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海南渡海战役

小小

<p class="ql-block">海南渡海作战敌我力量布署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链接:渡海解放海南岛战役</p><p class="ql-block">海南岛战役是自1950年3月5日起,至5月1日结束,历时56天。此战创造了以木帆船为主,配以部分机帆船进行大规模渡海登陆作战,摧毁敌陆海空“立体防御”的战例,也是人民解放军大规模登岛的成功战例。</p><p class="ql-block">海南岛又名琼崖,为中国第二大岛,面积为3.39万平方公里,中部多山,沿海及东北部地势平坦,海岸线长1584公里,北临琼州海峡,与雷州半岛隔海相望。中国共产党领导琼崖纵队坚持斗争20余年,建立了以五指山为中心的根据地,部队发展到2万余人。</p><p class="ql-block">1949年10月24日,解放军某部发起金门战役。由于多种原因,我军渡海登岛作战的部队全军覆没,9000余人或阵亡,或被俘,无一幸免。这是解放战争时期我军损失最惨重的一次战役。金门战役失利,给海南岛战役蒙上了一层阴影。与金门岛相比,海南岛面积更大,而且离大陆更远,使我军将士普遍对渡海作战产生了一定的畏惧心理。</p><p class="ql-block">我军吸取了10月份金门战役失利的教训,叶剑英对海南岛战役极其谨慎。最初,中央军委要求1950年2月以前开始行动。接到中央军委的指示后,叶剑英没有匆忙决策,而是先进行调查研究。他电令琼崖纵队司令员冯白驹,要求其详细报告岛上敌军兵力、布防情况和中共琼崖纵队的战斗力及根据地分布情况。冯白驹先后派出琼纵副司令员马白山、参谋长符振中等,带领约一个连的兵力偷渡过海,到达广州,向叶剑英和十五兵团负责人汇报情况。叶剑英认真研究了岛上敌情和琼纵的接应能力,综合考虑我军的作战能力及作战准备情况,认为我军在准备不足的情况下,仓促进攻,难以取得预期效果,应当推迟作战时间。中央军委接受了叶剑英的意见,将海南岛战役后延。1950年2月1日,广东军区和十五兵团召开作战会议。叶剑英、邓华、赖传珠、韩先楚、李作鹏、张池明等军以上领导干部齐聚广州,共商解放海南岛之大计。会议分析研究了敌我双方情况,认为海南岛战役与金门战役相比,我军有许多优势:一是海南岛海岸线长,便于偷登与强渡;二是有冯白驹领导的琼崖纵队的全力接应,有根据地和游击区可以立足;三是有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援;四是海南岛的敌军,是国民党的残兵败将,在我解放军的打击之下,已成惊弓之鸟,士气低落。叶剑英和与会人员反复研究,最终确定了海南岛战役的具体作战方案。</p><p class="ql-block">1949年12月,第4野战军根据中央军委关于充分准备,争取于1950年春夏两季内解决海南岛问题的指示,以第15兵团司令员邓华、政治委员赖传珠指挥第40、第43军2个军及1个加农炮团、1个高炮团和部分工兵、通信兵、反坦克炮兵共10万人,组成渡海作战兵团,于12月下旬进入雷州半岛,进行战役准备工作。 在该地政府的大力协助下,经过2个月的努力,征集、修补了2000多只木帆船,部分改装了机帆船,动员参战船工4000余人,至此解决了渡海作战的主要问题。</p><p class="ql-block">分兵渗入</p><p class="ql-block">1950年2月中旬,岛上国民党守军除以海空军封锁海峡、加强正面海岸防御外,还集中了5个师的兵力,“围剿”琼崖纵队和山区根据地,妄图消灭人民解放军登陆时的接应力量。3月5日19时30分,第40军118师352团1个加强营799人,分乘13艘船,从雷州半岛灯楼角启航。至6日11时,到达海南岛西部儋县以西海域,发现船只10余艘。该部尾随这批船,14时到达预定登陆点(白马井以南海域),随即冒着守军的飞机、军舰和地面火力,强行突击登岛,击溃守军的两个连,与接应的琼崖纵队第1总队会合。战斗中人民解放军伤亡33人,船只大部被国民党军炸毁。</p><p class="ql-block">3月6日19时,第40军119师356团从北海市东南的白虎头启航,向涠洲岛进发。7日2时,该团登陆成功,全歼涠洲岛守军,缴获大小木船300余艘。