危树种资源》专著1部,收集保存108种1824份种质,主持及参与认定福绿紫枫等新品种8个。</p><p class="ql-block">16)李飞:负责山蜡梅茶饮系列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及山蜡梅基地建设工作,对创新点3做出重要贡献,主持开发山蜡梅茶饮产品多个,授权山蜡梅实用新型专利1项,建设山蜡梅培育基地2000余亩。</p><p class="ql-block">17)雷旭华:负责山蜡梅定制药园种植基地建设及参与山蜡梅培育技术与系列药剂产品的研发、生产工作,对创新点3做出重要贡献,参与编制山蜡梅培育技术地方标准1项、研发产品2个,建设山蜡梅定制药园4000余亩。</p><p class="ql-block">18)周毅:负责玉山香榧基地建设及参与香榧培育技术研究,对创新点3做出重要贡献,认定玉山香榧地理标志产品1个,参与编制香榧培育技术团体标准1项、地方标准1项,建设香榧基地3000余亩。</p><p class="ql-block">19)邹芸:参与珍稀树种资源调查、评价与应用研究及厚皮香培育技术研究,对创新点1、3做出重要贡献,副主编出版《赣东北珍稀濒危树种资源》专著1部,主持授权厚皮香景观苗培育发明专利1项。</p><p class="ql-block">20)汪涛涌:参与珍稀树种资源调查、评价与应用研究及山蜡梅茶饮系列产品研发工作,对创新点3做出重要贡献,编委出版《赣东北珍稀濒危树种资源》专著1部,参与授权山蜡梅实用新型专利1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