</p><p class="ql-block">3月10日13时,第43军128师383团1个加强营1007人,乘21艘船,从湛江东南硇洲岛启航。航行中遇到7级大风,与风浪搏斗十几小时后,于11日9时在海南岛东北部的赤水港至铜鼓一线先后登陆,粉碎国民党1个团的抵抗,当日下午与琼崖纵队独立团会合。</p><p class="ql-block">3月11日,43军以 128 师 383 团一营,配属九二步炮连共1000多人,组成第二个渡海先遣营,由团长徐芳春率领,琼崖干部林栋协助,突破了国民党守军的封锁,于12日晨到达文昌游击区。</p><p class="ql-block">26日,40 军以 118 师 352 团主力、353 团二营和炮兵大队共3000人,组成先遣偷渡团,在琼崖纵队副司令员马白山和 118 师政治部主任刘振华率领下,第三次偷渡成功。</p><p class="ql-block">第一批2个营的偷渡成功和涠洲岛战斗的胜利,不仅有力支援了琼崖纵队的反“围剿”斗争,缴获了一批船只,更查清了守军的海防虚实。为了继续加强岛上力量,解放军决定派出2个团,实施第二批偷渡。1950年3月26日19时,第40军118师1个加强团(2900余人),分乘81艘木船,自雷州半岛灯楼角启航。由于启航后不久风停,又遇大雾和潮水东流,船队无法保持队形,各船只好自行按预定方向行驶。27日晨,陆续在临高角东北宽20多公里的地段上分散登陆。登陆后部队逐步集中,先后击溃国民党军10多个营的层层阻击,于29日与接应部队会合。</p><p class="ql-block">3月31日22时30分,第43军127师的4个营(3700余人)组成加强团,分乘88艘船,从博余港启航。部队大部于4月1日3时至6时在北湾港一带顺利登陆,在接应部队配合下击溃岸防。其中2个连误登白沙门孤岛,与国民党军队苦战两昼夜,大部伤亡。另有4艘船航至海岸,发现主力未到而返航,途中遭国民党军海空兵力突击,伤亡170余人。</p><p class="ql-block">主力登陆</p><p class="ql-block">人民解放军两批偷渡部队登陆后,国民党军队非常恐慌,随即停止进攻琼崖纵队,集中力量加强正面海防。此时,人民解放军已登岛部队近1个师,战役准备工作也已基本就绪,</p><p class="ql-block">全线渡海攻击</p><p class="ql-block">4月21日前后还有东风可以利用,人民解放军遂决定择日组织两个军的主力强行渡海。4月16日19时30分,人民解放军第40军和第43军共8个团2.5万余人,分乘380艘帆船、32艘机帆船,从雷州半岛南端启航。经过与国民党军舰彻夜海战,突破了海上封锁。17日2时至6时,在海口以西至临高角地段突击登岛。第40军指挥所率第118师、第119师、第120师所属6个团在博铺港、临高角地段登岛后,击溃了国民党第64军2个团的抵抗,当晚进至临高东西一线,与接应部队会师。18日拂晓,国民党第62军2个团和暂编第13师2个团在福山被解放军127师击溃。128师一部乘胜攻入福山市,歼守军大部。当晚,人民解放军在福山及其东南部集结,准备围歼澄迈的国民党第62军军部。4月19日拂晓,第118师攻占美台市国民党第64军156师师部及第466团,歼守军大部。第119师奔袭加来市国民党第64军军部。第43军前指率2个团的兵力,在玉包港、雷公岛地段登岛后,在桥头市地区歼国民党第64军1个团。当晚进至花场港以南文生村、傅才一线,与127师及琼崖纵队各一部会师。</p><p class="ql-block">4月19日,国民党第62军主力集结在澄迈,第32军第252师及教导师、暂编第13师残部分别由嘉积、海口向澄迈、美亭增援。为了歼灭国民党军机动兵力,我第40军奉命围歼澄迈之国民党守军,第43军则进至美亭、白莲地区,歼灭由海口、定安增援澄迈之国民党守军。两军于19日晚向指定地区攻击前进。19日24时,人民解放军第40军主力从加来市、美台市地区出发,向澄迈急进。21日3时30分,进占澄迈,发现澄迈之国民党军已于19日出援美亭。指挥部决心乘国民党军对人民解放军第43军实施包围之际,对国民党军实施“反包围”,遂令第43军坚守阵地。命令第40军主力分两路向美亭市东西两侧包围迂回。第120师第358团进至澄迈东北的北排山时,全歼该处的国民党 252师一部 。20日7时,人民解放军第43军一部到达美亭地区,与国民党第32军1个多团遭遇。人民解放军立即将国民党军包围于美亭市,同时占领有利地形,与赶来增援来的国民党第62军主力、第32军1个团、教导师2个团,在航空兵支援下,自东西两面向人民解放军阵地发起猛攻。第43军在两面御国民党的不利情况下顽强作战,激战至21日10时,歼国民党军1个团部和5个连,守住了阵地。4月21日17时,解放军第40军主力进至美亭市东西两侧,与第43军形成了对国民党第62军的合围态势。22日,人民解放军粉碎国民党第62军和第32军252师、教导师的抵抗,歼其一部,同时全歼美亭突围之国民党军。随即,乘胜向海口急进,于23日拂晓占领琼山,23日8时解放海口市。4月23日19时30分,人民解放军第二梯队第43军指挥所率5个团的兵力,从雷州半岛三塘港起渡,24日1时至4时于天尾、后海市地段顺利登岛。国民党见大势已去,于4月22日下达总撤退令。一时兵败如山倒,四处逃窜,薛岳自己则乘飞机逃往台湾。人民解放军指挥部发现上述情况后,于24日16时命令各部乘胜追击,除留43军第127师主力守备海口外,其余部队分东、中、西3追击逃军,直至1950年5月1日,海南岛全岛解放。</p><p class="ql-block">海南岛战役,自1950年3月5日第一批加强营偷渡开始,至5月1日解放北黎、八所两港为止,历时58天,我军粉碎了国民党陆海空军的立体防御,解放了全岛,共歼灭国民党军5个师9个团,计33150人,其中俘26469人,缴获火炮418门、飞机4架、坦克和装甲车7辆、汽车140辆,击落飞机4架,击沉军舰1艘、击伤5艘。解放军伤亡4500余人。</p><p class="ql-block">此战双一方兵力对比:</p><p class="ql-block">人民解放军:渡海登陆兵团由第40军、第43军,配属第15兵团加农炮兵第28团、高射炮兵第1团及部分工兵、通信兵、反坦克兵组成,总兵力10万人;岛上琼崖纵队3个总队、1个独立团,共约2万人。由第15兵团司令员邓华指挥。</p><p class="ql-block">国民党军:岛上国民党守军主力是5个军(第4、32、62、63、64军),加上军官教导师、暂编第13师、独立师共有19个师,连同地方反动武装,总兵力约10万人。另有各种海军舰艇50艘,空军作战飞机20多架。由海南岛防卫司令薛岳指挥。</p><p class="ql-block">战争评价</p><p class="ql-block">叶剑英既是军事家,也是政治家,从来就反对单纯军事的观点。为了更好地完成海南岛战役的任务,他从多个方面一起做工作,加速了海南岛战役的进程。一是打好后勤仗。古人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叶剑英深谙此理。他亲自主持召开全省支前工作会议,说:“后勤、支前工作十分重要,它就像人的血管给人体的各部分输送血液一样,要源源不断地把粮食、弹药和物资输送到前线,保证作战的需要。”在他主持下,华南分局作出了《关于支援海南岛作战的决定》。叶剑英要求各级党政机关全力做好支前工作,一切为着争取海南岛战役的胜利。1950年1月、3月,他又亲自主持了两次支前工作会议,决定在广东省支前司令部之上设立支前工作委员会,并自任主任。二是打好“偷渡仗”。海南岛国民党军队拥有海军和空军,对我军渡海航行威胁很大。我军没有大规模渡海登岛作战的经验,更没有在海上同敌机敌舰作战的现代化武器和装备。如何乘木船渡过海峡,突破国民党海、空军的海上封锁,这是海南岛战役成败的关键所在。若一次以一个军登陆,则船只问题极难解决,同时又无法对付敌之海空军拦阻。叶剑英和兵团负责人一起反复研究,最终制定了“积极偷渡,分批小渡与最后登陆相结合”的战役指导方针,即首先以小部队分批偷渡,加强岛上力量,为大规模渡海作有力策应;而后在琼崖纵队及先遣偷渡部队接应下,以主力实施大规模的强行登陆,歼灭岛上守军。海南岛登陆战役主要是依靠单一的陆军,以木帆船和少量机帆船为航渡工具实施的大规模登陆作战,其现代化程度远不及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一些著名渡海登陆战役,但其成功经验仍有借鉴意义。此战,人民解放军以伤亡4500余人的代价成功解放海南岛,歼灭岛上守军3.3万余人,击毁飞机2架,击沉舰船1艘、击伤5艘,缴获各种火炮118门。纵观作战过程,准确把握登岛作战的时机,正确选择登陆地点,是此次顺利实施渡海登陆作战的关键。此外,立足现有装备,因地制宜、活用战法,也是此次渡海作战以劣胜优的重要原因。战争影响海南岛战役为人民解放军在尔后的解放沿海及其他岛屿的作战提供了重要的成功经验。海南岛战役后不久,人民解放军又成功地攻取了万山群岛,至此,中南地区全部解放。</p> <p class="ql-block">位于海南省临高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海南纪念馆的渡江作战浮雕。</p> <p class="ql-block">解放军来了,海南人民笑了!(临高角海南解放纪念公园)。</p> <p class="ql-block">海南临高角中国人民解放军登陆纪念雕像(热血丰碑)。</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广东湛江市徐闻县迈陈乡灯楼角,也是中国大陆最南端,1950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军解放海南岛时,四野的40军等部队从这里下海进行渡海作战。</p> <p class="ql-block">这是在灯楼角的解放军40军渡海作战前线指挥所。韩先楚将军坐阵在此指挥渡海作战。</p> <p class="ql-block">这里也是北部湾与南海海流的合水线,从左边的海流中可见有明显的两渡水流相互冲击成分界线。</p> <p class="ql-block">这里灯楼角的新(后)、旧(前)灯塔。</p> <p class="ql-block">在灯楼角(中国大陆最南端)一个箭头指示标明了此地与中国最东.南(海)、西、北的距离。</p> <p class="ql-block">广东湛江市徐闻县迈陈乡灯楼角一角。</p> <p class="ql-block">徐闻灯楼角的海岸。</p> <p class="ql-block">灯楼角上建的安康亭。</p> <p class="ql-block">海南省临高角海南解放战役纪念馆中的开馆前言。</p> <p class="ql-block">琼崖纵队组织架构</p> <p class="ql-block">长期坚持孤岛奋战的琼崖纵队首长们(前排左至右:符荣鼎,黄康,冯白驹、吴克之、马白山。)</p> <p class="ql-block">毛泽东关于解放海南的指示及琼崖纵队请示。</p> <p class="ql-block">四野有关解放海南的指示。</p> <p class="ql-block">解放海南的解放军兵力。</p> <p class="ql-block">参与解放海南战役指挥的主要将领(从右至右):叶剑英,时任中共华南分局书记、广东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p><p class="ql-block">邓华,时任四野15兵团司令兼广东军区第一副司令员。</p><p class="ql-block">赖传珠,时任15兵团政治委员。</p><p class="ql-block">洪学智,时任15兵团第一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广东军区副司令员。</p><p class="ql-block">韩先楚,时任四野12兵团副司令兼40军军长。</p><p class="ql-block">李作鹏,时任四野43军军长。</p><p class="ql-block">冯白驹,时任中共琼崖区区委书记,琼崖临时人民政府主席,人民解放军琼崖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p> <p class="ql-block">练为战!</p><p class="ql-block">四野的干部战士们大多来自北方,不适应南方气候及海洋天气及水性。战前,全体指战员为适应新的环璄下新的战斗,苦练水上本领。同时也适应海上的风浪而展开大练兵。</p><p class="ql-block">在台风到来之前,我军干部战士及时把船推上岸以减少损失。</p> <p class="ql-block">第40军“潜渡先锋营。”</p><p class="ql-block">50年3月5日19时35分,第40军118师登陆先锋营799名指战员,分乘14条木船,在师参谋长苟在松和团长罗绍福率领下,由琼崖纵队侦察科长郭壮强为向导,在徐闻县灯楼角出发,准备到儋县白马井登陆,由于中途停风等原因,未能按预定时间到达排浦地区。直至6日下午1时40分,先锋营才在白马井超头湾登陆,并与国民党守军发生战斗,经半小时战斗击溃岸上敌军,与琼崖纵队第一总队的接应部队会师。这次潜渡打响了解放海南战役的第一枪。</p> <p class="ql-block">40军“潜渡先锋营”在授旗仪式上。</p> <p class="ql-block">海南白沙县人民群众欢迎第一批登岛的40军 118师352团第一营( 潜渡先锋营)。</p> <p class="ql-block">40军加强团于50年3月26日I9时30分进行第二批潜渡(玉包港登陆。)</p> <p class="ql-block">1950年4月16日19点30分,解放军2万5千多名官兵拉锚起航,千舟起帆,横渡琼州海峽,登程解放中国第二大岛__海南。</p> <p class="ql-block">1950年4月17日,我强大的渡海作战部队突破国民党军队“立体防御”,在琼崖纵队的有力接应下,从海口以西至临高高一线大举登陆。</p> <p class="ql-block">这是获得渡海先锋营的43军 128师 383团一营的锦旗。</p> <p class="ql-block">解放海南岛战斗战绩汇报电文。</p> <p class="ql-block">庆祝大军登陆,解放海南,琼崖纵队的同志与大军一起游行。</p> <p class="ql-block">我军政领导进入海南及成立海南行政区军政委员会的时间。</p> <p class="ql-block">40军119师为支持大军渡海作战立功的船工(伦世祥)颁发的立功证。</p> <p class="ql-block">部队为渡海作战的船工颁发的光荣证。</p> <p class="ql-block">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颁发的革命军人证明书。</p> <p class="ql-block">油画《解放海南登陆作战。》</p> <p class="ql-block">临高角解放军登陆战中的登陆点_临高海滩。</p> <p class="ql-block">登陆点上的礁石(特写)。</p> <p class="ql-block">礁石特写。</p> <p class="ql-block">留影于中国大陆最南端的琼州海峽合水线。</p> <p class="ql-block">留影于中国大陆最南端。(湛江徐闻灯楼角)</p> <p class="ql-block">灯楼角海滩。</p> <p class="ql-block">合水线视频。</p> <p class="ql-block">靓靓在灯楼角边荡千秋边唱情歌。</p> <p class="ql-block">临高的百年灯塔(维护中。)</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解放军解放海南渡海作战登陆点(临高。)</p> <p class="ql-block">在解放海南雕塑群里感受一下战斗过程。</p> <p class="ql-block">海南临高热血丰碑雕塑。</p> <p class="ql-block">后记</p><p class="ql-block">今天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6周年。在3月份,我们一帮老战士后代们专程前往海南省与广东湛江市徐闻县,参观学习了解人民解放军在 1950 年初解放海南岛的一段战史,以致于更加知道我们的红色江山是如何来之不易。人民军队的指战员,为了解放全中国,不惜抛头颅,洒热血,换取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红色江山和祖国的强盛。</p><p class="ql-block">通过学习了解,更深知“没有一个人民的军队,就没有人民的一切!”,“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是一条永恒不变的真理。借此美编,纪念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付出了青春与生命的革命先烈与革命军人。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红色江山永葆青春,为人民共和国的强盛而鼓与呼!</p>